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封山,衆修士互禮之後,紛紛退去。
關心等人圍在獨孤離身旁,默默不語。良久,關心試探道:“師傅……”
獨孤離沒有動靜。
張天正臉色也不好看,輕輕開口道:“離兒……”
獨孤離還是沒動。
崑崙祖師覺得今天是自己嘆氣最多的一天了。搖搖頭,突然,身形一僵,看向天空,臉色微變。留意到他表情的張天正擡頭望去,原本,隨著青城祖師飛昇便應該散去的劫雲仍穩穩當當停在天空,不只這樣,還多了一團厚厚的血雲,天空血、墨兩團厚雲翻涌,越聚越多。張天正臉色發白,心臟好像被猛地狠撞一下,喃喃道:“死劫,死劫!”
獨孤離,在這種情況下,要渡劫了。
他在茅山聞聽家中噩耗,失理智而瘋魔,修爲暴走而增,已經隱隱然達到五階巔峰,與一元珠合成半體,修爲頓時水漲船高,徹底超越五階,天劫降臨理所當然,可是,他已入魔。
“天師可移駕後峰祖師觀,此觀有本派歷代祖師加持法力,能靜心寧神,當可擋得內劫一二。”淡嗔聲語響起。
張天正不及猶疑,抱起獨孤離化作一道光華閃入青城祖師觀。大門兩側,淡嗔和十三位掌老立成兩行。觀中空曠,走進大門,當中露天大院,左右高牆,正門太清神像,下方階梯神龕上,擺著青城歷代掌教仙位(成功飛昇者)、靈位,此外,便是地上一個蒲團,再無他物。
淡嗔從張天正手中接過獨孤離,閉目的獨孤離猛然睜眼,淡淡眼光落在淡嗔臉上,片刻後復又合上。淡嗔視若未睹,平靜地將獨孤離扶坐在蒲團上,幫他盤膝,擱手,擺成五心向天之勢,自己坐在了他的對面。十三位青城掌老對視一眼,走出十二位,坐在二人周圍,閉目入定。
剩下一位,眼神清澈,伸手示意張天正和後趕來的諸人退出。張天正一聲冷哼,根本不理他,跨步便欲朝中間走去,那人身形一偏,跨到他身前,雖是一言不發,卻是絲毫不肯相讓。
“退了吧!”關鍵時刻還是崑崙祖師出聲。
張天正沉默了片刻,終是在那位青城長老的帶領下隨著衆人一同退下。
刺啦一聲,雷降。
黑紅二色雷蛇相互纏繞,將整個青城後峰淹沒,隱見內中清光閃爍。
雷聲隆隆,風聲呼呼,火光爍爍,洪水滔滔……
各般雜響中,突然傳出清明經聲:“生死禍福,皆歸無量。生者死爲歸,死者歸自生。禍?;ヒ校瑹o窮無盡。人、事、物、法,皆有生死,皆有禍福。交融相存,永無止境…………”
青城諸掌老虛坐空中,附聲道:“……道化無形。既爲無形,則無生死。既無生死,則無禍福。故修道於人,實爲非人。得道還虛,便離妄世。生死禍福皆爲虛幻……”
王毅虛空而坐,附聲道:“……欲得道,先修人。爲人者,無爲而無不爲,道法自然。上善若水,七善立身。爲而不爭,可謂人聖。即爲人聖,便爲得道。自然修行,可傳聖道。既得聖道,便爲大聖。大聖者,虛歸太清矣……”
衆青城弟子虛空而坐,面向祖師觀,附聲同念《太清洞玄真經》。
崑崙祖師擊手而唱:“靜虛無,羅天地,彌綸太虛,千變萬化,千教萬門,千論萬語,無非善惡,衆生萬類。善者,無貪、無嗔、無癡,惡者,有貪、有嗔、有癡,心性不同,而道不同,如水清濁,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惡者濁也,陰氣之凝重而下墜沉淪,清者善也,陽氣之集聚輕而上升……”乃是玉清妙法。
張天正臉上肅然:“……凡心,在法境界,種種神光現前,上清道祖顯像,或耳聽到無形諸語音,而心歡悅,不辨真僞,不思進取,而迷失自性本真,則自墮魔境……”上清妙法。
司馬坤、司馬寧靜同道:“……凡心,在世間,種種附體者說,言禍福吉兇,言世間興衰,言仙佛道祖,皆惑衆,惑世間,其心如波,風起而浪,故若夫信之,隨波逐流,業重罪深,自墮魔王眷屬……”上清妙法。
徐詩晴頭頂佛輪,佛輪中,端坐靜如法相,閉目梵唱:“於世出世間,皆以無相爲定,以無住爲慧,定慧雙持,不以有執有,不以空執空,如行雲流水,雁行無痕,逍遙自在,與真合道,證得自性三明,以三明之智,通達三世之因緣,妙用而無窮……”佛家妙法。
呂布頭頂佛輪,佛輪中,端坐智光法相,閉目梵唱:“行以無我爲定,以無爲爲慧,定慧雙持。於千境萬界之中,不亂方寸,以定慧之智,妙察諸因緣。衆生迷執,萬千心態,不出三心,三界衆生,因此生,三界衆生,因此了……”佛家妙法。
司馬致遠執筆揮豪,仰天放歌:“天執法,自然之道,依道而修,依道而行,依道而靜,依道而定,依道而悟,依道而思,依道而濾。自然天道,運行自然法度。天以人心爲基,定天下之律,人之需,儒道也……”儒家妙法。
便在這時,天際遠遠傳來妙曼琴聲,歌曰,:“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弓偒熞院陀栀?,指潛淵而爲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阋嗅葆澹窆怆x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不是什麼妙法,只是一曲《洛神賦》。
