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

軍號聲在特勒拉斯的草原上又一次響起,巴達武和他的第二批增援部隊趕到了戰(zhàn)場。

望著面前慘烈的戰(zhàn)場,巴達武拔出佩劍,對將士們命令道:“拔出你們的刀劍,跟著我,衝過去!”巴達武第一個拍馬衝向金軍,第二批增援部隊的將士們也前仆後繼衝向敵人。看到眼前向他們衝過來的一羣羣帝國的騎兵,金軍的指揮官叫喊著自己的官兵改變進攻的方向,調(diào)整好部隊的進攻陣形。金軍的步騎兵迅速擺好陣形,迎擊帝國軍隊的迅猛衝殺。

“開火!”在衝鋒時,帝國的炮手把一發(fā)發(fā)炮彈傾瀉到敵人的陣羣中。炮彈在金軍的前頭部隊爆炸開了花,在密集的爆炸下,金軍的前頭部隊垮了一大片。第二批增援部隊的騎兵風馳電騁地殺入金軍的陣羣中,一個又一個金軍的戰(zhàn)士倒在帝國騎兵的刀劍下。

雖然巴達武的第二批增援部隊憑著猛烈的火炮在剛開始發(fā)動進攻時先聲奪人,壓制住了金軍,但是金軍的將士畢竟訓練有素,作戰(zhàn)頑強兇悍,他們很快便穩(wěn)住了陣腳,迎擊衝過來的帝國的步騎兵。帝國的戰(zhàn)車協(xié)助騎兵大量殺傷金軍的鐵騎,金軍的炮手瞄準目標,一炮擊中了一輛戰(zhàn)車,只見那戰(zhàn)車被炮彈擊中後,一下子飛出去了數(shù)米之遠,戰(zhàn)車上的人被甩了出去,牽著的馬與戰(zhàn)車翻倒在地,哀鳴著無力再起。在金軍炮兵的轟擊下,衝過來的帝國部隊蒙受了不小的傷亡。當然,金軍的進攻有多猛,帝國部隊的反擊就有多快。帝國的騎兵炮手把一發(fā)發(fā)炮彈精準的打擊在了敵人上,其中有一金騎兵,被數(shù)發(fā)炮彈擊中,在劇烈的爆炸中,那名金騎兵竟連人帶馬被炸了上去,在空中打了個翻後,在戰(zhàn)馬的驚鳴聲中人馬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命嗚呼。

金軍的抵抗很頑強,面對著第二批增援部隊的數(shù)萬人馬,金軍的將士毫無懼色,奮力阻擊著帝國步騎兵的進攻。同樣,第二波增援部隊的將士們義無反顧地朝金軍衝了過去,與金軍廝殺在一起。巴達武一馬當先,率先衝入敵軍,懷著對金軍的一腔仇恨,巴達武的伯父巴克洛、祖父巴德,都死在金軍的手上,巴達武把對金軍的仇恨一股腦兒地發(fā)泄到了這場與金軍的決戰(zhàn)上。在巴達武身先士卒的表率下,身後的將士們也一個個吶喊著奮不顧身向金軍衝了過去。也許這是羅夫康爲什麼要讓巴達武指揮第二批增援部隊的原因。其實,早在淩河—弗玻裡聖之戰(zhàn)中,羅夫康就看到了巴達武率領的鑲白旗軍旺盛強悍的戰(zhàn)鬥力。任命巴達武指揮第二波增援部隊擔當進攻金軍的重任,羅夫康相信巴達武不會讓他失望。

巴達武拍馬勇敢地衝入了敵羣,見一個殺一個,在巴達武熾熱的攻擊下,一個又一個金軍的戰(zhàn)士被巴達武奪去了性命。好個巴達武,勇冠全軍,以一擋十,一路衝殺,敵軍難擋!只是,金軍的將士也不是吃素的,雙方的將士混殺在一起,像兩頭抵著角的公牛,誰也不讓誰,一時竟難分勝負。

