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絲口城的南邊,有一條沅江,在沅江的下游流域的平原上,有一個叫彤趾的小國,首都設在紅彤城,彤趾國伸入蠻荒,所以不斷受到蠻人的滲透和攻擊。彤趾的國王叫黎乾,黎乾有一個親哥哥黎璉和一個親弟弟黎逵。黎璉對黎乾坐上國王之位心有不滿,原因是他是長子,又是其父與正妻所生,而黎乾卻是個私生子,是其父與一個沒有名份的女子所生,父親沒有把寶座交由黎璉來坐,黎璉是心有不滿的,於是他聯合自己的三弟黎逵欲幹掉黎乾,使自己登上九五之尊。
彤趾國高層暗潮涌動的權力鬥爭,使彤趾國這個小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取得了對蠻人的首場勝利後,明德豐信心大增,捷報傳到帝都,帝王二世心裡十分高興,對明德豐嘉獎有加,帝王二世感到派一位王族人士駐守南疆,確有必要,隨後帝王二世把以三嶺以南的領土交由明德豐管轄,由於嶺南離帝都遙遠,帝王二世遂授予明德豐對嶺南所有的軍隊有不用向帝王及帝國中央請示的相機指揮權。
三嶺以南的土地共有二十多個縣城,以吐絲口城爲中心,被稱爲帝國的嶺南地區。嶺南,它的北面、西面和南面皆有蔥蔥蘢蘢的樹林,東面與黃金甲的領地相鄰。明德豐從帝王二世的批文中得到了嶺南地區的管轄權和“相機行動,不必事前請示”的指揮權,這就使得明德豐取得了嶺南地區的行政權、財經權和軍事權,有了一個可供自己施展才華的廣闊的空間。當下,明德豐在爲鞏固其權力地位努力——繼續擴大戰果,滌清蠻患。
шшш ●Tтka n ●CO
一場勝利不足以填飽明德豐的口胃,他要挾勝利之威,深入蠻荒的原始密林中,追殲蠻人。明德豐領著人馬在密林中尋殲蠻人的部隊,林中古天參天,不見天日,河流縱橫,潮溼中滋生許許多多的蚊蟲、螞蝗等。明德豐所部在林中不時與小股蠻人交戰,始終未能逮到蠻人的主力,戰果甚微。
明德豐問嚮導:“密林深處有多少蠻人?”嚮導回答說:“很多很多,生活在林中的蠻人成分複雜,我聽說有一蠻族善於騎象,威力不可小覷。”說曹操到,曹操就到。剛說完明德豐就聽到不遠處傳來嗷嗷的叫聲,“咚咚咚”的聲音令人心悸,明德豐及所部保持高度戒備,迎戰陌生的悚敵。
突然,出現一隻大象,象鼻一甩,張開大口,明德豐的馬一驚,嘶叫起來,明德豐控制不住它,墜馬而下,所幸並無大礙。幸賴部下作戰英勇,擊退了騎象的蠻人,明德豐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甲冑上的塵土,憤憤地說道:“這骯髒的牲畜!”
擊退了騎象的蠻人,明德豐自知再深入恐有不測,決定收兵,也就在這時,明德豐發現前面有亮光,他順著亮光走去,走出叢林的明德豐對眼前的情景大吃一驚,這是一片平原,平原上生活著不少人!平原上的房屋錯落有致,擡頭遠望,竟有一座高大的塔樓隱約矗立在平原之上。明德豐不敢相信,在這蠻荒之林的南端還生活著這麼一羣人。
明德豐沒有久留,部隊所帶的糧食不多了,必須儘早返回。只是,連他本人都不曾想到,這次意外之見會給他以後的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
明德豐率部回到吐絲口城,在一次會上,明德豐對這次深入叢林的戰鬥作了總結,他說:“我們這次進入蠻荒的原始森林,想尋殲蠻族的主力,雖取得一定戰果,但成效不大,這次作戰使我感到我們想在林中消滅敵人很困難,密林是蠻族的地盤,想在人家的地盤上戰勝敵人,是能夠做到的,但想要把敵人大部消滅,是難有把握的,所以今後除非碰到特殊情況,我們不應再派數量衆多的官兵前去密林實施殲敵計劃。”——明德豐的視線由對外與蠻人作戰開始轉到對內的處理行政事務安定民心上了。
嶺南地區,以土家人爲主,所謂土家人即是本地人或當地人,明德豐的家眷和他所率的人馬是從外地來的,是外家客,如何處理好土家人與外家客的關係,是亟須明德豐解決的事。“不患寡而患不公”,明德豐深知這一點,他把自己的施政綱要寫成一段順口溜,發佈了公告:
帝國援疆軍隊,保疆衛國守土;
一切嶺南土客,都是兄弟骨肉。
軍紀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
糧食公平購買,價錢交付十足。
凡我屬地子民,切莫懷疑畏縮;
趕快團結起來,再不受蠻欺負。
真正平等自由,共建美好家園。
淮王子明德豐如是說,也確實如實做,在明德豐誠心實意的施政下,土客關係融洽,民心安定,商業繁榮,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