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章 王朝危局

?嘉慶皇帝與乾隆皇帝已經(jīng)得到了王聰兒等人攻克武昌的消息,這天連許久都沒有上過早朝的乾隆皇帝都破例來到了大殿。

“衆(zhòng)位愛卿,湖北白蓮亂匪齊王氏、姚之富、張漢朝、高均德率部攻克了武昌,這是我大清自三藩之亂以來首次失陷的首府城市,是我朝的奇恥大辱!”乾隆皇帝坐在大殿正座的龍椅之上,臉色陰沉掃視這下方,高聲喝到。

嘉慶皇帝站在一旁同樣是臉色陰沉,畢竟自從他繼位以來便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狀況,現(xiàn)在的大清朝很有些王朝末世的感覺,雖然知道這時乾隆時期弊病的總爆發(fā),但是任誰都不能說出來。

乾隆皇帝看著下面沉默的衆(zhòng)臣,心裡很是生氣,畢竟自己的乾隆盛世剛剛過去,便發(fā)生了這件事,各地的督撫出乎意料的無能,也只有德愣泰等幾個人尚堪大用,現(xiàn)在福康安與和琳相繼病故,朝廷的大將瞬間有些斷層,要想讓其他人成長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乾隆皇帝當初之所以選擇退位,一方面是如自己說的不敢超越聖祖仁皇帝的在位年數(shù)。另一方面也是要在生前替自己的兒子震懾天下,他早就料到如果新皇即位的話肯定會有人在主少國疑之際趁機作亂,如果到時沒有他壓陣的話,再加上新君繼位在朝廷的威望尚未確立,朝廷立馬便有了傾覆之危。但是他也沒料到叛亂來的如此的兇猛,竟然連武昌、襄陽這等大城都連續(xù)被攻克,如果在這麼繼續(xù)下去,不僅自己的乾隆盛世是一個笑話,就連大清朝的根基都有可能被動搖。

其實在乾隆皇帝執(zhí)政時期,大清便已經(jīng)存在了巨大的隱患,只是大部分人都被盛世的表象所迷惑,當然也有一部分清醒之人,如:王傑、朱珪、洪亮吉等人。但是現(xiàn)在是乾隆皇帝秉政,這些人並沒有得到重用,就算身居高位也被和珅給排擠邊緣化了。

從整個天下的情事來看,湖北起義的爆發(fā)是有其必然性的。

這時的中國人口壓力巨大,中國古代是農(nóng)業(yè)社會,人口就是生產(chǎn)力。爲了增加人口,康熙時期宣佈";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時期";攤丁入畝";;另外,康乾時期社會穩(wěn)定、精耕細作推廣、玉米、馬鈴薯等高產(chǎn)作物引進等等原因都使中國人口激增,乾隆五年清查人口時,全國人口1.4億,到了乾隆二十七年,已經(jīng)超過2億人,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億大關。然而耕地數(shù)目的增長卻遠遠趕不上人口的增長,乾隆末年人均耕地佔有量只有3.5畝,而當時的警戒線是4畝,因而經(jīng)濟上取得的成就就被衆(zhòng)多的人口抵消,人民生活在飢餓貧窮之中。英使馬戛爾尼來華期間,發(fā)現(xiàn)北京街頭乞丐很多,許多百姓甚至蓬頭垢面,衣杉襤褸;他們當垃圾扔掉的食物被搶著吃。乾隆朝後期起各地爆發(fā)的一系列農(nóng)民起義與現(xiàn)在的白蓮教起義也與此有很大的關係。

而起義不能被有效的鎮(zhèn)壓下去也有其必然性。

乾隆後期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對吏治也沒有初中期抓得緊了,在位後期重用大貪官和珅二十餘年,致使這二十年間貪污成風,政治腐敗。吏治的腐敗又給人口壓力,土地兼併等社會矛盾火上澆油,從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東王倫起義起,各地農(nóng)民起義頻繁:乾隆四十六年甘肅、青海發(fā)生蘇四十三、田五起義;乾隆五十一年,臺灣林爽文起義;乾隆六十年貴州、湖南發(fā)生苗民起義;嘉慶元年,就爆發(fā)了白蓮教起義。

另外,清朝的八旗生計問題也是其中的關鍵因素。八旗制度創(chuàng)立於關外時期,適應戰(zhàn)事情況,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清軍入關後,隨著統(tǒng)治的確立,八旗子弟被國家供養(yǎng)起來,";以清語騎射爲本務";,不工、不農(nóng)。不商。當兵者按一定標準發(fā)放錢糧,然而兵額有限,錢糧標準是祖宗定下的,不能調(diào)整。隨著八旗人口劇增,每家人越來越多,而錢糧不變,加上物價上漲,生活奢侈,旗人的生計愈發(fā)艱難。八旗生計問題康熙末年出現(xiàn),到乾隆時就很嚴重了。爲此,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兵額,添加";養(yǎng)育兵";;政府撥款給八旗子弟還債;資助部分在北京的八旗子弟遷居東北開荒等,然而效果都不理想,增加兵額遠遠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加重國家財政負擔又不能增強戰(zhàn)鬥力;政府撥款給八旗子弟還債助長了八旗子弟";等靠要";的心態(tài);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八旗子弟也不願意到東北開荒。這個問題困擾了此後歷代清帝,直到清朝滅亡。

八旗兵的腐化肯定會帶動綠營兵的腐化,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都喪失了戰(zhàn)鬥力還彈劾剿滅叛亂。

