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騎兵甚至連一支箭都沒有拋出,就被大明軍隊給全部打死在了衝鋒的路上。看到這一幕的,可不止達雷等少數軍官,還有更廣大的滿清士兵。
說實話,要講兇狠,要講自信,誰也沒有滿清士兵兇狠,誰也沒有他們自信,因爲他們覺得,他們就是天下無敵之軍。
滿騎不過萬,過萬不可敵!
滿人全部騎士加起來,至少有二十萬。
但是,剛纔的一幕卻讓他們突然之間,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難受。他們雖然聽說過,啥大明有連發火銃,但連發火銃就是這麼厲害的火銃麼?
爲什麼俺大清就製造不出來這種至少能打四五百步的連發火銃?有些擅長於聯想之人,此時開始想象,不知攝政王得知大明的火銃有如此厲害後,會不會想到剋制的辦法。
數千人的自信心,在這一瞬間,從神龕上被打下了塵埃。
但是,大明軍隊卻不會停止不前。或許此後會有所停止,但此時不會。因爲他們如果停止,那麼晚上他們就只能住在野外。
所以,在解決了五百騎兵隊,把滿清的氣焰給打下去之後,大明軍隊開始準備攻城。
大約一個連的步槍手,在一百米外站成一排,這個距離,正是對方的弓箭射擊不到的地方。
站成一排的步槍手,主要是警戒,警惕城內的清兵向外放箭。
然後,兩排士兵擡著雲梯,向著城牆邊衝去。是的,雲梯,大明軍隊也有這種操作方式。以熱兵器對付冷兵器,雲梯攻城就是無解之技。
遠處的清兵看到雲梯上來了,急得大叫,達雷立即讓弓箭手和擂木滾石做準備,可惜的是,雲梯擡到了牆下,這些人卻不急於爬城,而是退到二三十米外,就那麼站著。
弓箭手冒頭了,可他們剛剛冒出個頭,一隻手舉著弓箭,就聽砰的一聲,頭部被擊中一槍,當即翻身而倒在了城牆之上。
朱碧華已經委託新時空派來的歷史學家,對明末全國各地的堡寨、城牆等進行研究,擇其最有價值的這些建築進行保護,種花家的歷史,絕對不能再一朝建一朝毀了。
人與你有仇,難道建築也與你有仇?
或許,這座山海關外第一座關城前屯衛,也在保護之列。
但是不是在保護之列,這個城堡都必須攻破。
當第一聲槍響之後,大明軍隊裡又衝出五六個人,這些人每人手上提著一個籃子,籃子裡擺放著十來個鐵疙瘩,這是手榴彈,無柄全塑鋼珠手榴彈,最最厲害的那種。
而這五六個人,都是大明皇家近衛軍中的投彈能手,他們可以很輕鬆地把手榴彈投到60米之外,像前屯衛這種關牆,高不過12米,對於他們來講,簡直是輕鬆得不要不要的。
這些投彈能手,在大明皇家近衛軍,每天中午的主菜,就比別人多吃一份。他們每月的軍餉,也要比普通士兵多領一兩,他們在部隊裡的主要軍事技能,就是練習扔手榴彈。
現在,他們來了。他們提著一個籃子,有如走親戚一樣。
六個人,站成一排,每個人從籃子裡抓起了一個黑不溜秋的鐵疙瘩,拿在手裡拋了拋,還有的人伸了一個懶腰。
“預備——”一個傢伙出聲吼道。
“3——2——1,投——”六個人在號令聲中,顯得非常有節奏。
3,拉開了弦,2、1,拿在手上等了兩秒,投,甩開膀子向著城牆上丟去。
“這些明狗丟啥上來啊?”稍遠處的清兵,不以爲然。
就是近處的清兵,也不太明白那啥東西,看落到腳下,竟然還在冒煙;有的人感覺到這可能不太好,可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就這樣,最寶貴的半秒鐘或一秒鐘從他們身邊溜走了,等於是生命也溜走了。
轟轟轟……
六枚手榴彈的爆炸聲,上萬顆直接3毫米的小鋼珠,向著四面八方疾射而去。哪怕是在城牆外的明軍士兵,也緊張地用手臂捂著臉,手臂受傷無所謂,但臉上掛彩,一生都是污點啊肯定不行。
手榴彈爆炸的硝煙還沒散盡,此前扛雲梯的傢伙動了,他們如風一般地爬上雲梯,然後在爬到最上面的時候,卻不急於爬上去,而是將屁股後面的同樣的鋼鐵手榴彈,咬開弦後,投到了可能有人之處。
確實有人,有人埋伏著想給爬梯子的人來一下狠的呢。可沒想到這個爬梯子的明軍太陰險了,人頭都還沒有露出來,攻擊就到了。
又是轟的一聲,然後這傢伙才翻身而上,將手中的五六式半自動橫在手裡,指著遠處的敵人,開始砰砰砰開槍射擊。
原本清軍是準備在此展開戰鬥的,可對方爬上來的人,使用的照樣是此前城外明軍使用的連發火銃,而且,火力還這麼密集,這可怎麼上去啊?
