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叔琮總算是肯來見朱友文了,然而,讓朱友文所想象不到的,卻是氏叔琮那厚如城牆的臉皮!
他萬萬沒想到,氏叔琮竟然有臉問他索要火炮。
這火炮是朱友文節制氏叔琮和康懷英的手段,自然是不可能給他的,他對氏叔琮冷冷地說道:“某手中的新炮,另有安排,卻是不能撥給你們使用……”
氏叔琮聽言,竟然耍起了無賴道:“沒有新炮,某隻怕要拿下鄂州,可要曠日持久了?!?
聽到這話,朱友文不得不再次調整了對氏叔琮的評價,他瞇著眼睛朝朝氏叔琮好好地看了看,才說道:“按照氏刺史的說法,宣武軍沒有火炮,就大不了仗了?”
氏叔琮臉不紅心不跳地答道:“今時不同往日,這仗,自然是越來越難打了!”
見氏叔琮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朱友文也不再跟氏叔琮多話,而是轉頭向康懷英道:“那康刺史呢?康刺史是否也認爲,沒有新炮,就拿不下鄂州?”
康懷英的臉皮可比氏叔琮的薄多了,氏叔琮所說的那些話,別說是讓他說,便是聽著,都覺得難堪,他對氏叔琮的話,自然是不同意……只是,他現在跟氏叔琮是一條線上的,卻沒法直言反對。
所以,聽到朱友文這般疑問,他是說是也不對說不是也不對,正在此時,朱友文突然又開口厲聲道:“東平王有令,你們倆人還不跪下聽令?”
康懷英和氏叔琮敢不把朱友文當回事,卻不敢正面對抗朱溫,兩人聽到朱溫有令,連忙趕緊跪下聽令。
朱友文這才道:“大王有令,著康懷英速起大軍,討伐杜洪,剋日拿下鄂州!”
康懷英連忙拜倒稱諾,可才應下,才反應過來,這道命令裡面,沒有提到氏叔琮,不禁朝氏叔琮看去。
這時,朱友文才又道:“氏叔琮討伐山南道趙匡凝有功,即日返回汴州述職,另有重用!”
“氏叔琮屬下所部,即日起,由康懷英統領,一起爲討伐杜洪出力!”
“不對!”朱友文話才落音,氏叔琮突然跳了起來,指著朱友文道,“大王的命令不是這樣的!你假傳大王軍令!”
“哼!大王親口對某所說之話,難道某未聽到,反倒是你聽到了?”朱友文大手一排案幾,大怒道,“某是不是假傳大王軍令,你到了汴州,去見了大王,難道不會問嗎?”
氏叔琮一聽,覺得,朱友文的話似乎當真是有幾分道理,不過,轉瞬他變又想明白了,驚恐地叫了起來:“不可能!大王不可能這般命令!”
是啊……朱溫讓朱友文過來當山南道的觀察使,只是給了他節制氏叔琮和康懷英的權力,可沒有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力,也就是說,他當真是在假傳朱溫的命令!
然而,朱友文怎麼可能會承認?他朝左右一揮手道:“此然抗令不遵,來人呀!將他拿了,押往汴州!”
立即一旁四五個軍漢一起擁過來,一把按住氏叔琮。
氏叔琮這才明白過來,朱友文定然不會能容得了自己了,他急忙轉過頭去向康懷英道:“救某!你不救某,某之今日,便是明日你的下場!”
“哼……”朱友文對著氏叔琮冷冷一哼,“你攛掇康刺史,做這做那,將他當出頭鳥,自己卻在背地裡做著陰狠的勾當,某非,大王不知道?”說罷大手一揮,那幾個人一起將氏叔琮一陣拖拉,拽了出去。
待氏叔琮的聲音遠去後,朱友文才對康懷英道:“康刺史!大王知道你平素便是忠誠之人,斷然不會做有傷於大王之事!所以,大王才讓你繼續執掌大軍……你應該知道,這是大王的信任!你切莫辜負了!”
康懷英聽了朱友文的這番話,想了想,才意識到,好像一直以來,確實都是氏叔琮在出各種主意,讓自己去做了許多自己本不情願的事。而自己,還當真沒有想要背叛朱溫的意思。
現在,朱溫既然願意讓自己執掌軍隊,而是是比之前要多了一倍的軍隊,那確實是意味著信任……只是,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地朝營門外開去,那個方向氏叔琮的叫聲還在隱隱地傳來。
看到康懷英的眼神,朱友文又道:“至於氏叔琮!會有什麼下場,卻還輪不到某來做決定……這自有大王處置!”
聽到朱友文是確實要將氏叔琮送回汴州去,康懷英這纔敢確信,朱友文的確不是假傳朱溫的命令,他連忙對朱友文道:“氏叔琮此僚的確說了許多大王的壞話……某也險些遭他矇蔽,還好觀察使明鑑,大王信任,才讓某能迷途知返!”
見康懷英臉上的真誠,朱友文讚許地點頭道:“只要你盡心爲大王辦事,心中沒有二心,大王定然會心中有數!”
“諾!”聽到這番承諾,康懷英連忙又是躬身一拜,“屬下定然盡心竭力,力爭一舉拿下鄂州,將杜洪之首級,獻於大王案前!”
“好!”朱友文這才大喜道,“那某在襄州等你的捷報!”
說罷康懷英再拜告退,返回襄州整兵去了。
至於氏叔琮的兵,自然是不太相信,氏叔琮此去汴州會是無事,但是,氏叔琮已經不見了人,他們羣龍無首,就算是想做點什麼,也是無能爲力。
再加上,這話是康懷英轉述的,他們就算是不信,也知道呆在康懷英手下,也是要比落朱友文手中好,便都假裝認定氏叔琮當真是奉命回汴州去了。
又過了些時日,康懷英領著大軍出了襄州,順水而下,去打鄂州了,那些兵馬,就更加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而事實上,氏叔琮哪裡是被送去汴州了?此刻人還在朱友文的營中呢!
朱友文自然不可能將氏叔琮送去汴州,讓他在朱溫面前瞎bb,他將氏叔琮捆了之後,便開始審訊氏叔琮,然而得了一份口供,再快馬送信去往汴州,對朱溫道:山南道之變已經查實,是氏叔琮一手暗中策劃,包括謊稱杜洪兵勢強盛、哄騙康懷英索要官職等等,都栽在他頭上,另外,又將氏叔琮索要新炮的話語,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
總之,一切都是氏叔琮的錯,而這個罪魁禍首也已經認罪了,此刻,正控制在襄州,請朱溫下令處置。
然而,朱溫又是何許人?他看完之後不禁皺了皺眉頭,他將朱友文的信丟給李振:“你看,是不是要將氏叔琮叫回來問問?”
這信李振自然是已經看過,畢竟,宣武軍事務太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經過幾個人篩選、預處理之後,纔會交道朱溫的案頭,對朱友文信中的疑點,他也早就想到了。
至於如何處置,也無非兩條,一個,那就是認定氏叔琮謀反,那就地殺了就是,其二嘛,那就是將氏叔琮帶回汴州,繼續徹查……只要他回了汴州,興許,就能洗脫罪名。
氏叔琮是死是活,也就看李振這話怎麼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