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碧華把貨物存放在哪裡,八路軍其實是很感興趣的。但懾於職業道德以及雙方合作的關係,哪怕敵工科的同志們,也沒敢過分跟蹤朱碧華的行蹤。
藥品本身就是暴利的,而這種跨越時空的藥品交易,更是暴利中的暴利。雖然朱碧華只是以“平價”賣給八路軍,但一支20萬單位的青黴素其價格還是要5美元之多,這個,等於是10個大洋一支呢!
尼瑪,這東西在現代社會,朱碧華是以每支0.8元的價格拿的出廠價。
如此高的利潤,怎麼辦?
這個,不能怎麼辦,朱碧華必須按照“時空商人載具”也即“二貨”約定的規則辦事,不然那種懲罰朱碧華可受不了。
因爲後來朱碧華問到了那種懲罰。
那就是朱碧華每故意降價銷售一次,“時空商人載具”就將把朱碧華的小雞雞切掉一公分!
天啊,這個懲罰,是個男人就不敢去違反!
一次切掉一公分,哪怕朱碧華再自信,如果切上二十次也到了根根上啊!
所以這外錯誤,絕對不能犯。該收的錢,一定要收!好在這個“時空商人載具”真心稱得上是良心商人,它給出的價格,是這個時空的標準價。
事實上八路軍想要從其他地方拿到這些貨物,最普遍的糧食之類貨物至少要加價30%,而一些稀缺物品則極可能要加價300%。
……
“謝謝啊,謝謝朱先生!”這天,因爲提前聽說朱碧華有1噸最新藥品要運過來,獨立團團長武立洋同志專程從駐地趕了過來。
“武團長,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見到傳說中的名人,朱碧華興奮得有些語無倫次。
應該做的?武立洋同志自然沒有去糾正朱碧華語言中的錯誤。
“朱先生,呃,我還是叫你朱碧華同志吧。我們團,最近將要換防,我們很想和你保持交易活動,不知你能不能將貨物運送到我們新的防區啊?”
“這個啊,應該沒問題。我是個商人,貨賣到哪裡都行。”朱碧華爽快地答應道。
“你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出來!”武立洋還是很上道的。
“這個,暫時沒有,如果有,我是不會客氣的。”朱碧華其實在想,是不是在這邊建一個鋪面或倉庫,現代社會有些貨物,到未必一定要賣給部隊呢。
這次交易完成,“二貨”在腦海中突然說道:“恭喜時空商人取得進步,本時空商人載具因不斷穿越獲得了神秘能量加持,其時空穿梭情況發生變化:第一,時空商人穿梭爲最長240小時內必須單兵邊穿越一次;第二,時空商人在任何時空停留時間不再限制,隨時都可以來回穿越,但完成一件有價值交易的條件不變;第三,時空商人載具的載物空間由此前的1噸增加到10噸”
“這個,是升級的意思?”聽到“二貨”的話,朱碧華本能地想到這個問題。此外,朱碧華也想到,這啥“時空商人載具”啊,不就是個簡單的穿越工具嘛。
不過當認真分析這幾條之後,朱碧華笑了。
爲何要笑呢?因爲此前得到的這個時空商人載具,以其說是個金手指,莫如說他是個地獄般的東西,因爲時空商人載具,朱碧華失去了絕大程度的自由!
假如朱碧華是有老婆的人,你試試那種一天在身邊,次日則神秘消失的情形,絕對會給你吵翻的。
而這種情況,哪怕是鄰居也會起疑的。
如果用時髦的語言表示,那就是“二貨”此前的那種規定,根本就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理。
而現在的這個規定,顯然就靈活得多了,可操作空間大了,特別是10噸的載量,讓朱碧華曾經想過的一些大型貨物交易成爲了可能。
……
有了“十天至少穿一次”的緩衝,朱碧華的精力終於可以從“時空穿梭”中回到現實生活層面。
想來這十幾天裡,那種日子真不是人過的。雖然好像規定也不是特別嚴苛,只要賣出和購回一件有價值的商品便可,但那個時間要求,真的太過份了。
有如你好美女,系統就要求你每24小時必須臨幸美女一次,尼瑪,萬一遇到自己身體不好的時候呢,難道不行也要硬上?
