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5章 志在必得

淩河城拔地而起,當金國君王邁卡威得知帝國派兵修築淩河城時,還有點不敢相信。但是當淩河城築起來時,邁卡威確信羅夫康出手了,帝國正在恢復淩河城這個戰略據點。淩河城的重建,驟然增強了金國君王邁卡威的危機感。邁卡威認爲若聽任帝國軍隊修築淩河城不管,帝國便會以淩河城爲基地,步步建城築堡,穩紮穩打,逐步向前推進,蠶食金國的土地,金國就永不得安寧。金國君王邁卡威對他的將領說道:“如果我們任由帝國軍隊修建城堡,練兵黷武,金國就永無寧日,我們決不能聽任他們這麼做?!边~卡威不能容忍羅夫康派兵修築淩河城,因爲這是事關金國核心利益的大事,萬不能馬虎。所以邁卡威決心反擊帝國軍隊的築城,他要像當年反擊埃西霍的“築壘推進”一樣,對羅夫康派駐淩河城的人馬來個“反推進”,要再次讓羅夫康的築城之策無果而終。

金軍的將領對邁卡威提出的出兵淩河沒有異議,將領們談論的焦點是如何應付羅夫康大軍的進攻。金國君王邁卡威很不以爲然,因爲這一仗遲早是要打的。邁卡威令阿勒兒率六萬金軍南下淩河,把淩河城及城內的軍民圍起來,採用圍困戰術。至於羅夫康會怎麼反應,邁卡威也已想好了對策。邁卡威對阿勒兒說:“若圍困淩河城期間,羅夫康不敢派兵救援,你等徹底圍住淩河城,不可放過城內一兵一卒;若羅夫康派兵增援,我會率大軍前來,與你們一同對付他們?!?

阿勒兒領命後,率六萬將士揮兵南下,氣勢洶洶朝著淩河城殺了過來。五年前,阿勒兒率兵圍住了淩河城,並把它平毀。這一次恐也不例外,阿勒兒有足夠的自信讓歷史重演,只不過這次阿勒兒在把淩河城毀於一旦的同時,決心要把城內的軍民也一網打盡,決不能再讓他們跑了。阿勒兒對身邊的將領說:“帝國的軍隊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這次我們一定要讓羅夫康和他的將士牢記教訓,要把他們打得再也不敢這麼做。”阿勒兒這句威武的話,聽得身邊的將領直叫好,異口同聲地說,要讓羅夫康等人明白主動挑釁金國會遭到什麼樣的下場。

淩河城的修築對金國的君王及將領會有什麼反應,羅夫康心裡早有準備。從埃西霍的築壘推進所引起的一連串的戰事使羅夫康清醒地認識到淩河城的存在被金國君王視爲眼中釘,肉中刺。金國君王總是看它不順眼,欲圖要把它拔掉,去之而後快。如今莫亞比茲的慘狀仍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羅夫康豈能容忍自己像埃西霍那樣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羅夫康對他的將領說:“我們現在在北方,就好比上山,若在山中碰到老虎,往往有兩種結果,要麼我們被老虎吃掉,要麼我們把老虎打死,兩者必居其一。我們現在跟金軍的對峙,就猶如山中遇虎,要麼我們被敵人消滅掉;要麼我們消滅敵人。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在羅夫康看來,帝國軍隊與金軍的戰鬥是場你死我活的較量。帝國軍隊在北方只有兩種狀態:作戰和備戰。當羅夫康看到訓練的士兵在實戰演練中表現得有點心慈手軟時,羅夫康會對他們曉育道:“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在戰鬥中,你對敵人的手軟,那麼到時死的便是你自己,一定要牢記。”

羅夫康知道,太久的和平不利於帝國北方軍隊的備戰。況且,羅夫康也不會坐等金軍主動找上門來,自己等著被動挨打。令哈盛萊的鑲紅旗去修築淩河城即是羅夫康主動出擊的切實行動。羅夫康也十分明瞭,修築淩河城的舉動會給北方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羅夫康對將士們談到,修復淩河城好比是“上山尋虎”:“很多人怕虎,所以總是躲虎,只有遇到老虎跑不掉時纔不得已被迫奮起反擊。但是我們不能怕虎,因爲這虎總是會和我們狹路相逢的,所以我們應該主動一些,自己上山尋虎?,F在我們正在修築淩河城,就是在上山尋虎?!薄拌偧t旗的將士們正在修建淩河城,我看金軍不會不聞不問,他們會有所行動,破壞我們的修城。所以廣大將士要做好準備,迎擊敵人的進犯。”在修築淩河城期間,羅夫康一遍又一遍對將士們提到戰鬥快要爆發的緊迫前景。阿里斯達城的軍民的臨戰氣氛急劇升溫,羅夫康和他的將士們已然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迎接敵人的到來。

