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章 好的發展

在吐絲口城的南邊,有一條沅江,在沅江的下游流域的平原上,有一個叫彤趾的小國,首都設在紅彤城,彤趾國伸入蠻荒,所以不斷受到蠻人的滲透和攻擊。彤趾的國王叫黎乾,黎乾有一個親哥哥黎璉和一個親弟弟黎逵。黎璉對黎乾坐上國王之位心有不滿,原因是他是長子,又是其父與正妻所生,而黎乾卻是個私生子,是其父與一個沒有名份的女子所生,父親沒有把寶座交由黎璉來坐,黎璉是心有不滿的,於是他聯合自己的三弟黎逵欲幹掉黎乾,使自己登上九五之尊。

彤趾國高層暗潮涌動的權力鬥爭,使彤趾國這個小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取得了對蠻人的首場勝利後,明德豐信心大增,捷報傳到帝都,帝王二世心裡十分高興,對明德豐嘉獎有加,帝王二世感到派一位王族人士駐守南疆,確有必要,隨後帝王二世把以三嶺以南的領土交由明德豐管轄,由於嶺南離帝都遙遠,帝王二世遂授予明德豐對嶺南所有的軍隊有不用向帝王及帝國中央請示的相機指揮權。

三嶺以南的土地共有二十多個縣城,以吐絲口城爲中心,被稱爲帝國的嶺南地區。嶺南,它的北面、西面和南面皆有蔥蔥蘢蘢的樹林,東面與黃金甲的領地相鄰。明德豐從帝王二世的批文中得到了嶺南地區的管轄權和“相機行動,不必事前請示”的指揮權,這就使得明德豐取得了嶺南地區的行政權、財經權和軍事權,有了一個可供自己施展才華的廣闊的空間。當下,明德豐在爲鞏固其權力地位努力——繼續擴大戰果,滌清蠻患。

шшш ●Tтka n ●CO

一場勝利不足以填飽明德豐的口胃,他要挾勝利之威,深入蠻荒的原始密林中,追殲蠻人。明德豐領著人馬在密林中尋殲蠻人的部隊,林中古天參天,不見天日,河流縱橫,潮溼中滋生許許多多的蚊蟲、螞蝗等。明德豐所部在林中不時與小股蠻人交戰,始終未能逮到蠻人的主力,戰果甚微。

明德豐問嚮導:“密林深處有多少蠻人?”嚮導回答說:“很多很多,生活在林中的蠻人成分複雜,我聽說有一蠻族善於騎象,威力不可小覷。”說曹操到,曹操就到。剛說完明德豐就聽到不遠處傳來嗷嗷的叫聲,“咚咚咚”的聲音令人心悸,明德豐及所部保持高度戒備,迎戰陌生的悚敵。

突然,出現一隻大象,象鼻一甩,張開大口,明德豐的馬一驚,嘶叫起來,明德豐控制不住它,墜馬而下,所幸並無大礙。幸賴部下作戰英勇,擊退了騎象的蠻人,明德豐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甲冑上的塵土,憤憤地說道:“這骯髒的牲畜!”

擊退了騎象的蠻人,明德豐自知再深入恐有不測,決定收兵,也就在這時,明德豐發現前面有亮光,他順著亮光走去,走出叢林的明德豐對眼前的情景大吃一驚,這是一片平原,平原上生活著不少人!平原上的房屋錯落有致,擡頭遠望,竟有一座高大的塔樓隱約矗立在平原之上。明德豐不敢相信,在這蠻荒之林的南端還生活著這麼一羣人。

明德豐沒有久留,部隊所帶的糧食不多了,必須儘早返回。只是,連他本人都不曾想到,這次意外之見會給他以後的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

明德豐率部回到吐絲口城,在一次會上,明德豐對這次深入叢林的戰鬥作了總結,他說:“我們這次進入蠻荒的原始森林,想尋殲蠻族的主力,雖取得一定戰果,但成效不大,這次作戰使我感到我們想在林中消滅敵人很困難,密林是蠻族的地盤,想在人家的地盤上戰勝敵人,是能夠做到的,但想要把敵人大部消滅,是難有把握的,所以今後除非碰到特殊情況,我們不應再派數量衆多的官兵前去密林實施殲敵計劃。”——明德豐的視線由對外與蠻人作戰開始轉到對內的處理行政事務安定民心上了。

嶺南地區,以土家人爲主,所謂土家人即是本地人或當地人,明德豐的家眷和他所率的人馬是從外地來的,是外家客,如何處理好土家人與外家客的關係,是亟須明德豐解決的事。“不患寡而患不公”,明德豐深知這一點,他把自己的施政綱要寫成一段順口溜,發佈了公告:

帝國援疆軍隊,保疆衛國守土;

一切嶺南土客,都是兄弟骨肉。

軍紀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

糧食公平購買,價錢交付十足。

凡我屬地子民,切莫懷疑畏縮;

趕快團結起來,再不受蠻欺負。

真正平等自由,共建美好家園。

淮王子明德豐如是說,也確實如實做,在明德豐誠心實意的施政下,土客關係融洽,民心安定,商業繁榮,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74章 前途未卜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39章 決死一搏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51章 連環之計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61章 歸去來兮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89章 禦敵之策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43章 內外夾攻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48章 吐絲口城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始作俑者第39章 決死一搏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87章 強弩之末第37章 始作俑者第50章 好的發展第6章 黃馬軍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54章 淮王進都第4章 帝國一師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8章 同仇敵愾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2章 蓄勢待發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3章 進攻計劃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73章 取道灕江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0章 進攻,進攻
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74章 前途未卜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39章 決死一搏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51章 連環之計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61章 歸去來兮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89章 禦敵之策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43章 內外夾攻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48章 吐絲口城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始作俑者第39章 決死一搏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87章 強弩之末第37章 始作俑者第50章 好的發展第6章 黃馬軍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54章 淮王進都第4章 帝國一師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8章 同仇敵愾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2章 蓄勢待發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3章 進攻計劃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73章 取道灕江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0章 進攻,進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竹山县| 广汉市| 龙山县| 宣化县| 寻甸| 永定县| 绵阳市| 峨眉山市| 汉沽区| 阿荣旗| 东丰县| 云霄县| 全州县| 古交市| 营口市| 天长市| 江阴市| 南靖县| 连州市| 崇仁县| 缙云县| 房产| 吴桥县| 青海省| 达孜县| 当涂县| 安徽省| 临沧市| 彰化市| 鱼台县| 舟山市| 蓝田县| 永济市| 天镇县| 丰镇市| 崇义县| 郁南县| 中卫市| 虹口区|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