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得不償失

連續二天激烈的戰鬥,並未使蘇拉丁停止進攻的腳步,第三天蘇拉丁再度出擊,與帝國一師的官兵廝殺起來。只不過令帝國一師官兵感到不同的是敵人明顯沒有前二天那般兇悍,僵持沒多久就退下去,然後敵人又上來了,打了沒多久,敵人又退下去。就這樣,蘇拉丁的軍隊打了退,退了又打,打打退退,看上去蘇拉丁在不停發動攻勢,可進攻的成效卻不大。

蘇拉丁的軍隊起碼迫使帝國一師退出第一層防線,蒙古汗軍和金軍打了兩天還原地踏步,未能迫敵離開片寸所守陣地。

第三天的戰鬥,蒙古汗軍和金軍照例又向敵人發動進攻,可作戰將士的士氣普通不高,正應了那句老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尤其是金軍,將士士氣明顯低落,金軍本來不想參加這場大戰,在北上進攻結束後,金國君主催促他們回來,阿勒兒等將領也做好了回去的準備,沒想到蒙古汗王拉著他們還要對帝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阿勒兒沒法,只能向金國君主彙報情況,金國君主考慮到金國與蒙古汗國締結軍事同盟的條約,蒙古汗王請金軍留下來與他的軍隊聯合作戰,金軍不能先行離開,拒絕與蒙古汗軍作戰,這樣做等同於毀約,金軍可能將失去蒙古汗國這個盟友,對金國產生極爲不利的影響。權衡利弊,金國君主同意阿勒兒繼續留在帝國,順應蒙古汗王的請求,與他們一塊並肩作戰。但是,金國君主指示阿勒兒,打完這一仗後無論成敗速速回來,不可再延。

如果敵人一觸即潰,那金軍也就來了興致,只是當面防守之敵,死硬頑強,與金軍作戰力戰不退,失去的陣地總要拼命把它奪回,面對帝國軍隊寸土必爭的犟勁,金軍也不想與敵死磕,精明的阿勒兒自不想爲徒勞無功的戰鬥付出大量傷亡,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消極作戰。

到了第三天,戰鬥仍在繼續,阿勒兒得到一條可以使金軍離開戰場的好消息:在海瑪城一線的金軍遭到帝國軍隊的猛烈攻擊,帝國軍隊人數甚衆,難以抵擋,有一部已突破過去,向南駛來。

——阿勒兒在海瑪城一線布有一萬多金軍,以防帝國軍隊從背後殺出,一萬多金軍不僅能延緩敵人的行進,還能傳遞敵情。

黃金甲的將領對這麼快就碰到敵人感到有點驚訝,而且當面敵人爲數不少,難道這部分敵人是專門用來對付他們的嗎?成王用望遠鏡觀察敵人的佈陣,發現敵人人數不少,但也不多,他對身邊將領說:“敵人在這裡佈防是爲了防備從危都城殺出的帝國軍隊,他們怕背後有敵殺過來,留了一手,在這一線佈置防禦陣地,敵人人數不多,我看我們不必在這裡與敵人糾纏,留一部牽制他們,餘下人等繞過他們的防線,繼續向南進發。”

成王令左德棠的中央軍留下來牽制當面之敵,他率黃金甲軍隊繞過敵人防線,向南挺進,援助帝國中部的軍隊。

阿勒兒把這個消息告訴蒙古汗王,阿勒兒對蒙古汗王說,帝國派大軍從我們身後襲來,我們若再與當面之敵僵持下去,恐於我軍陷入極端不利的境地。阿勒兒沒有把話挑明,但蒙古汗王知曉阿勒兒說這話的意圖,金軍的消極作戰他已有所察覺,聽聞金軍從帝國擄獲幾十萬人和上百萬頭牛羊,比他的蒙古汗國多得多,雖然蒙古汗王敬佩金軍將領的謀略膽識,還會忍不住翹起大拇指誇讚他們一下,但是隻要一想到金軍損人利己的作風,蒙古汗王的心裡已經不知道有多少隻草泥馬在奔騰。

