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華集團對大明當然“有所圖”,既不是他們自己給楊千河等人說的,也不是楊千河給朱由檢解釋的,而是基於對同宗同祖同文化的“民族”與“國家”的認知。
現代社會,一個人愛國,爲自己的民族做事,有時真沒啥可圖,看起來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但他們就是願意那樣做,並以此爲榮爲樂。
譬如此時,安天軍衆人,包括穿梭到抗戰時空的數千人,要說個人沒啥目的,那真還假的,至少掙一個等身財富是每個人的共同目標。但要說他們到了抗戰時空和大明時空,就想要雀巢鳩佔,那卻未必。
現代人,對民族、國家有了認知,知道自己如果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最好是不要去幹那啥皇帝總統之事,因爲那太累,太費力不討好。
除非是遇到了“清穿不造反,菊花套電鑽”的情形。
當然朱碧華等人不太可能對朱由檢“取而代之”,核心原因並不是朱碧華集團是吃素的,而是因爲時空商人載具的“不允許”。
可這樣的理由,誰信呢?
所以有關道德懷疑,時空穿梭者們只得當一枚苦果自己吞了。
……
聽到請安天軍來談談,而不是立即去天上人間國,王承恩與楊千河兩人都面露欣喜,皇帝陛下能如此清醒,走一步看一步,是大明之福啊。
於是,楊千河便趁機詳細地向崇禎皇帝講解了他在現代時空的見聞,以及安天軍人員雖少,但千萬人不敵的強大軍事實力。
崇禎聽著這些,雖然表面上顯得很有興趣,但內心裡已經在進行計較了。
千萬不要覺得崇禎做出與安天軍接觸的決定非常幼稚,作爲一國之主,崇禎對自己所處的狀況比誰都清楚。
譬如聽手下大臣言,明知道大臣與自己已經離心離德,可崇禎有時還得順著大臣,因爲你不可能隨便就把某個人給殺了或撤換了。原因不是崇禎沒有這個能力,而是換一個上來也是一個球樣。
這是崇禎這些年來的深切感受,幾乎所有臣工,都與自己背道而馳,個別還算有良知的臣工,在滿朝廷的東林黨大臣口誅筆伐之下,幾乎堅持不了幾下。
不管自己作爲一國之主的想法是否正確,只要觸及到了這些人的利益,就不計條件地堅決反對。
看著大臣們這個家那個家動不動十萬百萬地賺錢,崇禎未必不會動心,畢竟一國之主有時都是穿的補丁衣服啊,可只要崇禎一提出一條生財之計,就會被這些臣工集體反對,而反對的理由永遠只有那麼一條,“官府朝廷不可與民爭利!”
尼瑪的,官府朝廷不可與民爭利,就是你們可以利用官府朝廷爲官的權力爲所欲爲!
所以在這種想盡千方百計,可卻無可奈何的前提下,崇禎還擔心什麼?作爲一個城破之時敢於在煤山上吊的皇帝,崇禎難道還沒一點兒脾氣,沒一點兒決斷?
再說,大明都要亡國了,不要說已經幫大明取得寧武關大捷的安天軍,哪怕只是一般的海外國家來客,說到有關大明的未來時,崇禎皇帝都會產生見一見的想法。
崇禎朱由檢,這也是背水一戰!
好像是神靈在幫助朱由檢一樣,楊千河講著講著,就講到了安天軍司令朱朱碧華,講到了朱碧華的年輕,好像不到三十歲,講到了朱碧華與手下兵士同一桌吃飯,互相可開玩笑,將士之間極爲隨和的情形。
聽到這裡,朱由檢不由心裡一動,朱碧華,不也性朱麼?難道,這是上天看我辛苦,專門派來拯救大明的本家兄弟?
……
卻迎接安天軍飛天龍舟的是一名小太監王亮,這名太監是王承恩的心腹小廝。他帶著兩名手持繡春刀的錦衣衛,騎著快馬出了宣武門,很快便在官道邊的密林邊找到了朱碧華一行。
三人將戰馬牽上飛天龍舟,自己也登上龍舟,果然,只見那飛天龍舟立即騰空而起,周邊的大地、樹木、建築等,都在向下沉去。而遠處宣武門城樓,竟然清晰可見。
王亮此行,身負使命,那就是在差別這飛天龍舟是否安全。而此時的王亮,雖然緊張得要死,卻還不得不分心,感受這飛天龍舟的安全性。
而感受的結果,王亮覺得這飛天龍舟的安全性,真的很不好說,因爲它飛起來後,就意味著有突然間掉下去的危險。
但拋開安全性而言,這個飛天龍舟的舒適性卻是百分百天下第一的。哪怕皇帝的龍輦出行,也會有搖晃的,但這飛天龍舟,竟然安穩如平地,一點晃盪也沒有。如果不是身下的地形萬物在向後飛退,王亮根本就感受不到飛天龍舟在飛行。
可王亮此時也尋思開了,飛行如此平穩的飛天龍舟,難道會不安全?如果真的不安全,這些據說幾十人就能殺得李逆大順軍丟盔棄甲的勇士,難道就不怕從天上掉下去?
