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方面的接待很用心。
先是宴請了時空戰隊全體官兵,用當時的八仙桌,這可是80桌人,再加上陪同者,沒有100桌真不好意思開席。
菜品多是北方農家宴席的菜,但五臺山方面相當下本錢,桌上都是大號碗盤,而且每盤都是滿滿的。
一進入席桌,朱碧華就知道八路軍能辦一次這種規模的招待很不容易。包括普通特種兵在內,哪怕對這個時代有一絲看法的人,其內心也在慢慢地融化了。
這個時代的革命者,待人好真誠啊。
當然,對待真誠的人,也最好拿出真誠的態度。雖然這些菜品在後世見得實在太多了,吃得都不想吃了,但特種兵們還是大快朵頤,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桌上給掃得乾乾淨淨。
原生態的肉與菜啊,在後世哪裡能見到!
“我們會不會準備少了點啊?”主桌之上,根據地首長看著特種兵們來得快去得快,有如風捲殘雲一般,碗盤裡幾乎瞬間變得乾乾淨淨,臉色有些難看。
“呃,不是,準備得正好。因爲我們有個嚴格的規定,必須對桌上食物進行光盤行動,誰要是敢剩飯菜,是要挨批的。”朱碧華趕忙接嘴道。
“喲,你們這個規定,頗爲新奇啊。”根據地參謀長胡揚三不失時機地打聽著朱碧華等人的底細。
“咳咳,也說不上新奇,主要是我們食物多得過剩,而且這些傢伙都比較挑嘴,所以部隊必須做出這種規定。”朱碧華補充了一句。
這一桌,時空戰隊只有四人,分別是朱碧華、巴洛日扎、胡大海、傅懷德。另外四人則是八路軍首長。
朱碧華補充這一句,在時空戰隊四人看來,完全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但聽在八路軍首長耳中,卻有些怪怪的感覺。
你確定,這些傢伙都比較挑嘴?
這桌上的飯菜消失得乾乾淨淨,不是他們像餓死鬼一樣吃了,而是變魔術給變沒了?
顯然,八路軍的首長們認爲朱碧華有點抹不開面子,故意這樣說的。
朱碧華等人當然不在乎八路軍的人怎麼樣,他們一邊應付著根據地首長們的提問,一邊同樣毫不客氣地大快朵頤,不吃白不吃啊,這東西平時特戰隊也難得見到,當然不是說特戰隊吃不起這些,而是特戰隊整體上講在抗戰時空人生地不熟的,沒時間也沒那個精力去弄抗戰時空的菜蔬的。
他們吃的,都是現代時空帶來的食物。而那些食物,哪怕營養搭配得再好,可那味道,真的說不上好啊。
雙方飯畢,略休息了一下,就進入了談判狀態。
這次五臺山根據地與時空戰隊談判,是代表延河的。
延河之所以選定五臺山根據地與時空戰隊聯繫,是因爲延河大首長們查閱了所有朱碧華進入北方的資料後,作出的鄭重選擇。
在延河首長們看來,朱碧華最初在五臺山活動並與八路軍接觸,並不是偶然的,說不定隱含著朱碧華本人對五臺山根據的喜好,只是延河很難弄清其真正的原因而已。
但有一點可以證明,朱碧華和時空戰隊在與五臺山根據地接觸時,其經過都很非常順利。反而是朱碧華到了延河之後,其想要推進的事業受到了阻擋。再加上一些人奇葩的想法,讓朱碧華感覺到不太愉快。
與其讓一些人繼續去鬧得不愉快,還不如讓五臺山代表延河直接與時空戰隊聯繫。畢竟時空戰隊的背景,延河一直沒摸清楚,再加上時空戰隊也貌似不講什麼對等關係,由五臺山根據地對接,也正好看一看他們下一步動作。
所謂談判,其實質就是時空戰隊支援八路軍。因爲以時空戰隊的優勢,找誰合作都可以,都能賺大錢,唯獨找八路軍賺不了什麼錢。
不過,哪怕就是這樣,談還是要好好地談一談的。
八路軍最缺的是軍火,他們報了一個大計劃,包括槍炮、彈藥、給養、補助裝備、小型軍工、生產材料等。涉及費用大約是5000萬美元,以八路軍的身價,真的說得上是獅子大張口了。以此時果軍德械師的標準看,一個師的裝備也不過200萬美元。
