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漢陽城外

?高鴻信對孔志尚行禮,同時說道:“小婿,拜見岳父大人。”

孔志尚坦然接受了高鴻信的行禮,孔志尚對眼前的這位少年可以說是非常滿意。雖然孔志尚沒有明著問過女兒的心思,但是從日常的一些言行舉止之中,孔志尚知道孔秋柔對高鴻信還是有好感的,因此孔志尚便趁著這次張羅士兵聯(lián)姻的事,提出了這個建議。

孔志尚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他比較看好高鴻信,覺得高鴻信前途無量。還有就是孔志尚自己現(xiàn)在也已經與義軍密不可分,兩者的利益已經綁到了一起,既然如此肯定要通過聯(lián)姻來加強這種聯(lián)繫。當然孔志尚也考慮了女兒的感受,如果女兒對高鴻信沒有一絲好感的的話,他也不會提出這件事的。

等高鴻信行禮完成後,高俊茂說道:“你們來的正好,剛纔我正在和鴻信商量推遲進攻光化城與谷城的事。”

“什麼,要推遲了,壞了又要無所事事了。”司夢星喊道。

孔志尚說道:“爲什麼要推遲,現(xiàn)在我們通過聯(lián)姻與招兵已經解決了文員不足的問題,攻打光化城與谷城正是時候。”

高俊茂說道:“據探子傳來的消息,清廷派了陝西巡撫德愣泰從商州(今陝西商洛市)南下進入湖北,此刻恐怕已經到達了鄖陽府,如果我們要西進肯定會和他遭遇。並且元帥他們東進漢陽帶走了大部分的兵力,現(xiàn)在我們兵力又很單薄。我想我們應該先徵兵訓練,增強實力後再考慮西進鄖陽府的事情。我們還是要穩(wěn)妥行事,如果西進不成大敗而回的話可能最後我們連襄陽都要丟掉。”

高鴻信也說道:“我也是這樣想的,還是穩(wěn)妥一些的好,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打牢我們的基礎。”

孔志尚聽後,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而是轉頭問單秉鑑道:“秉鑑兄,你有什麼想法?”

單秉鑑本來不想說什麼的,但是沒有想到孔志尚會突然問自己的想法,只能說道:“我覺得俊茂考慮的很好,暫時不出兵還是利大於弊的。”

“同化呢,你怎麼看?”孔志尚又接著問喬同化道。

喬同化略一沉吟,說道:“我也同意暫不出兵,應該首先增強實力。對陝西巡撫德愣泰我聽說過,據說是英勇超倫,戰(zhàn)必身先陷陣,也算是清廷比較善戰(zhàn)的將軍,我覺得我們應該謹慎對待。”

“那我也沒有什麼意見了,謹慎一些總是好的。”孔志尚說道。

高俊茂聽後說道:“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就是編練新軍增強實力。招兵的事宜就還交給鴻信他們幾個小輩負責好了,另外同化與夢星也幫著他們訓練吧。”

司夢星聽後,臉色一喜,說道:“這件差事好,可以好好操練操練那些新兵。”

衆(zhòng)人聽後均是莞爾一笑,高鴻信說道:“你可千萬別把他們給弄傷了,到時候別說增強戰(zhàn)鬥力了,恐怕倒成了拖累了。”

“放心吧,夢星知道分寸的。”喬同化笑著說道。

孔志尚問道:“俊茂,那我們幾個幹什麼?”

高俊茂說道:“我們幾個最近要巡視各個已經佔領的縣城,穩(wěn)定人心,爲大軍西進籌措糧草輜重。”

單秉鑑說道:“這倒是目前的緊急事,如果人心不穩(wěn)的話,就要時刻擔心後院起火,那樣前線也不能無所顧及的戰(zhàn)鬥。”

“說得對,從明天開始,我們幾個分頭前往幾個我們佔領的縣城,穩(wěn)定軍心民心。”孔志尚說道。

高鴻信這時問道:“我與秋柔定親這件事必須要與叔父寫信說明,然後待叔父回信後看叔父是怎麼說的,是等叔父回來在定親還是現(xiàn)在定親,必須要詢問一下叔父的意見。”

高俊茂問孔志尚道:“懷遠,你看呢?”

