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大戰之後(上)

?鄂輝率領著自己的親軍快速的脫離了戰場,清軍的潰軍也僅僅跟隨這鄂輝的腳步,死命的往北逃竄。

高均德本來見清軍火器營的出現,對這次衝擊對方中軍的奇襲已經不報任何希望了,誰想張修遠等人居然衝過了過去,一舉衝散了清軍的火器部隊。現在鄂輝已經率領自己的中軍往北逃竄,高均德立馬命令大軍跟隨其後,沿路掩殺奔逃的清軍。

張修遠等人更是一口氣追擊到了河南新野境內,最後怕遠離大軍再中了埋伏,便停止了追擊,開始返回與大部隊匯合。

等他們回到戰場附近時,天色已經變暗,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

張修遠看到遠處的營寨,知道今晚可能要今晚可能要就地紮營了,邊直接率軍進入了營寨。

張修遠來到大帳,高均德等人都在。

“修遠有些魯莽了,萬一遇到埋伏怎麼辦,畢竟你們親兵營死傷很大。”高均平說道。

張修遠語氣有些低沉的說道:“這次我們親兵營死的人太多了,我是報仇心切,所以追過頭了。”

高均德說道:“修遠畢竟還年輕,這次吸取教訓就好了。”

高均德說完,接著轉頭說道:“張業、夢星你倆的傷沒什麼大事吧?”

張業哈哈一笑,說道:“這點小傷,算不了什麼。”

司夢星說道:“都是皮外傷,沒有什麼大礙。”

張修遠這才發現張業和司夢星受了傷,聽到兩位說沒有什麼事,便沒再說什麼,接著問高均德道:“元帥,我們什麼時候返回樊城?”

高均德說道:“明天就回樊城,然後在南下襄陽與俊茂、鴻信、同化他們匯合,然後一起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動向。”

第二天,義軍開始整軍南下,下午到達樊城。

襄陽城的高鴻信早已經接到了高均德的來信,知道在呂堰與清軍的會戰已經結束。他們獲得了勝利,但是傷亡也很大,傷亡一萬七千多人,還有很多人受了不輕的傷,短時間內無法作戰。

“我們明天就出兵攻打南漳會不會有些倉促了?”高俊茂問喬同化道。

喬同化說道:“南漳本來就沒有什麼兵力防守,如今在呂堰又剛剛大勝,我們挾大勝之威南漳肯定能一鼓而下。”

高鴻信說道:“我也覺得現在攻打南漳正是時機。”

高俊茂說道:“那我們三個這次誰帶兵前去呢?”

高鴻信說道:“我與同化將軍一起前去吧,俊茂叔就留守襄陽迎接元帥他們。”

高俊茂說道:“好吧,反正我已經習慣了。”

高鴻信與喬同化均是哈哈大笑。

湖北漢陽府孝感城外,王聰兒大軍的中軍營帳,王聰兒看著眼前的信件,臉上有了一絲喜色。

姚之富問道:“王元帥襄陽那邊有什麼好消息?”

王聰兒興奮的說道說道:“高均德元帥已經率軍攻克了襄陽府城,此刻應該正在呂堰與清軍南下圍剿的大軍大戰。”

姚之富也很高興,說道:“這個消息很及時,正好孝感我們已經共打了兩天了,士氣都有些低迷了,可以拿這個消息來振奮一下人心。”

張漢朝也興奮的說道:“我們必須趕快攻克孝感,直逼漢陽,否則就落高均德等人一籌了。”

“明天攻城前,將此消息曉諭全軍,我們一鼓作氣攻破孝感,直逼漢陽。”王聰兒說道。

第二天王聰兒趁攻城之際,將西路軍已經攻克襄陽的消息當衆宣讀,果然軍心大振,義軍一舉攻克了孝感城。

然後稍微整頓後,便率軍直逼漢陽府。

北京城,紫禁城,乾清宮,乾隆皇帝正在大發雷霆。

旁邊站立的嘉慶皇帝、和珅、劉墉、王傑均不敢說一句話。

“立即逮捕德平入獄,押解京城候審。”乾隆低沉著聲音說道。

“太上皇,那汪知鬆與紹祺如何處理呢?”和珅問道。

乾隆說道:“汪知鬆遷瓊州知府,紹祺在當陽畢沅、舒亮手下降級效力。”

王傑問道:“太上皇,要不要給鄂輝增兵?”

乾隆說道:“不用,鄂輝已經有五萬大軍,鄂輝也是久經戰陣的將領了,他如果需要增援的話會上摺子的。”

嘉慶皇帝說道:“貴州有消息說,福康安與和琳已經將作亂的苗民壓縮在了銅仁附近,估計年中便會蕆功了。”

乾隆聽後很高興,說道:“福康安、何琳做的好,讓他們繼續進剿,等苗亂剿滅後,立即北上圍剿白蓮亂匪。”

這時和珅說道:“太上皇,要不要給前線戰士一些賞賜?”

