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機飛行員雖然心情頗爲輕鬆,但對於空中的觀察還是仔細的,有人注意到了前方一片密林,這種密林中很容易出現高射炮火什麼的,所以到了這樣的地形時,大家都特別注意。於是,冒著尾焰的導彈剛出樹林就被鬼子給發現了。
但是,鬼子的報警以及後面的規避,全都是然並卵。幾乎所有的鬼子看到導彈飛來,都緊急操控戰機作左右下山方規避,可是那些導彈像長了眼睛一樣,戰機轉彎,它也轉彎,而且它的速度遠比戰機更快,所以,一些戰機以爲已經甩掉這詭異的跟蹤者時,卻突然感覺到機身一震,然後是巨大的爆炸聲,火焰瞬間從後艙席捲到了前艙,鬼子在慘叫聲中,變成了大火球的一部分,向著地面撲去。
前衛-1型單兵防空導彈,雖然在現代社會其技術已經落後了,但放在這個時代,那是先進中的先進,至少領先了二十年的歷史。它真正的作戰目標,不是二戰前日本這種落後的螺旋槳雙翼機或單翼機,而是一代或二代噴氣式飛機。
不過戰鬥過程總是充滿著意外,首輪12枚前衛-1單兵防空導彈,竟然只有9枚命中了目標,另外3枚導彈在空中的表現,有如男人某方面的病患,追了一下,衝了一下,也轉彎了幾次,但最後竟然被日機逃脫了。
“第二輪,一至六號戰鬥單位,立即兩兩一組,對敵攻擊!”何梓武在導彈脫離飛機之後,立即發佈了新的作戰命令。
這也是對空作戰之習慣,在第一輪導彈發射之後,立即要準備好第二輪,如果需要,還要準備好第三輪,必須要保證對空火力的及時、壓制,絕對不能因爲作戰指揮或戰場佈置等原因,導致敵之逃跑或任由敵機對地面目標造成損害。
嗖嗖嗖……
隨著第二輪6枚導彈升空,原本正僥倖逃脫奇怪冒煙武器攻擊的日機,再次陷入滅頂之災,剛纔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會冒煙會轉彎的武器,所以他們憑藉自己的駕機戰術逃脫了,但是,現在是兩個啊!
其實不止是兩個,而是距離也比此前更近了一兩公里。因爲他們在規避導彈的時候,只能向下向前向左右,基本不能向後,所以第二輪導彈鎖定目標時,雙方的距離就更近了。
轟轟轟……
最後三架日機,雖然做出了令人眼花繚亂規避動作,但最終沒有逃跑導彈的跟蹤,雙方最後在空中同歸於盡,發出了巨大的爆炸聲。
日軍對九原的第一波次攻擊,自此結束。
……
蒙古騎兵第七師師長名叫扎克巴,這是蒙古軍總司令李守信的親信之一,早年是李守信的親兵,後來一步步被委以重任,今天走到了少將騎兵師長的位置上。
這個叫扎克巴的騎兵師長非常清楚,他在今天蒙古高原上吃香的喝辣的,完全是因爲誰的原因。所以他在接到日軍駐蒙兵團司令後宮淳的出擊命令後,立即給李守信打了電話,詢問九原的情況,以及騎兵第七師是否出擊。
“立即出擊,注意安全!”李守信是一個鐵桿漢奸,從1933年開始就投入到了日本人的懷抱,後成爲德王僞政權最主要的軍事助手和日本侵略、佔領蒙古人的幫兇。
李守信的命令只有八個字,立即出擊,表明了他對日本人的忠誠,注意安全,表明了他對自身軍事實力和手下人的愛惜。
但扎克巴在理解上卻有所偏差。立即出擊,在他看來是李司令對九原城的重視,那裡也有自己的袍澤兄弟啊,九原城不容有失。
至於“注意安全”四個字,扎克巴本能地忽略了。跟隨李司令二十餘年,可謂血雨腥風,啥場面沒見過?所以這注意安全,多辦就是李司令關心下屬的言語,而自己回報李司令時,卻不能來個小心使得萬年船什麼的。
如果做事縮手縮腳,俺扎克巴,還丟不起那人。
也因爲如此,扎克巴接到出擊的命令後,依然如過去那般雷厲風行,迅速帶著近5000人的騎兵師如離弦之箭一般,離開了固陽城,向著南方的九原馳去。
從固陽到九原,30公里,騎兵全力奔馳,只需要兩個小時。在時空戰隊擊落第一波次來犯日機後,扎克巴的蒙古騎兵第七師沿昆都侖河南下,已經到了哈日烏森奈高勒,距離九原城不過七八公里了。
再有半個時辰,騎兵師就將抵達九原城門。