孔志尚說道:“這件事本是應當,畢竟鴻信是元帥一手撫養(yǎng)長大,如今定親這等大事肯定要先詢問他的意見。”

高鴻信聽後,便說道:“那我寫信告知叔父此事,順便問一下叔父那邊的近況,叔父他們一走這麼長時間了,也不知漢陽攻下了沒有。”

高俊茂說道:“是呀,怪擔心他們的。”

說道此處,衆(zhòng)人都沉默了下來。

漢陽地處長江以北、漢江以南,隔長江與其對岸武昌相望,並漢江與其對岸漢口相望,古代曾作爲獨立的漢陽府存在,與江南的武昌府並立而設,爲武漢雙城。

此時漢陽城下已經血流成河,清軍守城義軍攻城,雙反已經鏖戰(zhàn)了十餘天。期間也有援兵增援漢陽城,但都被打退。自從高均德率軍來到漢陽城後,漢陽城就已經變得岌岌可危了。

王聰兒的大帳之中,王聰兒、張漢朝、姚之富、高均德圍桌而作,此外外圍還有高均平、張偉、張業(yè)、姚洪、張漢朝的弟弟張漢邦以及王聰兒的女侍衛(wèi)王紅女。

“漢陽城這幾日就能攻破了,這麼長時間,真不容易呀。”只聽張漢朝說道。

姚之富滿是皺紋的臉上掛著笑容,說道:“是呀,攻進漢陽就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了,士兵們都太疲憊了。”

王聰兒卻皺著眉頭,說道:“沒想到攻打漢陽傷亡會這麼大,要不是高元帥前來支援,我估計我們不可能攻下漢陽城。”

張漢朝也說道:“是呀,傷亡太大了,就這幾天高元帥的傷亡也很大。”

聽到此處高均德、高均平等人均是滿臉的傷感,高均德說道:“士兵已經傷亡近萬人了。”

“等進城之後,戰(zhàn)利品由高元帥優(yōu)先選擇,大家沒意見吧?”王聰兒聽了高均德的話後,環(huán)視著衆(zhòng)人說道。

姚之富笑著說道:“我是沒有意見,漢朝呢?”

張漢朝看衆(zhòng)人的目光看向自己,乾笑幾聲,說道:“我也沒意見,不過我相信高元帥不會把所有戰(zhàn)利品都吞了吧,只要有我的就行,哈哈……”

高均德聽了張漢朝的話,眉頭一皺,說道:“張元帥放心,都是聖教的兄弟,不會少了大家的。”

張漢朝聽後連說道:“當然,當然,一切都是爲了聖教。”

這時,姚之富問高均德道:“高元帥,據你說你們在襄陽還留有人馬,是嗎?”

高均德不知道姚之富爲什麼要問這個,但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便坦然說道:“是的,我們在決定來襄陽援助的時候,我的侄兒高鴻信說就這麼放棄襄陽有些可惜,提議留下防守襄陽,以防清軍重新佔據襄陽,從而對我們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我想著也有道理,便讓他主持防守,留下了高俊茂將軍等人從旁監(jiān)督協(xié)助。”

姚之富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喜色,接著問道:“那襄陽那邊還有大概多少兵馬?”

高均德說道:“我們走的時候,只留下了萬餘兵馬,剛剛夠防守各個城池的。”

“萬餘兵馬不少了,高元帥看看能不能再讓他們派一些兵馬前來支援。”姚之富問道。

高均德聽後一愣,原來他是打這個主意呀。便說道:“他們的兵馬本就不多,再向這邊派遣的話,恐怕一些城池就沒法防守了。”

張漢朝這時說道:“可以讓他們繼續(xù)招募新兵,稍加訓練以後,雜之以老兵派遣過來。我看高元帥手下的士兵均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據說便是由你侄兒負責訓練的,想來高元帥的侄兒定是練兵能手。”

王聰兒聽後,也覺得很是驚訝,便問道:“高元帥侄兒多大了,我看高元帥士兵很是精悍,不想竟是由元帥侄兒訓練的。”

高均德答道:“鴻信今年十五歲,只是有些小聰明罷了,王元帥不用驚奇。”

王聰兒訝然道:“這麼年輕,我真想見一見這位少年英雄呢。”

高均德說道:“只要我們能攻克漢陽,戰(zhàn)勝湖北的清軍,早晚會見到的。”

王聰兒說道:“是呀,我看就不必讓襄陽再派遣援軍了,畢竟我們已經快攻克漢陽城了。你們說是不是張元帥、姚元帥?”

姚之富笑著答道:“是了,等攻克漢陽城,我們就可以從容招兵了,等兵力大增以後大軍度過長江,百姓也必然望風景從,攻克武昌城指日可待。”

張漢朝一拍桌子,喊道:“對了,攻破漢陽,直搗武昌。”

王聰兒臉上也掛上了笑容,說道:“姚元帥說得好,武昌纔是重點,只要攻破了武昌,我們便可以進軍東南了。”

說道此處連高均德等人也心情舒暢了起來,高均德說道:“對,控制東南後,就可以截斷東南輸往北京的漕糧,到時候清廷必然震恐,天下有識之士必然紛起反清。”

王聰兒說道:“高元帥說的對,我們就是要把聲勢搞起來,讓天下人看到滿清已經走到了盡頭,此時正是我們聖教興起的最佳時機。”

