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章 大軍壓境,緊急備戰
王小牛當然不會是這個名次,這傢伙從小放牛,爬坡上坎的每天不知要轉好多山路。所以隨著時間與路程的推移,被他摔在身後的人愈來愈多。到了山神廟領牌子時,一個八路軍士兵遞給了他一塊牌子,嘴裡說道:“二百三十一號,加油!”
王小牛會加油麼?答案否也。
他覺得還不是加油的時候,前面還有二十里呢。
不過王小牛雖然沒有加油,速度卻也沒有落下。在跑的過程中,有人又衝到他的前面去了,但也有人在落後,總體上講他還是居於中游。
又過了約十里,王小牛發現前面一里路的村道上,至少有數十上百人在跑著,他心想,要是把這羣人給超了,自己的名次怕就是特別穩當了吧?
於是,王小牛適當地用了一點力氣。
大約前後用了五里距離,王小牛把這羣傢伙給全部超了。當然王小牛這個行爲,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注意,有人開始跟在王小牛身後一起加速。有的人確實還有餘力,但有的人卻已經是強弩之末,跟著跑了不到一里,又掉下去了。
而這時,距離終點也只有三里路了。
看著路邊醒目的標識,王小牛再一次加力奔跑!
因爲他想到一個問題:雖然長官沒說跑到前幾名的人有啥獎勵,但長官既然選擇了這種長跑的方式,應該是有深意的。自己跑得好,肯定比跑得不好的,更容易受到八路軍長官的重視。
別怪王小牛腦子裡亂想,咱種花家哪個人不是這樣想的啊!
在這個時空裡,在朱碧華眼皮底下,王小牛就像一頭怪異的發動機,吭哧吭哧地把他上百斤的機器,給第一個開到了終點站。
而到了終點站,這傢伙給累得當即躺到了地上,全身還在冒著熱氣。
四十里拉力跑比賽結束了,朱碧華給最後一百名的傢伙,每人發了三個大饅頭和一個銀元,打發回了原部隊。
餘下的三百五十人,休息半天。
次日,則開始進行最後選拔。
選拔的規則很簡單:
比賽射擊,不管過去有沒有基礎,前100名的預留下來;
比賽投彈,前一百名的預留下來。當然,射擊比賽成績好的,也要參加投彈。
兩項成績,滿分爲200分,大約是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9分這樣計算。
此外,有特長的也可以留下來。譬如能學鳥叫,學得特別好的,可以提出比試;譬如,有文化的,讀過三五年私塾的那種,也可以提出比試或現場考覈;此外,還有會武術的、雜耍的、游泳的(無法現場檢驗)、聽力特別好的、記憶力特別好的。
真還別說,這餘下的350人裡,真還隱藏著一些人才。
最後,朱碧華還是留下了200人,其中150人是給八路軍培養的種子,另外50人則是給自己準備的。
其餘的人,朱碧華同樣給了他們每人三個大饅頭,外加每人兩個大洋,將其打發回了原部隊。
之所以會有150人和50人的這種安排,到不是在教練上要分彼此,而是朱碧華也有一些想法。而這些想法,礙於時代原因,種花家是不願意去做的。
而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事得有人去做不是麼。
訓練開始!
最初一週,朱碧華並沒有進行特別訓練,只是做兩項,一是長跑,二是由齊良仁他們按八路軍的要求練隊列,正步走齊步走什麼的。
朱碧華作爲教官,當起了後勤官,把這200人的伙食給弄得好好的。這伙食有多好,好得齊良仁等人都不敢動筷子。
早餐:每人2個雞蛋,2個大饅頭,稀飯鹹菜管夠。這是他們以前絕對沒有享受過的。
中午:10人一桌,每桌1小盆紅燒肉、1小盆回鍋肉、1小盆雞鴨魚換著來、1大盆炒素菜、1大盆蛋花湯。
晚餐:10人一桌,每人4個大牛肉包子或豬肉包子,不夠還可以找廚房領取,稀飯蔬菜等管夠。
這個伙食,就是後世的民工伙食,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橫掃種花家任何一家軍隊,不,甚至可以橫掃地球。
“吃,快吃,你們千萬不要以爲這個就吃得很好了,從下週起的訓練,就要給你們加料,到時可能累得每個人都身無餘力,爬都爬不起來,那時,你們就知這個伙食啥也算不了啦!”
