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途中(下)

?孔志尚沒有停頓接著說道:“白蓮教通過教義來蠱惑人心,受騙者很多。”

說道這裡孔志尚頓了頓,看到高均德等人倆色都是一變,畢竟孔志尚說白蓮教是在欺騙教衆(zhòng)。但是高均德最終忍住沒有說什麼,其他人見高均德沒有發(fā)話,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孔志尚舒了口氣,接著說道:“雖然開始人們因爲生活所迫,跟隨起義軍攻擊官府,全憑一股激勇。等衝動褪去,剩下的只是對前路的迷茫。如果一直以虛無縹緲的教義來約束衆(zhòng)人,只會使人們從心底產(chǎn)生厭煩,從而徹底背離。最靠譜的方式還是用實實在在的利益,讓人們過上好日子,人麼纔會真心的跟隨,從而戰(zhàn)不畏死。”

高均德插嘴說道:“只是說起來容易,要做起來何等艱難,那得要一隻強兵做倚靠,就憑我們這些人如何保證手下的百姓安居樂業(yè)。”

“不去做,永遠都不會實現(xiàn),只有做了纔能有希望。”孔志尚說道。

場面瞬間有些冷場,高鴻信聽了孔志尚的話也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他知道自己叔叔的脾氣,肯定不會改變目前的態(tài)度。

高鴻信笑了笑說道:“孔先生,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但我覺得剛纔拉了最重要的一點。”

孔志尚知道高鴻信別看年紀很小,但是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便說道:“請講。”

高鴻信說道:“縱覽史書,沒有一隻有宗教爲主的義軍能成大事。真正能參與爭霸天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原則的人。而且中華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便是等級嚴明的宗法社會,整個國家的精英階層都是信封儒教,尊崇孔子至聖先師。而白蓮教信封的卻是佛,這便與天下的是大夫爲敵,縱然能夠一時得利,也不會長久,畢竟在這個社會,沒有讀書人的幫助要如何安撫地方,要如何治理百姓。沒有了穩(wěn)定的根據(jù)地,沒有忠心的百姓,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

高均德反駁道:“那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是明教的人嗎,明教就是白蓮教的分支,不是一樣得了天下嗎?”

高鴻信答道:“要說到明太祖,真是很值得尊重的。他從一個放牛娃,到和尚,再到將軍,成爲吳王,最終剪滅諸侯登基稱帝,北伐蒙元,一舉恢復中華。他的功績堪比秦皇之一統(tǒng),堪比漢武北逐匈奴開拓西域。雖然朱元璋曾經(jīng)加入過明教,但是他又何曾真正信奉過明教,他只不過是利用明教,等到實力以強大,便分道揚鑣。明太祖定鼎天下,內(nèi)治是靠江南的的世家,他手下的劉基、許善長等人都是天下名士。而打仗則是靠他家鄉(xiāng)的從小的夥伴,徐達、湯和等人。而且明朝建國後,白蓮教等參與反對元朝的宗教組織,都被他列爲了邪教,可見他任何統(tǒng)治者對宗教都只能利用,而要敬而遠之,這也符合孔子遠離鬼神的箴言。”

孔志尚聽完高鴻信的論斷,不由自主的拍起手來,並對高均德說道:“恭喜均德兄,令侄前途不可限量呀。”

高均德沒有字,孔志尚只能稱呼其名。高均德說道:“懷遠兄你不要這麼誇他,省的他得意忘形。”

孔志尚卻說道:“據(jù)我觀察,令侄心思較同齡人要更加沉穩(wěn),不會因爲這麼幾句誇獎的話便得意忘形的。”

高均德哈哈一笑,然後拍著高鴻信的肩膀說道:“還不謝謝你懷遠世叔的誇獎。”

高鴻信只得遵命。

就在不遠處另一處火堆旁,孔秋柔聽著隔壁火堆旁衆(zhòng)人對話的內(nèi)容,不由對父親的態(tài)度感到詫異,難道父親真打算追隨這夥叛軍。同時她也對高鴻信刮目相看,畢竟她也是讀過書的人,知道高鴻信說的都很有道理,並且見解都很獨到,令人豁然開朗,就連自己父親都對他稱讚有加。雖然自己父親只是中過舉人,沒有高中進士,但是那是因爲父親不擅長八股時文,所以對進士毫無把握。但論起對史書、時事的簡介,自己父親不會輸於任何人。

此時,孔秋柔側(cè)頭看著遠處與自己父親等人侃侃而談的高鴻信,火光映照在他的身上,更顯一股神秘色彩。孔秋柔自語道:“遠處看來他也不是那麼令人討厭嗎。”

袁幼荷看著孔秋柔的表情,便應和道:“很是俊俏,招來做姑爺正合適。”

孔秋柔剛想應是,卻猛地反映過來,臉色一紅,也高聲調(diào)笑:“好膩個小妮子,是不是你自己是這麼想的,沒來由的調(diào)笑我。”

袁幼荷一臉無辜的道:“奴婢那裡敢調(diào)笑小姐呀,我是看小姐春心蕩漾,幫小姐說出來罷了,免得小姐憋得慌。”

