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

擴大會議結束後,羅夫康又找餅德、董向燾、尼賽洛、岡仁齊、德里亞和法蒙克等將領單獨會談,進一步瞭解各部的情況,也敲打了一下一些將官,讓他們提高對敵人的警惕。在金國東邊海島上的敵情已引起了羅夫康的重視。從樑秦傳上來的情報看,金軍在海島上的兵力有近萬人,這使得羅夫康無論如何都不敢小覷那些盤踞在海島上的金軍。“金軍在東邊留下了一條大尾巴,如不趁機除掉,而任由其發展,勢必是一大隱患。”根據這樣的判斷,羅夫康決定在攻打米里斯提之前先剷除那些在海島上的金軍殘部。登島作戰不能沒有海軍的協助和配合,羅夫康令陸希萊再派一部艦隊和五千陸戰隊與帝國一師的部隊協同作戰,實施登島作戰。

陸希萊讓科鑫率艦隊北上,與皮定丘的艦隊一起協助羅夫康將軍的部隊參與登島作戰。羅夫康從董向燾的第二集團軍中抽出一萬五千人馬,由副聯隊長達古彥率領,參與東邊的登島戰。達古彥的一萬五千人馬,加上樑秦的五千人馬,再加上科鑫的五千陸戰隊,參與東邊登島戰的帝國北方軍部隊至少有二萬五千人。羅夫康對即將到來的登島戰是志在必奪。羅夫康曉諭參戰的將領,“如這次登島之戰再失敗,負責戰事的將領必嚴懲不殆。希各部將領對此做好充分的準備,重視島上的敵人,打好接下來的登島之戰”。

科鑫的艦隊到來後,羅夫康與參戰的將領一起商討登島作戰的行動,最後制定出的作戰行動是第一批先把達古彥的一萬人馬送上亞灣律加島,在島上建立穩固的灘頭陣地後,等第二批樑秦的五千人馬和達古彥部另五千人馬登島後,達古彥部和樑秦部二萬人向敵人的縱深處推進,卡瓦勒海軍的五千陸戰隊則守衛登陸場。羅夫康對這次島戰,也發佈了作戰指示,指示中,羅夫康要求參戰的將領必須循序漸進,“不求急效”:

察島上之敵的具體情況,依舊不甚明朗。故而,此次登島作戰,參戰將士必須警惕小心。登島之後,先建立穩固的灘頭陣地,待後繼部隊到來後,再向敵人縱深處推進。務必確保參戰將士糧豐彈足,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凡事不求急效,遇敵攻擊,須冷靜觀察周邊戰況,切勿急進冒進,中敵伏擊。應穩紮穩打,穩步推進,在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下大量殲敵,取得島戰的勝利。

由於羅夫康無法察明敵人在島上的部署及準確的兵力,因而羅夫康對登島作戰感到一絲擔心,擔心帝國一師的部隊在島上會遭到敵人頑強的抵抗,舉步維艱。羅夫康告誡參戰的將領,絕不能抱有輕敵的想法,對島上的敵人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尤其是對敵人的負隅頑抗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五月初,達古彥的一萬人馬搭乘皮定丘和科鑫的艦船登上了亞灣律加島,達古彥的人馬在登島時沒有遭到金軍的襲擊,順利登上了亞灣律加島。在登陸場上建立起穩固的灘頭陣地後,在另一萬人馬到來後,達古彥率領自己的部隊及樑秦的五千人馬開始朝島上深處前進。羅夫康指定達古彥爲島上的各部隊的指揮官,統一指揮島上的參戰部隊。達古彥率領二萬人馬開始搜尋島上的金軍,達古彥把部隊一字形擺開,作寬大式的搜尋,等找到敵人的主力後,再作相應的攻擊部署。

在達古彥率部登上亞灣律加島後,羅夫康一直關注著島上的戰況。亞灣律加島的金軍指揮官湯宗也裕把金軍主力部署在島的中部地區,那一帶多山地丘陵,適合金軍據守頑抗。湯宗也裕充分利用地形地勢,準備與前來的帝國部隊拼死一戰,守住亞灣律加島。達古彥的部隊在向島嶼深處推進時,開始遭到金軍的攻擊。在察覺到金軍的主力在山區時,達古彥率部朝敵人的縱深處推進,在觸碰到金軍的核心防禦區域時,達古彥和他的將士與金軍展開了一場“寸土必爭”的拉鋸戰,在給羅夫康將軍的報告中,達古彥寫道:

