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瞬間,在最前沿搜索的一個班的鬼子,槍都沒來得及舉起,就被時空戰隊給打成了一團馬蜂窩。
距離220米的一個小隊的鬼子,同樣被突擊步槍與班用機槍給掃倒了大半,其他沒有受傷的傢伙,聽到槍聲當即臥倒原處。
距離更遠的鬼子,遭到了炮火的打擊。雖然死傷的數量並不太多,但是,後續所遭受的打擊可比前面的鬼子小隊要嚴重得多。
原因很簡單啊,面對時空戰隊的槍彈,只要臥倒在小地形中,就可基本沒事。但面對火炮時,哪怕你臥倒了,也不等於沒事啊。特別是面對十幾門只在幾百米外開炮的小口徑火炮時,這種臥倒的效果就更差了。
因爲其炮彈雖然威力沒大口徑炮彈那麼厲害,但正因爲其威力不足,而且是近距離火炮,所以其彈著點完全可以進行地毯式炮擊啊。
所以地毯式炮擊,與地毯式轟炸完全一樣,就是針對地面進行炮擊或轟炸時,並不以有生目標爲目標,而完全是以地形地貌爲目標,對於可疑地區,進行覆蓋式的密集打擊,而根本不管那兒是否隱藏有打擊目標。
吉永安連只有13門大小火炮,這種炮擊程度當然稱不上地毯式炮擊,但吉永安連在戰術上,卻採用的是密集炮擊方法。
日軍在遭到第一輪炮擊後,迅速臥倒或尋找附近小地形隱蔽,如果此時再進行第二、第三輪炮擊的話,效果並不好。但吉永安連卻不管不顧,依然繼續炮擊,而且是按照此前日軍所消失的區域給予多輪覆蓋!
“啊啊……”
日軍隱蔽陣地上,傳來一陣陣酸爽的慘叫。
因爲對面之敵的炮擊,根本不按牌理不出,反而還在那裡深耕細作。一些隱蔽得不夠好,被次輪炮彈波擊;一些鬼子運氣不太好,本以爲是個非常安全的地方,但終因炮彈太密集,而其中一發正好落在他們隱蔽的那個狹小的空間……
“停止炮擊,除觀察哨外,全體隱蔽——”吉永安連發起攻擊5分鐘後,全連220餘人在他的一聲令下,迅速鑽入防炮洞裡。
戰壕裡,只留下了1挺56式班用機槍和3支56式突擊步槍的火力。
現代時空作戰,果斷、乾淨、乾脆,一切按計劃行事,戰爭中,不但把敵人的心理或習慣計算在內,就是把己方的心理、習慣、能力等也要計算在內。
果然,在吉永安連剛剛隱蔽進防炮洞,鬼子炮兵大隊的一發炮彈就落在了土塬之上。
日軍的炮彈打得很準,第一發試射彈就落在了陣地上,濺起了一陣泥土與煙塵。接著,便是鬼子炮兵表現的時間。
轟轟轟……
隱藏於防炮洞的吉永安連,一些膽小的士兵面露痛苦的神色。
鬼子炮兵大隊使用的火炮,正是九四式75mm山炮,炮重536千克,最遠射程8300米。這款山炮雖然射程不算很遠,但深得日本陸軍各部的喜歡。因爲他非常輕便,特別適合支那戰場的交通情況,一門536千克的火炮,被三匹騾子拖著,可以滿世界行走,甚至都不擔心過河時橋樑是否耐壓抗壓。
鬼子的炮擊沒進行多久,仝智偉手下的炮兵觀測員就精確計算出了鬼子炮兵陣地所在位置。
“120炮羣,一分鐘炮擊準備!”仝智偉支隊的炮兵指揮官,下達了預備令。
這裡得說說時空戰隊的炮兵編制了。
目前時空戰隊,分別編制有60迫班(3門PP89式60mm迫擊炮)、82迫排(4門PP87式82mm迫擊炮)、120迫連(6門W86式120mm迫擊炮)。
這是排、連、營三級作戰部隊的炮兵編制。從這個編制看,時空戰隊的炮兵裝備其實還是非常猛烈的,譬如這個120迫連,其裝備的W86式120毫米迫擊炮,最大射程可以達到7700米,與鬼子的94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8300米相比,也相差無幾。
考慮到120迫擊炮重量只有206千克的靈活性,整體戰鬥力並不比75毫米山炮差,畢竟這個120口徑,還是很不錯的,7700米的射程,也是很不錯的。
只不過,時空戰隊在編成支隊、總隊時,反而將火炮的編制給弄小了。不過,這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時空戰隊的炮兵人才非常短缺,雖然時空戰隊來自於現代時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打炮,一個沒有基礎的人,想要成爲合格的炮兵,需要相當的訓練時間。此外,時空戰隊此前所經歷的戰鬥,大多是幾十人幾百人的戰鬥,己方就那麼多人,所以對於幾千人編在一起後的火力配備,也沒多少經驗。
在編制時就有人說這個小了,啥支隊3174人,你才編制一個迫擊炮連(12門W87式81mm迫擊炮),可你不是在營級部隊裡編制過一個120迫連(6門W86式120mm迫擊炮)麼?怎麼愈往上的部隊,愈倒退了?
