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對策

?高均平與張修遠等人來到襄陽以後,高均德便率軍離開了襄陽。

“我們什麼時候進攻宜城?”張修遠問道。

張修哲也附和道:“對呀,整天在城裡閒著,渾身都生鏽了。”

高鴻信說道:“俊茂叔,你說呢?”

高俊茂看著周圍一臉興奮之色的幾人,笑著說道:“你們幾個臭小子,到挺著急的。不過今天怕是不行了,只能明天了。今天大軍剛剛離開,還要處理一些善後的工作。”

喬同化也說道:“明天我和他們一塊兒去吧。”

司夢星一聽,也搶著說道:“我也去。”

“你們兩個就別湊熱鬧了,讓他們幾個年輕的去就行了。”高俊茂說道。

喬同化與司夢星一聽,臉色發苦。

宜城由於前一陣守衛襄陽的需要,兵力被抽走了很大一部分,防守力量因此很是虛弱。當高鴻信率領一萬大軍兵臨宜城之下時,宜城縣令與守將早已經逃跑了。高鴻信等人兵不血刃的便拿下了宜城,留下了數百士兵,便帶兵返回了襄陽。

“沒想到我們這麼容易就拿下了宜城,希望光化城與谷城也這麼容易就好了,拿下光化城與谷城後我們就可以進入鄖陽府了。”孔志尚說道。

“孔先生已經迫不及待了。”高鴻信聽後,笑著說道。

孔志尚呵呵一笑,說道:“是呀,我都好久沒回去過了。”

衆人聽後,都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高俊茂說道:“最近我們的地盤擴大了很多,以前還沒有發覺,最近我發現,我們非常缺少文職人員,我自己都快忙不過來了,不知道懷遠有沒有感覺出來。”

孔志尚聽後臉色也嚴肅了起來,說道:“對於這個問題我前幾天已經發覺了,只是前一陣我們正忙著打仗,我便沒有提出來。現在既然俊茂提出來了,那我也說說,我們要著手培養我們自己的文職人員了,也可以說,培養我們自己的文官。”

高鴻信聽後也說道:“這個問題是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我們如果只懂打仗而不懂治理的話,是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的。”

高俊茂說道:“關鍵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目前沒有什麼頭緒。”

“襄陽府讀書人不是有很多嗎,只能從他們之中想辦法了。”高鴻信想了想說道。

“這個我也想到了,早就貼出了招募的告示,但是根本沒有人來。”高俊茂無奈的說道。

孔志尚聽後便說:“以前襄陽府的書生肯定跑了一部分,還剩下的那一部分也不敢加入我們,畢竟我們不知道何時便會一敗塗地,造反可不是一個好行當,一不小心就是身死族滅,任何人都會慎之又慎的。”

張修哲這時插嘴說道:“要不我們把他們抓起來,逼他們加入我們。”

“這些讀書人不是那麼好就範的,弄不好在死幾個,以後我們就別想再招攬到讀書人替我們辦事了。”孔志尚急忙說道。

高鴻信沉吟一下,便說道:“孔先生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不能鋌而走險,必須想一個完全之策。”

“爲什麼不行呢,以前孔先生不就是這麼加入的嗎,我們還用上回鴻信哥那個方法不就行了。”張修哲不解道。

孔志尚聽後臉色立馬一紅,說道:“這個方法對我可以,對別人不一定好使。”

衆人都沉默了下來,開始思索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眼前的困境。

過了一會,張修遠說道:“我到時有一個辦法,不知道行不行。”

高俊茂一聽說有辦法了,便急忙說道:“先說來聽聽。”

張修遠這才接著說道:“我想既然他們本人不好說服,不妨在他們親人身上打打主意。”

高鴻信眼前一亮,說道:“這倒是個思路,我們可以讓他們的子侄入伍,這樣他們一家就和我們綁在了一起,想脫離關係都脫離不了了。”

“還可以聯姻,如果他們有女兒、侄女什麼的也可以想辦法讓他們與我們的軍官結爲夫妻,這樣又可以網羅一批。”高俊茂也提議到。

孔志尚聽後,點頭說道:“這寫方法可行性都很高,可以一試。另外上回鴻信逼迫我加入的方法不一定能成功,但總會有些成功的。這樣我們就可以三管齊下,定可以網羅不少人才的。”

高俊茂說道:“那我們明天就開始行動,鴻信你們負責招兵這塊,懷遠、同化還有夢星你們三個負責勸導與聯姻的工作,至於我則負責西征所需要的糧草的準備工作。”

喬同化立刻笑著說道:“那我們現在就去吧,這兩天實在是太閒了,可算是有事做了,雖然不是打仗,但總比沒事強。”

