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奪舍二之俏晴雯
王氏提起這個話題,倒也無需多言。元春入宮掙前程,也是賈母心願。
一般女孩子只要過了小選,都得在宮中當差十二年,年滿二十五歲才得出宮婚嫁。二十五歲,整個青春算是耗光了,哪裡還能嫁得好人家?
所以,在對待元春問題上,賈母王氏這對婆媳,難得心意相通:既然必須要在宮裡熬夠十二年,何妨力爭上游,做個主子娘娘!
再者,賈府目前已經失卻聖心,急切需要一個強大後盾支撐,須知賈赦襲爵連降三級。再無強援,再襲爵,只怕不入流了。
眼下,賈府男人每有一個上得檯面,入得帝王之眼,所以,元春事情要成功,還得靠舅爺王子騰人脈。
這一點,賈母很清醒。這也是賈母一再容忍王夫人的原因之一。
故而,王氏要求,賈母不僅允了,還殷勤的叮囑幾句,吩咐恰好趕來請早安的鳳姐,備一份重禮帶回去。
鳳姐口裡答應,心裡卻犯了嘀咕,姑媽要回孃家爲何不邀約自己一起呢?
再有,前幾日駙馬家長子娶親,鳳姐在酒宴上見過二嬸,說起過元春所謀之事,只能緩緩圖之,求急不得,如何今日又要特特走一遭?
鳳姐心裡不免犯了狐疑。
這倒不是鳳姐心眼子多。
王氏這般急切回孃家,正如鳳姐所猜,並不全部爲了元春,不過她所謀求,說是爲了元春也勉強算得。
王氏此行爲主謀求兩件事,一是懇請兄長利用宗人府的關係,堵死寶釵小選機會。說起來,這也是寶釵母女倨傲態度,讓王氏一貫俯視衆生心靈受到刺激。
元春入宮已經苦苦掙扎五年,尚無結果,她不想再等了。
她之所以避過鳳姐回孃家,就是要懇求孃家襄助寶玉奪爵。
她要兒子上位成爲榮府小爵爺,藉以彌補心中缺憾。
王夫人明確跟王家當家太太王子騰夫人表示,她反對寶釵進宮跟元春爭寵,因爲王家資源人脈都有限,不可能同時扶持兩個娘娘。
寶釵比元春年輕,王夫人很怕她奪了元春富貴機緣。
王子騰夫人聞言沉吟半晌,這個妹妹真是什麼都不肯放過,當初踩妹妹爭嫁榮府,今日又踩外甥女兒。
她笑容有些勉強:“這個,妹妹須知,寶釵進宮是你兄長一早答應二妹妹,寶釵與元春,都是王家外甥女兒!”
還有一層,王子騰夫人沒有吐露。
寶釵進宮則是王家預備元春失敗後補救後招。
王子騰扶持外甥是爲了讓自家血脈融入皇家血脈,而寶釵容貌才華不輸給元春,且比元春年輕,一旦元春爭寵無望,寶釵是個很好的續接之人。
只要能夠讓王家富貴長長久久,上位者是誰並無多大關係。
再者,薛姨媽比王夫人出手更大方,每年給孃家進貢錢財不在少數。
王家這些年不比早年經手海運,銀子淌水一般進出。
自從王子騰把海運上交朝廷,王家銀錢來源切斷了,王家人大手大腳習慣卻沒有斬斷。
坐吃山空,王家府庫逐漸空虛,銀根日漸緊缺。宮中運作可是需要大把銀錢開路才成。
那些內侍,總管,宗令,不用銀子餵飽,豈肯替你辦事。否則,任憑你是天仙化人,把你分到幸者庫去,這一輩子就算完了。
所以,元春能夠做藏書閣女官,時時面見太后娘娘與聖上皇子,這都是用銀子堆出來。
之前,王家銀子堆山填海,不在乎。如今王家今非昔比,王家因爲需要大筆錢財運作,已經開始舉債了。
王子騰夫人把這話明確告知王夫人。
王氏馬上表態,只要寶釵不進宮,元春能夠出頭,一切費用自己願意承擔。
王氏生恐嫂嫂不答應,忙著允諾,作爲對妹妹薛姨媽補賞,自己可以讓寶玉迎娶寶釵。
王子騰夫人這才答應,暫時擱置寶釵進宮運作。
王夫人高興之餘又跟嫂嫂說出今日真正來意,希望孃家支持寶玉繼任下一任爵位。
這個要求被王子騰夫人當即回絕。
寶釵不進宮,嫁給寶玉都沒問題,萬一元春爭寵不成功,沒有薛寶釵,王家自己還有女兒備用。
但是,王家不會扶持寶玉襲爵。
賈璉是榮府正經繼承人,他繼承爵位名正言順。
反之,王家若是運作讓寶玉襲爵,則會落人口實,弄不好要被御史攻擊,聖上厭棄。
再者,鳳姐是出自王家,她繼任候府女主人,必定偏向王家。
寶釵成了榮府女主人,必定以薛家族親爲先,一心一意扶持薛家親兄弟。
王子騰夫人態度異常堅定:“這事你二哥已經答應了大哥大嫂,且那鳳哥兒可是老太太老爺子生前心頭寶,無論如何,不能叫兩老泉下難安!”
