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華的異時空調水報告一送到種花家的案頭上,讓種花家相關領導一陣驚喜。這幾年的種花家,可謂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都有大發展,特別是西部的基礎設施,因爲扶貧攻堅政策,得到了極大改善。
對於西部的農業,種花家其實也有很多腹稿,但這些腹稿與想法,無不受限於條件。譬如西北的瓜果,產量品質都非常不錯,相關技術也能跟上,現在的市場營銷其實也能跟上,但就是有些資源跟不上,譬如淡水。
沒有水,哪來甘甜的瓜果?
而這個銀河集團,真心太可愛了,竟然在關鍵時刻,可以給俺種花家一年送來1000億立方米的水。
這讓原本不斷萎縮的西北農業畜牧業林業等,突然間看到了曙光。
當然種花家對朱碧華提出的方案有如此反響,也是因爲銀河集團此前所做的事情,對種花家的幫助可謂功莫大焉。
雖然時空商人載具升級後,朱碧華鬱悶於運輸量不飽和。但客觀上卻也讓種花家想要運到民國的貨物,瞬間增長了數倍十數倍。
譬如抗戰時空的鋼鐵供應,此時的種花家可謂大發其財。
哪怕朱碧華一個星期幫助種花家運送一趟鋼鐵,這個總量也是1000萬噸。而此時日本國一年的產量,也不過300萬噸以內罷了。哪怕是美國,此時的鋼產量也不過3000萬噸左右。
會不會影響二戰的爆發?
呵呵,如果是朱碧華個人,或銀河集團,肯定會擔心這種事情的發生,可既然種花家已全面接管抗戰時空事宜,誰會怕誰???你不打,難道我就不敢打?
種花家可以不挑起戰爭,但西方列強會甘心失敗麼?當種花家的工業品以白菜價格佔領美國和歐洲市場時,這些資本家的代理人,難道會無動於衷?
可以說,在抗戰時空,日本人已經意識到了種花家的厲害,所以想急於脫身。但其他國家,卻暫時還沒意識到?;蛟S他們覺得種花家的變化有些奇怪,怎麼會有那麼多先進產品啊,但除了一些資本開始關注外,其帝國本身,大多還在關注著歐洲形勢。
總之,銀河集團的存在,讓現代時空的種花家開始身輕體健,因爲經濟形勢的走好,國家再次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這種情況下,銀河集團再次送來跨時空調水的大禮,種花家怎麼會不歡喜?
……
西北某縣蓋達,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21萬,根據該縣提供的資料,六十年前該縣河流有山區地表來水約6億立方米,但到了現在,卻只有1億立方米了。
缺少的結果,就是沙化的嚴重。現在每年沙漠都會向草原和農區推進約10米左右,沙進的結果就是“人退”,該縣已經有些鄉鎮,從建制上徹底消失了。
因爲其鄉鎮內的土地,已經全部變成了沙漠,人在那裡,完全無法生存,只得再次“走西口”啊。
但是蓋達在歷史上,卻是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文化極爲燦爛,經濟極爲發達。
種花家把蓋達交給銀河集團進行異時空調水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試點。
此時種花家在發展理念上,已經非常成熟。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牧則牧的思維已經樹立。
蓋達,夏熱冬寒,晝夜溫差大,如果水資源能夠保證,至少有1.2萬平方公里可以種植一季農產品。1.2萬平方公里,折算成田畝數是1800萬畝土地。
當種花家農業方面的領導與銀河集團的負責人到達蓋達考察時,蓋達的領導們幾乎高興得快要暈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這些縣上的領導,此前所做不過“維持會長”之事罷了。只要保證地盤上政令得以貫通,民衆不生事不出事,就萬事OK了。至於啥建設發展,你能發展得贏沙化的速度麼?