那種憋屈感,只有經過過的人才有體驗。
通過總計十次穿梭交易,除了最後一次藥品的價值略大以外,以前九次交易的總價值也才五六萬塊錢,當然最後一次價值略高一些,但也不過二十萬塊錢罷了。
不過,朱碧華從民國時空“以物易物”換回來的物資,卻已經有了相當數量了。這些東西,實際上也需要儘快處理,不然極可能引來什麼意外。
在現代社會,家裡的財富最好不要以啥文物、金銀等方式存在,因爲那東西招賊惦記。
朱碧華第一件一做的,其實是“物流暢通”四字。
啥意思?
不要說現在每次10噸貨物,就是過去每次1噸貨物,朱碧華也想找專人來給自己進貨。畢竟大米、食鹽等貨物屬於較爲常見,但能夠運輸到民國的貨物,絕對不止這些。
朱碧華相信,隨著與八路軍交易次數的增加,雙方信任度的提升,對方肯定會提出一些特殊商品要求。有些東西朱碧華熟悉,有些東西卻未必。
所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最好不過了。
此外朱碧華從民國帶回來的東西,除了純粹的黃金外,其他都可稱得上是“文物”,譬如民國時期甚至清末時期的銀元,到了現代可是幾十倍價格,要把這些東西以最大價值出手,以朱碧華一個人來辦,也是不行的。
不是說沒那個能力,而是沒那個精力。
因爲除了銀元外,還有舊(文)物、字畫等。以字畫爲例,雖然未必有名人名畫,但哪怕民國或清末一個普通文人的畫,到了現代那也是幾萬甚至上十萬的生意,幾百幾千是想也不要想的。
朱碧華迫切需要一個公司,或一個班子。一部分人負責採購物資,另一部分人則負責銷售物資。
而在做這件事情之前,朱碧華還得考慮一件事,那就是“穿梭點”的設置。
在民國位面,穿梭點可以隨八路軍轉移而設置,此外在上海、重慶、紐約等地也可考慮。
不過在民國位面,如果跑到紐約去設置“穿梭點”,朱碧華還沒想透徹。
先計劃現代吧。
朱碧華覺得,在現代社會,縣城租的房子那裡,可以設一個“穿梭點”,這個點可以照顧家裡,每次回家,不用穿梭,而直接騎摩托回去。
縣城這個穿梭點,此後將要帶動一些工業。
是的,朱碧華準備把給民國生產的企業,建在自己的家鄉。生產民國用工業產品,用不著太先進,也用不著多高端的人才,建在縣城,就很好了。
第二個穿梭點則準備建在魔都,這個點以銷售和採購爲主。
銷售則是銷售朱碧華從民國帶來的東西;採購則是民國需要的大宗貨物如糧食、食鹽、糖果以及大宗工業品。
至於另外三個“穿梭點”,朱碧華準備設定在國外。
因爲把貨物運送到民國的“起點”,最好是在國外的某個基地。其中的道理不多說,總之國外有國外的好處,做某些事情時,國外比國內好。
朱碧華在準備了滿滿一載具貨物後,直接上省城,然後買機票去了魔都。
在上車之前,朱碧華給自己的兩個過命交情的戰友各打了一個電話,請他們到魔都,有要事相商。
所謂過命交情,那就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可以把後背交給對方的兄弟。
三人都是在非洲傭兵隊伍裡的戰友,而且都是種花家特種兵出生,只是在出國前,彼此不在一個隊伍裡罷了。
其中一個傢伙叫巴洛日扎,少數民族同志,家同在西部貧困山區,兩年前回家後,據說在家鄉一個旅遊公司當啥保安。
這個巴洛日扎,除了軍事素質特別突出外,戰場預感還特別強烈。在做出判斷前,他喜歡閒著眼睛,雙手合什,嘴中念念有辭,結果說出的答案,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正確的。特別是在戰場上處於劣勢,準備逃命之時,這個巴洛日所的求生能力絕對數一數二。
另一個傢伙名叫楊雙才,一個極爲普通的名字,但這人卻極爲詭異。詭異是指其智商,特別是其應變能力。看起來這傢伙很荒誕,可事情過後你會發現這傢伙總是找到了最好的解決路經。
“老三,有啥事,竟然敢召集哥哥?”楊雙才見面,就沒給朱碧華留面子。三人在傭兵部隊裡,朱碧華真還只是排名第三。
“扯蛋,老二你這樣,會把老三嚇著的。讓我算算……嘛嘛嘛啦啦啦……老三找我們,大概是有了發財的門路吧?”