“快,把他們打下去——”此時,達雷是最急的人,當即帶著十多個滿清勇士,手持大刀盾牌,向著衝上城牆的明軍士兵猛撲。
只是,達雷的想法註定會落空。
因爲達雷剛剛開始衝鋒時,第二個持槍的明軍士兵也爬上來了,當即一梭子子彈就將達雷等人給打得雞飛狗跳,而差不多這一梭子之後,第三個人也爬上來了,同時最先爬上來的傢伙,已經換好了新的彈藥。
“大清的勇士,跟我一起殺明狗啊!”看到最高長官達雷被打倒在血泊之中,他的那些手下、家丁頓時急了,當即有幾十個人吼叫著向著雲梯處撲來。
可惜,他們終究不太懂得熱兵器的威力,他們的衝鋒,全部被半自動步槍給扼殺在半路之上,而這段時間,雲梯已經爬上來幾十個人了。並且已經開始用步槍擴大城牆空間。
最先上牆的任務,就是爲後來者開闢道路,讓大家有個立足之地。至於敵人,在弓箭的射程內,絕對不會有任何活著的清兵。
隨著爬上城牆的明軍愈來愈多,再隨著清軍主將達雷戰死,餘下的清軍頓時六神無主,各牛錄首領各自爲陣,有的要爲達雷報仇,可有的卻想逃回老家。
可惜的是,前屯衛此前就是明軍的地盤,一年多之前纔在吳三桂的默許之下,被滿清給佔領了的。
其中一些想逃回老家的牛錄,當他們打開其他方向的城門,以爲可以順利逃得性命之後,可門剛一打開,就遭到一陣子彈的洗禮,當即十幾個人身上噴出和血花,向他們宣告:此路不通!
根據朱碧華的計劃,他並沒有把滿清給滅絕了的想法。
當然前提是打,狠狠地打,狠狠地滅,把大明幾十年的委屈,給全部打回來,要把滿清給打得沒任何希望,沒任何脾氣,打得像奴才一樣逆來順受,這時,如果多爾袞還想乞命,那麼放滿清一條命也未必不可。
大明皇家近衛軍的士兵們,在控制了一段城牆之後,又進一步控制了城門,將城門打開,意味著屠殺的真正開始。
這時如果清兵真的學會了投降,或許也可能茍延殘喘,暫時保留性命,但是清兵壓根不知投降爲何物,哪怕是死,他們也要衝上來拼命而死。
雖然清兵這種悍不畏死,整體上是非常徒勞的,但在局部,竟然真還給大明皇家近衛軍造成了困惑,一名弓箭高手,利用城內複雜的隊形,先後射出了三支利箭,而且支支都射中了近衛軍士兵,其中一槍正中面部,持現代步槍的近衛軍竟然直接就死了,另外兩人一人中了手臂,一人中了大腿,到是不很要緊。
後來朱碧華知道了這個戰例,專門要求將其寫進教科書,要讓大明士兵從此以後,每一代人都知道,敵人是兇惡的,哪怕已經佔領了他們的城市,他們也未必會放下武器。
這名英勇的清兵實現了他人生的價值,而且名垂史策。但他這個價值卻是負面價值,他的存在有如磨刀石一般,不斷地砥礪著大明人的內心,讓其任何時候都不敢輕鬆。
從戰鬥開始,到抵抗結束,整個時間不過一個時辰,這場戰鬥的勝利,遠在京師的崇禎非常高興,當即拿出自己的內帑五萬兩,給參戰的官兵以獎勵。
大明幾十年來對滿清之戰,一直處於失敗,失敗,失敗之中。這個廣寧前屯衛,就是在去年丟掉的。
而在這座城市,終於回到了大明的懷抱。
當然這些煽情的語言,都是崇禎從現代時空的書報中學來的,這個不應該叫學來,而是叫“褪化”。
不過戰鬥時間不長,但打掃戰場的時間卻非常長。