司夢星也應和道:“對,對,我們趕緊去吧。”

說完便拉著一臉苦笑的孔志尚和喬同化走出了房間。

高鴻信看著三人走了出去,便說道:“我們西征的時間得往後拖幾天了,我感覺我們兵力有些單薄,必須對新招募的士兵多訓練一陣。”

高俊茂聽後,點了點頭,贊同道:“我們這麼長時間一直在忙於征戰,士兵們也都很疲累了,也是該好好的休整一段時間了。”

“嗯,那我們幾個就先去徵兵了。”高鴻信站了起來,說道。

高俊茂說道:“好的,你們去吧。”

北京,朝堂之上,嘉慶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看著下面的大臣,不由心生感慨,自己已經繼位好幾個月了,雖然說皇帝最大,但是他頭上卻還有一個冰果六十年的太上皇,因此這皇帝當的也如履薄冰。

這時,旁邊的太監鄂羅哩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和珅首先站了出來說道:“啓稟聖上,湖北白蓮教匪高均德攻克襄陽後,分兵向西與齊王氏一路匯合,已經圍困漢陽數日,湖北巡撫惠齡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湖北還有什麼軍情,一併說了吧。”嘉慶皇帝說道。

和珅聽後,說道:“是,皇上。宜昌府、荊門州、荊州府的白蓮教匪已經被包圍在了小片區域之內,匪亂很快就能評定。鄖陽府的叛亂,已經由永保與恆瑞平定。還有貴州的苗亂,福康安正在全力督導,據奏報稱已經蕆功。”

嘉慶皇帝聽後,問道:“這些事上報給太上皇了嗎?”

“回皇上,微臣已經詢問過太上皇的意見,太上皇讓微臣轉奏皇上,請皇上定奪處理。”和珅答道。

嘉慶聽後心裡一鬆,這才說道:“嘉獎永保與恆瑞,讓他們徵兵防範襄陽府的亂匪趁機西進鄖陽府,讓他們養精蓄銳等待朝廷圍剿襄陽亂匪的援軍。下旨督促畢沅與舒亮,讓他們加緊圍剿宜昌、荊門州與荊州府的亂匪。”

和珅問道:“那漢陽府那邊,怎麼辦?”

乾隆說道:“下旨給惠齡,讓他設法堅守到朝廷大軍到來。”

“皇上準備派和人支援漢陽與圍剿襄陽?”和珅問道。

嘉慶想了想說道:“你們幾個軍機大臣先出個條陳,然後上報朕與太上皇,隨後確定。”

和珅叩首道:“臣遵旨。”

下朝之後,嘉慶皇帝便往乾清宮敢去。等進了乾清宮,給乾隆皇帝請完安,便開始彙報今天早朝的事情。

乾隆聽後,說道:“顒琰,這幾件事你處理的很好,朕很欣慰。”

嘉慶趕忙說道:“兒臣謝父皇誇獎,兒臣還差很多,還需要父皇多提點。”

這時,王進保走了進來,說道:“啓稟聖上,和珅、劉墉與王傑三位大臣求見。”

乾隆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一會兒三人走了進來,給乾隆皇帝與嘉慶皇帝分別請安站定後,和珅說道:“太上皇,臣等幾人,擬了一個條陳,想調陝西巡撫德愣泰入四川剿匪。”

乾隆聽後,說道:“照準,下令福康安等人,加緊圍剿貴州亂匪。剿匪完成後,一刻不停立即北上圍剿湖北亂匪。”

和珅回道:“臣遵旨。”

和珅身後的劉墉這時說道:“啓稟太上皇、皇上,臣以爲朝廷是不是可以改變專一圍剿的方略,改爲剿撫並舉。”

乾隆與嘉慶都還沒有說話,和珅便開口喝道:“大膽劉墉,致力圍剿是太上皇早已定下的方略,太上皇早就說過,反叛亂匪都是些無君無父的冥頑之徒,只有重兵圍剿消滅,才能震懾其他心懷叵測之徒,招撫只會讓亂匪以爲朝廷在示弱,只會助長亂匪的氣焰。”

乾隆聽後,對和珅的話很是滿意,對著幾人說道:“對敢於叛亂之人,要毫不手軟,重兵剿滅震懾屑小。”

劉墉知道,要想讓太上皇改變策略基本不可能,只得和幾人一齊遵令稱是。

隨後王傑奏道:“河道總督上奏,黃河大堤需要整修,請求朝廷撥款。”

乾隆聽後,對嘉慶說道:“顒琰,河道是國之大事,以後你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嘉慶趕忙答道:“兒臣記住了。”