“偵察營,派一個連打前站,偵察九原情況。其他部隊,休息一個小時!”扎克巴雖然作戰勇猛,但戰術指揮還是一套一套的,他知道這戰場偵察十分關鍵。
如果不注意偵察,哪條溝壑內突然衝出一支隊伍,極可能給騎兵造成重大傷亡。
只是扎克巴想得再多,也想不到他的對手是什麼樣子的隊伍。在扎克巴頭頂約兩千米的高空,一架無人機正懸停其上,對地面上的騎兵進行觀察。
在幾公里外的九原城信號室內,時空戰隊的通訊兵們,很快就“數”出了扎克巴這夥人的規模、裝備。
雖然蒙古騎兵因爲負有較重要的守備任務,裝備與其他漢奸部隊相比,算得上很好了,每人一支騎槍,每個連有一個班,轄3挺輕機槍,每個營有一個重機槍排,轄6挺重機槍,整個騎兵師,還有一個小炮營,轄12門九二式步兵炮。
騎兵師進行作戰時,由兩匹馱馬拉著200公斤的步兵炮,可以滿世界亂竄,其速度雖然趕不上騎兵衝鋒,但如果需要,也能保證每小時10公里以上的行軍速度。
就在蒙古騎兵第七師在昆都侖河邊休息之時,鬼子第26師團第3步兵聯隊和第2炮兵大隊,卻被時空戰隊給阻擋在東河以東的河東鎮。
通向九原的鐵路,被時空戰隊毫不客氣的給截斷了,鬼子想要過來,呵呵,那就步行吧。
在這段時間裡,朱碧華又從現代社會運轉了兩次,搬來了400兵力。看起來好像人數少了一點,但經過現代時空和現代軍事理念薰陶,掌握著現代軍事裝備的400人,其戰力絕不是其數字所能代表的。
當朱碧華再一次轉回九原,再次帶來200名訓練有素的士兵和大量的建築材料時,此前已經到位的400名士兵,已經完成了戰前編制,他們分乘30輛裝甲農用車,拖曳著12門56-2式75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及全部的自動槍械,向著蒙古騎兵第七師迎頭撞上。
蒙古騎兵第七師偵察營,此時正在九原城外往返觀察,希望能夠確證城內敵情,但是蒙古騎兵偵察營的偵察效果卻少得可憐。
因爲在時空戰隊在城牆上佈置有警戒士兵,雖然這些士兵的人數較少,火力也不強,但是槍法卻極爲精準,幾乎只要靠近城牆三百米以內,對方就會開槍,而騎兵要麼是人中槍,要麼是戰馬中槍,總之就沒有一槍是落空的。
對於騎兵來講,戰馬被打死打傷,其戰鬥力等於降低了一半。騎兵平時裝備的騎槍或馬槍,本就比步槍的槍管短,有效射擊距離就不行。全靠戰馬衝鋒所帶起的氣勢和速度取勝。
戰馬沒了,這仗也無法打了。
所以在連續損失了幾十人之後,蒙古騎兵偵察營也只得遠遠地在城外吊著,偶爾衝一衝,一聽槍響就回轉。以此連猜帶蒙地獲取九原城內的情報。
下午三點過,蒙古騎兵偵察營已經在九原城靠近昆都侖河一線,與九原城內的不明敵人拉劇了一個小時了,作爲偵察兵,在戰死戰傷幾十人之後,能夠獲得一定的敵情也算是有所交差。意思是,偵察營準備打道回府了。
但就在這時,原本關得嚴嚴實實的九原城門,突然被打開了。
“怎麼回事?”蒙古騎兵偵察營長鄂畢畢有些疑惑,心裡下意思地想到,偷襲九原城得手的這些傢伙,難道要衝出城來作戰?
不過鄂畢畢的疑惑並沒有持續多久,立即就轉化爲恐懼了。
因爲城門口一打開,就陸續開出來了藍色的汽車。鄂畢畢根本沒來得及數一數有多少輛,最先出城的汽車已經向著他們的方向開來了。
當然這肯定不止是汽車開來了,而是汽車上的機槍開始噠噠噠地響了起來,距離近的十數個騎兵,當即被打下了戰馬。
“快回去報告,九原城的敵人裝備了大量戰車!”鄂畢畢終於明白,這汽車並不是汽車,而是戰車!
雖然與大日本皇軍的戰車有所不同,但車上能夠發射機槍子彈,不是戰車又是什麼!
噠噠,噠噠,噠噠噠……
汽車上,從槍聲開響之後,就斷斷續續再也沒有停止。
蒙古騎兵們,原本還有些心思,想和這出城的戰車斗一斗,可惜戰車上的機關槍並不答應。
他們只要稍一遲疑,就會遭到機槍的掃射。
“呼啦——”蒙古騎兵也是人,特別是知道機關槍厲害的人,眼見當面之敵不可敵時,立即鳥獸散了。
蒙古騎兵開始打馬沿著昆都侖河向北逃,30輛出城的汽車跟在戰馬後面猛烈地追趕!
