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攻城從一大早便開始了。高均德安排好攻城後,便囑咐高均平派遣斥候遠距離探查,如果發現清軍馬上回報。同時高均德也派人將自己猜測告知了王聰兒、姚之富、張漢朝。
三人得到通知後,覺得高均德的猜測很有道理,也趕忙安排斥候四處查探。
王紅女看著在一旁皺眉沉思的王聰兒,忍不住開口問道:“元帥,還在爲清軍可能到來的事擔心?”
王聰兒嘆了口氣,看著不遠處漢陽城說道:“本來以爲漢陽城馬上就可以攻克了,誰知道還會有此波折。”
“高元帥不是也是猜測嗎,滿清的大軍也不一定就來。”王紅女不解說道。
“我看這件事十有八九會是事實,清廷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動靜,我也感覺不太對勁。”王聰兒說道。
王紅女說道:“那我們不是被前後夾擊了?”
“是呀,這次清廷準備了這麼長時間,如果要是兩軍對決的話,恐怕是一場惡戰。”王聰兒說道。
王紅女聽後說道:“元帥,這次爲什麼如此擔心,這不太想你的風格也,我們也經過了不少惡戰了,這一次向來也會旗開得勝的。”
王聰兒聽後笑著說道:“那就借你吉言,如果旗開得勝了,我就好好的賞你。”
“好呀,那紅女就先謝過元帥了。”王紅女俏皮的說道。
王聰兒早已習慣了王紅女的性格,接著說道:“紅女,你去傳令擊鼓聚將。”
王紅女臉色立刻嚴肅起來,答道:“遵令。”
一會兒聚將鼓的鼓聲響起,高均德、姚之富、張漢朝等人紛紛來到了王聰兒的中軍大帳。
王聰兒看人都到齊了,便開口說道:“今天攻城的事暫且不說,找大家來主要是說一下高元帥通報的信息,雖然只是高元帥的猜測,但是我也有同感,相信大家肯定也有些懷疑。”
張漢朝把玩著手中的茶杯,聽王聰兒說完後,便開口說道:“王元帥說的對,我也感覺清軍大部隊一直沒有來圍剿我們,總感覺有些不太對勁。”
“雖然只是猜測,我們也不能大意,現在斥候都一斤派出去了,估計很快就有消息了。”姚之富跟著說道。
“現在我們也不能光等消息,如果斥候真的證實了猜測,到時候在來準備可能有些倉促,你們說我們應該怎樣準備呢,畢竟現在漢陽城還沒有攻克,我們很可能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王聰兒擔憂的說道。
“如果能在清軍到來之前攻克漢陽城當然是最好的辦法,不過不太現實。如果清軍從我們後方來攻,我覺得漢陽城出來攻擊我們的可能很小,畢竟經過我們這麼長時間的攻城漢陽城內的死傷已經很大了,他們的兵力守城尚可,如果冒險出城萬一反而被我們一舉攻進城去,那就得不償失了,他們是不會冒這個風險的。”姚之富想了一下,分析道。
高均德感覺姚之富說的很是合理,便附和道:“我覺得姚元帥很有道理,不過事有萬一,我們可以抽調小部分兵力埋伏在城門附近以備不測。”
姚之富看向了高均德,笑著說道:“還是高元帥想的周全。”
高均德說道:“姚元帥過獎了,我也是跟著您的思路來的。”
張漢朝沒有理會兩人的客套,接著說道:“只要我們沒有後顧之憂,就可以與前來圍剿我們清軍大戰一場,如果我們贏了,那不止漢陽城,恐怕武昌也離攻破不遠了。但是如果輸了的話,我們所有人都要萬劫不復。”
王聰兒打斷了張漢朝下面的話,說道:“此戰我們不能存在僥倖心理,都要全力以赴。”
衆人聽到這裡均站立起來,喊道:“我等必定全力以赴!”