而如此思想的王亮,決定把自己的所見所感全部告訴王伴伴,以免誤了王伴伴的大事。
朱碧華和付懷德兩人,到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太監,竟然會是促成此後一些事情的功臣。飛天龍舟,那是比時空穿梭機還要厲害的存在,如果不是考慮到王亮等人的感受,讓他們多從空中看一眼北京城,幾乎只要眨眼之間,就可從城外飛進皇宮之內。
更讓王亮驚奇不止的是,當他們從空中下降,在皇宮大殿前停下時,四周的大內護衛竟然視而不見。他們這是看不見我等,還是看見了裝著沒看見?王亮心下突然產生了重大的疑問。
“王太監,我們的飛天龍舟,是可以隱形的。如果我們願意讓人看見,別人自然能夠看見,如果不願意讓人看見,那別人哪怕走到我們面前來,他們也看不見。”付懷德見王亮很好奇,很自然地解釋了一句。
當然,這個解釋,也爲穿梭者們加了分,有如此神奇器具的安天軍,會對大明有啥不利想法?
再說,有如此實力的安天軍,又豈是大明嚴辭拒絕而可以拒絕的?
所有的事情,還是得走一步看一步,再做決定。作爲一生忠誠於崇禎的王承恩,在見到王亮後也有了自己的決斷。
……
首先申明一點,無論是周遇吉還是楊千河,都主張此次與崇禎帝見面,在沒有見面之前,最好是不要讓朝臣知道。
所以這次見面是秘密的。
見面的地點,安排在皇帝的書房,御書房。
安天軍去見朱由檢的,只有朱碧華與付懷德。而賠同朱由檢的,同樣只有王承恩。另有楊千河指揮幾個小太監,在外室準備茶水、果品、糕點。
朱碧華與付懷德,沒向朱由檢行跪拜禮,這是原則。而是行的讀書人之間的拱手禮,雖然朱碧華和付懷德兩人沒穿讀書人那種長衣衫,但那拱手禮也行得有模有樣。腰部處於半彎狀態,屬於作揖敬禮。
對於朱碧華等人如何行禮,朱由檢雖然知道他們不行跪拜之禮,但也頗爲好奇,這些人見了自己的面後,會行怎樣的禮節呢?
而朱碧華等人行的這個十分到位的作揖禮,讓朱由檢原本有些擔心的心態,頓時平和下來。這個安天軍,對自己或對大明,還是相當珍重的。
行過禮後,便是安天軍向崇禎帝贈送禮物。
國人好人情往來,作爲皇帝也同樣喜歡。
贈送禮物?王承恩和楊千河雖然都知道了這安天軍的禮物肯定非同一般,但沒見他們帶有啥箱子進入御書房啊。
就在兩人疑惑安天軍這禮物不知如何相送時,朱碧華已經開口說話了:“我們準備送給皇上的禮物,我隨身攜帶著。希望皇上及兩位大人不要緊張啊……”
朱碧華說著,只見他身邊就出現了一件東西。
這個東西,是一個編制極爲精美的竹筐,筐內的東西也很平常,就是幾個大大的西瓜??墒牵幌氲酱藭r不過北方三月的季節,哪來的西瓜?
於是,這一筐西瓜便成了不同尋常之禮。
“朱司令有心了!”看到這個,朱由檢不由想起皇后以及兒女,這些東西,肯定是他們的最愛。
朱由檢的話音剛落,朱碧華又憑空變出了第二件禮物,這次是一個透明的錦盒,錦盒內裝著精美的糕點以及後世高檔的糖果。
朱由檢正要說謝,朱碧華搶先說了:“這兩樣小東西,是送給皇上家人的。天上人間國普通人,走親戚時都會買點吃食帶上,讓孩子們高興。接下來的,纔是我們要送給皇上的禮物?!?