但對這個總額,朱碧華並沒有說什麼,5000萬美元很多麼?其實並不多。
不過在具體裝備上,朱碧華提了一些意見。那就是主張八路軍不要再裝備啥75毫米山炮、野炮或野戰重炮什麼的,如果要裝備,直接裝備更輕型的56-2式75毫米無後坐力炮,或75式105毫米無後坐力炮,前者人工就可運走,後者重222千克,馱馬就能轉移,端的是十分輕便,特別適合山區游擊戰。
其實八路軍高級指揮員,大多脫胎於黃埔軍校或舊軍校,腦海裡想的還是正規裝備,雖然他們現在採用的戰術大多是游擊戰,但其實是一種本能的、被動的,並沒有認真鑽研游擊戰的理論。或許大首長他們已經有了相關理論,但八路軍基層指揮員文化程度度,有時未必能夠理解。
手上打著游擊戰、運動戰,但心裡卻想的是與日寇來個陣地、正面對決。所以他們在需要裝備時,不可避免地想到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彈炮。
當然朱碧華馬上也想到了,八路軍之所以提出這個計劃,是因爲他們有些擔心無後坐力炮的彈藥及修理問題。
或許他們也打聽過,目前世界上根本找不著有關無後坐力炮的資料,如果要使用這種武器,怕是此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要受到時空戰隊制約。
雖然八路軍最後原則同意了朱碧華的火炮裝備建議,但臉色卻不是那麼好看。
但是,隨著會談的展開,八路軍的首長們笑了,而且是愈來愈高興。
首先是裝備問題,時空戰隊並沒有按照八路軍給出的清單考慮,而是按照果軍德械師那種採購方案,1938年度,給八路軍提供3個整編師的裝備,每個師包括半自動步槍1萬支、自動步槍2000支,衝鋒槍1000支,班用機槍1200挺,60迫1200門,80迫400門,75毫米無後坐力炮200門,105毫米無後坐力炮100門。以上數量X3,就是時空戰隊提供給八路軍的裝備,但八路軍內部怎麼整編、改編、配備等,時空戰隊不添言搭語。
在過去,朱碧華就犯了錯誤,總想以一己之力,改變這個世界。其實,世界也好,歷史也好,都是有巨大的慣性的。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蠢才。步子跨得太大了,會扯著蛋蛋。
與這個裝備相配的,還有一些補助裝備,譬如反坦克炮、地雷等。這些裝備,從現代社會進口,實在太先進,要麼太大型,總之不太好弄就是。
這些不那麼重要的裝備,反坦克炮,朱碧華準備去海外給八路軍購買,譬如買德國的反坦克炮就行,反正朱碧華的時空載具可以把同一時空的貨物拉來拉去不受影響而且貌似也沒有成本。此外,繳獲日軍的37反坦克炮,也可以交給八路軍使用。
至於地雷,這個還是讓八路軍制造吧。
其次是給養。給養是個大類,包括糧食、肉類、衣服、藥品等。在這個方面,朱碧華比較強勢,他一再提出“要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吃草”,並且給了八路軍一張士兵供給表。
這個供給表是1985年PLA的標準給養。1985,種花家已經度過了糧食饑荒,各種生產走上了正軌,雖然整個國家還比較貧窮,但部隊給養、士兵伙食等還是有所改善。
同時在給養方面,朱碧華還建議八路軍應該儘快形成標準化,保證合理供給,以保證部隊的戰鬥力。這方面,朱碧華的團隊又在現代社會查閱了很多歷史資料,譬如二戰期間德軍的給養水準,美軍的給養水準。
“怎麼沒有蘇軍的呢?”有參與談判的八路軍問道。
щщщ ●T Tκan ●C 〇
“有啊。”朱碧華又丟出兩張表格。
本來,朱碧華是不想拿出這個的,因爲拿出來了,八路軍可能會太過震撼。爲啥?此時的蘇軍,普通士兵是很慘的,只能保證基本供給,軍餉也是很低的;但蘇軍的軍官待遇,卻一直很好。其實所謂的啥理想,在取得政權後都會被特權所取代。