“暫時的,暫時的。”負責炮兵編制的付懷德只得好好解釋了,尼瑪,俺也是巧媳婦難爲無米之炊啊!如果不要這個81迫,那支隊就乾脆不編制炮兵部隊得了。
戰場之上,確定了鬼子山炮兵陣地,而且還確定了鬼子12門山炮都在猛烈開炮,這對仝智偉支隊的所擁有的三個120迫連共計18門120mm迫擊炮來講,頗有點那啥捉姦在牀的興奮感。
“尼瑪,這個高興啊,自己能打別人,別人打不著自己,過去的作戰,哪有這麼爽啊!”曾經在果軍中當過炮兵後轉到時空戰隊的炮兵,頗有些感慨。
更好的消息是,鬼子的炮兵陣地,雖然很隱蔽,竟然直接建在一處村落之中,但其距離卻只有5800米,正好在W86式120毫米迫擊炮的有效打擊距離之內。
鬼子炮兵陣地上,數百名鬼子還在炮位上辛苦勞作,因爲預計的10分鐘炮擊還沒有打完,但就在鬼子每門炮還剩下3發炮彈左右時,有耳尖的炮兵突然聽到了天空中有炮彈呼嘯而來。
“炮襲——”這個傢伙大聲吼叫了一聲,同時向附近的一條水溝跑去。
轟轟轟……
這個靈活的鬼子剛剛撲到水溝邊上,一溜18發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彈,就落到了日軍山炮兵陣地之上。
時空戰隊第一輪炮擊,將炮彈落點散得較寬,目的是將敵所有的火炮都籠罩在內。
鬼子的12門山炮,分兩橫排開,每門炮之間的距離至少在30米以上,這個炮兵陣地等於需要200米長,100米寬,當然不一定要完整的平地,在莊家地裡也行,但爲了便於指揮聯絡,炮位與炮位之間,需要彼此視線相見,否則連指揮官的旗語都看不見,那這個炮擊真成了各打各的了。
好在鬼子的這個炮兵陣地如何擺設,時空戰隊的炮兵觀測員們,經過幾分鐘計算,早就給弄得清清楚楚了,不然哪能讓鬼子連續進行10分鐘炮擊啊。事實上,哪怕在二戰時期,只要一方炮擊超過5分鐘,就有可能被對方測算出炮位,從而遭到反噬。
“八嘎,快,防炮——”鬼子第2山炮兵大隊長前野繁二少佐看到有炮彈突然落到陣地上,嚇得亡魂大冒。
“啊啊……”炮彈一爆炸,鬼子炮兵陣地就亂了,有的炮兵被爆炸的衝擊波直接給衝上了天空,有的人被彈片給削傷了,還有的人則被嚇得亂竄。
這個嚇得亂竄的人,不是膽大膽小的事,而是保命的本能。你想啊,每門大炮附近,都還擺放有炮彈,在稍遠處的陣地外圍,也還有大量的炮彈,只要這些炮彈之上,落下一發炮彈,就立即會引發殉爆!
而殉爆一發生,基本意味著這片陣地要被一掃而空。
一個人,一生也不會遇到炮彈殉爆,而只要遇上一次,其結果基本上是九死一生!殉爆時數顆數十顆甚至數百發炮彈同時起爆,其所產生的衝擊波威力、彈片籠罩範圍,就不是幾十米而是上百米幾百米的問題了。
殉爆一發生,哪怕你在百米開外,數萬片數十萬片彈片的橫飛,你也保證你是安全的?
有如雨點一般,雖然不至於全身透溼,但沾上幾滴雨點是必然的。而且這是指你距離比較遠,運氣比較好的情況。
至於原本就在炮兵陣地上的士兵,想在炮彈殉爆下活命,除非你面前有堅固的阻擋物,不然,你最好認命吧。
鬼子大隊長前野繁二少佐的呼叫,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因爲第二輪炮彈來得非常快!
“迫擊炮,大口徑迫擊炮!”
