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6章 獵豹行動

帝王四世十四年九月,發生在帝國北方前線的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勝利者和失敗者各得其所。金軍貝勒費朗領著他的部隊回到了駐地後,宣告費朗的這次突襲以完敗告終。在這場戰鬥中,費朗損失了一萬三千多人馬,損兵折將,傷亡頗大。從滿懷期望的出發到深感失望的歸來,戰敗後的費朗心裡感到無比失落,他知道這次自己做了一件無法挽回的大錯,他必須爲這次自己所犯的錯誤承擔責任。人總是要面對現實,費朗不得不給金國君王邁立陽通報自己這次率兵出戰的經過及結果:

……因而此次出戰,爲將事先做好了周密的部署,緊緊盯住敵之運糧大隊。在他們行至露營住宿時,在夜色的掩護下,迅速出動,趕在天亮之時攻擊了他們。敵倉皇應戰,在我軍的猛攻下,猝不及防,被我軍圍追堵截。本以爲不出多時,消滅敵運糧隊及護衛大隊指日可待。不料,敵援軍迅速來援,出乎我們的意料。在敵軍的進攻下,我率部沉穩應戰,迅速撤離戰場。只是敵緊咬我軍尾部不放,爲使主力部隊脫身,不得不忍痛割愛,棄尾部於不顧。此戰,我軍殺傷帝軍約萬人,自身傷亡二萬,作戰身死者一萬三千人……

費朗上呈給金國君王邁立陽的這份戰報,是一份典型的文過飾非的報告。戰前作戰的策劃和部署是極爲詳細囉嗦,戰鬥的經過和結果則是幾筆帶過,簡略述之。在對戰鬥的總結中費朗寫到:“對敵人快速增援始料未及,考慮不周;我軍前後連接不緊密,出擊過於倉促;沒有把握好戰機,心太急。”

費朗戰敗的消息傳到金國的高層,在君王及親王貝勒諸將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金國君王邁立陽特地召集四位親王處理費朗戰敗一事。邁立陽還把費朗寫的戰報給四位親王過目。在看過戰報後,智親王艾敏博葛說道:“此次作戰失利全系費朗貪功冒進,給帝國軍隊殲滅費朗一部創造了戰機。費朗的這次出擊過於冒失,深入到帝國的前線,置於帝國軍隊的攻擊之中,完全是把自己的脖子架在敵人的刀下,怎麼能不作戰失敗。”

睿肅王洛瑞什支持道:“我覺得智親王所言有理,此次我軍戰敗是敗在我們自己身上。費朗不冒進急進,就不會出這種事。”

“那我們該怎麼處理此事?”君王邁立陽問道。

旗王阿勒兒開口說:“雖然這次費朗出師不利,但是我們仍應信賴他,重用他。同時,君王也應該提醒費朗千萬不要犯這樣的錯誤。讓費朗謹記教訓,從中吸取教訓,也許就是我們金國之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阿勒兒的話,其他三位親王都表示贊同。最後,在徵得了四位親王的意見後,金國君王對費朗作出瞭如下的處理:“此次失利,影響惡劣,挫傷我金軍士氣。費朗貝勒應牢記教訓,以後如沒有命令,不準再擅自行動,望謹記。金國下區所部仍由費朗率領,再向你們增派一部,補充損失之兵力。費朗貝勒當恪盡職守,望所部將士不辱使命,堅守崗位,挫敗敵之任何企圖,捍衛金國。”

費朗在得到君王對他的處分後,鬆了一口氣,眼前的危機是過去了,君王給了他溫和的申誡,並再給他補充一部分兵力。費朗繼續率領所部與淩河城的餅德部對峙。有了這次的教訓後,費朗再也不會主動率部出擊了。現在費朗要做的就是等著帝國軍隊的主動攻擊。

這次尼賽洛率部護衛運糧隊到前線突遭金軍大部隊的進攻,尼賽洛對金軍長途奔襲的大舉進攻有點措手不及。好在鑲白旗軍和薩富默部的及時來援使來犯的金軍漸感力不從心,撤出了戰場。在這場戰鬥中,尼賽洛部傷亡二千多人,戰死者近千人,所幸的是運糧隊在尼賽洛部的保衛下安然無恙。在掩埋了敵我雙方的屍體後,尼賽洛部護衛著運糧隊到淩河城和餅德部駐地,順利完成任務後,回到了阿里斯達。