以上只有兩條,屬於直接保持戰鬥力的東西。但五臺山根據地首長以及朱碧華這一方,所要談的內容遠遠超過這個。
朱碧華送給八路軍的第一個“利好”,就是告訴他們,時空戰隊將在包頭裝備空軍,如果八路軍願意,可以選擇飛行員、機修員等參與訓練、學習,甚至駕機參與對日本航空兵的作戰。
“哎呀,這個啊,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哪怕是根據地一號首長,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非常興奮的。
對日作戰才半年,八路軍吃盡了日軍飛機轟炸、掃射的苦頭。
“飛行員和機修員,至少要求初中畢業生。”朱碧華說道。
根據地首長們聽到這個臉一黑,尼瑪你說的是真的,哪怕是五臺山根據地,想要找100個初中生,也很困難啊。
看到首長們臉色一變,朱碧華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高了,但這沒辦法啊,如果沒初中水平,根本就搞不懂那些飛機零件啊,其實沒高中水平都不行,只是你要讓八路軍能拉出幾個高中生,還不如把他們殺了的好。
“我們的飛行員與機修工,都是大學畢業生。到時如果你們的人文化不行,只得先進行文化培訓,文化達標後,才能上機和修理飛機。”對這一點,朱碧華可以提供幫助,但卻不能降低標準。
朱碧華送給八路軍的第二個“利好”,那就是可以給八路軍和延河方面提供大量的工業機械設備,當然提供的設備可能會比較先進,八路軍得做好人才培養方面的準備。
時空載具達到1000噸的載重量,讓朱碧華此前的一些想法又變成了可能。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朱碧華也愈來愈清晰,那就是八路軍想要怎樣發展經濟,時空戰隊不再加以啥影響了,他們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朱碧華要擺正自己時空商人的位置。
千萬不要去指手畫腳,你們這個錯誤了那個錯誤了。事實上,以21世紀的眼光看抗戰時空,哪怕是美國的政治經濟包括觀念等,也是錯誤百出,看了就讓人沒多少興趣。
譬如華夏北方的道路,朱碧華就曾經想以己之力去修一修,但這個問題同樣可能費力不討好。
修橋補路,向來在種花家是當成善事的,你建一座橋還可以,可你修第二座第三座後就不行了,因爲你修了第二第三,就會被給給惦記上:爲何這橋修到我家門前就不修了呢,你這是爲富不仁啊!
種花家的人,主權意識、地盤意識等非常強,同時又非常強調公平,不患貧而患不均。要死大家一起死,只你家活肯定不行啊。
當然也不是說時空戰隊在這個問題上就無所作爲了。朱碧華專門在後世成立了一個班子,爲延河及八路軍整理各類資料。
這個,大概算得上是朱碧華送給八路軍的第三個“利好”。朱碧華所整理的所有資料,都是來自於1938年以前的國外刊物發表過的管理、技術、科學或國際政治方面的文章,有翻譯成漢語的,直接錄入打印即可;沒有翻譯成漢語的,找人翻譯過來即可。
當然在這個過種中,朱碧華不可避免地會挾帶一些私貨,這個“私貨”說白了,就是一種傾向性。譬如爲了讓種花家遠離蘇俄,在有些關於蘇俄的資料方面,就有所取捨了。
在有關美國、英國的資料中,同樣會有所取捨。譬如以“剝削”二字言,種花家因爲經濟發育水平低,剝削現象確實嚴重,但在美國、英國等,普通工人或農民,其正常生活也是能保證的。雖然日子不可能過得像資本家地主那樣奢侈,但吃飽穿暖是百分百沒問題的。
世界真正的貧窮,還是在欠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