得到巴達武部隊的增援後,第一批增援部隊的剩餘的將士,士氣大增,他們與當面的敵人鏖戰(zhàn)在一起,死戰(zhàn)到底。

在特勒拉斯的草原上,帝國和金國的幾十萬將士激戰(zhàn)在一起,一時不相伯仲,整個戰(zhàn)局呈膠著的狀態(tài)。

菲歇姆率領的三萬六千人的第三波增援部隊按羅夫康的指示,進入北方後先到阿里斯達城面見副統(tǒng)帥鄭維浩。菲歇姆的部隊趕到阿里斯達後,鄭維浩與菲歇姆碰了面。鄭維浩告訴菲歇姆,部隊在阿里斯達稍事休整後,出發(fā)趕往登克里堡,趕到登克里堡後會有人接應你們趕往特勒拉斯的戰(zhàn)場。鄭維浩給了菲歇姆一張北方地圖,在地圖上標註著登克里堡和特勒拉斯的方位。鄭維浩派人指引菲歇姆的人馬趕往登克里堡,菲歇姆的人馬趕到登克里堡後,在接應人的指引下趕往特勒拉斯戰(zhàn)場。

菲歇姆的三萬六千人馬趕到戰(zhàn)場後,羅夫康的第一批增援部隊在得到數(shù)萬人馬的增援後,開始朝著當面的金軍發(fā)起反擊。羅夫康的作戰(zhàn)設想漸漸成爲了現(xiàn)實:金軍兩面受敵,在兩面帝國軍隊的進攻下,金軍力不能支,逐漸後退,戰(zhàn)局逐漸朝著不利於金軍的方向發(fā)展。

看到這場決戰(zhàn)勝利無望,一些金軍將領建議睿肅王洛瑞什和旗王阿勒兒率軍撤出戰(zhàn)場,避免大軍遭受更大的傷亡。洛瑞什徵求阿勒兒的意見,金軍是否可以撤退?阿勒兒不想撤退,他不甘心自己指揮的這場決戰(zhàn)就這麼輸了,他不認輸。可戰(zhàn)局的發(fā)展已越來越不利於金軍了,如果說巴達武的增援部隊金軍可以頂一下,並與其殺得不相上下,那麼菲歇姆的數(shù)萬人馬加入戰(zhàn)場,與羅夫康第一批增援部隊聯(lián)合起來向當面的金軍發(fā)起進攻後,金軍便漸漸支撐不住,全線後退。縱然金軍強悍善戰(zhàn),但終究抗不住帝國援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看到戰(zhàn)局已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fā)展時,睿肅王洛瑞什當機下令,金軍逐次撤退,撤出戰(zhàn)場。

睿肅王洛瑞什給阿勒兒下達了命令,“當下局勢漸朝不利於我方發(fā)展,再硬抗下去,只會使我方陷入敵軍兩面夾攻的窘境。全軍應迅速組織撤退,使我方將士能安全撤出戰(zhàn)場,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請速執(zhí)行此項命令,不得有誤。”阿勒兒接到睿肅王的命令後,觀望著戰(zhàn)場的動向,他終於感到大勢已去,正是:

不認輸不行,不服軟不成。

阿勒兒終於下令,金軍的中央集團軍羣逐次撤出戰(zhàn)場,返回金國。在洛瑞什和阿勒兒下達的撤退的命令下,在特勒拉斯戰(zhàn)場上的金軍開始組織撤退,準備離開這片血腥的戰(zhàn)場。

洛瑞什之所以急於下令金軍從戰(zhàn)場上撤離是基於他對當前戰(zhàn)局的考慮。眼下,帝國的援軍源源不斷地趕到戰(zhàn)場,受到兩面進攻的金軍開始支撐不住,出現(xiàn)後退的跡象。在特勒拉斯的金軍,當面和西面皆有敵人的重兵,東邊是大海,北面則是連綿的羣山。想必洛瑞什也看出了羅夫康的作戰(zhàn)企圖,那就是兩面的帝國重兵集團通過不斷地壓迫金軍,把金軍壓迫至羣山中,殲滅金軍主力或重創(chuàng)金軍。因此,在撤退前,洛瑞什格外注意背面的羣山是否有敵人活動的跡象,並派出一部扼守羣山間的出口,搶佔各處山頭高地。

