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位大人以爲,我們現在應該改個什麼名號呢?”高鴻信沉思一下問道。
“以我們如今的實力,元帥完全可以稱王。”單秉鑑說道。
“是不是早了點,如果稱王的話可就真的是天下側目了。”高鴻信聽後有些擔心的說道。
“元帥的擔心是很有道理,如果只有元帥稱王的話確實有些張揚。”單秉鑑聽後又說道。
“你是說聯繫張漢朝等人一同稱王?”高鴻信聽後問道。
“嗯,其實只聯繫張漢朝便行,這樣一來等我們兩家稱王之後,必定轟傳天下。一定還有許多的小的起義首領也會跟風的。”單秉鑑說道。
高鴻信聽後並沒有再說話,而是陷入了思考,他要權衡的一下利弊,免得出什麼叉子。
“我覺得稱王這件事可以放在明年,東南的大戰開啓之後,我們元帥與張漢朝如果同時稱王的話,清廷肯定措手不及。”孔志尚這時說道。
“還是孔大人考慮周詳,竟然能將兩件事想到一起去。”單秉鑑稱讚道。
“那個時候稱王確實是最佳的時機,不僅能讓清廷措手不及,還能提高我們義軍的士氣,這樣一來明年的勝算也更大了。”高鴻信點頭贊同道。
“元帥同意稱王了?”單秉鑑聽後臉帶喜色問道。
此時孔志尚與單秉鑑一眼,也是一臉的興奮,畢竟義軍從無到有,如今高鴻信一旦稱王,那麼就意味著,義軍已經告別的匪的範疇。
雖然以前也有民族大義這桿大旗,可是畢竟不如稱王要來的實際,並且高鴻信稱王之後,孔志尚等人作爲元老,註定會加官進爵,義軍以後如果能不斷髮展壯大,甚至有可能奪取天下。
一想到此處兩人便開始熱血沸騰,幻想這有一天能憑藉開國之功封侯拜相,封妻廕子。
高鴻信點了點頭,然後對一臉興奮的兩人說道:“既然已經商定要明年稱王,納悶名號也要先定下來,然後派人聯絡張漢朝,在明年給清廷一個驚喜。”
說到了名號的事情,方纔一臉相分的兩人,便又仔細思索了起來。
華夏經過這麼長的歷史,各種名號的封號都有過,如今要給高鴻信選一個名號,不僅要與現在義軍的情況相符,這樣一來便不容易拿捏了。
過了一會兒,孔志尚說道:“如今我們佔據湖北之地最多,而湖北之地最早屬於楚國,不如元帥稱‘楚王’。”
“這時一個建議,單大人有什麼好建議嗎?”高鴻信聽後問單秉鑑道。
“按照地理稱王,是最常見的套路,那樣的話我們現在的地域大多處在九州之一的‘荊州’,元帥也可以稱‘荊王’。或者是‘蜀王’、‘樑王’也可以。如果以漢江來論的話,稱‘漢王’也可以。”單秉鑑聽後說道。
“‘楚王’、‘荊王’、‘漢王’、‘蜀王’、‘樑王’這五個稱呼都與地理相關,從中選一個便可以了。現在我們雖然已經進軍四川了,可是畢竟還只佔據了一小部分,所以‘蜀王’、‘樑王’就不用考慮了。”高鴻信想了想說道。
“現在就只有四個選擇了,在這四個選擇裡我還是最屬意‘漢王’。大漢民族的王,現在我們是反清階段,這樣必須要利用民族情緒,漢王也更有利與我們以後的形勢。”高鴻信接著說道。
“漢人的王,元帥,哦不,漢王必定能帶領我們漢人推翻滿清,光復我漢家的江山。”孔志尚讚歎道。
高鴻信聽後說道:“光復漢家江山,不是一件易事呀,朱元璋掃滅元朝的策略是‘緩稱王’,也不知道我們如今就稱王是對是錯。”
“元帥不必過於擔心,現在與元末的情形大不相同,自然不能完全照搬那時的策略,屬下以爲現在稱王正是時候。”單秉鑑知道高鴻信還有些擔心,便開口說道。
“屬下與單大人的看法一致。”孔志尚也說道。
有了兩人的贊同,高鴻信心裡便輕鬆了許多。
定下了明年的幾件大事,接下來的時間,整個襄陽便開始圍繞著科舉與稱王忙碌起來。
高鴻信讓高鴻智派人統治正在聯絡張漢朝卓森,讓卓森與高鴻信統治張漢朝高鴻信要稱王的事情,並盡力與張漢朝達成明年一起稱王的協議。
高鴻信對這件事情,不太擔心,以他對張漢朝的瞭解,張漢朝他一定會接受。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張漢朝接到卓森傳來的消息之後,震驚之後便是狂喜。
造反能做到稱王的地步已經足以青史留名了,以前襄陽義軍不稱王,張漢朝爲了不引起清廷的注意力也低調行事,沒有稱王。不過沒有稱王不代表不想稱王,如今高鴻信與她約定一起稱王,而且是在清朝以軍進攻王聰兒與東方平政之時,清廷想要反撲也不是一時半載的事情,因此略一思索張漢朝便答應了高鴻信的提議。
而至於讓張漢朝與高鴻信一起出兵爲東南的牽制清軍的提議,張漢朝聽後就沒有那麼痛快了,而是皺著眉頭說:“我考慮一下吧!”
卓森也沒有逼得太緊,怕事情會適得其反。
如果曾雲翳還在武昌,卓森可以說服曾雲翳,尋求他的幫助,不過曾雲翳此時人在萬里之外的安徽,遠水不及近渴。
卓森接著便找到了張漢邦,作爲張漢朝的弟弟,張漢邦對張漢朝的影響力甚至要超過曾雲翳。
張漢邦雖然對東方平政有些估計,但是並不擔心,心裡也對東方平政的報復不以爲意,考慮了一下,便答應爲卓森說服張漢朝。
“將軍深明大義,卓森不甚感佩。”卓森讚歎道。
張漢邦好像很很高興,笑著說道:“什麼大義,我只是爲了義軍著想,如今我們義軍大好的局面來之不易,必須要好好珍惜。”
“將軍說的是。”卓森附和道。
張漢朝對於這件事本來只是由於,如今又有了張漢邦的勸解,自然鬆動答應了襄陽的請求。
卓森得到消息之後大喜過望,這件事是高鴻信親自交代的,完成了這次大功,加上上次救援武昌的功勞,他很有希望在更進一步,能在高鴻信稱王之前晉升,以後提升的空間也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