敵人躲在山洞崖縫中,據守頑抗,死戰不退。官兵將士在與敵人的作戰中,不僅傷亡不小,且作戰成果不大。白天敵守我攻,到了晚上,守敵會主動向我們發動進攻,致使作戰幾日,僅向前推進百米。敵人躲在洞中不肯出,我方戰士只能把炸藥和燃油瓶扔入洞中,把在洞中之敵炸死或燒死。敵人利用山坡陡勢,抵消我方火力優勢,在與敵人的山地爭奪戰中,處下方仰攻的我方戰士,必要經過艱苦的鬥爭,才能逐一緩慢地殲滅躲在山頭崖縫的敵人。敵人在島上山區地帶的困獸猶鬥,使我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傷亡。頑抗之敵與我們寸土必爭,戰事恐難以在短期內結束。

在得知亞灣律加島的戰況後,羅夫康下文給指揮作戰的達古彥,讓達古彥“不求急效”,“總結與敵人作戰的經驗,以便能更快地解決頑抗之敵”,同時“多發揮火器上的優勢,在火力上壓制敵人”。鑑於亞灣律加島上敵人的頑抗,羅夫康又從董向燾的第二集團軍中抽調五千人馬,增援達古彥,而負責守衛登陸場的卡瓦勒的海軍陸戰隊也抽出二千人,幫助達古彥對付島上之敵。湯宗也裕的守島金軍不足七千,面對著達古彥的二萬人馬和增援上來的七千人馬,無論是武器裝備和兵力都處於劣勢。達古彥在得到援軍後,也開始調整部署,集中兵力突破敵人在山頭佈置的防線。戰鬥進行的緩慢而又殘酷,憑藉著兵力和火力上的優勢,達古彥的官兵不斷蠶食湯宗也裕和他的金軍的防禦區域,奪佔了一個又一個山頭要地。一具具金軍戰士的屍體從山洞和崖縫中被帝國一師的戰士拖了出來。面對著不斷縮小的防禦陣地,湯宗也裕和他的部下依然堅守不退。在亞灣律加島的山地丘陵中,帝國北方軍的將士與守島金軍緩慢而又血腥的戰鬥仍在繼續進行著。

當達古彥的人馬在金國東邊的海島上與金軍浴血戰鬥時,在金國上區西邊一座叫遼陽的城邊,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戰鬥。

五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帝國一師一支一千多人的部隊進駐遼陽城,打算在遼陽城住一宿。夜深了,城內的人都已進入了夢鄉。這時,一支二三千人的金軍偷偷摸進了城,打算夜襲住宿在城內的帝國部隊。危機正在降臨,在遼陽城內的帝國官兵似乎已感受到敵人的逼進,所有官兵都在黑夜中等待著戰鬥的到來。偷襲的金軍悄悄地進了城,城裡有他們的內應,引導他們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城內帝國部隊的住宿地。身穿黑色盔甲的金軍戰士在夜色的掩護下一步一步接近他們認爲正在熟睡中的帝國官兵。一個又一個金軍戰士在黑夜中如同來自閻羅王殿的討命鬼,意欲索取帝國一師官兵的性命,把他們送入地獄。

金軍的攻擊發動了,帝國一師的官兵迅速作出了反應,他們一個個操起刀矛槍劍,架起火炮,對敵人施以反擊。號聲在城中迴響,刺破了寂靜的夜空。偷襲的金軍沒想到帝國官兵的反應如此迅速,他們感到自己上當了,在與帝國一師的官兵打鬥一陣後,便迅速向城外撤去。金軍將士不會想到,城外有更多的帝國部隊等著他們。這是董向燾和他的將領們精心策劃的一個殲敵圈套,把一支部隊放進城,誘使金軍來攻,而在城外的四周則駐著一支支二千到三千人不等的快速機動部隊,等敵人一進城,城內友軍的號聲一響,那些在城外駐紮的快速機動部隊便會迅速在城四周截擊出城之敵。

