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奇遁之術

妖修內丹,丹成便可化人。引氣入體,爲真氣;真氣液化,爲真元,是爲後天極至。液態真元聚抱成團,變換不定,爲虛丹;虛丹凝結,硬逾金鐵,爲實丹;實丹大成,陰魂陽魄合一成靈,煉體金剛,成就金丹;金丹大成,天劫降臨。

丹成入先天,而達實丹之境後,若是煉出元靈,便是肉身被毀,亦可保神識記憶轉世,抑或直接奪舍他人肉身。只是後者爲正道所不容,可你見過幾個會乖乖聽正道所謂正義之舉的妖魔鬼怪?於是乎,奪舍變成了妖修和魔修失去肉身後的第一選擇。不過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天下修士衆多,難保不會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邪修,同樣道理,也不就能保證白米飯中不會有一粒老鼠屎,甚至可能是好多粒。再者說,當今修行不修心之士若過江之鯽,除卻功法之外,單從道心而言,正邪早已混雜難辨,這是獨孤離的想法。

當然,奪舍並不能當是家常便飯,說吃就吃的。首先,要與自己內丹屬性相合,內丹本由肉身修來,元靈又由內丹造就,自然也是分五行的,其次,肉身還得夠強,不然就奪舍之後心境是夠高了,修爲卻是夠菜,而這種人通常是邪魔的最愛。再有就是最重要一點,元靈乃極爲虛弱之物,平日出竅甚至能爲外界清風吹散,與宿主爭奪肉身時百之九九以失敗告終,消失在天地之間,轉世重活機率要遠勝奪舍重生,尤其武修專注煉體,較之玄修又要弱上許多,是故非到萬不得已或有新死肉身,少有人會選擇此途,當然若是能成元嬰,另當別論。

天下修行不外乎兩種——玄修:講究靈神不滅;武修,追求肉身長存。

如道家分元神和金丹大道:以體內真元育三魂七魄,化不滅元神,爲元神大道。分練氣——化元——元靈——元嬰——元神——地仙六境。

以體內真元結丹,練就金剛不滅之身,爲金丹大道,則幾乎跟妖修無甚分別。一模一樣的練氣——化元——虛丹——實丹——金丹——地仙。

佛修分(靈魂)金身和舍利,魔修分舍利和魔靈,同樣分六階。

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人修妖丹,魔修佛心。似乎只有妖最單純,實際上卻恰恰相反。天下生靈,除人靈之外,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甚至玉石金礦,以本能吸天地靈氣,結成虛丹,便可退去異靈之身,化爲人形,與人無異,此時,修妖修佛,成仙成魔,任君挑選。

不管怎樣,感受著自己此刻前所未有的強大,獨孤離心情是相當不錯的,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從戒指中取出一粒固基丹和三粒辟穀丹,服下之後,按照《合行奇書》所述,吸收藥力。心中興奮,服丹後,獨孤離馬不停蹄,修練起現階唯一能修行的法術——金遁。

《合行奇書》之上真正功訣部分,除了行氣悟道之法外,法技就只五行遁術,武技更是一招也無,剩下大都爲煉丹、煉器之法。但千萬莫小看了這唯一的法技,當初看到書中所載五行遁術時,卻由於想起自己這些年因五行散脈所受遭遇,心情激盪,並未太過在意。現在再次看起,不由倒吸一口氣。書中所載:五遁之術,意以自身五行屬脈,化所屬靈氣,氣無常形,聚散由心,遇金化金,遇水溶水,遇木穿木,遇土過土,遇火成火。故,身所屬,若海中水,漠中草,土中泥,無分彼此,同屬同源……

當今修行界所傳遁術,除了同樣有五行遁術,此外還有劍遁、風遁、心遁、靈遁等等,除了最爲普遍的風遁外,無一例外,施展遁術皆要有適當法寶,如劍遁便是將肉身附劍,以達劍人若一,遁物之時一劍開道,肉身隨之,其他的遁術也無外乎此道理。嚴格說來,現在所傳遁術不過是御器的一種方法,又怎能與奇書中所述遁術相較。相傳上古有心光遁法和靈光遁法,分別爲佛門和道門最快遁法,心到身到,唸到即至,只是,現在法訣早已失傳。這些道理獨孤離自是懂得,更是自己一直可望不可及的手段。