與此同時,蘇拉丁傳話過來,告訴蒙古汗王連日作戰他的兵士傷亡近一半,高塔盡毀,投石器的石頭快耗罄,已無力再向當面堅守之敵發起強有力的進攻。

一個無力再戰,一個不想再戰,蒙古汗王也不願再讓他的軍隊獨自作戰,當冤大頭。

蒙古汗王、阿勒兒和蘇拉丁這三支軍隊,各自爲戰,各有各的算盤,各有各的打算,但是有一點他們都能感受得到:戰鬥再持續下去,所付出的必將超過所得的,得不償失!

於是,蒙古汗王下示三軍撤出戰場,離開帝國,各回各的家。

蘇拉丁聞知他的軍隊可以撤出戰場,踏上回國之路,心中竊喜,雖然未能攻破當面敵人的防線,進入帝國中部地區,可鑑於作戰的大量傷亡,又有協議的保障,只要他的軍隊在作戰中盡心盡力,也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能攻入帝國的中部當然最好,無法做到蘇拉丁也不會感到失落,畢竟幫蒙古汗王攻入帝國中部地區從來不是蘇拉丁出師遠征的目的。

蘇拉丁認爲他的軍隊在與帝國軍隊的作戰中履行協議中的條件,高塔盡數被毀,兵士大量傷亡,已盡力了——蒙古汗王認爲他的軍隊盡力作戰即可,爲了能更好展示所部將士作戰賣力的程度,蘇拉丁耍了不少花樣,把一些輕傷員列爲重傷員,把一些受了點小傷的故意纏上繃帶看上去傷的不輕,命令把投石器的石頭全部打完,統統“送”給敵人,在撤退之前再向敵人發動一次進攻——這既是大隊人馬安全撤退的需要,也是給蒙古汗王看的,他的軍隊確實盡心盡力作戰;而把石頭用完,騰出來的那些馱運石頭的馬車可以運載重傷員,還能裝運到時蒙古汗王給他的財寶。

蘇拉丁的目的達到了,蒙古汗王見蘇拉丁的軍隊死傷甚衆,不能也不願不履行自己在協議上的承諾,把還未交付的四千匹馬和二成的財寶如數交付給蘇拉丁,蘇拉丁和他的軍隊帶著財寶馬匹,滿載而歸。

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47章 南下營勢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3章 殘陽如血第30章 艱難時刻第68章 將計就計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3章 殘陽如血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8章 僱傭軍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30章 艱難時刻第32章 雙重煎熬第36章 危急時刻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75章 門戶洞開第31章 滄桑的臉第20章 進攻,進攻第7章 大軍集結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50章 好的發展第47章 南下營勢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章 北上進攻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1章 黃金甲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33章 誰服從誰?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01章 重鎮之殤
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47章 南下營勢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3章 殘陽如血第30章 艱難時刻第68章 將計就計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3章 殘陽如血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8章 僱傭軍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30章 艱難時刻第32章 雙重煎熬第36章 危急時刻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75章 門戶洞開第31章 滄桑的臉第20章 進攻,進攻第7章 大軍集結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50章 好的發展第47章 南下營勢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章 北上進攻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1章 黃金甲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33章 誰服從誰?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01章 重鎮之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巩留县| 彭水| 云浮市| 东兰县| 西林县| 九江县| 夏邑县| 云梦县| 二连浩特市| 厦门市| 金湖县| 井研县| 漳浦县| 郴州市| 千阳县| 新昌县| 衡阳县| 易门县| 青铜峡市| 永善县| 太仓市| 上蔡县| 临清市| 东平县| 桑日县| 大港区| 和静县| 易门县| 余江县| 锡林浩特市| 武邑县| 泽普县| 永州市| 隆化县| 遂溪县| 文水县| 监利县| 罗甸县| 保亭| 辽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