王夫人破碎了榮府老祖宗夢幻,甚是失望!
王子騰夫人對於這個大姑子六親不認貪婪之心,甚是厭煩,卻也不願意姑嫂失和,畢竟他日元春封妃,王氏纔是正經皇親國戚。
爲了安撫王氏,王子騰夫人忍耐再三,拋給她一個大大喜訊:王子騰目前發現一個立功的機緣,正在查證落實。一旦成功,元春封妃指日可待。
她叮囑王夫人要耐心等待,不要在這個時候傳出什麼有損名譽之事,影響元春前程。
王夫人心懷這個驚天富貴之夢迴到榮府。心中被喜悅充滿,志得意滿,似乎已經手握富貴,今生再無遺憾。
至於寶玉襲爵,王家不幫忙也罷,等到元春封妃,生下正經皇子,害怕寶玉這嫡親國舅爺沒有高官厚爵?
王夫人從此,日日沉浸在自己富貴夢裡,目下無成,似乎整個榮府也裝不下她了。
再看賈母黛玉祖孫,無異看著手指尖上兩隻小小螞蟻,她只要稍微用力,隨時可以把她們捻的粉身碎骨!
心懷此念,王夫人日日燒香唸佛,祈求元春早日封妃,就連心肝寶貝寶玉也撒手不管了,隨他去跟黛玉纏磨。
三月初,黛玉在李莫愁靈氣滋潤下,身子很快康復,膚色紅潤,容光煥發。
之後的日子,少了王氏惡意誹謗挑刺,寶玉黛玉過得順心如意,就連媚人晴雯這些伺候之人也過得悠哉遊哉。
黛玉是那種心口合一性子,心裡歡喜,臉上笑容便燦爛明媚。
因爲跟寶玉情投意和,不再把寶釵當成對手。
二人都是極爲敏慧的女子,才情相若,知趣相投,很快的,二人成了無話不談朋友。
黛玉這幾年跟三春姐妹越發親密,把她們當成嫡親姐妹一般看待。
如今添上一個寶釵,雖然心裡看不起三春平庸,面上絲毫不嫌,日日與她們一處作伴,談詩作畫,笑看四季風雲變幻,融融一團,日子過的順心快樂。
回頭再說李莫愁,黛玉痊癒之後,李莫愁壓根不提告辭之言。把自己當成黛玉正經丫頭,一如既往張羅黛玉起居飲食。
黛玉跟晴雯相處很舒服,心裡很喜歡有她相伴日子,也不催她走。
寶玉只要黛玉喜歡,他就喜歡,壓根不提這事兒。
賈母看著他們幾個其樂融融,樂得自在,不管閒事。
各人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李莫愁心願得償,暗自偷笑不已。從此在葳蕤軒紮了根。
這之後,李莫愁打消了教導黛玉練氣打算,只在黛玉微恙之時輸給內力。
黛玉看那李莫愁就是冬日火爐子,夏日清風,生病時候丸藥子。似乎一刻也離不得了。
黛玉因此越發倚重李莫愁,起居飲食無不聽從李莫愁建議。
李莫愁只想跟著黛玉,黛玉並不是陸展元,不是她的心頭痣。她並不想獨霸黛玉,佔據葳蕤軒稱王。
葳蕤軒裡,不過是之前紫鵑一人獨大成了如今三足鼎立。
李莫愁、紫鵑、雪雁三個大丫頭責任分明。
當然,紫鵑還是最大。她總管葳蕤軒錢財與外面各方交際應酬。雪雁則管理內務,諸如黛玉衣物釵環,都歸她管理。
