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均平本來見王聰兒與姚之富無言以對,心裡便放心了下來,但是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王聰兒卻說道:“高元帥,你說的問題很對,但轉進東南對聖教很是重要,你看有沒有別的辦法?”
高均德聽後,想了想說道:“目前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不然我也不會做出離開的決定了。”
“這麼說只要有辦法高元帥可以隨大隊轉進東南?”王聰兒說道。
“嗯,那樣就可以考慮了。”高均德說道。
聽到這裡高均平與張偉都感覺有些不妙,畢竟王聰兒不會無的放矢。
果然,只聽王聰兒說道:“我覺的高元帥可以先穩定一下士兵的情緒,先隨我們一起東征,承諾他們只要在東南打開局面便回襄陽。”
“那不是矇騙士兵嗎,如果以後無法兌現,元帥還有什麼威信可言。”高均平聽後立馬反駁道。
王聰兒笑了笑說道:“高將軍彆著急,我還沒有說完,我沒又說不兌現,我只是說先穩住他們,你們可以便打仗邊擴充實力,等實力強大以後就算將這些襄陽的士兵放回也並不影響實力,這樣不久解決問題了。”
高均平聽後沉默了下來,老實說王聰兒的辦法雖然有很多的漏洞,但是也不失爲一個折中之法。高均德很有可能被他說動,想到這裡高均平便看向了高均德,果然高均德此時臉上有了意思喜色。
只聽高均德說道:“王元帥的方法雖然不盡完美,但是可操作性還是很強的,看來轉進東南也不是不可以。”
王聰兒與姚之富聽到高均德的態度已經轉變,便對視了一樣笑了起來。
“元帥,東南雖好,但是別忘了鴻信的忠告。”高均平低聲對高均德說道。
雖然高均平已經壓低聲音對高均德說了,但是幾人畢竟離得很近,再加上帳篷又不大,王聰兒與姚之富還是聽的很清楚的。看到高均德的臉色又掙扎了起來,王聰兒便好奇的問道:“高元帥,令侄對進軍東南有什麼看法嗎?”
高均德嘆了口氣,臉色恢復了平靜,說道:“鴻信也沒說什麼,只是對進軍東南不太看好,覺得在東南的勢力都很短命,除了明朝洪武皇帝意外便沒有能統一全國的,所以一向不太贊同進軍東南。”
王聰兒聽後眼前一亮說道:“令侄說的也很有道理,怪不得令侄一直留在襄陽!”
“鴻信一直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讓他留在襄陽也是不想他在我手下受到限制。”高均德感嘆道。
王聰兒想了一下,說道:“既然如此,高元帥就更應該東進了,如果高元帥能隨我們一起東進的話,還可以分擔令侄他們的壓力,畢竟令侄要直接面對來自陝西、河南、四川三個方向的威脅。另外有令侄在襄陽牽制清軍,我們在東南的壓力也不會如想想中的那麼大,你說是不是?”
高均德沒想到王聰兒會這麼說,這反倒與高鴻信讓其他人牽制清軍的想法不謀而合。反過來說,高鴻信也可以爲王聰兒等人牽制清軍。這樣一看好像對雙方都有利。這樣一想,高均德迅速改變了遊移不定的態度,覺得進軍東南也不是什麼壞事,只要解決了士兵思鄉的問題,一切都好說。
高均平與張偉聽後也是一愣,他們也從未想過王聰兒所說的事情,以前只想到東南會承擔很大壓力,但是沒有想到清廷是不會放任其他地方的亂匪不管的,這樣一來其他地方也爲東南分擔了壓力,照王聰兒的說法分散兵力於各地,到不失爲一個很好的策略,既可以分散清廷的兵力,又可以擴大義軍的影響力。
其實兩人想的也不是很對,軍力分散有利必有弊,一個不好因爲軍力不足被清廷剿滅那就悲劇了。
高均德看了一眼一旁若有所思的高均平與張偉,知道兩人已經不想開始那樣反對進軍東南了,便對著王聰兒與姚之富說道:“王元帥、姚元帥,我決定與兩位一起轉戰東南,不過要容我一段時間,畢竟士兵們的情緒我也要安撫的,這需要一些時間。”
“太好了,有了高元帥的加入,這次東南之行一定能取得成功的。”王聰兒興奮的說道。
姚之富也很高興,畢竟高均德的部隊戰鬥力強,有了他的加入必然會實力大增。
“高元帥不用著急,你什麼時候處理完,我們再出發。”姚之富說道。
“我明天便開始處理,爭取早日完成,好早日出發。”高均德承諾道。
王聰兒聽後站了起來,說道:“那真是太好,既然事情已經說好了,那我與姚元帥就先告辭了,我們還要去一趟張元帥那裡,畢竟張元帥的態度也很重要,我們看看能不能改變張元帥的想法。”
高均德將兩人送出營帳後,便回到了營帳,開始與高均平等人討論接下來的事情,王聰兒與姚之富則一塊兒來到了張漢朝的營帳。
“不知王元帥與張元帥此來有什麼見教?”張漢朝不冷不熱的說道。
張漢朝心裡對王聰兒與姚之富的來意心知肚明,他也不打算與兩人糾纏,不過還是要聽聽兩人是怎麼說的。
王聰兒對張漢朝的態度毫不在意,說道:“張元帥,剛纔我與姚元帥去了高元帥那裡,現在高元帥已經同意東征計劃,我們來到張元帥這裡是希望張元帥也能改變想法和我們一起兵進東南。”
張漢朝聽後有些吃驚,問道:“高元帥竟然同意了,那他襄陽的人怎麼辦?”
王聰兒笑著說道:“襄陽的人仍然留在襄陽,由高元帥的侄子高鴻信坐鎮,這樣我們去東南就可以去他們遙相呼應,可以分散清軍的兵力,更有利於義軍的發展。”
張漢朝聽後一愣,他也沒想到還能這樣,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如果留在武昌的話不久也可以幫他們分擔壓力了嗎,這樣以來自己留在武昌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想到這張漢朝便對兩人說道:“王元帥說的很有道理,既然如此我覺得我更應該留在武昌了,一方面我們攻打武昌這麼長時間就這麼放棄實在可惜,另一方面我如果留在武昌的話,襄陽、武昌與東南就可以連成一線,隔絕滿清與長江以南的聯繫,這樣我們分擔的壓力也小很多,對我們也更加有利。”
王聰兒與姚之富聽後均是一愣,他們沒想到張漢朝聽了王聰兒的話會這麼說,這樣一來王聰兒兩人還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張漢朝說的也有道理。雖然知道張漢朝肯定存了脫離兩人的心思,但是不可否認讓張漢朝留在武昌發展能夠更好的牽制清軍,也不用浪費前期攻打武昌所付出的努力。
張漢朝見兩人均是沉默了下來,知道自己留在武昌這件事已經有譜了,便說道:“我看兩位元帥也沒什麼意見,那就這樣吧,等明天我便曉諭全軍。”
王聰兒與姚之富對視一眼,便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隨後客套了幾句便離開了。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