外有天劫雷降,內有心魔亂性,內外夾擊,是爲死劫。
外劫可擋,以獨孤離修爲,輔以諸般法寶,度外劫輕而易舉。奈何心劫難度,獨孤離心萌死志,三清聯袂,道佛合盟,儒魔相助,無力迴天,萬般苦功皆作了土。
獨孤離閉著眼睛,朦朧間又來到了那個空間,無一物的空間,這次沒有誘惑的聲音,獨孤離神智很清醒,清醒地消失在天地間。萬千妙法經聲在他身邊圍繞,卻絲毫擋不住他前去的腳步。直到《洛神賦》響起,他的腳步一頓,而後義無反顧,再次前行。
空間似乎到了盡頭,在雲霧繚繞深處,突然出現一棟巨大莊園。獨孤離走到大門前,輕輕一推,大門無聲而開。緩步入內,一切是那麼的熟悉和陌生。走過大院,轉過數棟泥石大樓,場景一轉,耳目一新,一羣古風木樓依勢而建,三三而分,成一井字。人頭攢動,形色匆匆,直接從獨孤離身體中穿過,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獨孤離隨著人羣來到一棟樓閣前,一個老婦人來回走動,時而對著旁邊的老者說些什麼,神色間有些怨恨,老者臉色木然,周圍有兩個年輕男子和兩個婦人,口脣不止,正努力勸導著老婦人。突然,一個嘹亮的哭聲劃破黎明的黑暗,獨孤離身子一震,他聽到了聲音,他在這個空間第一次聽到了聲音。兩個老人臉現喜色。房中,走出個婦人,懷裡抱著一個瘦小的嬰孩。
老婦人接過小孩,在他褶皺的臉上親了又親,口中似在說些什麼,兩行淚水順著臉頰流到嬰孩頸窩。嬰孩突然不哭了,眼瞼抽動,終於,使勁地睜開了眼,看著眼前的老婦人,咧開嘴笑了,獨孤離走上前,小孩似看到了他,笑的更歡暢了……老婦人的淚流的更急了……
獨孤離穿過衆人,走進房中,這對他來說真真實實的房間,以至於,周圍的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只有那張牀,還有牀上的那個女人。女人很漂亮,似乎還帶著些稚氣,臉色很白,獨孤離睜大了眼睛,眼前人便一陣模糊,只有,那帶著笑意弧度的脣,越發的明朗了……獨孤離伸出了手,慢慢地撫向一動不動的女子,就要觸到那張脣了,他卻遲疑了,手指微微彎曲。然後,他似下了決心般,手掌覆了上去。人影突然泛起一陣漣漪,獨孤離穿過女子,穿出了房間,進入另一個房間。
四下打量,這是個裡間,很清楚,一切,桌子、椅子、牀,盆景,玩具咕咕雞,迷你***,坦克……走過弧形門戶,是大廳,那裡,比當初更顯老的婦人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看著門外天上的圓月亮,輕輕述說:“……嫦娥吃了仙丹以後,就一直飛呀飛呀,終於到了月亮上,再也下不來……”小男孩在她懷裡睡熟了,發出呼呼的輕響,應著婦人在他背後輕手拍聲。獨孤離第二次聽到了聲音,兩個人的。
天亮了,老婦人正在修剪自己最喜歡的那盆冬梅,突然,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哭哭咧咧的跑進來,拉著老夫人說什麼,老婦人握著剪刀的右手一顫,左手迅速滲出鮮紅的血液。老婦人不著痕跡地將血液拭去,蹲下聲來,臉帶微笑,不斷地安撫。可是小孩卻怎麼也不肯聽,不斷扭晃身子蹬著腳。老婦人良久無功,突然就怒了,拉起小孩,匆匆走出,東拐西拐,拐到另一間房裡。那裡,一個年輕婦人正瞪著一個小孩大聲怒罵。老婦人快步上前,擡手就是一個耳光……獨孤離又聽到了,那聲“啪”,清脆響亮……
還是那個房間,老婦人坐在椅子上,不斷咳嗽,捂著嘴的手帕迅速染成了通紅。突然間,似聽到了什麼聲響,老婦人飛快地將手帕往椅子下一扔,擡頭就見一個十五六隨的少年旋風般跑了進來。臉色通紅,指著她,大聲地喊叫著什麼,而後,抱起那盆冬梅,使勁往地上摔去,又拿起了杯子,盆子……老婦人臉上刻意裝出了的笑意還沒散去,凝滯著,看著怒氣衝衝跑出去的少年,張了張嘴,卻沒講出一個字,啞然了,然後,咳嗽的更厲害了,指尖鮮紅的液體不斷滴落……獨孤離又聽見了,他聽見了盆景落地的碎聲,還有老婦人止不住的咳嗽聲……
還是那間房,老婦人躺在牀上,臉色從未有過的白,髮絲凌亂,周圍站著一羣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男人都沉默著,女人都拭著淚。老婦人看著諸人,臉上掛著一絲黯然,當初抱出嬰孩的婦人離她最近,她清楚地聽到了那句:“可憐我苦命的明兒,從小沒了爹孃,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現在我也去了,他以後怎麼辦……”獨孤離也聽到了。
那個婦人跑了出去,領回少年,而老婦人,已經合上了眼……
獨孤離揪住了自己的心……
而後,有一天,變成青年的少年突然回來了,帶回來一粒紫金色的丹藥,同時帶來了,他承受不住的後果……
祖師觀中,獨孤離身軀佝僂,緩緩地往旁邊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