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5章 夢寐以求

事實上,德里埃就是否對外宣告脫布涅頓從金國獨立出去,態度依舊不明朗。德里埃知道他要是對外宣稱脫布涅頓不再歸金國管,要脫離出去,金軍恐不會放過他。所以,德里埃不想這麼做,他想先與羅夫康達成書面承諾,求得脫布涅頓遭外敵攻擊,羅夫康會率帝國軍隊來援,而脫布涅頓則依舊維持現狀。

德里埃這算盤打得可是精。德里埃在想武督即使掌握了一些對他不利的情報,面告金國高層,金人會對脫布涅頓採取什麼樣行動,還不好說。在局勢不明朗的時候,先靜觀其變,求得羅夫康出兵援救脫布涅頓的書面承諾,儘量不使他和脫布涅頓受到傷害,在德里埃看來是非常穩妥的戰略行動。

德里埃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託昂利圖轉告給羅夫康。羅夫康對德里埃的這個想法當然是無法接受的,這與羅夫康所想的相去甚遠。不過,羅夫康對德里埃善於自保的行事風格有了更爲深刻的體會。羅夫康託人轉告德里埃,他尊重德里埃的意見和看法,但若德里埃遲遲不表明態度,金軍率大部來襲,到時帝國的軍隊無法作出及時的反應,畢竟帝國北方軍隊的大規模集結需要時間。德里埃倘若沒有明確的表態,他就無法曉諭全軍將士做好準備,在金軍進攻脫布涅頓的時候,會遲滯大軍的到來,影響戰局的發展。同時,羅夫康表示,德里埃想與帝國簽訂援助的書面承諾,一俟德里埃把這份書面承諾拿過來,他就會答應援助德里埃的承諾。羅夫康還向德里埃保證,只要德里埃率脫布涅頓的子民投靠帝國,金軍來襲,他會率帝國北方大軍前來,擊退金軍的進攻,力保脫布涅頓。

昂利圖把羅夫康的話轉告給了德里埃,德里埃沒有表態,一聲不吭。

脫布涅頓的情報人員傳給嶽嘉仁有關德里埃的態度時,說道德里埃仍對此“猶豫不決”。

嶽嘉仁把這一情報上報給羅夫康,嶽嘉仁說道:“從脫布涅頓傳過來的消息,德里埃態度依舊曖昧,不肯作出明確的表態,似還在猶豫之中”。

羅夫康想了想,說:“德里埃之所以還未能下最後的決心,是因爲金軍還沒能攻打他們,他還沒有被逼到死角的感覺。嘉仁,我們不能總等著他下決定。德里埃這個人,你讓他下這樣的決心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我們必須得先發制人。”

嶽嘉仁問道:“那我們該怎麼做?”

羅夫康回話道:“我們要把這件事捅出去,要讓北方的將士都知道這事,我們要讓卡布諾尼人也知道,德里埃和他的脫布涅頓已投靠了帝國,迫使金軍採取行動,逼迫德里埃作出投靠帝國的抉擇。”羅夫康接著又說:“嘉仁,我們對這件事是保密的相當嚴格的,除了你和我以及與此事相關的情報人員外,其他人一概不知。我覺得是時候把這事告訴他們了。這事你不用管,也不要給別人說,我會給他們說的。你現在要做的是讓德里埃把他的那份書面承諾送過來。”

羅夫康把副統帥鄭維浩及張國雄、段舉飛、陳世允和董向燾叫過來,開會告訴他們脫布涅頓和德里埃投靠帝國一事及事情的來由。羅夫康先在帝國一師的高層吹風,在羅夫康簽訂德里埃送呈過來的相援的書面承諾後,羅夫康開始給帝國北方所有將士傳達了決戰的通令:

餅德、巴達武、卡德茨、哈盛萊、陸希萊、樑棟成等各城各部軍政長官,並轉告所部將士:

茲通告,金國下區東部脫布涅頓已與我們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脫布涅頓的軍政長官已決心率所轄軍民投靠帝國。此是我軍進攻金國千載難逢的戰機。望帝國北方所有將士集結自己的部隊人馬,準備即將到來的大戰,以達成我軍佔領金國下區的戰略企圖,重創金軍主力。