朱碧華有時也不善於做思想工作。譬如這,他能說有一個世界裡,人們吃得比這還要好嗎?他們那種吃法,已經不是叫吃,而是在秀,秀各種花樣。
果然,次一週的訓練任務,立即大大地加碼了。
跑步依然是四十里,這個並沒有增加。不過卻增加了負重,每人至少要背一個鋪蓋卷以及相應的東西,這些東西總量不重,只有5公斤。
但這跑步,負重與不負重,是絕對不同的啊。
跑步是在早晨,跑完回來後才吃飯。飯後的訓練:隊列訓練2小時,急速跑跳、俯臥撐、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共計2小時,直到腿上無力,手臂無力,全身無力,榨乾了全身最後一絲力氣。
午飯後,增加一個站軍姿的儀式。
大家不以爲然,這站著有啥意思啊?半個小時沒意思,一個小時有感覺了,有的人已經不適應了。
朱碧華帶頭站在最前面最高處,讓大家監督。
同時朱碧華還選有執法官,專門監視那些站軍姿不認真的人。
初時,這個站軍姿朱碧華並沒有弄得太久,2小時就好。站軍姿後,又是全部體力榨取,直到精疲力竭,才收工。直到一週之後,才慢慢加長這個時間。
晚上,全軍學文化學軍事。
由朱碧華給全體八路軍戰士講解戰爭、戰例,講解戰爭與政治,戰爭與經濟,講西方列強,講世界形勢,講日本爲何要侵略種花家?
當然蘇聯的內容,朱碧華則少講或不講。
其實蘇聯這個時代中,有些做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他們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某些人個人的問題。當然這個東西不能講,也沒啥意思。
在人類歷史上,這個人後來基本上成了反面教材。蘇聯後來的解體,與這個人榜樣作用沒做好,有很大的關係。
有些事情,朱碧華自己覺得沒啥,但其觀點,卻迅速被報到了上面。好在朱碧華給八路軍帶來的實惠,確實要大於某種“危害”,甚至對這200個人,某些人已經做好了“壯士斷腕”的打算。
如果思想被毒害了,大不了此後不用他們,或把他們隔離開就行啦。
……
前一個月,訓練就圍繞在耐力、身體、服從三個方面上打轉,前二者是基礎,後者是靈魂。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
本來,這種訓練最好是一氣呵成,但日本鬼子並不給朱碧華安心練兵的機會。1937年11月下旬,鬼子華北方面軍派遣2.5萬餘日僞軍從四面八方向五臺山發起進攻,企圖將新和的五臺山抗日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
五臺山軍區領導我抗日軍民奮起反抗!
在這之前,11月7日,五臺山軍區如期在河北阜平成立;11月8日,在日軍的連續瘋狂進攻中,再加上閻錫山所指揮的果軍行動遲緩,給了日軍可行之機,板垣徵四郎終於佔領了太原。
太原失陷,標誌著華北正面抗戰的階段性結束,此後戰爭形勢將主要以敵後游擊戰爭爲主要抗敵形式。
閻錫山率領第二戰區指揮部撤到了臨汾,後又到陝西宜川秋林,長期遊弋於黃河兩岸。
因爲從後世得到了一些資料,包括一些研究性資料,對於日軍這次圍剿與掃蕩,朱碧華心理上早有準備。
他在訓練之餘,利用夜晚的時間,從現代時代帶來了大量的藥品及醫藥器械,此次戰爭,我抗日軍民犧牲不少。
與此同時,楊雙才還從圖書館裡借出了一本出版於1950年代的醫藥教材,幾乎將其原封不動地重新印刷了一千份送到五臺山軍區。
在日軍已經開始發起攻擊的時候,朱碧華才從巴洛日扎建在緬甸克拉克島上基地中運來了一批以AK47爲主的二戰後武器。
爲什麼選擇AK47突擊步槍,作爲專業傭兵的朱碧華等人,並不像軍迷那樣迷信AK47,而是因爲AK47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數量很大,流傳甚廣,搞這種槍支不容易引起別人注意,因爲真正的傭兵已經不用這種槍了,多是阿富汗的民兵或索馬里海盜在使用,畢竟價廉物美呢。
再有則是因爲AK47從技術年代上講,是最接近1937年代的技術,或許在哪一天,八路軍也能生產AK47,想一想那景象該有多美?
