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翩翩美少年

“哥哥!哥哥!快醒醒!爹爹讓你去見他。”,清脆稚嫩的呼喊聲從耳邊傳來,喚醒了了沉睡中的高鴻信。

高鴻信睜開的雙眼略帶朦朧的看著牀邊的十歲的小男孩,說道:“嗯,我知道了阿義,你先等一下,我先洗洗。”

高鴻信洗完後,看著銅鏡中那張年輕帥氣的臉龐,仍有種不不真實的感覺。實際上此高鴻信已經不是彼高鴻信,確切的說一個來自現代的靈魂已經取而代之。他的前生是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系剛畢業的學生。

高鴻信腦海中前生的最後的一個鏡頭便是自己爬到了河南登封嵩山之巔,就在他放生大吼的瞬間,本來晴朗的天空突然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一個暴雷準確的落在了他的腦袋上,醒過來之後便成了這具身體的主人。

儘管高鴻信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但是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落到他的頭上,現實如此也不得不讓他面對了。

那個小男孩是高鴻信這世的堂弟高鴻義,而這世高鴻信的父母和前世一樣已經去世,但是這世高鴻信有一個將他視爲己出的叔叔高均德。對於高均德這個名字高鴻信總覺的有點耳熟,但是一時想不起來具體是在哪見過。

“哥哥,你好了沒有。”弟弟的催促聲,將高鴻信的思緒拉了回來。

高鴻信對著高鴻義笑著說:“走,我們一起去見叔叔。”然後拉起他的手,去見他的叔叔高均德。

來到了前廳,主座上坐著一個30來歲男子,頭上留著傳統的清朝髮髻,濃眉大眼,高挺的鼻樑襯托的方正的臉龐越發的英武,這是高鴻信的叔叔高均德。兩側的座位上還有一四個他叔叔的好友,高矮胖瘦不一而足。左側離主座最近的是一個高瘦且面容白皙的漢子,在記憶中這是他的一位族叔高均平,是高均德與自己父親的堂兄弟,他有一個十三歲的兒子,和自己與小義是玩伴。右側爲首的是一位高大魁梧的漢子,身材有點胖,臉上總是掛著招牌式的笑,脾氣很好,平時對自己與小義很和善,我倆對他也很親近。他是高家灣的人,名叫高俊茂,雖然也姓高,但是與自己一家並沒有血緣關係。左側第二個座位與右側第二個作爲上是一對兄弟,左側是哥哥張振,右側是弟弟張業。兩人身材相較於高均德、高均平與高俊茂三人稍微矮一些,大概有一米七左右。兩人面容與身材先死,皮膚略黑,臉龐面堅毅,身體看起來很結實,好像其中蘊含著無盡的爆發力。

四人見高鴻信和高鴻義進了大廳,皆是含笑看著他倆,高鴻信對他們都是含笑點頭示意,然後對著自己的叔叔高均德施了一禮,問道:“叔叔,你找我有什麼事?”

高均德看著對自己恭敬施禮發問的高鴻信,對他的禮數很是滿意。雙眼中不由閃過一絲一絲得意之色,轉而想起了往事,又有了一絲痛恨。

那是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時候,自己外出訪友,家中只有自己的哥哥高均正,自己的嫂子,自己妻子,還有鴻信與鴻義。由於叛徒的告密,自己白蓮教徒的身份曝光,被滿清朝廷通緝。但是自己的親人沒有來得及通知,被逮捕殺害。自己則帶著兒子與侄子逃到了高家灣,一晃都已經八年過去了,自己對滿清的仇恨也在時間的流逝當中越積越深,隨著舉事時間的臨近,不由心情激盪無法平靜。

看著自己的侄子與兒子,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從牆壁夾層中找到他時,他正抱著剛兩歲的鴻義,害怕的渾身瑟瑟發抖,面無血色,那時他還是一個七歲的孩子,一轉眼都已經成了15歲的翩翩美少年了。

從那以後,自己對侄子是關懷備至,讓他從小學文習武。就像自己小時候哥哥照顧自己一樣照顧哥哥的兒子,希望他能做一個文武雙全的英雄。現在自己要舉事了,他也不小了,是該讓他參與一些機密事宜了。

“鴻信呀,今天叫你們過來是有一些事情要和你還有鴻義交代一下。接下來的話,你們要牢牢的記在心裡,不能泄漏半分。”高均德一整面容,肅聲說道。

高鴻信見叔叔面容嚴正,語氣沉重,知道是大事,也不由的心態一整,沉聲回道:“叔叔放心,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能夠分清事情的輕重。”而高鴻義好像還沒有什麼感覺仍然調皮的左顧右盼。