城外的帝國部隊聽到城內響起的號聲後,便迅速朝遼陽城趕去。出城的金軍在遭到趕來的帝國部隊的攻擊後,根本無力抵抗帝國部隊的進攻,要麼被殺被俘,要麼從帝國一師部隊的合圍中逃出去。遼陽城一戰,董向燾的部隊殲滅金軍二千二百多人。捷報傳到董向燾那裡,讓董向燾和他的將領們出了一口氣。不久前在慶頓城召開的擴大會議中,董向燾和他的將官們被羅夫康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擴大會議開完後,羅夫康又召董向燾和他的將官談話,羅夫康問董向燾和他的將官,對會議上給予他們的處分有意見嗎?董向燾及其將官都不作聲。羅夫康接著說道,“處分你們是爲了讓你們能知恥而後勇,個別的將官在作戰中有違紀行爲,甚至還比較嚴重,但是多數還是好的。你們在西邊與金軍的作戰中之所以表現不力,主要是對敵人的重視不夠,以爲敵人現在在西邊只有那麼些人馬,不足爲懼。希望你們這次開完會後,能鼓足幹勁,重視與你們作戰的敵軍,制訂出對敵作戰的切實可行的計劃,剿滅在金國西邊流竄的殘敵。”

在會談中,羅夫康與董向燾以及將官們探討如何殲滅西邊流竄之敵的方策。爲了配合東邊的登島之戰,羅夫康從董向燾的第二集團軍中抽調達古彥的一萬五千人馬,參加島戰,後又調出了五千人馬,增援在亞灣律加島作戰的達古彥部。董向燾指揮的人馬少了二萬人,但對付西邊的金軍殘部還是綽綽有餘的。在遼陽之戰勝利後,董向燾發捷報給羅夫康將軍,說道:“遼陽之戰,我誘敵入城內,然後合圍進擊,收穫頗豐。羅夫康將軍曾說過,金軍在自己的地盤上流竄,猶如魚在水中游。此次作戰,我部將士誘‘魚’上鉤,再合圍聚殲,殲滅金軍二千二百多人,特此報捷。”羅夫康去文給董向燾:“遼陽之捷,聞知殊爲高興,此戰之勝利,完全可證明只要你們能開動腦筋,制訂出殲敵的良策,是能夠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的。告所部將士,勝利固然可嘉,但只要敵人一天不滅,你們便不能有所懈怠。只有把西邊之敵徹底滅了,你們在西邊的作戰才能暫時告一段落。請董向燾將軍曉諭所部將士,仍應鼓足幹勁,殲滅殘存之敵。同時,在與殘敵作戰中所部將士必須做到善待當地百姓的愛民措施,做到不擾民,不強取民衆的物資財產,買賣公平,協調好與當地民衆的關係。”

羅夫康在給董向燾的指示中,多次強調董向燾的部隊在西邊要處理好與當地民衆的關係,這是能否安定金國西邊的一個重要舉措。由於受到兵力的限制,羅夫康在對金國上區的東西兩翼發動進攻時,令圍困米里斯提的三旗軍和尼賽洛部暫時停止對金都發起進攻,採取“圍而不打”的策略。此時,在金國上區圍困金都米里斯提的帝國北方軍各部,不足七萬。董向燾的第二集團軍在經歷一連串的戰鬥後,原本有五萬人馬也只有四萬多人,且有二萬人馬調到東邊的亞灣律加島上與敵作戰。金都米里斯提有五六萬金軍,三旗軍和尼賽洛部的六萬人馬根本無法確保能啃得下米里斯提這塊硬骨頭。帝國軍部允諾給他的第一批援軍三萬人馬在四月上旬剛到,羅夫康的計劃是,先解決金國上區東西兩面的殘存之敵,待東西兩翼之敵被剷除後,騰出一部分兵力外加援軍,再從阿里斯達和三旗軍中抽調一部分兵力,集中兵力攻打金都米里斯提。

當然,攻打米里斯提能否順利落實,一要看東西兩面的戰況;二要看餅德那邊是否遭到外逃的金軍主力的攻擊。羅夫康不是很擔心帝國一師部隊在東西兩面的作戰情況。東邊的亞灣律加島之戰,達古彥部雖遭島上金軍的負隅頑抗,進展緩慢,但作戰的主動權一直在帝國部隊這邊。島上之敵的防禦陣地在帝國一師官兵的進攻下,不斷被壓縮,戰局逐步朝著有利於帝國部隊的一邊發展。西邊董向燾所部與流竄之敵的作戰,在遼陽之捷後,西邊的金軍只有一千多人,在董向燾所部人馬的追擊下,剿滅西邊的殘敵指日可待了。