AK47突擊步槍,零售價約500美元一支,朱碧華和巴洛日扎與地下軍火界關係深厚,可以在350美元的價值上大量吃進。
只是抗戰時空朱碧華的基礎還沒打牢,他並沒敢一次性吃下多少,200支AK47,外加20萬發標準子彈,總價10萬美刀。
在機槍上,朱碧華同樣選擇的蘇俄產品,捷格佳廖夫設計局1964年設計製造的PK機槍,槍如其名,這款機槍確實適合人類PK!
從越戰開始,這款PK機槍,經歷了越南戰爭、1979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2001)、伊拉克戰爭、塔吉克內戰、2008南奧塞梯戰爭、2011利比亞內戰等戰爭,歷時半個世紀而名聲在外。
PK機槍口徑7.62毫米,全槍重8.9公斤,理論射速每分鐘650發,有效殺傷距離1000米。
而日軍擺在戰場上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有效射程才600米,實際射速才120發;至於92式重機槍,雖然威力肯定略強於PK通用機槍,但日軍92式重機槍,全槍重達55公斤,平時要4個士兵擡著走,加上其彈藥分隊什麼的,一個機槍作戰單位,就是一個戰鬥班,實在太佔作戰編制了。
所以PK機槍的最大優勢是,它最多隻佔3個編制。而你見過在抗日戰場上,只佔3個編制的相當於重機槍的火力輸出麼?
不過,PK機槍數量方面,朱碧華準備的並不多,他只從現代時空拉發10挺過來,同時每挺配備了5000發子彈和2根備用槍管。
除了以上兩種,朱碧華另外還採購了10門60迫。這種可以在戰場上由一個人扛著飛跑的輕型武器,是壓制日軍中隊火力的最佳裝備。
有人或許會問,尼瑪朱碧華隨時都可穿回去,爲毛不買國產武器呢?俺種花家庫存的啥五六式半自動步槍數量可不少。
呵呵,朱碧華怎麼可能不買呢?這不是時間特別緊,巴洛日扎和楊雙才正在與國內聯繫麼。衆所周知,種花家做事以穩當爲主,自然要對巴洛日扎和楊雙才提出的軍購案進行安全評估嘛。
而且他們和朱碧華一起選擇的克拉克島基地,在一定意義上也頗爲敏感。畢竟緬國也是種花家的鄰國哈。
戰爭開始,朱碧華決定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手下的這些笨傢伙教會如何使用迫擊炮與機槍。
其他的先不說,當這些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武器擺在受訓士兵面前的時候,一個月來所吃的苦頓時就化了爲甘甜。俺們容易嗎,一個月變牛變馬,不就是爲了一支能打鬼子的槍麼?
兩天後,AK47突擊步槍也好,PK機槍也好,士兵們都練得沒問題,唯獨這個60迫,進展非常緩慢,而朱碧華又哪有時間去慢慢培訓他們呢?
所以朱碧華只得向五臺山軍區求援,並表示可以送6門60迫和600發炮彈給軍區。
“什麼?你說的是真的?朱碧華願意以6六60迫和600發炮彈來換我們的炮兵?”軍區參謀長聽到這個消息,真心不敢相信,幾乎立即瞬間就彙報給了軍區首長。
“派人,快,派人,一定要盡把60迫給運回來!”軍區首長同樣也很興奮。
“首長,你看,我們是不是以此爲基礎,組建一個炮兵連?”參謀長趁機說道。
其實,根據國府改編文件,第十八集團軍應該有一個炮兵團編制,各師也各有一個炮兵營編制,但編制好弄,可裝備卻得自己想辦……
常凱申同志怎麼可能給你幾門山炮或速射炮什麼的?至於迫擊炮,果軍也裝備得很少,並沒有覺得這種60口徑小炮對戰場有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