對於打掃戰場,大明的人有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大多數人只撿銀子與金屬類的兵器。其實打下一座城市,裡面很多東西,都非常有價值。譬如牲畜、馬匹、飼料,以及其他各類給養物資。
這些物資,都是有價的。
如果一支部隊,擅長於打掃戰場,那就會在作戰中愈戰愈強;如果不注意打掃戰場這種活兒,那就有可能愈戰愈窮,愈戰愈弱。
拿下廣寧前屯衛,等於是打開了遼西走廊的第一道門戶。而且這一戰,對於新生的大明皇家近衛軍來講,也取得了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畢竟這是他們獨自指揮獨立完成的一場作戰。
唯有經過血與火的考驗,這支軍隊纔會成爲強軍,成爲大明之國柱。
大明軍隊拿下廣寧前屯衛,立即進入了練兵和修整,並沒有急於向前推進。根據周遇吉與朱碧華的商量,他們要看清軍的應對。
清國,瀋陽皇宮。
攝政王和一衆大臣一臉憂色。
前屯衛的戰報最後還是傳了回來,但這個戰報讓攝政王和一衆王爺,只感覺到不可思議。不是敗了而不可思議,而是怎麼敗的,情報基本沒有。
他們知道大明有強大的火力,可前屯衛也有一個甲喇之兵,那可是5牛錄每年錄300騎的戰力呢,怎麼可能不聲不響,或者說沒鬧出多大動靜就被大明給攻打下來了?
好吧,就算是達雷最初的報告說,他的五百人根本就不敵明軍的連發火銃,可躲在城裡的人怎麼會怕那個連發火銃呢?
衆人偶爾議論兩句,但總是不得要領。
原因就在於,他們根本不能想象現代火器的犀利。他們以爲還是那種火繩槍式的武器,或者可以連發,有如三眼銃一樣。
“諸位都是兄弟,一個父親的後代,禮烈親王先講講吧。”多爾袞對這事,也深感頭痛,他藉助於兄弟的智慧,尋找靈感。
代善此前在與皇太極爭皇位時,就輸給了皇太極,在皇太極死後的鬥爭中,又輸給了多爾袞,可以說他作爲努爾哈赤的二子,事實上二十來年的大哥,其地位可謂江河日下。
當然也有人說代善擁立福臨是有助於滿清團結,這話不過是事後評語,也即給個安慰獎罷了。既然代善可以擁立福臨而獲得讚賞,那麼其他人爲何不擁護代善系統的人而獲得歷史的讚賞?
“攝政王,大明軍隊能戰,也是近半年之事。我總以爲大清對此的情報工作一直不到位,到現在爲止一支連發火銃都沒找回來。所以,在弄清楚大明軍隊的連發火銃秘密之前,本王以爲不宜輕舉妄動!”
代善不太可能說到多爾袞的心坎上去。他這話看似實在,抓到了問題的關鍵,不過卻是在指責攝政王的失職罷了。
當然,代善因爲年長,怎麼說都不會有事。而從代善的兒子嶽托出事之後,代善一直是非常鬱悶的。他有牢騷大家也能理解。
“鄭親王,你說說你的看法?”多爾袞見代善不再說了,當進行下議。
“攝政王,我的看法與禮烈親王有所不同。我以爲:大明連發火銃情報要查,但我大清也得在戰場上以牙還牙!實際上此前已有方略,只是不知攝政王爲何又放棄了?
大明連發火銃,哪怕就是很厲害,其數量也不會太多,而且衆所周知,其火銃是需要彈藥的,彈藥一打完,比燒火棍還不如;
同時,不管啥火銃,下雨天氣都打不響。而要抓住這些條件,可不是坐在皇宮紙上論兵就可以的!”
臥槽,濟爾哈朗這段話,很牛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