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

一支三千多人的蒙汗騎兵在帝國的西北部狂奔,他們剛從生死戰中逃脫出來。“頭,能不能歇息會兒,我們都累了。”一位部將對如大佐說。

如大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好險,沒想到到帝國來裝運財寶差點把自己栽進去了,大夥累了,原地休息一下。”

“郎大佐死了,他的人馬沒幾個逃出來,唉,想不到會是這種結果。”如大佐下馬後小聲嘀咕。如大佐叫人清點蒙汗騎兵的殘存人數,等手下將士休息恢復體力後,繼續向北,回到蒙古汗國,向左大將彙報情況。

如大佐率部從帝國軍隊的合圍圈中逃了出來,他不知道自己是從什麼方向突圍而出的,在那樣危急的時刻,在混亂的戰場,在活命爲第一要義下,成功脫險的如大佐部已搞不清東西南北,他們一直認爲自己在向北行進,其實他們正向東南方進發,反而離自己的領地越來越遠了。

在同意第二縱隊的請戰後,史大尉思考再三,給周世榮去了一封信,闡述了自己對一二兩縱隊作戰的部署:

周世榮:

第二縱隊的主動出擊,須有第一縱隊的配合,才能獲得更大的戰果,但是爲了在你們作戰時保障你們的後方,第一縱隊分兩部,一部與你們並肩作戰並交由你指揮,另一部負責保障你們的後方,維繫供應線。請你們不可輕動,等第一縱隊的一部與你們會合,另一部擔起保護後方的責任後,方能對敵實施大規模進攻。

史大尉

十一月二十六日

與此同時,史大尉也給羅夫康下達了第二階段的作戰指示:

羅夫康:

第二縱隊將士求戰慾望甚強,我已令他們擔起主攻的任務。現他們決以一部引誘敵軍,待敵到後,與敵決戰。第一縱隊派一部加入第二縱隊參與即將到來的戰鬥,另一部則負責保護好後方,配合友軍作戰。望你們能迅速作出具體的行動,打好第二階段的作戰。

史大尉

十一月二十六日

史大尉給兩個縱隊的下示,由信使火速傳遞給周世榮和羅夫康。

二場戰鬥打下來,一縱隊犧牲再加上負重傷喪失戰鬥力的近萬人,羅夫康的第一縱隊的機動兵力已不足四萬,部隊休整好後,羅夫康發佈了一縱隊與周世榮的二縱隊會合的命令,今日啓程,正當一縱隊準備開拔時,史大尉的指示到了。

羅夫康閱過史大尉的示文後,知道先前制定的進攻計劃有變,二縱隊擔起進攻的重任,這本也是無可厚非,只是本來制定是兩支縱隊合在一起聯合作戰,史大尉現在卻要求把第一縱隊一拆爲二,一部與二縱隊一塊作戰,另外一部負責保護好作戰部隊的後方。這樣好嗎?羅夫康心裡想。他知道史大尉爲何會這麼做,史大尉害怕敵人切斷我軍不斷拉長的供給線,使我軍孤懸在外,糧彈得不到補充,喪失戰鬥力,遭敵圍殲。

一方面,史大尉允許部隊出擊;一方面,史大尉要千方百計保障出擊部隊的安全。羅夫康對史大尉作出的決策,談不出什麼好,也說不出什麼壞,羅夫康眼睛直直看著這份作戰指令,說不出一句話,周賓在一旁見羅夫康躊躇的樣子,對他說:“大軍出擊在即,不可耽擱,我們照史大尉說的話做吧。”

“好,就這樣吧。”羅夫康回話說。

羅夫康和周賓召集四個聯隊長及各部指揮官商議第一縱隊下一階段作戰的行動:抽出多少人馬加入第二縱隊?由誰來指揮?餘下的部隊由誰來指揮?