驚訝之餘,倒不是不可理解,修行之士千萬,驚才之輩歷來不缺,天道無止,事物便無絕對之言。獨孤離臉色漸歸平靜,眼中的光芒卻是亮得驚人。書中再續:……五遁合一,若身屬千萬,心念所至,身之所欲,萬里一步,世界一粟……攻無不克,守無不利……是爲五行大挪移……

有此手段,天下雖大,可自己哪去不得?如此奇術,當真前所未聞,古人已古,後人不可知全,來者未知,不知今後如何,但有一點卻可肯定,當今之世,此法便是一等一的決定法技。

金遁,以自身庚金真氣爲引,吸天地無窮庚金靈氣,返肉身於五行之氣,金外,納火木土水於內……

心法流淌,獨孤離身形一陣恍惚,四肢五官迷糊不清,猶如一團煙霧,明滅不定,煞是詭異,可下一刻又復爲肉身——他不是天才,以前更是廢材,所以他很正常而理所當然地失敗了。修行本是一件枯燥之事,可就在這無聊枯燥中,獨孤離已然癡迷,敗了,再來,敗了,再來……或許,一個心中已然絕望之人在某一時刻被告知一線希望,儘管微茫不足道,卻足以讓其欣喜若狂,更不消說只是些許繁雜。便是如此一環一環的重複中,十日後,獨孤離終是能初步化身無形,二十日後可小遁數丈,月餘,終至瓶頸,裹足不前。心中狂喜難抑,舉首長嘯可樂。

可是修行無捷徑,要想金遁大成,以此遁術之特殊,至少要達先天境界,一念懂靈氣充盈,身非凡濁纔可,以現在獨孤離的修爲毫無可能。所以儘管心中不捨,獨孤離還是收拾心情,走出了金洞。