乾隆聽後,微笑著看著和珅,說道:“你呀你,晉傅恆爲貝子,平叛大軍自福康安以下官晉一級,福康安等剿匪完成後一體賞賜。”

和珅說道:“那我這就去擬旨。”

這時候劉墉站了出來,說道:“啓稟太上皇,湖北巡撫惠齡傳來八百里加急。”

乾隆一聽,心裡不由一沉,說道:“念。”

劉墉語氣沉重,緩緩唸了出來:“臣惠齡奏報,齊王氏、姚之富、張漢朝等人攻城拔寨,聚衆十餘萬人,一路朝漢陽開進,現已包圍孝感,請朝廷速派援軍。”

嘉慶聽後也是臉色陰沉,說道:“怎麼會有十餘萬人,在襄陽時不是還只有幾萬人嗎,現在分兵了,人數反而暴漲了,是不是惠齡虛報了人數。”

劉墉身後的王傑說道:“啓稟皇上,賊寇向來驅趕良民爲寇,隨人人數衆多,但是戰鬥力肯定並不強大。”

和珅也說道:“王大人所說大抵不差,賊寇必須儘快剿滅,否則被裹挾的民衆會越來越多。”

乾隆說道:“著令湖北巡撫惠齡圍剿齊王氏等部,將亂匪剿滅於漢陽府。”

襄陽城,高均德已經率軍進入了襄陽,樊城仍是留下高均平與張修遠鎮守。

“鴻信與同化呢?”高均德問高俊茂道。

高俊茂答道:“他們率軍攻打南漳城了。”

高均德說道:“哦,是嗎,他們有把握嗎?”

高俊茂說道:“應該問題不大,同化原來不是千總嗎,他對南漳城有些瞭解。據同化說,南漳守備力量很薄弱,再加上我們剛剛獲得了大勝,應該能一鼓而下。”

高俊茂說道:“那就太好了,那樣我們在襄陽府的南邊就只剩宜城沒有攻克了,在攻克了宜城,我們就可以開始往西攻略光化城與谷城了。只要我們攻克了光化城與谷城鄖陽府的大門就向我們打開了,畢竟我們很需要鄖西縣的鐵礦。”

孔志尚說道:“而且鄖陽周圍多山,鄖陽多是山城,中間漢水河谷土地肥沃,鴻信以前就說過鄖陽可以當作我們的根據地。”

高俊茂說道:“看來懷遠完全沒有近鄉情卻的感覺嗎。”

孔志尚說道:“我到現在還得隱姓埋名,不都是因爲我的家族在鄖陽府嗎,如果我們攻克了鄖陽府,並把他經營成我們的根據地,以後我也就不用在這樣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們眼前了。”

高均德說道:“我相信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孔志尚說道:“我也相信。”

高均德繼續說道:“我聽說前往王聰兒他們那送信的士兵已經回來了,不知道他們那現在怎麼樣了?”

孔志尚說道:“據那名士兵說,王聰兒等人已經圍困了漢陽府的孝感城,只要攻破了孝感漢陽城也就近在眼前了。”

高均德聽後臉上一喜,問道:“他們進軍這麼快?”

孔志尚說道:“他們一路上沒有攻擊什麼大城市,只是因爲孝感距離漢陽太近,留著孝感城在身後的話,他們沒有辦法一心攻打漢陽,所以不得不先攻下孝感。”

高俊茂說道:“士兵有沒有說現在王聰兒等人軍力如何。”

孔志尚說道:“士兵只說了個大概,畢竟他也只是從他們的士兵嘴中得到的零碎信息,判斷出來的。據士兵說肯定要超過十萬人。”

高均德驚訝到:“這麼多人了。”

孔志尚說道:“他們人是多,但是不一定有我們的戰力強大。”

高俊茂說道:“那是一定的,畢竟我們每名士兵都是經過考驗的,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而且我們紀律也很嚴明。”

孔志尚笑著說道:“有的時候我很佩服鴻信,他好象有種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

其他幾人聽後都是點頭,表示同意。

就在這時,進來一個兵丁,奏報道:“啓稟元帥,各位將軍,南漳城喬將軍派來了傳信士兵。”

高均德說道:“快讓他進來。”

高均德看到從外面進來一個士兵,便問道:“南漳那邊的情況如何。”

士兵答道:“啓稟元帥,南漳已經被我軍攻克,喬將軍與高將軍正在回來的路上。”

高俊茂興奮的說道:“太好了,接下來我們該準備進攻宜城了。”

孔志尚聽了高俊茂的話說道:“是不是讓士兵們先休息一天,畢竟我們剛剛打退了清廷的大軍,這一陣我們有連續的大戰,士兵們都沒有好好的休息,趁這個空檔讓士兵們放鬆一下。畢竟攻打宜城也不在於這兩天。”

