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神霄鼎上,獨孤強虛空平躺在一片濛濛光芒之中。
獨孤離立於寶鼎跟前,身週五道星光團拖著長長的尾巴緩緩遊動。
這裡是天魔峰頂,天魔盟總壇所在。獨孤離爲求保險,專程請教七夜指導,再靜思五日,終於開始爲獨孤強聚靈。
隨著心念一動,五團星光飛入天霄,五方世界,無數星辰,投下無窮星華,獨孤離不敢冒險,先只是截取很少一團,慢慢導入獨孤強識海,靠近他那殘缺的元靈,再小心翼翼地釋放出一絲,看著那絲星光被慢慢逸散,將元靈包裹住,許久,那絲星光才黯淡一些,若非獨孤離全神貫注,幾不可察。而這一絲星力中,又以青龍星力消耗爲主,其他四屬星力爲次。獨孤離將他識海中被吸收之後的星華導出,又輸入一絲五方星華,小心計量,周而復始。
這是個細心活,除了耐性,還要把握好力道程度,所謂虛不受補,開始時自然是不能導入太多星華的,否則怕是不用再治便直接掛了,正是考驗這二十幾個月來成果的時候。
獨孤離頭上漸漸冒出細密汗珠,秦月茹不忍,握著手帕便欲上前爲他拭去,驀然手上一緊,被七夜握住,任憑她恐嚇掙扎,他只是一臉無辜地看向前方。秦月茹氣急,卻怕獨孤離受到影響,不敢胡鬧,只好拿眼光死瞪著他。後者臉上卻是一片我沒見到的坦然。
日落日升,月升月降,已過去四日光景,此刻正是明月高懸,縱然獨孤離天仙境界,也感覺有些吃不消,又不敢有絲毫大意,勉力維持原狀。驀地,獨孤離眉頭一揚,就在剛纔,獨孤強識海內的那絲元靈,突然好似從沉睡中甦醒,輕輕地顫了一下,念頭起伏,然後,獨孤離還沒來得及將剛被吸收過的星華導出體外,一股微弱的神念便沿著獨孤離運送星華的路徑迎了上來,鑽進獨孤離掌中星華團,自發吸收起來。
獨孤離大喜過望,壓抑住心頭的激動,小心地呵護著手掌的星華團,源源不斷地攝取周圍星力,輸入其中,同時把握那絲神念吞噬的速度,儘量做到出入平衡。
元靈顫抖地越發厲害,神念吞噬星力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從髮絲道細繩,從潺潺小流到嘩嘩渠溪,獨孤離敞開了供應,吸多少,便從周天星斗處攝取多少。
四周漸漸亮起點點光亮,好似螢火蟲,紛紛點點地投入獨孤離手中那團星華,與內中神念合到一處,神念開始增強,獨孤離已經能清晰地感受到生命的跳動。
光點越來越多,從四面八方飛來,這些便是獨孤強遊離在天地間的元靈碎片,神唸的迴歸,元靈漸漸復原,吸收星華的力量越發大了,已不滿足獨孤離手掌的“彈丸之地”了,自動升起,天地間星華涌入。
獨孤離放任其自主,只是將自己從周天攝下的星華盡力凝聚在一小方空間中,助其加快速度。
如此又是數日,已無元靈碎片歸來,獨孤強元靈漸漸凝練,卻分明仍有不足。獨孤離眉頭蹙成川字,心中有些不解和焦急。
七夜見狀,悠然提醒道:“現在歸攏的殘靈不過是分散在雲界的那一部分而已。”
獨孤離雙目一亮,探手虛擊,空中無聲出現一個黑洞,連接世俗,體內五行仙氣盡化成乙木之氣,充入其中,形成一條被木屬仙氣撐起的空間甬道,連通兩個世界。
隨即就見一羣光點迅速從通道處飄出,會聚入至獨孤強識海。
沉睡的獨孤強猛然起身,卻未睜開眼睛,而是盤膝疊手,入定了。
獨孤離心頭喜極,五行神霄鼎光華大盛,先天一氣噴薄而出,包裹住獨孤強。天地間,靈氣星華瘋狂向獨孤強涌去。獨孤離豎指在額心一劃,睜開天眼,只見獨孤強識海中,原先透明的元靈已有了實質,星華、靈氣經過先天一氣過濾,涌入其中,迅速化成一個嬰兒,然後緩慢穩定增長,半日工夫便已長成少年,模樣十七八歲,然後頓住,元嬰發出青色清光,忽強忽弱,時明時暗,獨孤離微微一笑,動念間,便將包裹他的那團先天一氣強行送入他識海中。先天一氣從元嬰腳底慢慢攀升,將其全身覆住滲入。
一聲清嘯,獨孤強睜開眼來,元嬰猛地一搏,將獨孤離、司馬致遠、茅山祖師當初加諸其上的各種禁止層層破開,下丹田中,龍虎金丹紫金二色大盛,最後,竟化成五彩,一股氣勁從腳底泛起,抵達喉間,不吐不快,萬般喜怒憂愁盡皆化作一聲長嘯。
嘯聲中,元嬰光華爆射,生長,凝結,終究化作與其肉身一般無二,元神。
空中好似有層無形階梯,獨孤強緩步踏下,走至獨孤離身旁,兄弟兩相視一笑,後者小腿一軟,跌坐在地上,有些憔悴的臉上笑意燦爛。這十多日來,獨孤離心神已是耗費至極。
無意間瞧見七夜盯著獨孤強,臉色肅穆,心中頓時一咯,莫非出現了什麼變故?