PS:求收藏

六十二 往事,不甘六十章 星辰聚靈·青龍元神五十章 死靈四十章 正邪鬥法·悟三十四 驚鴻劍訣六十七 風波亂三十六 劍之始動四十二 破魔障二十章 陰魂不散第五章 火鴉內丹二十七 論茶六十八 師兄二十四 授人(一)十八章 水衝龍廟十九章 神寶亂(六)五十八 母,舅六十七 風波亂十二章 挑由立威第一章 魔門死道四十八 魔道一統·有女上門十四章 神寶亂(一)第七章 九天雷動二十九 戰技(三)二十六 西方魔教五十七 三劍成雙二十四 帝華流漿·林沖奶爸二十七 論茶第九章 亡者歸來三十一 仙靈雪鶴二十三 帝華流漿·女兒十五章 魔惑二十八 戰技(二)第五章 餘蔭之本命佛劍十一章 逃出生天十二章 散修海外第三章 奇遁之術三十一 兩個敗類·一房典籍四十九 星辰之力·空間神通十三章 金塔十六章 迫害十七章 少年離愁第四章 餘蔭之靈寶賜四十二 破魔障六十二 往事,不甘二十章 陰魂不散五十三 寧靜致遠四十二 正邪鬥法·峨眉劍道第四章 餘蔭之靈寶賜二十七 論茶五十四 佛劫二十三 殺人四十章 倒馬毒劍第七章 異獸五十九 星辰聚靈·星羅五方二十二 虛與委蛇五十七 三劍成雙第六章 羨仙妖道五十八 母,舅二十章 儒雅嚴九四十六 移府玄焱·玄靈武體二十二 悍馬漂移三十三 玄冰傳人十八章 神寶亂(五)十七章 少年離愁四十八 魔道一統·有女上門二十三 帝華流漿·女兒十五章 神寶亂(二)二十章 儒雅嚴九十七章 神寶亂(四)第八章 離洞返世二十六 大徒出走·元神五轉十九章 神寶亂(六)六十章 星辰聚靈·青龍元神五十四 佛劫二十二 悍馬漂移第三章 奇遁之術十七章 煉體先天三十章 忽聞南海異寶出四十二 正邪鬥法·峨眉劍道第六章 羨仙妖道二十二 悍馬漂移三十二 蠱祖秘蠱十三章 海島三十六 正邪鬥法·大戲開鑼第二章 茅山弟子六十八 師兄二十一 壯陽火鍋二十八 靈物拍賣二十四 對比三十三 玄冰傳人四十章 正邪鬥法·悟第九章 茅山神打十二章 挑由立威三十七 正邪鬥法·羣英薈萃五十八 死劫第一章 海底洞府四十二 破魔障六十一 星辰聚靈·貪狼甦醒第十章 江湖
六十二 往事,不甘六十章 星辰聚靈·青龍元神五十章 死靈四十章 正邪鬥法·悟三十四 驚鴻劍訣六十七 風波亂三十六 劍之始動四十二 破魔障二十章 陰魂不散第五章 火鴉內丹二十七 論茶六十八 師兄二十四 授人(一)十八章 水衝龍廟十九章 神寶亂(六)五十八 母,舅六十七 風波亂十二章 挑由立威第一章 魔門死道四十八 魔道一統·有女上門十四章 神寶亂(一)第七章 九天雷動二十九 戰技(三)二十六 西方魔教五十七 三劍成雙二十四 帝華流漿·林沖奶爸二十七 論茶第九章 亡者歸來三十一 仙靈雪鶴二十三 帝華流漿·女兒十五章 魔惑二十八 戰技(二)第五章 餘蔭之本命佛劍十一章 逃出生天十二章 散修海外第三章 奇遁之術三十一 兩個敗類·一房典籍四十九 星辰之力·空間神通十三章 金塔十六章 迫害十七章 少年離愁第四章 餘蔭之靈寶賜四十二 破魔障六十二 往事,不甘二十章 陰魂不散五十三 寧靜致遠四十二 正邪鬥法·峨眉劍道第四章 餘蔭之靈寶賜二十七 論茶五十四 佛劫二十三 殺人四十章 倒馬毒劍第七章 異獸五十九 星辰聚靈·星羅五方二十二 虛與委蛇五十七 三劍成雙第六章 羨仙妖道五十八 母,舅二十章 儒雅嚴九四十六 移府玄焱·玄靈武體二十二 悍馬漂移三十三 玄冰傳人十八章 神寶亂(五)十七章 少年離愁四十八 魔道一統·有女上門二十三 帝華流漿·女兒十五章 神寶亂(二)二十章 儒雅嚴九十七章 神寶亂(四)第八章 離洞返世二十六 大徒出走·元神五轉十九章 神寶亂(六)六十章 星辰聚靈·青龍元神五十四 佛劫二十二 悍馬漂移第三章 奇遁之術十七章 煉體先天三十章 忽聞南海異寶出四十二 正邪鬥法·峨眉劍道第六章 羨仙妖道二十二 悍馬漂移三十二 蠱祖秘蠱十三章 海島三十六 正邪鬥法·大戲開鑼第二章 茅山弟子六十八 師兄二十一 壯陽火鍋二十八 靈物拍賣二十四 對比三十三 玄冰傳人四十章 正邪鬥法·悟第九章 茅山神打十二章 挑由立威三十七 正邪鬥法·羣英薈萃五十八 死劫第一章 海底洞府四十二 破魔障六十一 星辰聚靈·貪狼甦醒第十章 江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晋宁县| 宁都县| 常州市| 兴安盟| 上饶市| 施甸县| 阜新市| 盈江县| 甘南县| 中方县| 柯坪县| 柳林县| 突泉县| 大同县| 北川| 贺兰县| 江北区| 嘉义县| 西和县| 瓦房店市| 敖汉旗| 广宗县| 东安县| 临泉县| 桃园市| 达拉特旗| 黔东| 华坪县| 宜兴市| 南和县| 深圳市| 洛隆县| 宁德市| 镇宁| 嫩江县| 永靖县| 突泉县| 青阳县| 江永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