孔秋柔一聽臉色變的更紅了,無言以對,只能用出殺手鐗,開始撓起了袁幼荷的癢癢,兩人有鬧到了一起。

孔志尚與高鴻信、高均德等人雖然在說話,但是他裡的孔秋柔她們較近,隱約能聽出她們說的是什麼。

他打量著高鴻信,心裡也不由動了將女兒許配給高鴻信的心思,但是想了想覺得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畢竟高鴻信他們的前途還要再看看,如果現(xiàn)在將女兒許給他的話,等於自己就真的沒有了退路,要與這隻起義軍一條路走到黑了。

夜晚的帳篷裡,高鴻信久久無法入眠,他坐了起來,看著沒有被污染過的天空,呼吸著夜晚帶著一絲青草氣味的空氣,不覺感覺精神一陣。單就環(huán)境來說,在這裡也不錯,既然上天讓我高鴻信來到了這裡,就還它一個精彩的人生。

此時此刻,高鴻信格外的清醒,目標格外的明確。他的秘密只能永遠埋在自己的心底,哪怕最親近的人也不能透露一絲半點,這種孤獨感估計也只有皇帝才能體會的到吧。

接下來的幾天,白天趕路,晚上紮營。高均德聽從高鴻信的建議,開始有序的訓練士兵,雖然無法與現(xiàn)代正規(guī)的訓練相提並論,但是在高鴻信制定的操練方法的訓練下,這些士兵也有了一絲精兵的味道了。

孔志尚是看著這些新兵由一羣烏合之衆(zhòng)一點點的蛻變的,雖然他不太懂高鴻信的獨特訓練方法,但是孔志尚看著訓練的效果,不由對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更加的佩服。能讓新兵在這麼短的時間就紀律凌然,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但在高鴻信看來,現(xiàn)在的士兵雖然能基本能做到令行禁止,不會開始的時候錯誤百出了,但是高鴻信可是見識過後世各種軍隊的,雖然結(jié)果不能令他滿意,但是起碼能讓以前連左右都分不清的人,做到向左轉(zhuǎn)、向右轉(zhuǎn)不再出錯,這已經(jīng)很好了,畢竟這世在古代,人們的識字水平還很低,指望他們能趕上後世的軍隊,純屬天方夜譚。

過了近十天,隊伍也進了湖北境內(nèi),此時他們的隊伍經(jīng)過在路上的再次擴充已經(jīng)達到了八千多人,自己的親衛(wèi)隊,也再次擴充達到了五百人。

這一路上,高鴻信的練兵方法就是趕路的時候,訓練士兵的隊形,儘量讓士兵們保持步調(diào)一致。到了休息的時候,就抽出半個時辰站軍姿,雖然開始高均德等人不明白爲什麼高鴻信非得要士兵們就這麼站著,什麼也不做,但是看到高鴻信手下的親衛(wèi)隊越來越精悍,便也照抄了高鴻信的訓練方法,開始對自己手下的並進行相同的訓練,雖然與高鴻信的原版相比有些差距,但是隊伍行進起來也有了一股精兵的氣勢。

這幾天孔志尚與高鴻信的關係也不錯,只要一有時間孔志尚總會找高鴻信聊會,兩人聊天沒有風花雪月,討論最多的便是形勢、史書。每每高鴻信說道一個新穎的觀點都會讓孔志尚眼前一亮,也是了結(jié)高鴻信,孔志尚越是佩服。

高鴻信每天白天多會與自己的隊伍同甘共苦,一起整隊趕路,一起在太陽底下站軍姿,很得軍心。按孔志尚的想法,一個既有見識,又有膽識,還會治軍,並且更會收買人心的人,想不成大事都難。

時間在忙碌中,總是會過的很快,所以勤勞的人總是認爲時間不夠用。

高鴻信等人已經(jīng)離匯合的地點不遠了,明天就可以到達匯合地點了。此時天色已晚只能就地紮營了。

晚上高鴻信還在火堆邊坐著,正在想著與王聰兒等人的隊伍會師以後,會有什麼情況,自己要幫助叔父如何應對。張修偉、高鴻智、高光遠、張修哲在一旁沒有說話,經(jīng)過這幾天的訓練,四人臉上也多了幾分堅毅,皮膚白皙也都有了一絲健康的小麥色。對此張修哲很是高,放言說,以後誰要是在說他小白臉,他跟誰急。

孔志尚走了過來,坐在了高鴻信的邊上。其他幾人對他的到來已經(jīng)見怪不怪,每天他都要來找高鴻信聊上好一會,他們幾人也總是挺兩人的討論,也是眼界大開。

孔志尚見高鴻信一臉思索之色,便問道:“鴻信,在想什麼?”

高鴻信一看是孔志尚,便說道:“明天就要到達匯合地點了,我不知道以後要怎麼辦了。”

孔志尚問道:“那你覺得和他們一起轉(zhuǎn)戰(zhàn)南北怎麼樣?”