東西兩邊的戰況不足爲慮,羅夫康心中最大的憂患來自於餅德的第一集團軍駐地的方向。十多萬金軍出逃遠遁而不知其蹤。羅夫康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這股金軍的力量。在與餅德的會談中,羅夫康和餅德達成了這麼一個共識:外逃的金軍在今年殺過來的可能性很低。餅德對外逃金軍的判斷是“他們首先要在中西亞建立一塊立足之地後纔會殺過來,攻打我們”。餅德的第一集團軍控制住了帕番以東的中西亞的區域,餅德向羅夫康彙報道,帕番以西二百公里的範圍內沒有發現敵人的蹤影。羅夫康在聽取了餅德的彙報後,他也認同餅德的想法,即外逃的金軍在短期內不會殺過來,攻打餅德的部隊。外逃的金軍到底在哪裡?羅夫康不得而知。羅夫康只能讓餅德的搜尋隊繼續尋找敵人的蹤跡。不管金軍逃得有多遠,羅夫康相信,外逃的金軍肯定還會殺過來,挽救他們的國家。羅夫康對餅德說道,“在外敵沒有來攻之前,我們在金國上區的重點任務是攻打金國都城米里斯提。先把米里斯提打下來,然後再對付外逃之敵。如我們在攻打米里斯提時,境外的金軍也殺過來,攻打你們,那麼北方軍的攻擊的重點便是殺過來的那些金軍,先把他們解決掉,然後再攻打米里斯提”。

在殲敵和攻城上,羅夫康制訂的策略是,在外敵不來的情況下,先攻城;攻城時外敵前來,則先殲敵,後攻城。由於外逃的金軍什麼時候殺過來,攻打餅德的第一集團軍,無法確定。那麼在這段期間,羅夫康在金國上區的攻擊重心將轉移到金都米里斯提,先派部圍困米里斯提,等東西兩邊的戰事甫定後,集中兵力對米里斯提發動進攻。

餅德從慶頓城回到葛達巴力,他的部隊在葛達巴力一帶嚴陣以待,等待著費朗的金軍的來攻。此時的費朗和他的金軍部隊正在與斡朵兒瀚人的軍隊作戰。費朗和他的將領們不會想到,在陌生的地域,他們將贏得屬於他們的生存空間。

由於餅德部的窮追不捨,費朗領著金軍的部隊一路向西,漫無目的的行進引來了金軍將士和百姓的抱怨。費朗不爲所動,其實他也別無選擇,因爲只有遠離金國才能找到安身立足之地。帝國一師的部隊已深入中西亞,不過費朗認爲帝國一師的部隊不可能過於深入中西亞,金軍和他的人馬只要跑得過遠,便能逃脫帝國一師的搜捕。所以,費朗命令部隊儘量向西邊的更遠處挺進,去尋找新的家園。在費朗和他的部隊不斷西進時,他們終於看到了一個密集的居住區。費朗和他的人馬停止了前進的腳步,費朗打算先在這片繁茂的區域定居下來,當然要把他人的地盤佔爲己有,武力侵略是免不了的。不過,出乎費朗所料的是正當金軍的將士摩拳擦掌,準備實施侵略的行動時,有一羣人馬捷足先登,已搶先一步對這些富足的小國發起進攻。

從逃難的人羣口中,費朗知道了這支入侵的人馬來自於一個叫斡朵兒瀚的國家。斡朵兒瀚的國王垂涎這些富庶小國,派兵攻打這些小國,想佔爲己有。當斡朵兒瀚的部隊在入侵這些小國時,費朗的金軍也對這些富庶的地區產生了興趣,意欲在此地定居下來。於是,要想把這些富地成爲自己地盤的費朗和他的金軍將士眼前的敵人是正跟他們爭奪地盤的斡朵兒瀚軍。對費朗來講,只有擊敗入侵這些地區的斡朵兒瀚的兵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地盤,如同兩波強盜在爭奪同一塊地盤,只有在趕跑或滅掉對方,勝利的一方纔能最終佔得地盤。費朗已經決定在這裡安家落戶,他的金軍兵馬也早按捺不住,隨著一聲令下,費朗的金軍開始出擊,朝這些地區的斡朵兒瀚的步騎兵殺了過去。

斡朵兒瀚的軍士那是費朗金軍的對手,在金軍的衝殺下,斡朵兒瀚的軍士們要麼被殺,要麼逃了出去。趕跑了斡朵兒瀚人,費朗的金軍成了這片區域的主人,豐盛的食物讓金軍將士及跟隨他們的百姓暫不用爲吃住而擔憂。費朗要把這片區域成爲卡布諾尼人的樂土,不過眼下費朗和他的金軍將士亟須要做的是守住自己佔有的區域,因爲斡朵兒瀚集結了四萬人馬,在達古?莫馬川的指揮下,決心與費朗的金軍爭奪這片區域。達古?莫馬川領著四萬人馬向前推進,在爭奪所經之路的高地上,莫馬川的人馬與金軍展開了激戰。爲了爭奪山頭高地,金軍與斡朵兒瀚軍可謂是寸土必爭,在高地的金軍官兵拼死抵抗翰朵兒瀚的攻擊,幾處高地的陣地一天之內就數度易主,雙方展開了殘烈的拉鋸戰,最後這些山頭高地被莫馬川的斡朵兒瀚軍攻佔。