派出去的金軍沒有在山羣的側(cè)後發(fā)現(xiàn)有敵人大部隊活動的跡象,得到這個情報後的洛瑞什心裡放心了不少,隨即他又增派了一批金軍趕往北面的羣山,保障金軍後退出路的安全。按照洛瑞什的命令,金軍官兵控制住了羣山間的各出口要地,並搶佔山頭高地,砍伐山中林木,搭建炮樓,掩護金軍大部隊的撤離。

洛瑞什派貝勒卡豪給正在指揮攻城的藤山傳達撤退的命令,藤山把撤退的命令傳到指揮已攻入城的金軍將官固勒星海巴。星海巴指揮麾下的金軍正跟德里埃的守軍進行著街巷戰(zhàn),在星海巴看來,只需一天時間,他指揮的金軍便能攻入波黎亞的中心地帶,並逐一剿滅城內(nèi)的守軍。所以,在接到撤退的命令後,星海巴並不想走,他對傳令官說道:“我們只需再努力一下,便能攻佔波黎亞,再給我?guī)滋斓臅r間,我就能率部踏平波黎亞。”傳令官告訴星海巴:“現(xiàn)在帝國的援軍不斷到來,在特勒拉斯的金軍漸感吃力,快頂不住了。如果我們再不撤退,就會遭到帝國大隊兵馬的圍攻,蒙受重大的損失。所以不管你們局部取得了什麼樣的戰(zhàn)績,都必須服從全局的安排。我到這裡來,就是傳達上面撤退的命令,上面要求我們必須儘快撤離,違抗者軍法處置。這是死命令,你必須立刻率部撤出去,不得有誤。”

見傳令官撤退的口氣嚴厲,星海巴只好下令所部撤出波黎亞,其他得到撤退命令的圍攻波黎亞的金軍部隊也相繼撤退,離開了波黎亞。

金軍後面的部隊開始陸續(xù)撤出戰(zhàn)場,帝國援軍見金軍開始撤退,不斷壓迫金軍,逐漸把金軍壓迫到北面的羣山邊。山上,金軍的火炮不斷轟擊山下的帝國部隊,掩護大部隊的撤離。有一部分金軍被帝國援軍逼上了山,帝國的將士攻了上去,想殲滅掉上山的金軍。但是,在敵人頑強的阻擊下,攻上山的帝國將士進展遲緩,在呼嘯飛來的箭支和炮彈的爆炸下,傷亡不小。巴達武看到攻上山的帝國部隊被金軍壓著打,急了,他連忙調(diào)來帝國一師的炮兵,對準敵人制高點上的火力轟擊。在一發(fā)發(fā)炮彈精準的打擊下,金軍在山上搭建的炮樓一個接一個被炸塌掉。帝國部隊重新調(diào)整進攻,在炮火的支援下,帝國的將士開始不顧一切地衝上山。

阿勒兒和卡豪等將領被帝國部隊逼上了山,眼見帝國將士吶喊著衝上山來,阿勒兒和卡豪等將領急忙撤退,就在這時,一發(fā)炮彈在阿勒兒身邊爆炸,把阿勒兒和卡豪炸昏了過去,好在其他金軍官兵把阿勒兒和卡豪擡下山去,得到救治後,阿勒兒和卡豪都醒了過來,且並無大礙,跟隨撤退的金軍部隊返回了米里斯提。

張德能的特兵隊奉命趕到羣山的後面,他們從山背後爬了上去,與衝上山的帝國將士一道消滅盤踞在山上的金軍。在山上的金軍,除撤下山的以外,其餘金軍皆被帝國官兵所滅,一個個倒在帝國戰(zhàn)士的手下。戰(zhàn)鬥結(jié)束後,巴達武走上了一座山的山頭,見山頂上“敵屍橫七豎八躺在山上,被炸垮的炮樓掛著血肉模糊的殘肢,地上散佈著敵人丟棄的武器物品和一處處構築的防禦工事”。