高鴻信說道:“你也知道,流動作戰(zhàn)只能堅持一時,無法長久。但是要想調(diào)動滿清的軍力,攪亂局勢,流動作戰(zhàn)是必須的。雖然我一直說要建立一個根據(jù)地,但是如果現(xiàn)在就堅守某一個城池的話,無疑是找死。”

孔志尚也說道:“看來你也明白這一點,那你有沒有想過脫離你叔父與白蓮教組成的聯(lián)軍,帶領你手下的精銳,另行打算。畢竟你人數(shù)少,有大部隊吸引朝廷的注意力,那樣你還是很安全的。”

高鴻信說道:“其實我也想到了,就是不知道怎麼來說服叔父。”

孔志尚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說了兩個字:“家眷”

高鴻信眼前一亮,衝孔志尚拱手,謝道:“多謝世叔指點。”

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zhàn)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第231章 調(diào)換第34章 西進受挫第200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181章 保命符第216章 被遺忘的科舉(上)第175章 願聞其詳第4章 招兵第144章 西進?北上?第342章 善後(二)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6章 途中(上)第95章 石柳鄧的野望第96章 身孕第53章 彈劾第225章 夜宴第116章 束手第157章 底線第58章 利弊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第138章 等待第33章 訂婚第257章 太原之戰(zhàn)(下)第265章 歸化城(二)第231章 調(diào)換第185章 出兵第232章 兄弟第40章 圍困第126章 昏迷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197章 局勢第77章 宴會前第323章 移民與人口第227章 姜晟的決斷第15章 臨戰(zhàn)第317章 蘭芳第156章 來意第195章 獨當一面第338章 進攻馬尼拉(一)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266章 歸化城(三)第111章 查帳第12章 準備第152章 清軍的火炮第41章 情報司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jié)第168章 處置第242章 體制第12章 準備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302章 學堂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196章 四川鹽商第92章 退路第341章 善後(一)第46章 選秀之前第255章 先機第177章 暗流涌動第8章 會師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84章 發(fā)展第347章 朝鮮的困局第334章 叢林中的隊伍第221章 稱王第251章 進入山西(上)第321章 掃蕩(一)第22章 頤養(yǎng)天年第5章 南下會師第12章 準備第63章 試射第156章 來意第214章 恩怨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307章 奪其地第158章 前途無限or萬劫不復第221章 稱王第124章 三個條件(上)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yún)(二)第127章 團練第273章 突襲第17章 大戰(zhàn)之後(上)第246章 高於氏的關心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331章 大戰(zhàn)目標第113章 東方的仇恨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65章 改名第11章 兵分2路第253章 僵持不下(中)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210章 月夜第272章 登基第185章 出兵第61章 緩和第147章 成敗在此一舉
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zhàn)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第231章 調(diào)換第34章 西進受挫第200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181章 保命符第216章 被遺忘的科舉(上)第175章 願聞其詳第4章 招兵第144章 西進?北上?第342章 善後(二)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6章 途中(上)第95章 石柳鄧的野望第96章 身孕第53章 彈劾第225章 夜宴第116章 束手第157章 底線第58章 利弊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第138章 等待第33章 訂婚第257章 太原之戰(zhàn)(下)第265章 歸化城(二)第231章 調(diào)換第185章 出兵第232章 兄弟第40章 圍困第126章 昏迷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197章 局勢第77章 宴會前第323章 移民與人口第227章 姜晟的決斷第15章 臨戰(zhàn)第317章 蘭芳第156章 來意第195章 獨當一面第338章 進攻馬尼拉(一)第337章 抵達呂宋島第266章 歸化城(三)第111章 查帳第12章 準備第152章 清軍的火炮第41章 情報司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jié)第168章 處置第242章 體制第12章 準備第241章 胡思亂想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302章 學堂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196章 四川鹽商第92章 退路第341章 善後(一)第46章 選秀之前第255章 先機第177章 暗流涌動第8章 會師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284章 發(fā)展第347章 朝鮮的困局第334章 叢林中的隊伍第221章 稱王第251章 進入山西(上)第321章 掃蕩(一)第22章 頤養(yǎng)天年第5章 南下會師第12章 準備第63章 試射第156章 來意第214章 恩怨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307章 奪其地第158章 前途無限or萬劫不復第221章 稱王第124章 三個條件(上)第308章 不容違抗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yún)(二)第127章 團練第273章 突襲第17章 大戰(zhàn)之後(上)第246章 高於氏的關心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331章 大戰(zhàn)目標第113章 東方的仇恨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65章 改名第11章 兵分2路第253章 僵持不下(中)第2章 2月2龍擡頭第210章 月夜第272章 登基第185章 出兵第61章 緩和第147章 成敗在此一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融水| 孝昌县| 宜丰县| 牟定县| 彝良县| 崇文区| 襄汾县| 含山县| 渝中区| 吴旗县| 星子县| 英德市| 钟祥市| 汉川市| 德化县| 调兵山市| 巴彦县| 绥中县| 闻喜县| 盘山县| 巴里| 中阳县| 原平市| 益阳市| 嘉定区| 洪洞县| 安义县| 延川县| 汪清县| 陆良县| 通榆县| 青阳县| 新化县| 景东| 彩票| 义乌市| 淅川县| 蒲城县| 海兴县|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