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時空商人載具再次升級爲“時空飛船”後,種花家的這種鋼鐵銷售速度,就大大提高了。
只要願意,每次去一趟抗戰時空或大明時空,可以裝載1000萬噸鋼鐵,哪怕整個種花家全部的鋼鐵產量相加,也不過夠朱碧華裝載100次左右罷了。
所以,小載將時空飛船一下子搞得這樣大,貌似浪費了很多運載能力。
即使不以鋼鐵而是以各類礦產品農產品爲運輸對象,可這1000萬噸一次的能力,也太大了一點。譬如1000萬噸鐵礦?煤礦?糧食?總之,不管你想像任何運輸方式,貌似都不太可能是件小事。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時空飛船這種跨時空的運載能力,並不是指那個直徑2000米的時空飛船本身,它採用了頂級的空間技術,本身可大可小;但能夠運輸1000萬噸貨物的能力,卻是指時空飛船所具備的二次元空間載貨能力。
當某一天朱碧華想到這些問題時,心裡覺得很不安。因爲不能滿載,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浪費。浪費就是可恥地犯罪啊!就像你家買了一輛載重貨車,可以裝60噸貨,可每次都拉一兩噸就跑,這能賺錢麼?
所以這天朱碧華找到歐陽克勤喝悶酒,講了內心的鬱悶與不甘。自己身具異寶,可卻無啥用處。或者說有用處,可那用處與應該發揮的作用之間,相差太大。
“小朱啊,這個你得換個思考角度。過去載具一次性運輸能力小,自然要撿性價比高的東西運輸;現在運輸能力超級大,就不能只盯在礦產品、工業品、農產品了,而應該更寬泛一些,譬如一些自然資源。
這種自然資源,並不是指礦產,而是指泥土、淡水等。我先說淡水,如果你願意從其他時空調集淡水到祖國的西北,想來西北的生態環境將會因你的這個行動而變得更加美好。
至於泥土,國家正在一些小島上進行建設,急需大量的沙石泥土以填海,如果你在這方面幫助國家,想來就更好了。”
不愧是老知識分子,歐陽克勤很簡單地就爲朱碧華的運輸能力找到了出路。
這個思路,是非常有價值的。現在除了抗戰時空外,朱碧華還得努力建設大明時空。大明建設,所需要的物資材料,比抗戰時空都還多得多。畢竟抗戰時空的種花家,已經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只要藉助於外力,抗戰時空的種花家很快就能發展起來。
但大明時空想要發展起來,卻不那麼容易。因爲它的基礎太差,差得哪怕你將一件工業品送到他們手上,他們也不知道咋個用。
而且大明時空本身,並無任何一件具有近代意義的工業品。如果有,那也只能稱之爲手工業品。
也因爲如此,大明時空需要發展起來,需要向其輸入更多的物資材料。但是,大明時空卻又較少用於時空貿易的東西。
當然,大明時空作爲待開發之處/女/地,礦產肯定不少,只是想要開發出來,暫時還太困難。而且,朱碧華已經將李自成一系放到了海外,總得給他們的子孫留點東西吧。
所以哪怕不是爲了種花家的現代化建設,只是爲了保持時空貿易平衡,歐陽克勤這個想法也是非常可行的。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你把大明時空的啥淡水運送到現代時空來,豈不是增加了現代時空地球的質量,會不會引發啥不可預知之危險呢?
這個想法,也很有道理。但朱碧華也不是沒有對策。大不了從現代時空運1000萬噸淡水到現代時空,然後從現代時空的海上,運送1000萬噸海水去大明時空得了。反正在大明時空,各大河流下游特別是亞馬遜河的下游的淡水,基本就是白白流入了大海,沒起到任何作用。
“小載,你覺得運送淡水,可行嗎?”外面的專家諮詢之後,朱碧華才諮詢最大的專家。
“只要符合時空貿易原則,本載具不干涉時空商人的任何具體做法。”小載很臭屁地說道。
朱碧華沒說話,內心卻豎起了一箇中指,十分鄙視。尼瑪,還啥符合時空貿易原則,請問你是一個有原則的存在麼?