在羅夫康與其將領商議具體作戰行動之時,周世榮的第二縱隊開始向北推進,周世榮部隊的出擊很快便被金軍的偵察兵獲知,並把這一情報報告給了阿勒兒。

阿勒兒對敵人展開的進攻沒有感到多少意外,他對此早有準備。在計劃進攻危都城前,阿勒兒的金軍佔據了兩座城池:布哈達城和海瑪城。布哈達城在金軍撤出帝國沿途的路上,阿勒兒派二千金軍據守該城,是給自己留條退路,防止金軍的退路被敵人切斷。海瑪城位於瀚海沙漠與布拉哈山脈之間,它所控扼之地是帝國軍隊朝東北方向殺向金軍的必經之地,阿勒兒派三千金軍固守此城。

在兩座城池與阿勒兒的主力部隊之間每隔百里又建有哨所,以便能更快更準確傳遞敵情。

布哈達和海瑪兩城在阿勒兒眼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既是敵軍進攻金軍的警報器,同時又是監視崗所,可以監視敵人的動向,尤其是海瑪城,在阿勒兒看來,它還是一個引誘敵人來攻的誘餌。

海瑪城就像是釣桿上的釣鉤,城裡的金軍就是釣鉤上的魚餌,而沿途所建的哨所好像釣線上的一個個浮標,只要敵人一咬鉤,“浮標”就會迅速起連鎖反應,把當面的敵情傳遞給阿勒兒,阿勒兒得知敵情後,就會採取相應的行動,化被動爲主動。

當阿勒兒得知敵人開始新一輪進攻時,他命令部隊做好戰鬥的準備,同時阿勒兒密切注視敵人接下來的行動,以便採取相應的對策。

周世榮和四個兄弟在出擊時擬定好了具體的作戰方案:派出周世鋒的五千人爲誘敵部隊,先行出發,其他人馬與之保持一段距離,跟在其後;周世鋒的先頭部隊不得越過殺谷,如不能在野戰中誘敵,則取攻城引誘敵人前來,待敵來,視敵情相機行動。

周世陽說,據得報,敵人在海瑪城有駐兵,我們可以進攻海瑪城來引誘敵人前來。周世康提議,最好能跟羅夫康的第一縱隊一塊行動,部隊力量得到增加,才能抵抗強敵。周世鋒認爲部隊應該立即向北出擊,不要耽誤時機,至於羅夫康的第一縱隊,可派人告訴他們我們的行程,到時與我們會合,也不誤事。

周世榮採納了周世鋒的意見,令二縱隊向北擊擊,同時派人跟羅夫康聯絡,告訴他們二縱隊先行,到時與二縱隊會合。

周世榮的二縱隊第一天行軍一百五十公里,周世鋒的先頭部隊行軍二百公里,兩者相距約五十公里。夜深,二縱隊停下來休息,天明再出發。周世榮推算照這個速度,很有可能到後天才能碰到敵軍。

如大佐的三千殘兵在帝國西北逗留多日,這幾天,他們停停走走,身上所帶的口糧不多,馬料更是沒有了,更令他心煩的是,他覺得部隊好像走錯了方向,按他推測,向北走了這麼久怎麼還沒到家呢。身上沒帶地圖,指盤針在作戰時弄丟了,真是倒黴到了家。如大佐只能根據自己的判斷走了,可戰馬得不到營養補充,沒力了,還得給這些寶貝喂草,行進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如大佐的殘部慢吞吞行進在他們自以爲回家的路上。

夜空泛起了魚肚白,周世鋒走出自己的帳篷,打了個哈欠,吃了點東西,騎上馬,開始新一天的征程。白天驅散黑夜,周世鋒的眼睛亮了起來,他向遠處定睛一看,發現有一支灰白色的騎兵正向他這邊駛來,是蒙汗騎兵,“好傢伙,總算被我逮到了,弟兄們,抄上傢伙跟我上。”周世鋒的心情一下子高興起來,在他眼中,蒙汗騎兵不是敵人,而是一羣獵物。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如大佐的殘部才逃脫帝國軍隊圍毆沒幾天,又遭至厄運,一支黃色騎兵吶喊著向他們撲來,如大佐和他的將士此刻除了爭相向北逃竄,別無他法。不過,這次他們確實是在向北的方向了。周世鋒的先頭部隊與蒙汗騎兵交上了火,一路向北砍殺而去。