大戰將近,北方的戰爭氣氛漸漸凝重。樑棟成和官兵民夫工役熱火朝天修築著淩河城,羅夫康等人密切注視著金軍的動向。金軍的反應有點遲緩,給了樑棟成不少修築加固淩河城的時間。當金軍將領阿勒兒率領六萬金軍氣勢洶洶朝著淩河城開過來時,消息一傳來,北方的將士們都能感到戰火又將在北方燃起。許多將士經歷過第一次淩河之戰,對那場大戰的慘烈歷歷在目,心有餘悸?,F在金軍又朝著淩河城殺了過來,帝國在北方的前景如何?羅夫康能否率帝國一師擊退來犯的金軍?不少將士心中沒底。

在得到金軍出動的消息後,羅夫康把這一情報向帝王作了報告,並簡述了北方統帥部採取的行動:“得知數萬金軍部隊,粗略估計,約在五六萬間,南下滾滾而來。方向西南,目標當在淩河城方向。金軍南下的企圖在圍住我樑棟成部駐守的淩河城。爲解淩河城之圍,職等決率十幾萬帝國一師將士,齊心協力,趕赴淩河,與敵作戰?!?

帝王四世明威俊在得到金軍南下淩河的消息後,在給羅夫康報文的答覆中,寫到“不失時機與敵作戰,尋殲圍敵,挫敗敵之企圖,重振我帝軍在北方的威望”。帝王明威俊明白,既然他同意了羅夫康“重築淩河城”的主張,他必須毫無保留地支持羅夫康。而羅夫康也懂得,是到了他及帝國一師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雖然在阿里斯達的官兵從他們的長官口中得到戰爭臨近的信號,心中有了些許準備,但是當戰爭真的到來時,一些官兵,尤其是那些還沒受到戰火洗禮的士兵們,心裡仍會不由自主地緊張,感到不是很自然。對於羅夫康、周賓、鄭維浩、張國雄、陳世允、段舉飛等歷經戰火的將領,從殺谷之戰,到特拉斯特之戰、北上作戰、關西隘口之戰,再到甕城攻堅戰、摩棱口突破戰,直至阿里斯達保衛戰。他們碰到的對手有蒙金聯軍、哈曼?蘇拉丁的伊蘭頓僱傭軍、淮王的淮軍,還有金軍。不管與誰作戰,流血犧牲是免不了的,只是死傷多少罷了。如今羅夫康等人在北方又將跟金軍掰掰手腕,一較高下。羅夫康等將領毫無懼色,因爲任何敵人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他們決心要擊敗的對象。

在獲知金軍南下淩河後,羅夫康急召哈盛萊、巴達武、卡德茨及卡里幾亞島的陸希萊到阿里斯達城,會商當前北方即將到來的戰事。哈盛萊、巴達武、卡德茨和陸希萊在收到羅夫康的急件後,快馬加鞭朝阿里斯達城趕來。戰爭的烏雲籠罩在他們的心頭上,北方的帝國軍隊該採取什麼對策來應對前來的金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哈盛萊、巴達武和卡德茨正翹首以盼羅夫康這個北方的統帥,指揮帝國在北方的所有部隊,迎擊來犯的金軍。

哈盛萊趕到阿里斯達城,羅夫康見到哈盛萊,問他,淩河城守城官兵的糧草可維持多久?哈盛萊答道:“半年沒有問題”。羅夫康說道:“半年夠了,我們不需半年的時間便可解淩河城之圍?!?