回到阿里斯達,尼賽洛向羅夫康彙報了這次護衛運糧隊時與敵人作戰的情況。羅夫康在聽取了尼賽洛的彙報後,對尼賽洛以及所部將士在遇敵時的臨危不懼給予了褒獎,同時羅夫康提醒尼賽洛以後護衛運糧隊的時候要提高警惕,防備敵人有可能出現的突襲。

這次在帝國北方前線發生的戰鬥,帝國軍隊共殲滅金軍一萬三千人,是帝王四世明威俊執政以來帝國軍隊對金軍取得的最大的勝利,所殲滅金軍的人數超過了第二次淩河之戰。這場勝利對羅夫康及帝國北方的軍民來講是來之不易,又是意料之外的。有不少人認爲這次金軍主動來襲,被餅德部和鑲白旗軍圍攻是羅夫康誘敵深入之計,是羅夫康讓尼賽洛率部和運糧隊在野外宿營,誘使金軍進入到帝國軍隊的包圍圈中所致。這種說法顯然誇大了羅夫康的能力。

誠然,羅夫康預見到尼賽洛率部護送運糧隊到弗玻裡聖和淩河城有可能會遭到金軍的進攻,但羅夫康肯定猜測不到尼賽洛部哪次會遭到金軍的進攻。況且作爲當事人尼賽洛從未得到羅夫康除了護送運糧隊之外其它別的指示。所以這次帝國軍隊能殲滅來犯金軍的一部,一是靠金軍的主動“配合”,深入到帝國北方前線,給餅德部可乘之機;二是各軍各部協同作戰,圍攻來敵;三是餅德的臨場指揮及參戰將士的英勇作戰。以上三點纔是帝國北方軍隊爲什麼能在這次作戰中完勝金軍費朗部的原因,而非羅夫康的料事如神。

費朗率部出擊的失利對金軍來講雖是一件令人喪氣的事,但是在阿勒兒看來,費朗的這次兵敗也許不是一件壞事。阿勒兒率一萬多金軍將士北征歸來,這次向北遠征,阿勒兒並未取得什麼戰果。越向北,天氣越寒冷,居住的人就越少,阿勒兒率部北征的目的不是開疆拓土,畢竟沒有人會傻到喜歡嚮往遷居到苦寒之地,除非迫不得已。阿勒兒率部北征的目的是看看向北更遠處還有沒有像卜賽亞託這樣能爲金軍提供即戰力的部落,僱傭這樣具有武裝力量的部落爲金軍所用。

卜賽亞託,全名爲阿尼?卜賽亞託,他們是北方的一支生活在寒冷地帶的部落,因所活動的區域距金國北方的邊境不遠而與卡布諾尼人有不少接觸。卜賽亞託部落的首領達旦多夫曾到金都米里斯提拜見過金國君王邁卡威。達旦多夫拜見邁卡威是想讓卜賽亞託人與卡布諾尼人進行貿易交往,使得雙方各取所需:卡布諾尼人從卜賽亞託人得到卜賽亞託的特產,熊皮、象牙等;卜賽亞託人從卡布諾尼人得到他們想要的食物,如奶酪、好酒等。邁卡威同意了達旦多夫的互通貿易的請求。邁卡威一開始並不瞭解達旦多夫的卜賽亞託部落,等到他看到卜賽亞託人進貢給他的巨大的象牙時,邁卡威對那麼大的象牙頗爲好奇,就向卜賽亞託人問起象牙之事。卜賽亞託人回答道,這象牙來自於他們部落的坐騎野獁象。後來,邁卡威派人到卜賽亞託那裡考察,發現卜賽亞託人有一支屬於他們的武裝力量,這支武裝力量引起邁卡威等將領重視的是卜賽亞託人的坐騎野獁象。