周世榮得到周世鋒遇敵的情況,負責彙報此事的人說,周世鋒碰到一支蒙汗騎兵,人數衆多,現兩軍正交戰,向北駛去。

周世陽說:“這很有可能是敵人的引誘之計,五弟危險了。”

“我們不能丟下五弟不管。”周世濤說。

“是的,二弟,三弟,你們隨我一起去助五弟,四弟,你與步兵隨同,負責接納羅夫康的部隊,到時我們會合後,再一起行動。”周世榮下達了命令後,與周世濤和周世陽率部向北疾馳。

如大佐的殘部與周世鋒的部隊纏鬥在一起,不斷有人從馬背上摔下來,人馬屍體散落於途,不知不覺中,雙方發現自己已置身於瀚海沙漠之中。

瀚海沙漠,東西寬約三百五十公里,南北長約二百公里,由無數獨立的小沙漠組成,間隔地帶往往是平坦的巖石原野,而且生有水草。沙漠之上是寧靜的,行旅之人往往能看到魔鬼一樣引誘迷途者奔馳到死的沙蜃。除了海市蜃樓,瀚海沙漠還生存著戈壁熊、野駱駝、野驢、黃羊等野生動物,生長著有“沙漠人蔘”美譽,具有極高藥用價值的肉蓯蓉。

周世鋒的部隊與蒙汗騎兵廝殺著,周世榮率部追趕著,周世康所部則落在後面緩緩前行,周世榮的第二縱隊一分爲三,頭、身、尾互不銜接。

阿勒兒得知帝國的軍隊沒有朝他這裡殺過來,反而徑直向北,越過沙漠,跟蒙汗騎兵交上了手,他不知道在這中間到底發生什麼事,出乎他的預料,不過他有感到當前的態勢對己有利。敵人的部隊已一分爲二,前鋒與後繼部隊拉開了一段難以在短時間內彌合的距離,阿勒兒以其軍人的嗅覺,看到戰機出現了。阿勒兒命令藤山貝勒率一萬五千金軍,快速楔入到敵人前鋒與後衛部隊之間,把敵人兩支分開的部隊割裂開來。

貝勒王拓善跋問阿勒兒,要不要派出一部人馬對付敵人的前鋒部隊。

阿勒兒回答說,暫且不用對他們動手,時機未到。

“時機未到”,阿勒兒在等什麼時機,也許他心裡也有點模糊,不過直覺告訴他,將有好戲可看。越過沙漠繼續向北,將進入蒙古汗人的地盤,蒙古汗人能容忍敵國軍隊進入他們的領地嗎?不能的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戰爭!這是阿勒兒樂於見到的。

第65章 男子漢第4章 帝國一師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33章 誰服從誰?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38章 僱傭軍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67章 一山二虎第41章 無眠之夜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5章 北上進攻第73章 取道灕江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6章 一鳴驚人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3章 殘陽如血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8章 同仇敵愾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80章 出師未捷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65章 男子漢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67章 一山二虎第40章 大戰前夕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47章 南下營勢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98章 目標:金都
第65章 男子漢第4章 帝國一師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33章 誰服從誰?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38章 僱傭軍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67章 一山二虎第41章 無眠之夜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5章 北上進攻第73章 取道灕江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6章 一鳴驚人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3章 殘陽如血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8章 同仇敵愾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80章 出師未捷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65章 男子漢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67章 一山二虎第40章 大戰前夕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47章 南下營勢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98章 目標:金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昭苏县| 博乐市| 桦南县| 鄂托克前旗| 延津县| 东山县| 灵台县| 哈尔滨市| 肥乡县| 洛阳市| 东港市| 夏津县| 定结县| 霍山县| 永兴县| 邵阳市| 星座| 舒城县| 松溪县| 安徽省| 娄底市| 新兴县| 丰原市| 连云港市| 柞水县| 札达县| 会理县| 阿拉尔市| 新巴尔虎左旗| 淄博市| 比如县| 马关县| 波密县| 华坪县| 壤塘县| 上虞市| 淮南市| 大庆市| 岳阳市|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