金軍來到淩河,圍住了淩河城後,樑棟成面對眼前包圍他們的金軍,毫無懼色,他知道自己的部隊不是在單獨作戰。羅夫康傳話過來,告訴樑棟成和他的將士,他們的背後還有二十多萬帝國軍團的支持,“我會親率十多萬鐵騎增援你們”。

哈盛萊來到阿里斯達城後,巴達武、卡德茨和陸希萊先後趕到。相比哈盛萊、巴達武和卡德茨緊張焦慮的心情,陸希萊則顯得要輕鬆不少。對哈盛萊、巴達武和卡德茨來講,北方當前的戰事與他們切身相關,而陸希萊所在的卡里幾亞島與北方大陸相隔著一段海水,海軍弱小的金軍暫時還無法對陸希萊的部隊及卡里幾亞島形成什麼威脅。北方的火藥味漸濃,卡里幾亞島依然猶如世外桃源,獨善其身,絲毫不受戰事的困擾。在陸希萊來到阿里斯達城後,面見羅夫康。羅夫康告訴陸希萊,帝國軍隊決心在淩河城外與金軍展開正面較量,以解淩河城之危。

陸希萊聽了羅夫康的話後,略帶吃驚地說:“羅將軍,那我們至少得需要十萬鐵騎”。

“十萬鐵騎?”說完,羅夫康微微一笑,他帶著陸希萊去看看整裝列陣的出征的大軍。

走在過道上,跟著羅夫康的陸希萊聽到了軍號聲在耳邊響起,人馬的聲音如轟隆隆的雷聲一般在軍號聲中爆發出來。陸希萊爲之一顫,周邊的氣氛肅然變得凝重,使陸希萊有了一種緊張感,連呼出的氣息也不再那麼輕鬆自然。陸希萊看到露天的看臺上,三旗軍和帝國一師的將領們站成一排,一邊站著帝國一師和阿里斯達的將領,一邊站著三旗軍的將領,他們正等著羅夫康將軍的到來。羅夫康站到了中間的位置,陸希萊站在最右邊,身邊是鑲藍旗的卡德茨將軍。陸希萊和三旗軍的將領們點頭致意。當陸希萊站在看臺上,向遠處望去,看到了他一生中難忘的一刻:墨綠色的帝國官兵全副武裝,整齊劃一站立在下面,威武挺拔的身姿,鋥亮的鋼盔,整潔的軍裝,一匹匹健碩的戰馬,還有戰車、火炮等,一直延伸到遠方,好像一條條臥躺在帝國北方大地上的雄壯的墨綠色的長龍,發生陣陣雷鳴之聲,即將動身啓航。

站在中間的羅夫康擺手示意下面的官兵安靜,等部衆靜下來後,羅夫康將軍高聲說:“大戰將近,敵軍兵臨淩河。強敵當前,我們已沒有任何退讓的餘地?,F在我命令你們,出發迎戰來敵,把敵人趕出去。向北朝著淩河方向,出發前進~!”

羅夫康高亢的命令一經下達,下面十多萬作戰將士頓時人聲鼎沸,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看得陸希萊心頭爲之一震。

羅夫康的部隊開始向北朝著淩河城進發了。

這是帝國十年內第二次向淩河方向派出大部隊的人馬了。

一場帝金兩國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至此拉開帷幕。無論是金軍的將領還是帝國北方的將領,他們都對這場戰役的勝利是志在必得。

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滄桑的臉第5章 黑暗時刻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6章 一石三鳥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4章 帝國一師第94章 北方巨魔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97章 大戰在即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6章 黃馬軍第73章 取道灕江第90章 全線崩潰第50章 好的發展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49章 南征固疆第77章 抽肥補瘦第72章 捲土重來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8章 同仇敵愾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40章 大戰前夕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75章 門戶洞開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4章 帝國一師第82章 虛虛實實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78章 淮王新政
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滄桑的臉第5章 黑暗時刻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6章 一石三鳥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4章 帝國一師第94章 北方巨魔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97章 大戰在即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6章 黃馬軍第73章 取道灕江第90章 全線崩潰第50章 好的發展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49章 南征固疆第77章 抽肥補瘦第72章 捲土重來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8章 同仇敵愾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40章 大戰前夕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75章 門戶洞開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4章 帝國一師第82章 虛虛實實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78章 淮王新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潞西市| 陵川县| 夏津县| 温州市| 嘉兴市| 板桥市| 大英县| 淮滨县| 科技| 平乐县| 桐柏县| 旌德县| 江城| 库尔勒市| 永仁县| 苏州市| 崇州市| 宁津县| 方山县| 琼中| 遵义县| 米泉市| 杨浦区| 镇原县| 桃源县| 外汇| 延寿县| 泰州市| 田阳县| 琼中| 华池县| 仪陇县| 武山县| 高清| 武胜县| 遵义县| 独山县| 墨脱县| 皮山县|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