其實,卜賽亞託人用野獁象不是用來打仗,而是用來狩獵和牽拉重物。卜賽亞託人騎在高大的野獁象上可以射殺白熊、海象和海豹。當卜賽亞託人捕獲一頭重達數噸重的鯨魚時,可用野獁象把數噸重的鯨魚拉到他們的住地。當然,野獁象可以被當作一件武器,威懾敵人。這一點倒是被邁卡威看上了。邁卡威覺得應好好利用卜賽亞託人的這項利器爲金軍所用。爲了能僱傭到卜賽亞託人的野獁象戰隊,邁卡威與達旦多夫達成一個條約,即卡布諾尼人無償給卜賽亞託人一部分所需的食物,卜賽亞託人則借給金軍一支野獁象戰隊,野獁象戰隊的吃喝由金軍負責,若有損失,卡布諾尼人以相應的實物補償。

阿勒兒這次率部出征,除了看看向北遠方有沒有像卜賽亞託這樣的部落外,還有就是再從卜賽亞託人借來更多的野獁象戰隊爲金軍所用。阿勒兒的北征沒有發現能提供給金軍幫助的像樣點的部落,冰天雪地,越往北人愈少,即使有人,在阿勒兒看來對金軍也沒什麼幫助。率部返回,阿勒兒與卜賽亞託人洽談野獁象之事,卜賽亞託人爽快地表示可以再給阿勒兒更多的野獁象戰隊,條件當然是豐厚的物資回饋。回到金都米里斯提,阿勒兒對金國君王邁立陽說到卜賽亞託人的野獁象戰隊一事:“我們可以從他們(卜賽亞託人)得到更多的野獁象戰隊,給他們更多的好吃好喝的東西就可以了”。

阿勒兒的出征任務結束後,他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與帝國北方軍隊對峙的南邊的戰線上。費朗金軍的出師不利,使阿勒兒靈光一現。阿勒兒忽然想到金軍可以利用帝國軍隊趁勝出擊的心理,引誘帝國軍隊主動進攻費朗的金軍。當然,阿勒兒認爲羅夫康不會輕率作出這一決策。但是,考慮到羅夫康這個人慣於主動出擊,以及羅夫康不按常理出牌的作戰特性,順著羅夫康奇詭大膽的出兵計策,阿勒兒把目光掃向了連綿不絕的貢雅拉瑪山脈和安萊託布。阿勒兒潛意識地認爲羅夫康在西部出兵,會把進攻的目標定在安萊託布和費朗的金軍身上。理由很簡單,安萊託布和費朗的金軍是金國下區僅有的能使羅夫康的帝國一師垂涎的兩塊肥肉。

阿勒兒覺得利用好安萊託布和費朗部對羅夫康部衆的誘惑力,趁羅夫康率大軍攻打安萊託布和費朗部的時機,金軍傾注全力,與羅夫康的主力軍團在金國下區的西部決一死戰,重創羅夫康的主力軍團。這一作戰設想在阿勒兒看來完全有實現的可能,阿勒兒開始著手策劃這場大戰,並把這個與羅夫康大軍的決戰計劃取名爲獵豹行動。

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6章 一石三鳥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1章 黃金甲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20章 進攻,進攻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39章 決死一搏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4章 中央突破第5章 黑暗時刻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45章 回家之路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65章 男子漢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1章 黃金甲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37章 始作俑者第7章 大軍集結第82章 虛虛實實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36章 危急時刻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77章 抽肥補瘦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2章 一箭雙鵰第37章 始作俑者第7章 大軍集結第2章 勇者無敵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82章 虛虛實實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98章 慢慢地陷落
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6章 一石三鳥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1章 黃金甲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20章 進攻,進攻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39章 決死一搏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4章 中央突破第5章 黑暗時刻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45章 回家之路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65章 男子漢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1章 黃金甲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37章 始作俑者第7章 大軍集結第82章 虛虛實實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36章 危急時刻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77章 抽肥補瘦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2章 一箭雙鵰第37章 始作俑者第7章 大軍集結第2章 勇者無敵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82章 虛虛實實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98章 慢慢地陷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修水县| 富裕县| 河津市| 原阳县| 沧源| 赤壁市| 密山市| 丁青县| 江城| 读书| 邵东县| 惠水县| 米林县| 高雄县| 曲松县| 云龙县| 泰兴市| 潍坊市| 梓潼县| 郸城县| 颍上县| 彭泽县| 云和县| 海林市| 道真| 基隆市| 惠东县| 钦州市| 长汀县| 宝坻区| 彭水| 武城县| 桑植县| 河源市| 桦甸市| 保山市| 田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泰兴市|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