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均平與張修遠等人來到襄陽以後,高均德便率軍離開了襄陽。
“我們什麼時候進攻宜城?”張修遠問道。
張修哲也附和道:“對呀,整天在城裡閒著,渾身都生鏽了。”
高鴻信說道:“俊茂叔,你說呢?”
高俊茂看著周圍一臉興奮之色的幾人,笑著說道:“你們幾個臭小子,到挺著急的。不過今天怕是不行了,只能明天了。今天大軍剛剛離開,還要處理一些善後的工作。”
喬同化也說道:“明天我和他們一塊兒去吧。”
司夢星一聽,也搶著說道:“我也去。”
“你們兩個就別湊熱鬧了,讓他們幾個年輕的去就行了。”高俊茂說道。
喬同化與司夢星一聽,臉色發苦。
宜城由於前一陣守衛襄陽的需要,兵力被抽走了很大一部分,防守力量因此很是虛弱。當高鴻信率領一萬大軍兵臨宜城之下時,宜城縣令與守將早已經逃跑了。高鴻信等人兵不血刃的便拿下了宜城,留下了數百士兵,便帶兵返回了襄陽。
“沒想到我們這麼容易就拿下了宜城,希望光化城與谷城也這麼容易就好了,拿下光化城與谷城後我們就可以進入鄖陽府了。”孔志尚說道。
“孔先生已經迫不及待了。”高鴻信聽後,笑著說道。
孔志尚呵呵一笑,說道:“是呀,我都好久沒回去過了。”
衆人聽後,都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高俊茂說道:“最近我們的地盤擴大了很多,以前還沒有發覺,最近我發現,我們非常缺少文職人員,我自己都快忙不過來了,不知道懷遠有沒有感覺出來。”
孔志尚聽後臉色也嚴肅了起來,說道:“對於這個問題我前幾天已經發覺了,只是前一陣我們正忙著打仗,我便沒有提出來。現在既然俊茂提出來了,那我也說說,我們要著手培養我們自己的文職人員了,也可以說,培養我們自己的文官。”
高鴻信聽後也說道:“這個問題是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我們如果只懂打仗而不懂治理的話,是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的。”
高俊茂說道:“關鍵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目前沒有什麼頭緒。”
“襄陽府讀書人不是有很多嗎,只能從他們之中想辦法了。”高鴻信想了想說道。
“這個我也想到了,早就貼出了招募的告示,但是根本沒有人來。”高俊茂無奈的說道。
孔志尚聽後便說:“以前襄陽府的書生肯定跑了一部分,還剩下的那一部分也不敢加入我們,畢竟我們不知道何時便會一敗塗地,造反可不是一個好行當,一不小心就是身死族滅,任何人都會慎之又慎的。”
張修哲這時插嘴說道:“要不我們把他們抓起來,逼他們加入我們。”
“這些讀書人不是那麼好就範的,弄不好在死幾個,以後我們就別想再招攬到讀書人替我們辦事了。”孔志尚急忙說道。
高鴻信沉吟一下,便說道:“孔先生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不能鋌而走險,必須想一個完全之策。”
“爲什麼不行呢,以前孔先生不就是這麼加入的嗎,我們還用上回鴻信哥那個方法不就行了。”張修哲不解道。
孔志尚聽後臉色立馬一紅,說道:“這個方法對我可以,對別人不一定好使。”
衆人都沉默了下來,開始思索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眼前的困境。
過了一會,張修遠說道:“我到時有一個辦法,不知道行不行。”
高俊茂一聽說有辦法了,便急忙說道:“先說來聽聽。”
張修遠這才接著說道:“我想既然他們本人不好說服,不妨在他們親人身上打打主意。”
高鴻信眼前一亮,說道:“這倒是個思路,我們可以讓他們的子侄入伍,這樣他們一家就和我們綁在了一起,想脫離關係都脫離不了了。”
“還可以聯姻,如果他們有女兒、侄女什麼的也可以想辦法讓他們與我們的軍官結爲夫妻,這樣又可以網羅一批。”高俊茂也提議到。
孔志尚聽後,點頭說道:“這寫方法可行性都很高,可以一試。另外上回鴻信逼迫我加入的方法不一定能成功,但總會有些成功的。這樣我們就可以三管齊下,定可以網羅不少人才的。”
高俊茂說道:“那我們明天就開始行動,鴻信你們負責招兵這塊,懷遠、同化還有夢星你們三個負責勸導與聯姻的工作,至於我則負責西征所需要的糧草的準備工作。”