帝國特兵隊的戰(zhàn)士在奪佔了一個山頭後,把一面帝國的旗幟插了上去,那面旗幟迎風飛揚,在光芒的照耀下風采十足,這是一面飄揚在山上的象徵著勝利的旗幟。

當西下的陽光照耀在特勒拉斯的草原上,草原上躺著一片片帝國和金軍的戰(zhàn)士的屍體。還活著的帝國的將士看到山上那面“勝利”的旗幟,他們看到了勝利,知道這場大戰(zhàn)在此刻落下了帷幕。看到身邊倒下的帝國的將士,還活著的他們內(nèi)心是複雜的,那些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快要死了的帝國戰(zhàn)士,在臨終的一刻有幸見到了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身受重傷的帝國將士在以後的歲月中將會訴說自己軍事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戰(zhàn),他們身上的創(chuàng)傷便是這場戰(zhàn)役的最好的見證。

當馬兒眷戀著死去的騎士,當勝利的光芒照在特勒拉斯這片大草原上,站在最後一隻倒在他手下的野獁象的屍體上的趙潤豐,戰(zhàn)後被授予“野獁象勇士”,並得到了一枚獎章,獎章的正面刻著一隻野獁象的頭像。這枚精緻特別的獎章一直被趙潤豐保存,直到他離開人世。而這枚別緻的獎章也見證著趙潤豐,這位帝國普通的戰(zhàn)士,對這場決戰(zhàn)作出的貢獻。也正是像趙潤豐一樣的一個個英勇的帝國戰(zhàn)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贏得了這場對金軍決戰(zhàn)的勝利。

金軍撤退了,波黎亞保住了,望著滿目瘡痍的波黎亞,德里埃心裡面有說不出的感覺。在看到金軍撤出戰(zhàn)場後,昂利圖很高興,他連忙把敵人撤退的捷報告訴給了德里埃,德里埃面帶微笑地點了點頭。當他站到高臺,向遠處望去,看到特勒拉斯草原上滿布著帝金將士的屍體,德里埃心感沉重,這場戰(zhàn)爭的慘烈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將軍,你看山頂上升起了我們的旗幟。”身邊的一個戰(zhàn)士對餅德說道。餅德順著戰(zhàn)士手指的方向看見了飄揚在山頂上的那面帝國的旗幟。“我們勝利了!”身邊的戰(zhàn)士大聲地說道,餅德默不作聲,他看著羅夫康將軍,心中沒有多少戰(zhàn)爭勝利的喜悅。餅德忽然聽到羅夫康將軍身上有動靜,他解開羅將軍軍服上的鈕釦,吃驚地看到一枚箭正射在羅夫康將軍佩戴的帝國勳章上。帝國勳章上的裂縫迅速擴散,伴隨著“砰”的一聲,帝國勳章的碎片迸裂開來,一部分掉落在地上,還有那支箭。

在餘暉的殘照下,帝國勳章的碎片熠熠生輝。

在睿肅王洛瑞什的指揮下,撤退的金軍渡過了噶巴布斯河,返回米里斯提,帝國的援軍沒有深入追擊,在追至北面的羣山後,便停止了進攻。帝國的援軍連日作戰(zhàn),人馬疲乏,已無力再追擊金軍。特勒拉斯決戰(zhàn),就這麼結(jié)束了。

這場帝金兩國的決戰(zhàn),帝國的援軍部隊戰(zhàn)死四萬六千人,重傷致殘有八千多人。德里埃的波黎亞守軍作戰(zhàn)中亡七千五百人,傷八千多人,城內(nèi)百姓傷亡二萬多人。金軍的傷亡,據(jù)戰(zhàn)後的統(tǒng)計,金軍戰(zhàn)死者五萬四千餘人,重傷致殘者約六千多人,不包括全軍覆沒的野獁象軍團、忍者、加洛慕尼的海盜艦隊等僱傭軍的傷亡人數(shù)。

特勒拉斯決戰(zhàn)的結(jié)局給北方帶來深刻的影響。在金軍中央集團軍羣撤出戰(zhàn)場後,在斯甘尼斯的特克魯也難逃失敗的命運,在巴達武所率援軍的大兵壓城下,特克魯向巴達武投降。在斯甘尼斯的達利紐曼的攻防戰(zhàn)中,特克魯?shù)牟筷爞鲇馊f,陸希萊的卡瓦勒海軍陸戰(zhàn)隊在攻城中也傷亡過萬,攻城的鑲藍旗軍傷亡千餘人。特勒拉斯決戰(zhàn)過後,費朗的金軍奉命離開了駐地,返回金國的上區(qū),回到了金都米里斯提。至此,卡布諾尼人在下區(qū)只剩下安萊託布這麼一個重城據(jù)點。