聽說國家要在這裡進行農業開發試點,不但要建設一個超級大水庫,採用超級技術進行引水、聚水,還要對整個蓋達的生態、經濟、文化等重新規劃,打造面向未來五百年的超級經濟基地,哪怕最自私的人,此時也跪了。
種花家關於蓋達試驗的想法,都在一份《蓋達國家級生態試驗區試點方案》之中。
在這份文件裡,整體上是種花家出政策,也出一些政策資金、基礎設施資金,但在項目推進方面卻需要銀河集團自籌資金。
銀河集團差錢麼,答案自然是不差錢。
此前的銀河集團,因爲要撫養抗戰時空的各項事業,那時是特別差錢的。但種花家星時空接替銀河集團的任務後,銀河集團就不怎麼差錢了。再說已經運送到抗戰時空的那些設備,也是要產生效益的。
譬如建於九原的製藥公司,其藥品不但銷售在抗戰時空,也銷售到了現代時空。一些利用中草藥製造的藥品,現代時空也非常稀缺。
譬如百年野山參,在現代時空基本見不著了,但在抗戰時空和大明時空,卻不少。
再說時空貿易中哪怕就是送到延河的物資,其利潤也是可觀的。當時朱碧華之所以感覺到難辦,是因爲時空商人載具也即“小載”規定,必須以抗戰時空的相應價格賣出去。
譬如食鹽,在現代時空完全就是糧食一個價,但在抗戰時空,卻是十倍數十倍於糧食價格,這中間的差價是非常大的??上У氖?,小載一限制,朱碧華就沒啥活動空間了。
蓋達國家級生態試驗區,核心目的有二:一是徹底改善蓋達生態環境,遏制或消滅沙化與沙漠,爲西北地區治理探索出一條成功經驗;二是振興蓋達經濟,聚集蓋達人氣,爲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探索出一條道路,甚至爲種花家北方經濟探索出一條道路。
近幾十年,種花家經濟重興逐漸南移,原北方較好的經濟地區,在資源利用完畢後也在逐漸萎縮。
如果你說北方不適合發展經濟,那就是亂說。加拿大也屬於寒冷地區,爲毛別人發展得不錯?
種花家這個方案,被銀河集團形象地稱之爲“拯救蓋達”。
但銀河集團要做的,卻遠遠超過了種花家提出的生態試驗區的試點方案。種花家的方案,主要涉及到農業版塊,但要解決蓋達問題,核心卻不是農業,而是工業。
在蓋達,想要真正發展起來,還得依賴工業。而現在種花家的工業,卻不足以支撐起蓋達的發展。
譬如電力,如果以現有技術,很難在蓋達覆蓋到鄉村,或很難遍佈全境。因爲風力發電效價比較低,太陽能發電同樣效價比較低,除非國家大幅度補助,否則很難直接受惠到農民層面。
如果不這樣,採用火力發電,那就更涉及到能源、發電、輸電、環境污染與治理等諸多綜合性難題。
而哪怕火力發電,也屬於商業行爲,當電力成本過高時,不但老百姓用不起,電力公司自身也難以發展。
譬如住房,在夏熱冬寒地區,原本普通的傳統住房就面臨著各項困難,夏天太熱,難受,冬天寒冷,難受。一句話,宜居性較差。如果想要進行改進,變得非常宜居,又涉及到大規模的改造以及高成本運作。
而列舉的這兩個例子,都需要銀河集團以最新工業技術介入蓋達的實驗。
電力問題,必須採用更高級的風力電力技術以及太陽能技術。而風電與日電的根本問題,就在於材料。
譬如風電的扇葉,如果材料更輕便,更堅韌,扉葉就可做得更大;如果動力電力轉換材料更加先進,其轉換率就會更高。
日電同樣如此,一平方米電池板,傳統的電力轉換可能在0.05千瓦時,也即50瓦的燈泡可以照明一個小時,那麼新技術新材料下的電力轉換效率,則可提升一倍或幾倍,這等於是讓其每度電的成本降低了一倍或幾倍。
而且傳統的太陽能電池,因爲電池板轉換率低,其發展一直受到限制,因爲轉換率低,其空間效價(費)比也非常低。畢竟,適合鋪設電池板的空間,總是有限的。由此導致一些地方,發展日電時並不積極。
不過,因爲銀河集團掌握著遠超這個時代的黑科技,讓種花家在風電與日電技術上,不再受到限制,而困撓種花家的能源問題,也將徹底得到解決。
當然這是另外篇目要講的內容,此時,銀河集團開始在試驗方案上,進行細節設計。
國家選擇在蓋達試驗,其實有個潛意識,那就是蓋達很多地方,此前是農區,但沙化過後,民衆已經外遷逃離,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試驗,自然不能再回到過去,把農民遷回來了事,而必須進行新的設計。
或許說,除了技術與項目的差別外,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去是小農經濟,而新的蓋達,將會是現代農業經濟,以規?;⑵髽I化經營爲其特徵。
作爲1800萬畝土地,銀河集團只準備設立50個現代化農業公司,平均每個公司將要管理36萬畝土地。
除此之外,還要設立20個草業公司和10個林業公司,將整個蓋達的宜農宜草宜林土地,全部利用起來。
在這種新的設計下,除了原縣城內的土地,銀河集團不參與管理之外,其他土地,包括新的鄉鎮建設,都將以銀河集團爲主。
至於蓋達所有項目的關鍵核心,蓋達湖,則建立在祁連山下。
這裡地勢較高,除了朱碧華從大明時空運來淡水外,還可承接祁連山的天然降水,以及春季的融雪。
而在這個蓋達湖之下,則以明水渠、暗水渠的方式,將水送到整個蓋達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