歐陽克勤說沒問題,小載也說沒問題。朱碧華便開始查找一些資料、數據。這一查找,他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真還十分可行,而且是種花家最迫切需要的項目之一。只不過此前,因爲沒有這種機會,哪怕種花家有想法,也無法落實、具現。
對於緩解西北以及北方的水資源,種花家有一個大的工程項目,南水北調工程。現已完成東、中線工程建設,理論上可向北方年調水278億噸(立方米)淡水,如果西線工程實施完畢,全部調水量可達448億立方米淡水。
朱碧華的時空飛船,其調水量有多大呢?
根據小載提供的數字,如果取水口的水深能達到20米深,200米寬,其理論裝水速度爲:每秒鐘4000立方米(噸),每分鐘24萬立方米,每小時1440萬立方米(噸),也即用不了一個小時,時空飛船就可將1000萬立方米的淡水送到現代時空。
如果以一天來往10次計算,每天的調水量剛好是1億噸,一年是365億噸,與整個南水北調工程的調水量相當。
好處是這樣調水,不需要大量工程,也不影響長江水量;壞處是朱碧華大量的時間,將會消耗在這個項目之上。
但賬不是這樣算的。
先說調水的時間,其實並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亞馬遜河的下游海口,河面寬達240公里,河水平均深20-50米,最深處達100米,在海岸160公里內,海水鹽份大大降低。
也即,只要在海口內取水,壓根不擔心海水倒灌之事。
在這樣的寬度與深度上取水,小載說只需要3分鐘就可完成一次取水行動。再加上把水運送到現代,同樣需要倒入一個大型人工湖泊,也以3分鐘爲計。即使加上時空穿梭也需要一點時間,最終每運輸一趟淡水的時間,也不會超過10分鐘。
如果是這個速度,朱碧華如果一天連續運輸10小時,就可從大明時空運送60次淡水,總量達6億立方米。一個星期爲此項事業工作一天,一年就可調300億立方米的淡水。
如果這個事情,變成了現實,等於是朱碧華以一己之力,爲種花家建設了一個南水北調工程。
種花家的南水北調工程,雖然調水總量不小,但種花家地盤極大,人口極多,工業企業更不少,所以這些水,目前主要解決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的人畜飲水及工業用水,至於農業用水,暫時是不要想了。
而種花家西北生態想要得到徹底改變,必須要解決農業用水和植物成活用水問題。有關資料表明,西北地區年蒸發量達2400-4000毫米之間,也即一平方米麪積要蒸發4立方米的水量。
但解決農業及植被用水,甚至改造沙漠,其實際用水量比這個蒸發量要小得多。種花家近幾年改善生態環境,沙漠南下的狀態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
不過朱碧華調水量也不會只限於年300億噸,而是極可能突破1000億噸。
朱碧華的基本想法是,在整個西北地區,建設1000個蓄水量達1億立方米的大型人工湖泊。考慮到蒸發量的巨大,這些湖泊可以建在山上,湖泊可以挖深一些。既能承接山上的雨水,又能減少蒸發。
而由於水量來源的奇特,這些水庫每隔幾年,還可以幹庫清底,將淤泥挖走取淨。有這1000個大型水庫,種花家的缺水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想通了問題的節點,朱碧華便把自己的這一設想提交銀河集團討論。
這一討論,又討論出了更大範圍的價值與意義。
有人分析說,雖然西北地區蒸發量很大,但只要保證相關技術投入,成活一棵樹的用水量可以控制在500公斤以內,也即朱碧華跨時空運輸一次淡水,可以保證2000萬株樹苗的成活。而衆所周知的是,一株大型喬木所佔的面積,至少在15平方米以上。這樣計算下來,朱碧華一次運送的淡水,理論上可以保證3億平方米麪積一年的綠化用水需要。而3億平方米就是300平方公里。
一次可以綠化300平方公里,一小時就是1800平方公里,一天以10小時計就是18000平方公里。西部青省面積72萬平方公里,理論上朱碧華只需要40天就可保證其全省的全年用水量。
在供水量有充足保證的前提下,如何做好用水規劃,包括制定更加嚴格的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法律法規,就變得極爲重要。
譬如農業用水,就必須堅決反對浸灌漫灌的方式,而只能採取噴灌甚至是滴灌的技術。真要審視種花家這個農業大國,其實就會發現,種花家的農業已經落後於世界先進農業至少40年的距離了。
美國等發達國家,畝產農產品淨收益已經達到了1000美元,但種花家的畝產收益卻一直在300美元以內。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技術包括用水技術的落後。
用水技術的落後,不但會導致水資源的浪費,更會導致畝產用水成本的急劇上升,從而加大整個社會的水利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