高均德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說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懷遠說的很有道理,等鴻信回來,全軍休息一天,然後派出部分士兵去攻打宜城。”;

第282章 西進第96章 身孕第343章 緬甸起風雲(一)第317章 蘭芳第313章 威勢第110章 漁村老者第170章 後事第127章 團練第264章 歸化城(一)第54章 威與信第285章 爵位第298章 臺灣第262章 取名第129章 來自皇后的囑託第69章 老糊塗第317章 蘭芳第118章 宜昌、咸寧、武昌第161章 嘉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291章 召見第298章 臺灣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281章 規劃天下第25章 危機第188章 陪嫁第101章 兄弟之間第80章 宴會第80章 宴會第59章 思歸第252章 進入山西(下)第62章 詢問第306章 一路掃蕩第9章 樊城第80章 宴會第6章 途中(上)第310章 京都第202章 出人意料的進展第46章 選秀之前第209章 定計出兵第121章 詭異的局面第10章 城破第97章 意料之外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297章 戰損第215章 到年紀了第42章 條陳第329章 冬第294章 姓氏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第42章 條陳第157章 底線第71章 保命符第49章 突圍第201章 洞房花燭夜第345章 緬甸起風雲(三)第326章 滿洲里第240章 發展第304章 倭國第316章 陸續簽約第12章 準備第37章 決斷第30章 漢陽會戰(一)第333章 戰停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25章 危機第306章 鬆前藩第13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19章 靜觀其變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192章 追逃第340章 進攻馬尼拉(三)第32章 漢陽會戰(三)第183章 處理第126章 昏迷第276章 轉向第95章 石柳鄧的野望第68章 1道旨意第189章 出人意料的福寧第44章 無畏便無敵第317章 蘭芳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284章 發展第325章 皇子的教育第242章 體制第11章 兵分2路第149章 淚水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第236章 意外第108章 曾雲翳的讚歎第294章 姓氏第320章 內附第150章 額勒登保的擔憂第242章 體制第245章 國第139章 不一樣的火槍第185章 出兵第175章 願聞其詳第134章 文思忠第281章 規劃天下
第282章 西進第96章 身孕第343章 緬甸起風雲(一)第317章 蘭芳第313章 威勢第110章 漁村老者第170章 後事第127章 團練第264章 歸化城(一)第54章 威與信第285章 爵位第298章 臺灣第262章 取名第129章 來自皇后的囑託第69章 老糊塗第317章 蘭芳第118章 宜昌、咸寧、武昌第161章 嘉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291章 召見第298章 臺灣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281章 規劃天下第25章 危機第188章 陪嫁第101章 兄弟之間第80章 宴會第80章 宴會第59章 思歸第252章 進入山西(下)第62章 詢問第306章 一路掃蕩第9章 樊城第80章 宴會第6章 途中(上)第310章 京都第202章 出人意料的進展第46章 選秀之前第209章 定計出兵第121章 詭異的局面第10章 城破第97章 意料之外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297章 戰損第215章 到年紀了第42章 條陳第329章 冬第294章 姓氏第148章 突如其來的求援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第42章 條陳第157章 底線第71章 保命符第49章 突圍第201章 洞房花燭夜第345章 緬甸起風雲(三)第326章 滿洲里第240章 發展第304章 倭國第316章 陸續簽約第12章 準備第37章 決斷第30章 漢陽會戰(一)第333章 戰停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25章 危機第306章 鬆前藩第13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19章 靜觀其變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192章 追逃第340章 進攻馬尼拉(三)第32章 漢陽會戰(三)第183章 處理第126章 昏迷第276章 轉向第95章 石柳鄧的野望第68章 1道旨意第189章 出人意料的福寧第44章 無畏便無敵第317章 蘭芳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284章 發展第325章 皇子的教育第242章 體制第11章 兵分2路第149章 淚水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第236章 意外第108章 曾雲翳的讚歎第294章 姓氏第320章 內附第150章 額勒登保的擔憂第242章 體制第245章 國第139章 不一樣的火槍第185章 出兵第175章 願聞其詳第134章 文思忠第281章 規劃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市| 广饶县| 兴和县| 乐平市| 静海县| 北碚区| 彰武县| 甘德县| 行唐县| 偏关县| 五莲县| 孝昌县| 屏山县| 吉首市| 罗定市| 昆明市| 潍坊市| 高邮市| 长乐市| 潍坊市| 衡水市| 政和县| 天长市| 延寿县| 四平市| 南陵县| 淮南市| 环江| 湛江市| 临颍县| 濉溪县| 盱眙县| 新津县| 鹿泉市| 襄城县| 会东县| 工布江达县| 青川县| 镇巴县| 三门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