薩摩藩,位於九州西南部,即今天的鹿兒島縣和宮崎縣的一部分。石高77萬。爲幕府末期的西南大藩之一。藩主島津氏,十二世紀中義久執政任三國守護,以則成爲守護大名,戰國大名,到義久執政時,控制了大半個九州。公元1587年(天文十五年)豐臣秀吉平定九州,島津的封地削減爲60.5萬石,關原之戰時屬於西軍,但舊有領導得到德川承認。1602年(慶長七年)在鹿兒島建居城。公元1609年派大將樺山久高出兵琉球。公元1637年(寬永十四年)加封琉球12萬石。但控制琉球諸島是爲了對中國貿易。到元祿時代(公元1688-1703)加封至77萬餘石,直到廢藩置縣。
從日本戰國時代開始,薩摩藩就是日本東南九州島上的強藩,實力雖然有所起伏,但實力好事不錯的,不過薩摩藩所謂的強也只是相對於九州島上的其他藩國來說。
整個九州島也纔不到4萬平方公里,大笑也就相當於中國國內的兩個府,薩摩藩的大笑也就與中國一個大一點的縣相仿罷了。
由此可以想想薩摩藩能有多強,與華軍相比,要差得遠了。
華軍現在實力雄厚,連德川幕府都不懼,更何況是其他弱小的藩國。
琉球與九州島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原,沒過兩天東海艦隊便趕到了薩摩藩。
薩摩藩此時對於琉球發生的事情還沒有絲毫的超絕,盧輔國自然不會放過機會,馬上便下令突襲。
華軍從鹿兒島登岸,然後便開始實行掃‘蕩’政策,對於日本的掃‘蕩’政策是高鴻信親自制定的。
上次從蝦夷島南下攻伐,華軍也是採取了掃‘蕩’政策,不過並沒有深入內陸,而這次不同,東海艦隊雖然名義上是來教訓薩摩藩,實際上盧輔國奉了高鴻信的密旨,要他將整個九州島都掃‘蕩’一遍。
對於掃‘蕩’政策,盧輔國到時無所謂,但朝堂之上的文官卻很有意見。
對於這些飽讀詩書的士子來說,對敵國採取殺光(男?。?、燒光、搶光的政策,怎麼看都像是蠻夷的做派,不過這些人對於軍隊的事情又‘插’不上話,只能發發牢‘騷’。
令他們放心的是,高鴻信並沒有在國內也採取這一套政策。
士兵們卻格外喜歡這種政策,對於敵人的死活他們纔不管,只要採取掃‘蕩’政策,所有繳獲的民間物資他們都能獲得兩成,所有繳獲的‘女’人,他們都可以任意處置,不過卻不能殺死。
當然這套政策也不是沒有壞處,壞處便是大大增加敵國的反叛情緒,軍隊的傷亡也很大,不過仍然沒有阻擋高鴻信貫徹掃‘蕩’政策的決心。
搞化工新堅決執行掃‘蕩’政策,並不單單是爲了報復日本,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中國如果要擴張的話,便要從周邊的國家入手,而首當其衝便是朝鮮、日本、越南、緬甸、呂宋(菲律賓)等。
這些國家緬甸、呂宋這樣的國家到還好說,內部四分五裂,面對西方國家的侵襲,甚至已經是殖民地,民族意志並不是太強,佔領了慢慢的打壓本土民族意識,慢慢同化便行了。
但向朝鮮、日本、越南,這種民族意識已經很強的國家,想要吞併同化便難上加難了,如果佔領之後只是打壓的話,只會適得其反,有可能會令人們的民族意識空前高漲。
當然這些國家也有難易的區別,向日本便屬於最難的。
因此,高鴻信決定採取掃‘蕩’政策,同時不求一次‘性’消滅日本,而是要不斷的侵襲,不斷派兵襲擾,通過掃‘蕩’政策不斷壓縮日本民族的人口與經濟,等到日本弱到一定程度,自然能夠輕而易舉的將日本消滅。
高鴻信不著急,他還有很多的時間,就算沒有了,也還有兒子、孫子,中國耗得起。
而這次‘逼’迫琉球國內附,高鴻信便打算藉機掃‘蕩’整個九州島。
高鴻信當然不會在意與日本剛剛簽訂的那個協議,那個協議之上也沒有說中國承認九州島便是日本的領土了。
現在日本國王正要依靠中國對抗江戶幕府,就算是心中有氣也只能忍著。
此時整個日本的人口也才三千萬左右,九州島這個島上估計也就兩三百萬人口,一旦被中國的大軍掃‘蕩’一遍之後,人口肯定會降低到一百萬一下,這也是高鴻信想要的結果。
就只是這一下,估計整個九州島便要倒退數百年,沒有大量的男勞力,數年之內九州島都很難緩過來。
高鴻信的命令說的很清楚,盧輔國必須要執行。
盧輔國在登錄九州島之後,根本沒有與薩摩藩或者其他的任何日本藩國接觸,便開始掃‘蕩’薩摩藩。
薩摩藩就鬱悶了,還不知道什麼情況,便被中國的大軍一路掃‘蕩’給‘蕩’平了,藩主島津齊興匆忙帶著家眷逃到了‘肥’後國。
可是剛落腳沒有多久,中國的路上大軍還有東海艦隊,便趕到了‘肥’後國。
‘肥’後國剛開始還以爲受了無妄之災,趕忙將島津齊興一家老小都抓了起來,送到了盧輔國面前。
盧輔國從薩摩藩一路殺來,也已經殺紅了眼,看都沒看島津齊興等人,便下令將他一家老小都殺了。
接著下令對‘肥’後國繼續展開掃‘蕩’,‘肥’後國很快便步了薩摩藩的後塵。
很快大隅國、日向也先後遭到了盧輔國大軍的掃‘蕩’。
當然,這時九州島北部的‘肥’前、筑前、筑後、前、後也都收到了消息,自然開始加強守備,同時民間的百姓也開始了逃往,甚至本州島、四國島的一些藩國都收到了消息。
已經掃‘蕩’了大半個九州島,不過盧輔國並沒有分兵去防守,如果那麼辦的話,根本完不成高鴻信‘交’代的任務。
他手下的大軍是海軍,並不是陸軍,到如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征戰也開始疲憊了,況且不斷的殺戮,這些士兵都已經快入魔了,盧輔國感覺自己都有些快指揮不動這些軍隊了。
思前想後之後,他決定暫時撤兵回到海上,將這次的戰況報告給高鴻信,讓朝廷護送陸軍來繼續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