帝國北方統帥部

四月二十六日

羅夫康與金軍決戰的通令一經下達,整個帝國北方充斥著戰爭的氣氛,彷彿決戰似將一觸即發。與此同時,脫布涅頓和德里埃歸順帝國的消息迅速擴散,傳到了金國高層,伴隨著接踵而至的帝國北方大軍集結的情報,金國的高層密切注視著北方戰局的發展,開始醞釀一場針對帝國北方軍隊進攻的大規模的戰事。

帝國北方的氣氛躁動起來,在帝都曼蒂蘭斯特的高級文武官員確已提前感知了北方的動向。就在幾個月前羅夫康進都面見帝王后,在今年一月,帝王明威俊讓統尉諾科尼令四萬帝國軍隊前至亞弗坦尼一帶。帝王明威俊的這一命令引起帝國中央官員們的猜測。羅夫康一走,帝王便把四萬帝國軍隊調到亞弗坦尼一帶,雖然帝王從沒有向任何人說起爲何這麼做的緣由,但即便帝王不說,底下的文武官員似也猜到羅夫康肯定在北方又在策劃著一場大戰,否則帝王怎麼可能會把數萬人馬調到亞弗坦尼一帶。

作爲命令的發佈者,諾科尼被許多將官認爲知道此事,一些將領拜訪諾科尼,問四萬軍隊北調一事。諾科尼坦言道,他只是遵照帝王發佈了這個命令,至於事情的原委,他也不知,帝王沒有向他透露內情。副統尉奧克多拜見諾科尼,問起這事時奧克多說:“近來軍隊的一些將領熱議紛紛,帝王令四萬兵馬北調至亞弗坦尼,意欲何爲?帝王有沒有向你說起過?”

諾科尼回話說:“沒有。近幾天來也有不少人來拜見我,問起此事,我如實回答帝王並沒有向我吐露此事的緣由,只是令我傳達這一命令。”

奧克多若有所思地說:“看來羅夫康進都面告帝王時,肯定是讓帝王保密。不過這事越機密,說明此事越是重要。看來羅夫康正在北方策劃著一場大戰無疑,不然帝王不會興師動衆。”

諾科尼點點頭,贊同說:“應該是這樣了。我想帝王即使不說,其實我們也能猜到個一二。羅夫康肯定是在北方謀劃著一場與金軍的大戰,而且這場戰鬥很快就將打響。”

“或者說,也許這場戰鬥有可能會很快打響。帝王這麼做是爲以防萬一。”奧克多補充道。

諾統尉、奧副統尉等一波人觀注著北方的局勢。眼下,羅夫康在帝國北方發佈的決戰通告令北方軍民羣情激昂,也證實了帝國中央文武官員對北方局勢的看法。只是令帝王明威俊困惑的是,羅夫康發佈了與金軍決戰的通告後卻並未立即來信把這麼重要的事告訴他。羅夫康在想什麼?帝王明威俊有點搞不明白。帝王明威俊不知道的是在這一微妙的關頭,羅夫康正審視著金國高層的動向。金軍的動向是羅夫康能否把計劃兌現爲實際的關鍵要素。

此時此刻,誰也無法洞悉羅夫康內心的感受,誰也無法看到一向作戰謹慎的羅夫康正在進行一場豪賭,而他的賭注便是帝國北方那二三十萬的大軍,那是帝國北方軍事力量的全部家當。

從帝國北方傳出的風聲令德里埃憂心忡忡,謠言四起,說德里埃投靠了帝國,羅夫康正在集結大軍,等等。德里埃感到若這些風言風語傳到金國高層,後果不堪設想。德里埃把昂利圖叫了過來,不快地說:“我們跟羅夫康他們締結條約都是秘密的,怎麼這事捅到外面去了呢。這不是,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

昂利圖回話道:“當下傳出來的謠言很有可能是金軍的奸細所爲。而羅夫康集結大軍的消息,帝國北方這麼多兵馬,怎麼可能掩人耳目。再說,羅夫康這麼做還不是爲了我們。”

“唉,現在不知該怎麼辦?該怎麼辦?”德里埃唉聲嘆氣,愁眉苦臉。

昂利圖進言道:“當下我們應該迅速表明態度,不能再這麼猶豫下去了。按照目前的這個態勢來看,戰爭恐怕很快就將爆發。在這節骨眼上,我們應當當機立斷,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害呀。”