送給皇上的禮物,當然不會是那些俗物。
一套《明史》,一套《明朝研究資料彙編》,一張《天下全圖》,以及一份《禮單》。
見皇上,實在不宜把所有的禮物都拿出來擺在御書房,如果那樣也太俗了。所以哪怕國與國交往,都會準備一份《禮單》,禮單當面奉上,禮物送到管家手上即可。
“好啊,朱司令這個走親戚說得好啊,朕也姓朱,朱司令也姓朱,說不定我們還是一家人呢?!敝煊蓹z看著禮物,熱情地說道。
“皇上,據我朱家族譜講,當年我朱家祖先,也是大明之人,不過曾蒙受冤屈,被當時身爲太子的光宗皇帝知道後,大筆一揮,讓我家得以伸冤,而我家家主則面朝北京,在列祖列宗面前,鄭重地將我家的姓改爲了朱姓。”
“呵呵,原來還有這事?!敝煊蓹z笑著說道。
朱由檢當然要笑了,因爲朱碧華口中的光宗皇帝,就是朱由檢的父親朱常洛,這位皇帝因爲“紅丸案”在位僅一個月,就撒手人寰了。
“這個是寫在我家家譜上的,請皇上過目。”朱碧華說著,又拿出一個小冊子。
這個不是朱碧華爲了攀上啥關係而亂說,而是朱家的傳承?;蛟S時空商人載具也是因爲這樣一層關係,才讓自己穿梭到明末來,並給了一個強明任務。
“哎呀,太好了,太好了,你朱家這個祖宗,竟然是進士出身,朕當得大用,大用!”朱由檢高興地說道。
“皇上,我們來見您,可不是爲了祖宗之事。當大明好了,強大了,祖宗一家難道還會不好過麼?如果大明沒了,祖宗卻也只有去做亡國奴了!”
“對對對,我們堅決不做亡國奴!”朱由檢說著,不自覺地捏緊了拳頭。
“皇上,我們的來歷,想必楊千河大人已經略有告知。我這裡略爲補充一下:我們作爲天上人間國,到大明來,屬於時空穿梭。
有如《西遊記》裡的大唐國一下子穿梭到了西牛賀州。這事兒說來神奇,但以天上人間國的見識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大明目前的困境,以及《明史》裡所寫的東西,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希望皇上及王公公能夠開誠佈公,暢所欲言,把你們的想法都說出來。
而此後,我們但可據雙方的共識進行合作。皇上建立一個前無古人的空前大帝國,而我們安天軍,也能收穫相應的利益?!彪p方虛應了幾句,朱碧華主動收攏話題。
“既然朱司令如此真誠,那朕也直言了:我聽楊千河說,安天軍有心幫助大明,朕想知道安天軍如何幫?安天軍除了獲取財貨利益外,還有沒有其他目的?”
“皇上,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付懷德說道:
“大明的問題,明史研究資料說得很清楚,流寇、邊患、旱災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問題,是大明朝太祖當年制定的國策,已不適應當今之時代。
所以,大明想要獲得新生,必須破舊習立新規。只有皇上能夠確立這個意願,我們也才能幫助皇上!
如果皇上最終有了新的治國思路,那麼我們安天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大明:
第一是借鑑現代國家治理理念,幫助大明形成一套能長久傳承的制度體系,要知道在天上人間國所在的世界,歐洲的皇室傳承,基本上都是上千年的,雖然也有‘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的情形,但那畢竟是少數情況。
第二是幫助大明編練一支新軍,保證大明內部治理安全並向外開疆拓土,在這個方面,安天軍也需要發展,不過我們會將安天軍的規??刂圃诖竺餍萝姷奈宸种灰詢?。安天軍,在大明自身穩固之後,將自動成爲海外開疆拓土的先鋒。
根據天上人間國的資料,大明此時的國土面積只有700萬平方公里左右,但在大明的南最南方,就有一個750萬平方公里的大陸,那裡只生活著幾十萬比蠻人還要落後的土著民衆,這塊土地,如果大明此時不取,此後將會新成立一個國家。這個國家與我們天上人間國是平行的,名叫澳大利亞。
除了這塊大陸外,整個南洋屬國,美洲之地,何此上千萬平方公里???以我們漢人的勤奮及聰明,只要到了那塊土地之上,我們就能將之開發出來,成爲大明的屬地。
第三是幫助大明發展教育、工商,教育方面,既要傳授儒學,更要傳授科學,天上人間國所處時代之所以都非常厲害,那不是儒學之功,也不是西方教會之功,而是科學之功。
科學,可以理解爲自然天道之學,與“格物”相似,但比格物更深更廣。儒家學說,雖然在治世上有長處,但也僅僅是限於過去,譬如面對西方紅夷的進入,儒家學說就顯得很是無力。儒家學說,雖然保證了君權神授的傳統,但他萬事都講“禮”,而不是講“理”,卻是極大地限制了社會的進步。
當然這個問題,如果皇上感興趣,天上人間國也有大量的資料可供閱讀。
工商,可以極大規模地提升物質財富規模,譬如大明現在歲入不足千萬兩,如果放手發動工業,組織商業貿易,要不了五年,大明的歲入就可達到二千萬兩以上,而此後將會逐年增加,歲入上億兩,也不是不可能。這一點,天上人間國擁有自明以後的大部分歲入資料。
工商,可與農並列,並稱爲農工商。天上人間國對此三項,有‘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之說,想來對大明也有啓示價值。
第四則是對皇上的一點希望?;噬想m然是大明人,按天上人間國的說法,是生活在十七世紀的人,但皇上也應瞭解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脈絡。唯有如此,皇上才能看清大明的道路,未來的道路,從而確立大明天下第一強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