戰馬能跑過汽車?
答案是不能!
戰馬的瞬間速度,也能達到每小時五十公里以上,與在荒野野行駛的汽車相當。
但,第一,戰馬想要保持這種高速,很難以持久,或幾分鐘或三二十分鐘,斷不可能太久;第二,作爲現代的農用汽車,五十公里只是其最低速度,路況稍一變好,其速度就會提升,跑上百公里時速貌似也不太困難;第三,在油燒完之前,汽車無所謂乏力持久的問題。
於是這支悲摧的騎兵偵察營,就在這場追逐中,被時空戰隊的怪異裝備給陰一個陽一個敲打掉了,而且時空戰隊還儘量保持著不傷害戰馬。
技術好的騎兵可以做出藏於馬腹的動作,但這個動作同樣只能瞬間或幾秒鐘,而不太可能持久。
也就是說,哪怕你騎術再好,在現代自動步槍面前也是然並卵。
討厭的是,時空戰隊的裝甲農用車,並不是呈一條線前後追逐,而是呈扇形沿著河岸包抄著一路向背追逐。
於是原本是馬上驕龍的鄂畢畢,這一路簡直是受盡了屈辱。跑,肯定是跑不掉的,戰車在後面緊緊追趕;反擊,肯定是打不贏的,只要有敢於停下的戰馬,立即就會連人帶馬被放倒在地。
而且,哪怕你什麼都不做,只是跑,掉在後面的那部分士兵,也就成了戰車的槍下亡魂。
“師長,不好啦——敵人戰車追上來啦——”
終於,在一陣亡命的奔跑之後,鄂畢畢等人來到了蒙古騎兵第七師大部隊所在地,數千人正騎在馬上,以慢跑的速度向著九原城而去。
“敵人戰車?”扎克巴拿起望遠鏡向著遠方望去。鏡頭下,30輛戰車繼續呈扇形向著騎兵師衝來。
“全體都有,敵軍戰車,立即衝鋒——”看到對方只有30輛戰車,竟然還如此囂張,想包圍自己一個騎兵師,尼瑪真以爲騎兵是吃素的麼?!所以扎克巴氣毛了,早就把李守信那啥“注意安全”丟到了腦後。
其實,這是蒙古騎兵遇到的新問題。此前,哪怕時空戰隊與日軍交戰頗多,但卻從沒有出動過裝甲農用車這種奇怪的武器。自然,此前沒遇到過,也就難以知道這種奇怪裝備到底有多厲害了。
“嗚裡哇啦——”聽到師長命令,數千名蒙古騎兵一窩蜂似的向著裝甲農用車呼啦啦地衝了上去。
至於騎兵後面的步兵炮,此時還被戰馬拖著,根本沒意識到有什麼危險。
“全體注意,放慢速度,全部機槍,打掉騎兵鋒線——”裝甲農用車上,時空戰隊指揮官根據地敵,不斷地發佈著命令。
裝甲農用車放慢速度,有利於機槍瞄準。
30輛農用車,只裝備了30挺56式班用機槍,這種全自動機槍,至少超越了整整一個時代,其二戰結束之後的槍械理論產物與二戰前的機槍相比,代差真的很大。戰爭年代的十年八年,比和平年代的二十年三十年差距還要大。
30挺班用機槍,幾乎同時開火,在原野上形成了一個掃射面。但凡當面之敵,幾乎瞬間就被槍林彈雨所籠罩。
衝在最前面的蒙古騎兵鋒線,更是首當其衝遭到了打擊。只聽見機槍子彈鑽進人體馬身後的噗噗聲、慘叫聲、戰馬的嘶鳴聲、哀鳴聲此起彼伏。
蒙古騎兵雖然也在拼命反抗,其手中馬槍的子彈也打得極嗨,可他們打在裝甲農用車上的子彈,除了崩起一陣尖銳的金屬撞擊聲外,對裝甲農用車隊的傷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雙方僅僅一個照面,蒙古騎兵就損失了上百騎兵。
那些沒有被機槍掃射到的自認爲運氣很好的蒙古騎兵,興奮地衝到了裝甲農用車的近處,有的已經抽出了馬刀,向著裝甲農用車砍來。
“砰!”馬刀砍在裝甲之上,濺起了幾朵火花。
“噠噠!噠噠!噠噠!”
讓蒙古騎兵想也想不到的,竟然裝甲車之上突然伸出了一排排機槍,對著騎兵們打起了短促點射。
“啊……”驟遭重擊的蒙古騎兵發出了一聲聲慘叫,以此警醒著後人,這怪物裝甲車不但槍打不爛,就是刀也砍不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