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九章 重陽見禮

秋意清爽,秋風涼,秋葉飄卷,漫山黃……

王延興剛入鐵做之時,還是初夏,一轉眼,竟然已是深秋!

半年時間之前,小溪場鐵做,還只有大匠、雜工二三十號人,每月產鐵,不過五百、八百斤;現如今,月產鐵料穩穩地壓在兩萬斤的線上,大匠、雜工的人數,也增加到了九十餘人。

在唐人看來,兩萬斤,那可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可是折算成噸,其實不過是十噸而已,放在後世,一輛重載卡車隨隨便便,就能拉數十噸,若是遠洋貨輪,那更是以萬噸計。這點量,在王延興看來,當真是沒覺得有多少。

只是,當下,王延興想衝產量也是不行:礦場能供應的礦石的量就這麼多,新找了兩處礦苗,都還在試探著挖,還沒達到穩定出礦的標準,也許下個月能順利產礦,也許,挖著挖著就沒了……

缺少後世的勘探技術,找礦苗就是在賭運氣。

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這兩處不行,便繼續再探,一個月不行,便兩個月。鐵礦有它的埋藏規律,在土層下,或隱或現,但絕不會,方圓幾十裡,獨獨地在這裡冒一個頭,然後別處都深埋地底。

有現有的礦場做參照,王延興相信,總會有更多的礦場會被找到。

現在的問題是,泉州方面覺得,月產兩萬斤鐵,已經太多了!穀賤傷農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現在,泉州的幾大家族,卻在向刺史申訴鐵賤傷匠的之事!此前,鐵場只出鐵料,鐵料運回泉州之後,或售與鐵匠鋪子打製鐵器,或交於匠作坊,製成兵甲器械。而現在呢,鐵場直接產出各式鐵器不說,價格也快跟之前的鐵料一個價了,這便讓那些小鐵鋪子沒了賺頭。

不單如此,鐵場運回泉州的鐵料也都是生鐵,只能鑄造,而各縣的鐵匠鋪子的手藝都是用熟鐵鍛打的路子。即便是買了這些生鐵,也因爲爐子溫度不夠,燒不住鐵水來而無法澆鑄……

由此,各縣的鐵匠鋪子全都熄了爐子,只做倒手賣鐵器的生意了。

以此爲由,攻訐王衙內胡作非爲的文書已經不下四十封了。放在案頭,能堆滿整個桌子。而且,這些文書寫得都極具誇張之能事。

一個縣城不過三兩處鐵匠,竟然用上了沸反盈天的詞句來形容!要知道,這些鐵匠鋪子並非斷了生計,他們還是可以鐵場直接販運鐵器來賣,一樣可以謀得一條活路,沸的哪門子的反,盈的哪門子的天?真是欺負王潮不識時務?

王潮將這些文書丟一旁去,這些人心裡想著什麼彎彎繞,自己還不清楚嗎?不就是不願意讓刺史得到鐵場豐厚的獲利嗎!唐代,鹽鐵官賣,能開鐵匠鋪子的,都是有背景的。此前,鐵做每月產鐵五百斤、八百斤的時候,都要分出一半給這些鐵匠鋪子打製鐵器售賣。

現在,鐵場產量這麼大,反倒不賣給他們鐵料了,這豈不是說,鐵器銷售的獲利,都讓鐵場得了去?

要知道,這幾個月,產鐵都在兩萬斤以上鐵,製成各型鐵器七八千件,出售後,折銅多達萬餘斤,除去各項開支,至少有五千餘斤銅的純利。

這若是一年下來,所獲之利,比之夏稅也不差了!

泉州各大家族一直致力於將泉州各方各面的事務都控制在手中,現在,突然冒出這麼大一個空擋,他們如何甘心?

若是這些家族知道,鐵場還能出產精鐵,只怕,反應會更大吧!

唉!棒打出頭鳥,雖然樂見自己兒子能有所成績,可是這成績不在詩文、也不在政治,而是,不入流的鐵作……

想想兒子日後要揹負一個鐵匠的稱號,就覺得不舒服。

而若是因此再招致各方的攻擊,就更加因小失大了。

要知道,現在州、縣的各級吏員,大都掌握在各大家族手中,若引起他們的強硬對抗,想坐穩泉州,便要難上許多!