德里埃臉上滿是哀愁,他還在猶豫徘徊,當下的氣氛是越來越緊張了,看來不表態是不行的了。昂麗娜見德里埃心事重重,猶豫不決,勸德里埃速下決心:“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事態已變成這樣了,你想收,怎麼能收回去呢,還是早做決定爲妙。”昂利圖也奉勸德里埃倒向帝國:“現在的態勢,我們向金國高層解釋,也解釋不清楚了,即使向卡布諾尼人解釋,他們也不會聽信。所以唯今之計是投靠帝國,獲得羅夫康將軍的幫助,才能度過難關。”

德里埃知道自己已被逼到死角上了,他終於下定決心,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難下的決定:對外宣告脫布涅頓從金國獨立出去,不再歸金國管轄。

就在德里埃搖擺不定的時候,羅夫康則在向帝國北方的將士傳達指令,在第一份通令發出去後,緊接著羅夫康又發出了第二份通令:

餅德、巴達武、卡德茨、哈盛萊、陸希萊、樑棟成等各城各部軍政長官,並轉告所部所有將士:

脫布涅頓的德里埃已決心投靠帝國,我軍已在金國打開了一個突破口,現我北方將士衆志成城,集結所部,在統帥部的指揮下,伺機撕開這個突破口,向金國進攻,力圖實現我們的作戰目的。望你們把這一情況曉諭所有將士和當地百姓子民,並做好戰鬥準備,聽從統帥部的調遣,以待大戰的發動。

羅夫康要把通令的內容讓北方所有的軍民都知道,當然,也要讓金國高層知道。

金國君王邁立陽及其將領在得到羅夫康集結北方軍隊意欲對金國發動進攻的消息後,正密切觀注著羅夫康接下來的動向,看羅夫康又在耍弄什麼陰謀詭計。隨著德里埃對外宣告脫布涅頓從金國脫離出去,緊接著羅夫康正式響應德里埃的宣告,向北方全軍將士下達作戰指令後,邁立陽和他的將領們意識到,羅夫康這次是真的要向金國宣戰了。

阿勒兒對這突如其來的大戰心中早已有了準備。在阿勒兒看來,羅夫康的裡應外合,把他藏著掖著的底牌終於打出來了。這對金軍來言,是件好事,知道了羅夫康出兵的方向和作戰的意圖。阿勒兒看到羅夫康這次率軍出擊是要先奪佔金國下區的東部和中部,然後對西部的金軍施以弧形包圍,逐步壓迫金軍與其作戰,以達到殲滅西部金軍或逐退金軍,徹底佔領金國的下區。面對著咄咄逼人的羅夫康,阿勒兒感到金軍夢寐以求與羅夫康的北方軍隊決戰的時機到了。

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5章 黑暗時刻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88章 西入嶺南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38章 僱傭軍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8章 同仇敵愾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6章 一石三鳥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65章 男子漢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72章 捲土重來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92章 掃尾工作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83章 深入虎穴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41章 無眠之夜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11章 救世主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章 開胃小餐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77章 抽肥補瘦第31章 滄桑的臉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69章 失敗之道第32章 雙重煎熬第90章 全線崩潰第39章 決死一搏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71章 箭在弦上
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5章 黑暗時刻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88章 西入嶺南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38章 僱傭軍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8章 同仇敵愾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6章 一石三鳥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65章 男子漢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72章 捲土重來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92章 掃尾工作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83章 深入虎穴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41章 無眠之夜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11章 救世主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章 開胃小餐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77章 抽肥補瘦第31章 滄桑的臉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69章 失敗之道第32章 雙重煎熬第90章 全線崩潰第39章 決死一搏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71章 箭在弦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赣榆县| 喀喇沁旗| 鄢陵县| 莒南县| 西青区| 大渡口区| 阜平县| 金门县| 普兰县| 固阳县| 浦江县| 当雄县| 台州市| 安义县| 乐至县| 南投县| 澄城县| 六安市| 梁平县| 九龙坡区| 同心县| 英吉沙县| 高清| 甘泉县| 潜江市| 南开区| 贺兰县| 河东区| 蒙自县| 会理县| 西乌| 新闻| 东城区| 盐池县| 台中市| 永平县| 郯城县| 白河县| 枣庄市|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