姚之富也說道:“我聖教自從上次齊林教主起義失敗被殺之後便四分五裂,到此時只要我等打開了局面,四方的教徒必然匯聚而來,我聖教必定會恢復往日的實力,重現(xiàn)榮光。”

一時之間大帳之中氣氛分外熱鬧,衆(zhòng)人憧憬著以後的盛大場面與光明前景,全然不覺一場惡戰(zhàn)即將到來。

第152章 清軍的火炮第34章 西進受挫第328章 哥薩克騎兵第139章 不一樣的火槍第322章 掃蕩(二)第310章 京都第4章 招兵第290章 家宴第50章 武昌第342章 善後(二)第229章 戰(zhàn)後第132章 計劃(上)第191章 埋伏第126章 昏迷第211章 計策第8章 會師第54章 威與信第294章 姓氏第218章 稱王之事(上)第58章 利弊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34章 西進受挫第13章 圍城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第251章 進入山西(上)第97章 意料之外第144章 西進?北上?第163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臨戰(zhàn)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201章 洞房花燭夜第328章 哥薩克騎兵第184章 談判第262章 取名第292章 平蒙第111章 查帳第77章 宴會前第1章 翩翩美少年第258章 收場第304章 倭國第265章 歸化城(二)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第140章 夕陽下的隨州第165章 局勢第163章 塵埃落定?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第88章 報復第126章 昏迷第112章 一團亂麻第161章 嘉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81章 心動第30章 漢陽會戰(zhàn)(一)第173章 準備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20章 福康安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zhàn)第170章 後事第188章 陪嫁第185章 出兵第199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282章 西進第234章 作不出的詩詞第242章 體制第290章 家宴第335章 調離第277章 條約第71章 保命符第8章 會師第272章 登基第158章 前途無限or萬劫不復第214章 恩怨第303章 蝦夷島第90章 意外驚喜第325章 皇子的教育第191章 埋伏第312章 條約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13章 圍城第299章 天下一統(tǒng)(上)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63章 試射第316章 陸續(xù)簽約第70章 協(xié)理6宮第341章 善後(一)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295章 海軍初成第169章 名聲=負累第275章 背叛第23章 哀榮第57章 開城投降第291章 召見第36章 伏擊第5章 南下會師第126章 昏迷第37章 決斷第46章 選秀之前
第152章 清軍的火炮第34章 西進受挫第328章 哥薩克騎兵第139章 不一樣的火槍第322章 掃蕩(二)第310章 京都第4章 招兵第290章 家宴第50章 武昌第342章 善後(二)第229章 戰(zhàn)後第132章 計劃(上)第191章 埋伏第126章 昏迷第211章 計策第8章 會師第54章 威與信第294章 姓氏第218章 稱王之事(上)第58章 利弊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34章 西進受挫第13章 圍城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第251章 進入山西(上)第97章 意料之外第144章 西進?北上?第163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臨戰(zhàn)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201章 洞房花燭夜第328章 哥薩克騎兵第184章 談判第262章 取名第292章 平蒙第111章 查帳第77章 宴會前第1章 翩翩美少年第258章 收場第304章 倭國第265章 歸化城(二)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第140章 夕陽下的隨州第165章 局勢第163章 塵埃落定?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第88章 報復第126章 昏迷第112章 一團亂麻第161章 嘉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81章 心動第30章 漢陽會戰(zhàn)(一)第173章 準備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20章 福康安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zhàn)第170章 後事第188章 陪嫁第185章 出兵第199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282章 西進第234章 作不出的詩詞第242章 體制第290章 家宴第335章 調離第277章 條約第71章 保命符第8章 會師第272章 登基第158章 前途無限or萬劫不復第214章 恩怨第303章 蝦夷島第90章 意外驚喜第325章 皇子的教育第191章 埋伏第312章 條約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13章 圍城第299章 天下一統(tǒng)(上)第26章 訓練與聯(lián)姻第63章 試射第316章 陸續(xù)簽約第70章 協(xié)理6宮第341章 善後(一)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295章 海軍初成第169章 名聲=負累第275章 背叛第23章 哀榮第57章 開城投降第291章 召見第36章 伏擊第5章 南下會師第126章 昏迷第37章 決斷第46章 選秀之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中| 琼结县| 栾城县| 西盟| 明光市| 民乐县| 利辛县| 灵川县| 论坛| 集安市| 浦县| 咸阳市| 贵南县| 繁峙县| 大丰市| 长葛市| 许昌市| 溆浦县| 锦屏县| 禄丰县| 新蔡县| 遂溪县| 龙南县| 邵东县| 普格县| 天台县| 吉林市| 航空| 绍兴市| 微博| 德保县| 南和县| 务川| 茶陵县| 桐城市| 安塞县| 固安县| 晋宁县| 长兴县| 天全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