無奈之下,王潮只能行文給王延興,要他暫且壓住鐵場繼續擴張的勢頭,將更多的鐵器優價賣給現有鐵匠鋪子來銷售。

不過,王延興拿到刺史府的行文,非但不惱,還開心一笑!產出的鐵器,要賣掉才能變成利潤。

此前,是靠傾銷換糧的方式,將前期的產量銷了出去。不過,小溪場周圍幾十裡的鐵貨需求很快就飽和了,要將鐵器賣出去,就更多地要藉助商人之力了。

就在這時,各大家族要求代銷鐵器,王延興正求之不得!各家各族,每月各需要多少量,充分地滿足。至於價格,鐵場賣的已經是地板價了,也不怕他們還提要求。至於他們轉手再賣出去獲利多少,那就各憑本事了。

王延興根本不去理會那些所謂家族的想法。

鐵場中所產的鐵,大多是農具和普通人的日用鐵器,也不指望那些兩手不沾凡水的士人貴客購買;

至於管理人員,更是一個豪強世家的人都沒用,也不擔心是否會遭遇怠工。

只是,他不在乎那些豪強世家的態度,卻必須看重自己父親的情緒。

得好好談談……

再過些時日,便是九月初九:唐代的時候還不是很流行過中秋,卻十分重視重陽節。在後世能看到那麼多關於重陽節的唐詩,便可見一斑。安排了鐵場這邊的事務後,王延興便領了孟鹹、劉伴興和跟屁蟲三人組回了泉州。

先去見過自己的父親,獻上一套鋼甲作爲禮物。

鐵場所用的鍊鋼的辦法還是蘇鋼法,經過幾個月的磨礪、篩選,選拔了四組人,四班三班倒的方式,專職鍊鋼,月產鋼材可達到五、六百斤的水平。

按照所得鋼材的區別,粗略地分成三個牌號,分別稱爲甲鋼、刀鋼和硬鋼,依次對應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

只是,後世鍊鋼是需要煉那個牌號的鋼,便按對應的配比和工藝來煉,a2鋼是a2鋼的煉法,45號鋼則是45號鋼的煉法,可在鐵場,則是練出來之後,才知道,煉得是什麼鋼。硬度低的,嗯,是甲鋼,硬度高的,是硬鋼,中間的,便是刀鋼了……

獻給王潮的鋼甲,便是用低碳鋼,鍛打出來,然後淬火而成的。

“知道某久已不上陣,拿這甲來作什麼?”王潮嘴裡說著不歡喜的話,一邊仔細地看著鋼甲的做工:

主甲由前後兩塊組成,由鉸鏈連接在一起,打磨得亮白髮光,看著就很舒服,裡內,則襯以牛皮,使得身著不那麼硬糙的同時,又多了一重防護。四肢和腹部,以鍛打成曲面的甲頁連接而成,關節處,也有防護,活動靈活……

這種制甲方式自古以來就從未曾見過,肯定又是他搗鼓出來的吧!

想想這樣一套甲要所花費的功夫,他臉色便黑了下來,讓劉忠收了,不悅地說道,“多花些心思多讀讀聖賢書!少用點腦筋在這些工匠活上面?!?

“是!大人教訓得是……”王延興連忙低頭受教。當然,這話,聽聽就好,不要太當真。

“爲父的意思,鐵場能發展到今日的景況,你也是有功的,接下來的事,不如讓延路接手,你還是在刺史府做些事罷!”王潮目送王忠將鋼甲收好,回過頭來對王延興說道,“你若是不放心,隔段時間,便去檢查諸人是否有所懈怠便是!”

“大人所言極是!孩兒也想逐漸將鐵場的事情交給延路去做。除此之外,孩兒還有幾個建議,想向大人提出!”王延興拜道。

王潮還擔心王延興捨不得放手呢,正準備勸說一番,當然,若是勸說不成,用強,也是個選擇。誰想,王延興竟然一口答應了,雖說是“逐漸”,可只要有逐漸了,就終有完全放手的時候。只要不一直揹著個鐵匠的名,倒是不著急催他。王潮心情大好:“你說!”

“孩兒想……在小溪場一帶屯田……”

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四十八章 秘密警察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腥虐殺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六章 急變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八章 內奸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十七章 招攬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
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四十八章 秘密警察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艱難仿製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腥虐殺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六章 急變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利破城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八章 內奸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十七章 招攬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水猛獸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話(第二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花莲市| 浮梁县| 弋阳县| 化隆| 瓦房店市| 鄢陵县| 布拖县| 武邑县| 屯门区| 遂宁市| 大宁县| 缙云县| 岑巩县| 永福县| 郓城县| 滦平县| 永清县| 南川市| 呼和浩特市| 穆棱市| 永靖县| 大连市| 济南市| 平江县| 陵水| 上饶市| 贵定县| 岳阳市| 平舆县| 临朐县| 丰都县| 平潭县| 赤壁市| 中方县| 阜南县| 涟水县| 海林市| 德化县| 大名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