獨孤強了然地微微一笑,示意無礙。心頭念動,元神出竅。與肉身一般無二的元神之上發出飄起清光,漸漸透明,而周身主要穴位上,各亮著一個小光點,總計三百六十五個,暗合周天之數。此刻,赫然散發著絲絲飄渺的星力,隱隱成青龍形狀。
不單如此,失去元神主持的肉身,驀然泛起五道彩光,金、藍、青、紅、黃,竟然五行俱全了。
獨孤離有些愕然,相較於獨孤強元神異變,他對他肉身變化到隱隱還能猜個大概。人之丹田有三,凡人修行,萬千竅穴吸納天地靈氣,會聚中丹田,後依功法、境界而分,法修者靈氣上衝至上丹田(識海)或孕育元靈或供養元靈(元嬰、元神),武修便下沉至下丹田或凝結虛丹或爲內丹吸收,法武同修則是兩頭兼顧,同時進行。
中丹田,通俗來講就是一箇中轉站,看似無關緊要,實爲至關重要,天地靈氣入體,中丹田首要便是篩選——人之五行脈相體質,便由此而顯。中丹田不健,修行便無法進行,如獨孤離五行散脈,便可算是天生中丹田被破。
獨孤離在茅山九霄萬福宮第一次見到獨孤強時,其人上丹田元靈潰散僅餘一絲,中丹田正是被破,若非下丹田還算完好,以龍虎金丹入駐,再加上獨孤離無數種靈丹和司馬致遠、茅山地仙老者合力,早已形神俱消。可恰恰也是因此,其原本木屬體質便變得與散脈極其類似,無《合行奇書》秘法修煉,卻有現存元靈可用,元靈復原,化嬰成神,接掌肉身,激發本就性屬混沌的龍虎金丹,成就五行之身便再自然不過。
至於元神?不說獨孤離了,便是獨孤強自己也不敢肯定。獨孤強歷經大變,無數親人在自己眼前逝去無法相幫,只能攜弟逃亡,險死還生,昏迷之時那絲風中殘燭般元靈忽聞得道、佛、魔、儒家大道,盡是無上妙法,觸動之下,有大悟,傷愈而突破至元神境界情理之中。唯有成就青龍星力元神,算是意料之外。
便是七夜也無法堪透,星辰之力量在人間雖然珍貴,可在天界,但凡達大羅金仙境界仙神,便能以身合道,在無盡虛空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本命星宿,以星力修行變成尋常,卻從未聽過有如此異變,最終只能將之歸爲機緣二字。當然,這隻有好處。
要不老古話說得好:“禍兮福之所伏。”不管過程如何,獨孤強挺過了,而後禍後獲福,便是如此了。
獨孤強因禍得福,卻是將七夜興致勾了起來,待獨孤離稍作休憩,便急不可耐地將他帶離了天魔峰。
天魔峰上有魔神殿,供奉的本是七大魔神,在魔修心中是與三清在道家修士心中一般的存在,不過在天魔盟一統天下魔修之後,便改成了三位,還是他們從爲聽說過的,不過沒人有異議。而在魔神殿底下,則是魔修心中最爲恐懼的地方——地獄魔牢。
七夜拉著獨孤離,朝三位無名魔神像恭敬地磕了三個頭,天地轉換,獨孤離和他已到了另外一個空間。似是一個無門石室,頗爲寬敞,獨孤離一眼便看出這是一個逆行空間,進悟阻礙,但是若非空間神通大成,就別想出了,呆這一輩子吧,極爲適合作爲關押被判無期犯罪的牢房。自然,這就是地獄魔牢了。
牢內,四人一狼。
一根巨大的鎖鏈穿入石壁,另一頭,拴著巨大黑狼的脖子,貪狼。
四人中,血魔老祖閉目打坐,身後立著三人,個個魔氣磅礴,隱有化形之狀,竟都是六階修爲,若是司馬致遠在此,定能認出其中一人是北方魔教祖師星宿老魔。只是眼下三人雙目無神,神色呆滯,赫然都是被煉化了元神,成了傀儡。
這三位六階魔修都是天魔盟收攏天下魔修時降服的一方巨擘,可是,修爲已高,屈人下便難,忠誠可靠程度較之他人自然遠遠難如。放不可能,殺太可惜,折中便練成護法傀儡。可憐可嘆。
七夜和獨孤離甫至,血魔老祖便醒來,貪狼則發出一聲咆哮,嘶吼著掙動身軀,將鎖鏈拉得筆直,錚錚作響,對著二人呲牙咧嘴。看周圍地面、石壁上的爪痕,顯然不是一年半載如此了。
七夜走至血魔老祖身旁,恭敬俯下身,不知說了什麼?良久,血魔老祖點點頭,深深看了一眼獨孤離,語氣平淡道:“那就開始吧!”
七夜點了點頭,對著獨孤離說道:“請務必盡多引動西方星辰,拜託了!”
獨孤離原本身心疲勞未消,救治好獨孤強更有無數話語要說,卻別心情觸動的七夜毫不通融地強行拉走,來到這鬼地方,又被晾在一邊好一會,心中本氣,只是念著受其恩惠,又有秦月茹這層關係,纔沒發作起來,臉色卻多少表現出些許不悅。此刻卻見對方言語誠懇,更是夾著些請求,少見的有些服軟,想起當初他初見貪狼時的囈語,心中突然生出幾分感慨,嘆了氣道:“你放心,我定然盡力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