王聰兒好似很滿意衆人的回答,說道:“大家都回去繼續督導攻城吧,如果誰得到了清軍的消息,務必儘快通知大家。”
衆人應是後,便陸續離開了營帳。
惠齡與富志那本來要前往枝江圍剿亂匪聶傑人的,但是大軍剛剛開赴荊州府境內時,便收到了朝廷的命令,聶傑人已經交給畢沅與舒亮圍剿,他們立即折返武昌。
對齊王氏、姚之富、張漢朝等人正在朝漢陽挺近這件事,惠齡與富志那感到事態嚴重,如果漢陽被攻克,那武昌與漢口肯定不保。
兩人顧不得其他連夜便拔營折返回,根據惠齡與富志那的商討,兩人決定不率兵回武昌,而是直接前往漢陽,這樣沿途可以收攏各個城鎮的兵丁增強實力,也可以出其不意直搗亂匪的後背。
早在兩天前兩人便率軍來到了漢陽以南,他們並沒有急於攻擊,而是派出了信使,分別與漢口和武昌取得了聯繫,約定兩天後的正午同時出兵圍攻漢陽城下的亂匪,爭取一舉殲滅。
“現在有漢陽那邊有什麼動靜嗎?”惠齡問富志那道。
富志那模樣就像一個軍漢,臉上一絲不茍,語氣平緩的說道:“斥候來報,漢陽城的亂匪一切如常仍在全力攻城,不過據斥候描述漢陽城可能撐不了多久了。”
“沒關係,能撐得過今天就行,漢口與武昌的人馬出動了嗎?”惠齡用手撫摸著自己的髮辮,開口問道。
“他們已經派人來過了,漢口人馬已經在漢陽西部位置度過了漢水,武昌的人馬也度過長江,現在就在我們的東北方向,我們要不要與武昌的人馬匯合?”富志那說道。
惠齡沉吟一下說道:“匯合就不用了,讓他們準備好,正午十分必須趕到漢陽城外十里之地,然後分頭並進這樣就能同時到達漢陽城外對亂匪進行合圍,使亂匪措手不及。”
“我這就派遣信使前去聯絡。”富志那說道。
惠齡說道:“嗯,你也去傳令全軍拔營,緩慢前進,正午趕到預定地點。”
富志那應道:“遵令。”
片刻之後,整個大軍開始忙碌了起來。
漢陽城外。
“你在什麼位置發現的清軍清軍?”張漢朝問眼前的斥候道。
斥候答道:“回稟元帥,我是在據我軍二十里地的西方發現的清軍營地,不過他們那時好像正在拔營,可能要往我們這邊來了。”
張漢朝聽後與張漢邦對視一眼,張漢朝接著問道:“清軍大概有多少人?。”
“據卑職觀察,大概有不到一萬人。”斥候說道。
張漢朝聽後鬆了口氣,說道:“還好兵力不算太多。不過還是要把這個消息告訴王聰兒等人,另外看他們有沒有什麼發現”
等張漢朝趕到的時候發現高均德已經在王聰兒的營帳了,王聰兒看到張漢朝兩人來了,便說道:“我剛說讓人叫你們來呢,你們自己就來了,是不是你們也有什麼發現。”
張漢朝發現王聰兒用了一個“也”字,便知道他們已經發現什麼了,便問道:“還是你們先說吧。”
王聰兒笑了笑,也沒有推辭,直接說道:“高元帥的人與我的人都在漢陽以南發現了兩股人馬,一股離得稍遠,大概三十里地,一股離我們只有十七八里。”
張漢朝聽後眉頭緊皺了起來,不由說道:“在南方,還是兩股,這麼說前來圍剿我們的總共有三路人馬了。”
王聰兒聽後問道:“這麼說張元帥也發現了一股兵馬?”
張漢朝答道:“我的斥候在我們東邊二十里處發現了一隊人馬,他們正在拔營,目標很可能就是我們。”
“你是說他們正在拔營?”高均平突然插嘴問道。
張漢朝看了一眼高均德身後的高均平,知道這時高均德的族弟,便答道:“是的,斥候是如此回報的。”
高均德聽後,看著身後若有所思的高均平,問道:“均平,你有什麼發現嗎?”
高均平看著詢問自己的高均德,答道:“據我猜測這三隻隊伍很可能已經約定好了,要同時到達我們這裡,兵分三路出其不意突然進攻我們。”
“何以見得?”王聰兒開口問道。
高均平說道:“諸位請仔細想一下,三路大軍東邊一路距離我們二十里左右,現在開始拔營,大概午後過一段時間能到我們這裡,離我們最近的一路則沒有拔營跡象,而離我們最遠的一路已經在行軍當中了。綜合起來便會發現,這三路大軍在正午過後,我們的士兵正在休息吃飯的時候到達我們這裡,那時正好也是有利於進攻的時刻。”
姚之富聽後,說道:“還真是呢,這樣我們就危險了,你可有什麼應對之法?”
“是呀,有的話便一併說出來。”王聰兒也附和道。
高均平聽了兩人的話,便接著說道:“我認爲目前最要緊的是不能讓他們步調一致,必須要打亂他們的部署,想要改變我們被動的局面必須打破被圍剿的局面。我的想法是拖住其中的一路的同時集中兵力殲滅其中一路,然後迅速回援合兩軍治理殲滅被拖住的一路。”
“那剩下的一路就不管了?”張漢朝瞪著眼睛,不解的問道。
“我的想法是把最弱的一路放過來,在以相同兵力在城下與之對峙,在其他兩路趕來之前,他們見到我們已經有準備了肯定不會貿然攻擊。等消滅其他兩路以後,我們的大軍再回事成前後夾擊之勢,蕩平剩餘的一路就易如反掌了。”高均平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