特勒拉斯決戰(zhàn)勝利的捷報傳到帝都曼蒂蘭斯特後,帝王和中央的各級官員高興不已,很快決戰(zhàn)勝利的喜訊在帝國迅速傳播開來。帝國的一位詩人,爲特勒拉斯決戰(zhàn)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詩歌,名爲《嘹亮的軍號聲》:

草原茫茫,傳銜急;

狼煙升起,大軍集;

特勒拉斯決戰(zhàn)啓。

萬衆(zhòng)一心,海陸齊;

城內(nèi)軍民急躁氣,

帝軍一到安人心。

軍號一響,勢如虎;

軍號二響,勇往前;

軍號三響,勝負定。

軍號嘹亮,響徹野;

可歌可泣在眼前。

軍號嘹亮,威震天;

北方一戰(zhàn)定乾坤。

就讓那嘹亮的軍號聲,

再次響徹在這片廣袤的大草原上;

最後一次!

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01章 重鎮(zhèn)之殤第54章 淮王進都第54章 淮王進都第65章 男子漢第62章 戰(zhàn)幕的拉開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83章 深入虎穴第66章 事情改變?nèi)?/a>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48章 扭轉(zhuǎn)戰(zhàn)局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53章 登基大典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95章 困城之策第221章 大戰(zhàn)再起第50章 好的發(fā)展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96章 築壘試驗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88章 風雲(yún)突變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11章 救世主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00章 最好的結(jié)果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4章 帝國一師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4章 帝國一師第81章 血戰(zhàn)棲潭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85章 戰(zhàn)鬥吧,我的勇士第221章 大戰(zhàn)再起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23章 妥協(xié)的產(chǎn)物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83章 深入虎穴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61章 歸去來兮第94章 北方巨魔第6章 黃馬軍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68章 將計就計第217章 經(jīng)濟改革2.0版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6章 黃馬軍第15章 北上進攻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1章 黃金甲第83章 深入虎穴第41章 無眠之夜第20章 進攻,進攻第77章 抽肥補瘦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69章 維持現(xiàn)狀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7章 不一樣的王
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01章 重鎮(zhèn)之殤第54章 淮王進都第54章 淮王進都第65章 男子漢第62章 戰(zhàn)幕的拉開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83章 深入虎穴第66章 事情改變?nèi)?/a>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48章 扭轉(zhuǎn)戰(zhàn)局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53章 登基大典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95章 困城之策第221章 大戰(zhàn)再起第50章 好的發(fā)展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96章 築壘試驗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88章 風雲(yún)突變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11章 救世主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00章 最好的結(jié)果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4章 帝國一師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4章 帝國一師第81章 血戰(zhàn)棲潭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85章 戰(zhàn)鬥吧,我的勇士第221章 大戰(zhàn)再起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23章 妥協(xié)的產(chǎn)物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83章 深入虎穴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61章 歸去來兮第94章 北方巨魔第6章 黃馬軍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68章 將計就計第217章 經(jīng)濟改革2.0版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6章 黃馬軍第15章 北上進攻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1章 黃金甲第83章 深入虎穴第41章 無眠之夜第20章 進攻,進攻第77章 抽肥補瘦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69章 維持現(xiàn)狀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7章 不一樣的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高平市| 平遥县| 东丰县| 彝良县| 东山县| 鄂温| 汕尾市| 鹤岗市| 永昌县| 延吉市| 封丘县| 花垣县| 格尔木市| 东山县| 荥阳市| 通渭县| 正定县| 平定县| 南丰县| 监利县| 潼南县| 灵石县| 扎赉特旗| 灵台县| 麻阳| 普定县| 志丹县| 剑川县| 革吉县| 重庆市| 武威市| 高雄县| 赤城县| 西宁市| 龙川县| 夏津县| 海门市| 平陆县| 平舆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