莫馬川把大部人馬安置在山上,他不知道的是,金軍的大隊人馬已經完成了對他的部隊的包圍。費朗之所以讓金軍一部在山頭高地拼死抵抗莫馬川部的攻打,是爲了能使金軍大部隊迂迴到斡朵兒瀚軍的後面贏得必要的時間。現在,金軍一部已繞到斡朵兒瀚軍的後面,切斷了其退路後,費朗指揮金軍所部對莫馬川的斡朵兒瀚軍實行圍攻,把莫馬川的兵馬趕到了山上。也許就在此刻,莫馬川才發現自己把大部隊安置在山上的決定是多麼錯誤。被金軍壓上山的斡朵兒瀚軍佔據著一個個山頭,費朗沒有率部攻打他們,這是費朗明智的決定。費朗要做的是切斷山上斡朵兒瀚人馬所必需的水源。在金軍的拼死阻擊下,莫馬川的人馬無法接近山裡的水池。好幾天不下雨,在山上莫馬川的人馬已無力據守,再這麼下去,莫馬川知道自己的人馬只能固守等死了。不得已,莫馬川派出代表,向金軍乞降,求金軍放他們一條生路。

費朗同意莫馬川放其所部一條生路的乞求,前提是莫馬川所部必須把身上攜帶的武器及作戰馬匹等物資交出來。莫馬川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按費朗所說的解除自己所部的一切武裝。在莫馬川部把所有武器物資交給金軍後,費朗放莫馬川的軍士出去了。從金軍包圍圈中出來的莫馬川起初心裡感到很高興,以爲自己及部下逃出了金軍的魔掌。但是,在走出一段路後,莫馬川就後悔了。費朗怎麼可能會輕易放跑敵人呢。在莫馬川部的所經之路上,費朗已安置好了伏兵,等莫馬川的軍士進入伏擊圈後,箭支像雨點傾瀉下來,手無兵器的莫馬川及其下屬哀嚎著四處逃散,金軍的鐵騎趕了過來,對逃竄的斡朵兒瀚的軍士展開了一場獵殺。莫馬川和他的下屬就這樣全部死在了金軍的刀箭下。

莫馬川在戰鬥中脖子被一箭射中,斃命。在斡朵兒瀚的軍士被全部屠戮殆盡後,費朗走進了這片到處躺著對方屍體的戰場。費朗走到了脖子中箭,歪倒在地,眼睛露白,已無氣息的莫馬川的面前,他把箭從莫馬川屍體的脖子中拔了出來,看著這枚沾滿著鮮血的箭支,費朗的嘴角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已經好久沒有品嚐到如此酣暢淋漓的勝利的滋味。

費朗擡頭望了望戰場上的天空,只見飄在天空上的雲彩“絢麗無比,光輝奪目”。

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章 帝國一師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44章 得不償失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36章 危急時刻第69章 失敗之道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64章 故人相逢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11章 黃金甲第6章 黃馬軍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51章 連環之計第93章 重心北移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77章 抽肥補瘦第38章 僱傭軍第94章 北方巨魔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40章 大有文章
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章 帝國一師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44章 得不償失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36章 危急時刻第69章 失敗之道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64章 故人相逢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11章 黃金甲第6章 黃馬軍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51章 連環之計第93章 重心北移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77章 抽肥補瘦第38章 僱傭軍第94章 北方巨魔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40章 大有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丘市| 克拉玛依市| 崇州市| 平顺县| 乌拉特后旗| 巴东县| 五大连池市| 翼城县| 马山县| 内乡县| 西宁市| 天津市| 华蓥市| 龙海市| 汪清县| 江西省| 翁源县| 吉木萨尔县| 禄劝| 福建省| 班戈县| 石河子市| 镇赉县| 社旗县| 鹤峰县| 白朗县| 巍山| 九台市| 绥阳县| 玉林市| 普格县| 福泉市| 永平县| 象山县| 栾川县| 渝中区| 旅游| 玛纳斯县| 乌恰县| 慈利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