“你看你看,這還不是巴洛比你厲害啊!”朱碧華也笑著回道。
“說吧。”兩人正色道。
“確實有發財的機會,但你們能發誓保密麼?”
“你信不過我們?”巴洛道。
“兩位兄長,在戰場上我絕對信得過你們,因爲我們都只有一條命,賭注最大也就一條命而已!但這件事情,關係太大,有可能涉及到成千上萬億財富,甚至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老三,你在發燒?”
“發燒?我沒有。”朱碧華只得把自己可以進行“時空穿梭”的情況講了。
“你娃玄幻小說看多了?”兩個傢伙怎麼可能相信!
朱碧華只得在兩人面前表演了一個“同時空穿梭”的功能,當朱碧華眼睜睜從兩人面前消失,幾分鐘後又出現在眼前後,兩人久久回不過神來。
“你要我們怎麼做?”兩人清醒之後,異口同聲表態道。
“我們成立一個貿易公司,進行跨時空貿易。”朱碧華早有準備。
朱碧華提出,自己佔80%股份,兩位兄弟各佔10%,但兩位兄弟堅持自己佔多了,只各要5%。最後爭論的結果,兩人各要了8%。
而且朱碧華拿出了1000萬元,兩位兄弟同時拿出了1000萬元。
這就是兄弟,願意拿出一樣多的錢,但股份要求卻非常低。當然,所有人都是聰明人,朱碧華掌握著的這個利器,相當於坐地收錢。
除了朱碧華去異時空有風險外,兩人可謂是啥風險也沒有。
接著朱碧華對兩人進行了分工,楊雙才,坐鎮魔都,主持國內生產、舊物交易及海外貿易。
巴洛日扎,負責海外公司、基地倉庫、軍火貿易。
朱碧華自己,則機動地來往於不同時空位面,核心工作兩項:運輸與交易。
至於公司名稱,三人幾乎都想到一起了:銀河貿易。
找註冊代理機構問過之後,公司的全稱變在了“銀河兄弟(香港)貿易有限公司”。是的,公司註冊地變成了香港,但公司業務地將主要在魔都。
公司確立之後,首先是招人。
招聘各類專業人士,懂文物字畫的,懂拍賣行業的,懂商業貿易的等。
這些事,朱碧華就不管了,他把從抗戰時空獲得的各類物資交給兩人後,又一頭扎進了抗戰時空。
……
此時朱碧華進入抗戰時空,在八路軍那裡已經有“上賓之座”的地位了。
獨立團政訓處主任羅遠發專門給各部隊長官下達命令,如果遇到有啥野兔、野雞等野物,各部隊必須打殺醃製好後,送到團部來!
不是團首長想吃,而是獨立團的貴人朱碧華同志喜歡吃。
而且朱碧華不只是喜歡吃,還願意花高價買走。雖然不足以讓獨立團暴富,但兩支野兔野雞換來的藥品其價值就真的大了。
這次過來,朱碧華主要是想聽獨立團首長們對物資採購的意見,在充分徵求八路軍的意見之後,朱碧華纔好大規模地運送物資過來。
除此之外,朱碧華還想在根據地開設商店,與根據地民衆互通往來,而這一點,貌似也得由八路軍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