李莫愁轉管黛玉吃吃喝喝,冷暖調度。亦即,黛玉什麼季節吃什麼,吃多少,喝什麼茶,濃淡這些,都歸李莫愁操心。
再有穿什麼衣衫歸雪雁管理,穿多少卻歸李莫愁管理。
還有何時出門應酬歸紫鵑安排,但是能不能出門,能不能見人,要歸李莫愁管理。
像是春寒之日夜,半臨湖吹涼風這種事情,在李莫愁這裡絕對不會再行發生。
隨後,李莫愁心態安靜了,除了自己日夜修煉內外功夫,就是一心一意研究黛玉飲食起居,她要保證黛玉這個老闆不會被王夫人謀了。
此後,李莫愁在賈母請平安脈的時候,透過賈母,問太醫討了幾濟風寒風熱應急的方子,然後拉了賈母虎皮,拉了紫鵑親自去藥房做成藥丸備用。
順便利用賈母名頭,把自己前世今生研製許多秘方,凡是利於黛玉的都製成丸藥備用。
賈母聞訊,心裡只有高興,甚至專門給管藥房賈菖透了話,葳蕤軒所用藥材,一色在榮慶堂賬上開支。
也別說,這一年,黛玉在紫鵑李莫愁雙重照顧下,順順當當,冬日竟沒再犯咳嗽。
黛玉身子日益康健,生病少了,不僅面色紅潤水潤潤的蜜桃似的,身量竄的也快,高挑婀娜,搖搖曳曳,江南女兒風姿盡顯。
賈母看在眼裡,一如瞧見當年女兒賈敏。一時心裡蜜糖一樣。重重賞賜黛玉屋裡丫頭婆子,尤其紫鵑晴雯雪雁三個,過年不僅得了雙份金錁子銀錁子紅包,還一人得了一雙鹿皮靴子。
這一年也臘月三十除夕夜,外面下了雪珠子,晴雯紫鵑一人一身大紅猩猩氈披風,簇擁著一身狐貍大氅黛玉踏雪尋梅,寶玉則親手在前挑燈引路,活脫脫一幅四美雪夜尋芳圖。
惜春嚷嚷要描下來,裱起來。
賈母看著著和諧場景,心裡愛不夠,心裡猶豫著要不要乾脆把晴雯直接調給黛玉做大丫頭。
反正晴雯的賣身契就收在賈母匣子裡,不如一起給了黛玉收起來。
晴雯言辭犀利,疾惡如仇,尤其對陣王夫人之時,有心計,有膽魄,硬一手,軟一手,弄得王夫人狼狽不堪。
紫鵑再這個府裡關係盤根錯節,跟賴家也是親眷。這二人輔佐黛玉,必定如虎添翼,黛玉也不用那麼辛苦。
復想起黛玉已經有了紫鵑雪雁兩個大丫頭,晴雯再掉給黛玉,就越過三春姐妹了。黛因此跟三春生分了,反而不美,遂按下了心思。
賈母看著晴雯暖暖笑,其實,只要晴雯心理向著玉兒,在哪裡領月例都是一樣。
卻說李莫愁,自從那次發覺王夫人利用人蔘養榮丸暗害黛玉,此後月月事先備好毒丸,將王氏與黛玉藥丸調換。
當然,李莫愁每次都會留下一顆黛玉藥丸,註明日期,錦盒收藏備用。作爲他日跟林如海見面投名狀!
在王夫人自以爲得計,日日爲了黛玉香消玉殞而奸笑之時,且不知道她親手準備毒丸,悉數進了自己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