高均德與四位好友相視,然後四人均朝高均德點頭示意。高均德才轉頭對高鴻信說道:“等一下鴻智他們也會過來,和你們一起聽。”

高鴻信叔叔所說的鴻智就是,高均平十三歲的兒子高鴻智,個子比同齡的小孩略高,皮膚白皙,雙眼透亮流露出一股機靈勁。他有個九歲的妹妹名叫高鴻藝,一個粉雕玉砌似得小姑娘,大家都很寵他。

與高鴻智、高鴻藝一起進來的還有三個男孩一個女孩,分別是張修遠、張修哲與高光遠。張修遠是張振的兒子,僅比我小一歲,今年十四歲,面容身材與其父很相似。張修哲是張業的兒子,今年十二歲,而他則長得不像父親,而是與母親相像,面容白皙,脣紅齒白很是俊俏。高光遠是高俊茂的兒子,十三歲,與其父一樣臉上總是掛著笑,身材也是胖胖的,臉也肥嘟嘟的很有喜感。另外張業還有一個女兒今年與高鴻義一般大,剛十歲,叫做張秀靈。

在高鴻信的記憶中,平時會和他們一起讀書習武,而高鴻義、高鴻藝和張秀靈三人年齡還小,總是調皮搗蛋,令大家都很頭疼,不過高鴻信很是疼這幾個弟弟妹妹。大家平時總是在一起學習玩耍,感情一直都很好。

待他們進來以後,高均德看時候差不多了,便說道:“今天要告訴你們的是很機密的事,你們要認真記下我說的每一句話。我們幾位長輩都是白蓮教的教徒,我是在鄧州的負責人,過兩天二月二龍擡頭哪天,我們舉兵反清,你們要做好準備。”

其他幾個小孩除了年紀小的高鴻義、高鴻藝和張秀靈三人,其他的人顯然都很震驚,立刻驚呼出聲,接著交頭接耳討論起來。

而高鴻信更是呆若木雞,不是因爲這個消息有多震撼,因爲高鴻信記憶當中,高鴻信這幾個叔叔就總是在書房密謀什麼,如果沒有什麼大秘密那才奇怪。高鴻信震驚是因爲通過高均德透露的信息,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哪看過高均德的名字,是在前世大學清朝歷史的部分,有關於清朝嘉慶元年川楚白蓮教起義部分,有一句很簡短的介紹,“二月初二日,襄陽張漢朝(即張富國)起義於黃龍,姚之富、王聰兒起義於夾河州,河南鄧州高均德起義於高家灣。”這還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這場持續十年之久,的起義最終的結果是失敗,否則也不會有清朝的道光、咸豐、同治、光緒與宣統了。而他的叔叔更是於嘉慶四年,在陝西盤頭山戰敗被俘遇害,可想而知自己與幾位弟弟妹妹的結局了。

高均德和幾位兄弟,看著面前的幾個晚輩震驚後略帶興奮的交頭接耳,並沒有說什麼,顯然這種情形已經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但是高均德看到在一旁呆立的高鴻新的反映好像與其他人不太一樣,好像是若有所思,便忍不住問道:“鴻信,你在想什麼呢?”

高均德的問話把高鴻信拉回了現實,略一沉吟,高鴻信便問道:“各位叔叔,我想知道,咱們舉事的士兵都是白蓮教徒嗎?是直接聽命於你們嗎?我們舉事成功後,有什麼後續安排?”

其他幾個小孩聽到兩人的對話,也停止了談話,看著幾個長輩,等待他們的回答。(http://)。

高均德幾人對視一眼,然後相視而笑,接著高均德說道:“鴻信問的這幾個問題很好,看來你已經長大了,叔父可以放心了。”高均德含笑看著高鴻信,接著又說道:“對於你的這幾個問題,我一一回答。首先,我們舉事的士兵一共有500人左右,其中白蓮教徒有200多人,其餘的都是高家灣附近的鄉親。其次,這次起義是和襄陽的張漢朝(即張富國),夾河州的姚之富、王聰兒一起舉事,然後會前往襄陽以北呂堰、雙溝地區聚集。現在隊伍的是由我們幾個掌握的,我想三支隊伍聚集以後,要整編的話可能也不太容易。其三,後續安排上,要等三支隊伍會師以後才能再討論。你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嗎?”