看到第二輪炮彈落下來時,前野繁二少佐終於明白,有如此快的速度,炮彈威力又如此之大,唯有大口徑迫擊炮了。
普通的75毫米山炮,發射一發炮彈,至少需要30秒時間,這還是快的。但迫擊炮,卻可以在10秒以內完成發射。
當然實際作戰時其速度可能沒想像的快,但作爲有經驗的炮兵指揮官,對於炮彈的頻率有著天生的敏感,有時根本不需要計算,只需要聽聽炮彈在空中飛行時的聲音,就能判斷出是啥火炮啥口徑的炮彈。
二戰及之前的炮兵作戰,炮兵觀測員要負責校正己方炮彈的落點,以及炮擊效果的觀察測定。
此前日本炮兵作戰時,也有觀察員在看土塬之上炮彈落點是否覆蓋到了預計的敵之陣地上;此時時空戰隊的炮兵作戰,同樣有自己的觀測員在觀察與評估著炮擊效果。
轟轟轟……
又一輪炮彈落在了鬼子炮兵陣地上。事實上鬼子所在村落的樹林裡,已經燃起了大火。迫擊炮,可不只是發射爆破彈,燃燒彈肯定不會例外。
“殉爆!殉爆!鬼子炮兵陣地炮彈殉爆了!”一名炮兵觀測員突然大聲叫道。
殉爆,等於是擴大了戰果。這種戰果,是可遇不可求的。
其實這是時空戰隊炮兵第一次與日軍火炮進行正面對決,在作戰經驗上實在是差了一些。鬼子計劃炮擊10分鐘,但是每門炮已經只剩下約3發炮彈了,如果時空戰隊的炮擊能夠提前兩分鐘,鬼子炮兵陣地殉爆的炮彈就可能更多一些。
那麼,對於時空戰隊的炮兵觀測員來講,能不能再提前兩分鐘發現或測算出鬼子炮兵陣地的座標呢?
答案是可以的。
因爲現代戰爭在作戰時,其炮兵早就將兩軍交戰區域進行了“格式化”,每個九宮格內,都標有特定座標數據,到時作戰,只要前方觀察員報出座標數字,處於另一方位的我方炮兵,就能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還擊。
事實上這個速度不快一點真還不行。因爲現代戰爭條件下,雙方的炮兵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機動狀態,也即他們時刻都準備著“停下就打,打完就走”,牽引車甚至都不熄火的。
時空戰隊,想要成爲一支完全具有現代作戰能力的部隊,還有一段路要走。
炮擊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
“完了,完了,完了!”鬼子炮兵大隊長前野繁二少佐,雙眼通紅地盯著陷入一片火海的炮兵陣地,嘴裡不停地嘀咕著。
這是一個碎碎唸的鬼子軍官。
在距離炮兵陣地約一公里之外,鬼子第26師團第3聯隊長喜代崛久大佐,看著炮兵陣地被突然攻擊,更是氣得哇哇大叫,待情緒稍爲平靜一點之後,又大聲吼道:
“快,立即給上宮將軍發報,我軍在河東鎮以西,遭到支那軍猛烈打擊,我一箇中隊之勇士,在敵機關槍和小口徑火炮攻擊之下損失慘重;敵軍之重型火炮至少一個炮營且打得既準且狠,我炮兵大隊基本損失殆盡,請求緊急戰術指導,請求緊急戰術指導!”
這到不是喜代崛久大佐虛報軍情,而是他真實的感受,也是戰場現實。喜代崛久,此前在獨立混成第11旅團擔任旅團副參謀長,親自參加了華北事變及相關作戰,與支那軍交手達十數次。
雖然獨立混成第11旅團在作戰中,也遭到過支那軍的猛烈抵抗,甚至也有局部損失,但就整體作戰能力而言,都是獨立混成第11旅團壓著對手打,戰場所有的情況都大體在日軍的掌控之中。
但這次支援九原的作戰,卻完全不同。
從最初的航空兵支援開始,大日本皇軍就有著被對方壓著打的態勢,12架戰機,甚至連敵方規模都沒弄明白,就被一種帶尾焰的炮彈給揍了下來。12名飛行員無一生還。當時交戰上空,沒有一名日軍方面的觀察員,交戰情報只能靠最初飛行員的電訊報告。
師團長上宮淳將軍給喜代崛久大佐發報,要求他特別注意,前方敵人極可能會是那支神秘的支那部隊。
這也是他派出一箇中隊,但卻分成三個批次向前摸索前進的原因,小心謹慎極了,可最終那一箇中隊,還是栽倒在了陣地之前。趁著日方炮火掩護撤下來的十幾人,一說起前方陣地的情況就心有餘懼的樣子。
本來,前野繁二的山炮兵大隊開始炮擊後,喜代大佐心情還是不錯的。哪怕你支那人再厲害,在我大日本帝國的大炮兵面前,依然不是對手。
可惜的是喜代崛久的好心情只保持了幾分鐘,就遭到了神秘部隊炮兵的摧殘。顯然,支那炮兵的火炮,炮彈更密集,威力更兇猛。重要的是,支那炮兵打擊俺大日本皇軍的炮兵,竟然那麼快那麼準!
這時,喜代知道,他必須得請求戰術指導了。沒有炮兵,在支那神秘部隊面前,大日本帝國皇軍士兵,也只有血肉之軀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