乾隆接著對王傑說道:“你們商量著,酌情撥款,並下旨督促河道衙門各級官吏,務必不能對河工掉以輕心。”

王傑答道:“臣遵旨。”

乾隆看幾人沒有什麼事了,便說道:“你們三人退下辦差去吧,顒琰你留一下。”;

第280章 俘虜第115章 無奈之舉第31章 漢陽會戰(二)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51章 進入山西(上)第310章 京都第28章 各懷心思第304章 倭國第234章 作不出的詩詞第232章 兄弟第124章 三個條件(上)第179章 二十大罪第221章 稱王第226章 軍功授銜晉升制第56章 孫女婿第283章 重光第266章 歸化城(三)第297章 戰損第69章 老糊塗第177章 暗流涌動第50章 武昌第180章 震驚第217章 被遺忘的科舉(下)第266章 歸化城(三)第91章 刺殺第274章 再戰第6章 途中(上)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0章 福康安第39章 城外之戰第270章 勸降第24章 單家第59章 思歸第85章 事成第128章 非藥石可醫第8章 會師第294章 姓氏第48章 **1刻值0金第175章 願聞其詳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25章 危機第200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61章 緩和第286章 貨幣第172章 寬慰第92章 退路第290章 家宴第50章 武昌第240章 發展第203章 清廷的調整第178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第107章 我想去第143章 追與逃第109章 生個孩子第329章 冬第278章 悲痛第189章 出人意料的福寧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115章 無奈之舉第44章 無畏便無敵第317章 蘭芳第50章 武昌第232章 兄弟第29章 3路大軍第24章 單家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1章 不甘心第221章 稱王第314章 不平等條約第100章 得償所願第310章 京都第339章 進攻馬尼拉(二)第275章 背叛第310章 京都第228章 中場休戰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第74章 賞錢第237章 確定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9章 樊城第274章 再戰第198章 定期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19章 對策第324章 婆羅洲土著第240章 發展第259章 風雨欲來第64章 執著第239章 出來了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277章 條約第92章 退路第8章 會師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202章 出人意料的進展第24章 單家第49章 突圍第284章 發展第89章 想擋也擋不住
第280章 俘虜第115章 無奈之舉第31章 漢陽會戰(二)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51章 進入山西(上)第310章 京都第28章 各懷心思第304章 倭國第234章 作不出的詩詞第232章 兄弟第124章 三個條件(上)第179章 二十大罪第221章 稱王第226章 軍功授銜晉升制第56章 孫女婿第283章 重光第266章 歸化城(三)第297章 戰損第69章 老糊塗第177章 暗流涌動第50章 武昌第180章 震驚第217章 被遺忘的科舉(下)第266章 歸化城(三)第91章 刺殺第274章 再戰第6章 途中(上)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0章 福康安第39章 城外之戰第270章 勸降第24章 單家第59章 思歸第85章 事成第128章 非藥石可醫第8章 會師第294章 姓氏第48章 **1刻值0金第175章 願聞其詳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25章 危機第200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61章 緩和第286章 貨幣第172章 寬慰第92章 退路第290章 家宴第50章 武昌第240章 發展第203章 清廷的調整第178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第107章 我想去第143章 追與逃第109章 生個孩子第329章 冬第278章 悲痛第189章 出人意料的福寧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115章 無奈之舉第44章 無畏便無敵第317章 蘭芳第50章 武昌第232章 兄弟第29章 3路大軍第24章 單家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1章 不甘心第221章 稱王第314章 不平等條約第100章 得償所願第310章 京都第339章 進攻馬尼拉(二)第275章 背叛第310章 京都第228章 中場休戰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第74章 賞錢第237章 確定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9章 樊城第274章 再戰第198章 定期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19章 對策第324章 婆羅洲土著第240章 發展第259章 風雨欲來第64章 執著第239章 出來了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277章 條約第92章 退路第8章 會師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202章 出人意料的進展第24章 單家第49章 突圍第284章 發展第89章 想擋也擋不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婺源县| 泽库县| 阳高县| 温宿县| 甘孜县| 郎溪县| 永善县| 永济市| 彝良县| 鄂伦春自治旗| 台东县| 长沙县| 福泉市| 舟曲县| 普兰店市| 简阳市| 平遥县| 新丰县| 革吉县| 麟游县| 玛多县| 通渭县| 龙陵县| 达州市| 平邑县| 福建省| 高尔夫| 保定市| 高台县| 通江县| 惠安县| 宝清县| 沙雅县| 长寿区| 项城市| 安远县| 原平市| 云阳县| 通道|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