各地相繼爆發(fā)的起義與八旗供養(yǎng)制度耗費了清廷大量的白銀,在加上現(xiàn)在白銀大量的流入中國,相對康熙朝白銀已經(jīng)貶值的厲害,而康熙皇帝永不加賦的承諾又像一道緊箍咒一樣,使清朝的財政不能有效增加,朝廷預算入不敷出,這也就有了清末的各種厘金的存在。各地官員因爲白銀貶值的緣故,原本還算豐厚的俸祿已經(jīng)不算充裕,在吏治腐敗的大環(huán)境下,大批的官員必須要上行下效的貪污,才能保證自己的正常花銷與上下打點。而這些官員又包括了軍隊的將領,將領們爲了升官發(fā)財肯定要剋扣軍餉,而冒領軍功,甚至是養(yǎng)匪自重,這也便想加重了朝廷的財政負擔。

而且清廷也不能將所有的預算都用來剿滅亂匪,還要流出充足的預算來整治各地的河工,尤其是黃河。爲了防止黃河氾濫,清廷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銀兩來整修黃河大堤,河道總督衙門之所以被人稱爲最有油水的衙門,便是因爲河工預算大,工程繁雜方便上下貪污,撥款定期並且巨大。

每次河道衙門的官職一空缺和珅的府邸就人潮涌涌,都是爲了賄賂和珅好在河道總督衙門謀一個差事。

第238章 格格不入第13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179章 二十大罪第95章 石柳鄧的野望第170章 後事第52章 英明第223章 分兵第309章 古玩字畫與女人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236章 意外第30章 漢陽會戰(zhàn)(一)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249章 城破(一)第86章 事後第83章 同意第17章 大戰(zhàn)之後(上)第119章 靜觀其變第90章 意外驚喜第194章 九死一生第249章 城破(一)第181章 保命符第320章 內(nèi)附第281章 規(guī)劃天下第13章 圍城第68章 1道旨意第51章 和琳之死第300章 天下一統(tǒng)(下)第25章 危機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第348章 朝鮮之戰(zhàn)(一)第216章 被遺忘的科舉(上)第173章 準備第281章 規(guī)劃天下第143章 追與逃第271章 紫禁城第303章 蝦夷島第79章 野心第181章 保命符第21章 不甘心第183章 處理第259章 風雨欲來第75章 疑點第267章 歸化城(四)第38章 對峙第211章 計策第127章 團練第145章 耿一誠的機會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168章 處置第258章 收場第28章 各懷心思第245章 國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315章 談判目標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86章 貨幣第9章 樊城第84章 巡遊第160章 絕境第71章 保命符第12章 準備第31章 漢陽會戰(zhàn)(二)第195章 獨當一面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333章 戰(zhàn)停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24章 單家第185章 出兵第9章 樊城第200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160章 絕境第314章 不平等條約第29章 3路大軍第264章 歸化城(一)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221章 稱王第311章 離開第60章 商定第294章 姓氏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yún)(二)第69章 老糊塗第32章 漢陽會戰(zhàn)(三)第123章 姚之富的壽宴第92章 退路第140章 夕陽下的隨州第203章 清廷的調(diào)整第304章 倭國第164章 交換第60章 商定第214章 恩怨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114章 從死到生第28章 各懷心思第218章 稱王之事(上)第47章 挑選第66章 王朝危局
第238章 格格不入第13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179章 二十大罪第95章 石柳鄧的野望第170章 後事第52章 英明第223章 分兵第309章 古玩字畫與女人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236章 意外第30章 漢陽會戰(zhàn)(一)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249章 城破(一)第86章 事後第83章 同意第17章 大戰(zhàn)之後(上)第119章 靜觀其變第90章 意外驚喜第194章 九死一生第249章 城破(一)第181章 保命符第320章 內(nèi)附第281章 規(guī)劃天下第13章 圍城第68章 1道旨意第51章 和琳之死第300章 天下一統(tǒng)(下)第25章 危機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第348章 朝鮮之戰(zhàn)(一)第216章 被遺忘的科舉(上)第173章 準備第281章 規(guī)劃天下第143章 追與逃第271章 紫禁城第303章 蝦夷島第79章 野心第181章 保命符第21章 不甘心第183章 處理第259章 風雨欲來第75章 疑點第267章 歸化城(四)第38章 對峙第211章 計策第127章 團練第145章 耿一誠的機會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168章 處置第258章 收場第28章 各懷心思第245章 國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315章 談判目標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86章 貨幣第9章 樊城第84章 巡遊第160章 絕境第71章 保命符第12章 準備第31章 漢陽會戰(zhàn)(二)第195章 獨當一面第287章 沙俄與英吉利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333章 戰(zhàn)停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24章 單家第185章 出兵第9章 樊城第200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160章 絕境第314章 不平等條約第29章 3路大軍第264章 歸化城(一)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221章 稱王第311章 離開第60章 商定第294章 姓氏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yún)(二)第69章 老糊塗第32章 漢陽會戰(zhàn)(三)第123章 姚之富的壽宴第92章 退路第140章 夕陽下的隨州第203章 清廷的調(diào)整第304章 倭國第164章 交換第60章 商定第214章 恩怨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114章 從死到生第28章 各懷心思第218章 稱王之事(上)第47章 挑選第66章 王朝危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嘉定区| 靖远县| 陆河县| 柏乡县| 遂平县| 砚山县| 聂荣县| 疏勒县| 仪征市| 乃东县| 如皋市| 民权县| 宾阳县| 班玛县| 确山县| 莱西市| 蓬溪县| 武冈市| 四会市| 华安县| 汾西县| 红河县| 宾阳县| 阳原县| 三原县| 胶南市| 瓮安县| 泌阳县| 板桥市| 武山县| 磐安县| 平江县| 耿马| 连平县| 阿拉尔市| 宜良县| 武川县| 察雅县| 孙吴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