高鴻信聽完後,感覺現在情況還是很好的,是嗎軍隊的領導權還在自己人手中,但是會師後會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他必須好好爲叔叔謀劃一下,起碼不能讓幾位叔叔與自己幾人重蹈歷史上“被俘遇害”的覆轍。

“目前是沒有什麼疑問了。”高鴻信說道。

然後,高均德有問張修遠、高鴻智等幾人:“你們有什麼問題嗎,一塊說出來。”

幾人互相看了看,說道:“沒有了。”

“那好,我們還有一些事情要商量,你們先去吃飯吧,然後去書房讀書。”高均德說道。

幾個人應了一聲,便退出了前廳。

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180章 震驚第199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102章 秀麗壽山第294章 姓氏第125章 三個條件(下)第70章 協理6宮第223章 分兵第50章 武昌第71章 保命符第60章 商定第170章 後事第225章 夜宴第144章 西進?北上?第58章 利弊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51章 和琳之死第198章 定期第103章 土匪第10章 城破第218章 稱王之事(上)第109章 生個孩子第93章 出發第81章 心動第230章 民族問題第206章 小荷的抉擇第113章 東方的仇恨第330章 臨終請求第216章 被遺忘的科舉(上)第170章 後事第32章 漢陽會戰(三)第137章 事出反常必爲妖第223章 分兵第39章 城外之戰第320章 內附第129章 來自皇后的囑託第222章 兵圍武陵第178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136章 首次顯威第134章 文思忠第297章 戰損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240章 發展第229章 戰後第125章 三個條件(下)第66章 王朝危局第102章 秀麗壽山第100章 得償所願第232章 兄弟第253章 僵持不下(中)第314章 不平等條約第168章 處置第205章 解釋第210章 月夜第224章 搶時間第37章 決斷第157章 底線第35章 應對第73章 髮式與服飾第17章 大戰之後(上)第281章 規劃天下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173章 準備第23章 哀榮第37章 決斷第190章 勸降第61章 緩和第182章 生病第286章 貨幣第313章 威勢第63章 試射第94章 意外的對戰第167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270章 勸降第294章 姓氏第260章 決心第306章 鬆前藩第126章 昏迷第327章 牽制第90章 意外驚喜第258章 收場第150章 額勒登保的擔憂第243章 滿城第69章 老糊塗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14章 舉火爲號第346章 對日最後一戰第123章 姚之富的壽宴第73章 髮式與服飾第231章 調換第18章 大戰之後(下)第255章 先機第255章 先機第110章 漁村老者第94章 意外的對戰第291章 召見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
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180章 震驚第199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102章 秀麗壽山第294章 姓氏第125章 三個條件(下)第70章 協理6宮第223章 分兵第50章 武昌第71章 保命符第60章 商定第170章 後事第225章 夜宴第144章 西進?北上?第58章 利弊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51章 和琳之死第198章 定期第103章 土匪第10章 城破第218章 稱王之事(上)第109章 生個孩子第93章 出發第81章 心動第230章 民族問題第206章 小荷的抉擇第113章 東方的仇恨第330章 臨終請求第216章 被遺忘的科舉(上)第170章 後事第32章 漢陽會戰(三)第137章 事出反常必爲妖第223章 分兵第39章 城外之戰第320章 內附第129章 來自皇后的囑託第222章 兵圍武陵第178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136章 首次顯威第134章 文思忠第297章 戰損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240章 發展第229章 戰後第125章 三個條件(下)第66章 王朝危局第102章 秀麗壽山第100章 得償所願第232章 兄弟第253章 僵持不下(中)第314章 不平等條約第168章 處置第205章 解釋第210章 月夜第224章 搶時間第37章 決斷第157章 底線第35章 應對第73章 髮式與服飾第17章 大戰之後(上)第281章 規劃天下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173章 準備第23章 哀榮第37章 決斷第190章 勸降第61章 緩和第182章 生病第286章 貨幣第313章 威勢第63章 試射第94章 意外的對戰第167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270章 勸降第294章 姓氏第260章 決心第306章 鬆前藩第126章 昏迷第327章 牽制第90章 意外驚喜第258章 收場第150章 額勒登保的擔憂第243章 滿城第69章 老糊塗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14章 舉火爲號第346章 對日最後一戰第123章 姚之富的壽宴第73章 髮式與服飾第231章 調換第18章 大戰之後(下)第255章 先機第255章 先機第110章 漁村老者第94章 意外的對戰第291章 召見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普格县| 中牟县| 江城| 大竹县| 新蔡县| 营口市| 宁德市| 玛多县| 龙南县| 明星| 牡丹江市| 怀安县| 马鞍山市| 定西市| 德兴市| 手游| 普陀区| 兴城市| 禹城市| 阿勒泰市| 大丰市| 镇原县| 奇台县| 都安| 咸阳市| 彩票| 土默特左旗| 乐昌市| 罗甸县| 景洪市| 舟曲县| 临沭县| 大姚县| 赣榆县| 清流县| 黎平县| 扬州市| 白玉县| 九江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