喬同化立刻笑著說道:“那我們現在就去吧,這兩天實在是太閒了,可算是有事做了,雖然不是打仗,但總比沒事強。”
司夢星也應和道:“對,對,我們趕緊去吧。”
說完便拉著一臉苦笑的孔志尚和喬同化走出了房間。
高鴻信看著三人走了出去,便說道:“我們西征的時間得往後拖幾天了,我感覺我們兵力有些單薄,必須對新招募的士兵多訓練一陣。”
高俊茂聽後,點了點頭,贊同道:“我們這麼長時間一直在忙於征戰,士兵們也都很疲累了,也是該好好的休整一段時間了。”
“嗯,那我們幾個就先去徵兵了。”高鴻信站了起來,說道。
高俊茂說道:“好的,你們去吧。”
北京,朝堂之上,嘉慶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看著下面的大臣,不由心生感慨,自己已經繼位好幾個月了,雖然說皇帝最大,但是他頭上卻還有一個冰果六十年的太上皇,因此這皇帝當的也如履薄冰。
這時,旁邊的太監鄂羅哩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和珅首先站了出來說道:“啓稟聖上,湖北白蓮教匪高均德攻克襄陽後,分兵向西與齊王氏一路匯合,已經圍困漢陽數日,湖北巡撫惠齡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湖北還有什麼軍情,一併說了吧。”嘉慶皇帝說道。
和珅聽後,說道:“是,皇上。宜昌府、荊門州、荊州府的白蓮教匪已經被包圍在了小片區域之內,匪亂很快就能評定。鄖陽府的叛亂,已經由永保與恆瑞平定。還有貴州的苗亂,福康安正在全力督導,據奏報稱已經蕆功。”
嘉慶皇帝聽後,問道:“這些事上報給太上皇了嗎?”
“回皇上,微臣已經詢問過太上皇的意見,太上皇讓微臣轉奏皇上,請皇上定奪處理。”和珅答道。
嘉慶聽後心裡一鬆,這才說道:“嘉獎永保與恆瑞,讓他們徵兵防範襄陽府的亂匪趁機西進鄖陽府,讓他們養精蓄銳等待朝廷圍剿襄陽亂匪的援軍。下旨督促畢沅與舒亮,讓他們加緊圍剿宜昌、荊門州與荊州府的亂匪。”
和珅問道:“那漢陽府那邊,怎麼辦?”
乾隆說道:“下旨給惠齡,讓他設法堅守到朝廷大軍到來。”
“皇上準備派和人支援漢陽與圍剿襄陽?”和珅問道。
嘉慶想了想說道:“你們幾個軍機大臣先出個條陳,然後上報朕與太上皇,隨後確定。”
和珅叩首道:“臣遵旨。”
下朝之後,嘉慶皇帝便往乾清宮敢去。等進了乾清宮,給乾隆皇帝請完安,便開始彙報今天早朝的事情。
乾隆聽後,說道:“顒琰,這幾件事你處理的很好,朕很欣慰。”
嘉慶趕忙說道:“兒臣謝父皇誇獎,兒臣還差很多,還需要父皇多提點。”
這時,王進保走了進來,說道:“啓稟聖上,和珅、劉墉與王傑三位大臣求見。”
乾隆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一會兒三人走了進來,給乾隆皇帝與嘉慶皇帝分別請安站定後,和珅說道:“太上皇,臣等幾人,擬了一個條陳,想調陝西巡撫德愣泰入四川剿匪。”
乾隆聽後,說道:“照準,下令福康安等人,加緊圍剿貴州亂匪。剿匪完成後,一刻不停立即北上圍剿湖北亂匪。”
和珅回道:“臣遵旨。”
和珅身後的劉墉這時說道:“啓稟太上皇、皇上,臣以爲朝廷是不是可以改變專一圍剿的方略,改爲剿撫並舉。”
乾隆與嘉慶都還沒有說話,和珅便開口喝道:“大膽劉墉,致力圍剿是太上皇早已定下的方略,太上皇早就說過,反叛亂匪都是些無君無父的冥頑之徒,只有重兵圍剿消滅,才能震懾其他心懷叵測之徒,招撫只會讓亂匪以爲朝廷在示弱,只會助長亂匪的氣焰。”
乾隆聽後,對和珅的話很是滿意,對著幾人說道:“對敢於叛亂之人,要毫不手軟,重兵剿滅震懾屑小。”
劉墉知道,要想讓太上皇改變策略基本不可能,只得和幾人一齊遵令稱是。
隨後王傑奏道:“河道總督上奏,黃河大堤需要整修,請求朝廷撥款。”
乾隆聽後,對嘉慶說道:“顒琰,河道是國之大事,以後你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嘉慶趕忙答道:“兒臣記住了。”
乾隆接著對王傑說道:“你們商量著,酌情撥款,並下旨督促河道衙門各級官吏,務必不能對河工掉以輕心。”
王傑答道:“臣遵旨。”
乾隆看幾人沒有什麼事了,便說道:“你們三人退下辦差去吧,顒琰你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