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帝王的反擊

陸良虎的部隊沒能探知淮軍來攻的消息,卻等來了嶽黃城被淮軍攻佔的噩耗。突如其來的戰(zhàn)禍,使陸良虎和他的部下不知所措。淮王的軍隊竟繞到陸良虎的後面,奇襲嶽黃城。現(xiàn)在,在陸良虎部隊的後面佈滿淮軍,陸良虎和他的數(shù)千官兵該何去何從,陸良虎問他的副官胡欽傑,現(xiàn)在該怎麼辦?胡欽傑對陸良虎說:“當下我們不宜久留,多待一會兒就多一分危險,所以我們應當立馬突圍,纔是上策。”

聽了胡副官的話,陸良虎說:“對,你說得對,我們應當馬上突圍,否則難逃一劫。”

陸良虎和胡欽傑商討該向何處突圍,很快,他們就達成共識:向西突圍。理由很簡單,東、南、北皆有淮軍,惟有西面淮軍兵力稀薄,只有向西突圍才能成功脫逃。

陸良虎問胡欽傑:“要是在途中遇到淮軍怎麼辦?”

胡欽傑回答:“儘量甩掉他們,甩不掉抽一部分兵力掩護大部隊撤退,真要是不行,就化整爲零,能逃出一個是一個。”

“也只能這樣了,在這等險境之下,我們只能自行其是,別無它路,嶽黃城都被人佔了,也不能苛求我們什麼了,好,就這麼辦吧,你快通知一下將士做好準備,到孫都尉那邊去。”陸良虎對胡欽傑說道。

陸良虎率領(lǐng)他的部下,向西前行,此刻他們唯一祈禱的是最好別在逃行的路上碰到淮王的軍隊。

陸良虎的及時突圍無疑是正確的,因爲淮王已派出一支兩萬人的部隊正向賓達嶺趕來,隨兩萬淮軍一同出發(fā)的還有一輛輛裝滿糧食、肉類、蔬菜、箭炮等後勤物資的車隊,張稼天的淮軍攻佔嶽黃城後,後勤物資已快告罄,急需補充,所以在得知張稼天攻擊嶽黃城得手後,淮王迅即作出這一決定,以此鞏固到手的勝利。陸良虎的部隊如不能及時離開原地,向西逃去,必將遭到來自南北兩面淮軍的夾攻,到時等待他們的就是覆滅。

侯擔烈和隨他出來的將士來到安全的地方——帝國的湖慶地區(qū),湖慶地區(qū)的都尉是杜德祥,中心城市是長寧城。來到安全地帶,侯都尉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當他碰到從嶽黃城逃出來的黃士祺時,兩人相視無語。淮王起兵作亂的消息已傳到杜都尉那裡了,用不了多久,整個帝國,帝王也會得到淮王兵變的消息。侯都尉知道,嶽黃城的失守自己逃脫不了干係,到時帝王四世定會嚴懲他的。他不會想到,自己會栽在淮王手上,他沒想到,自己在跟淮王的交手,竟會輸?shù)眠@麼慘。侯都尉輸?shù)靡磺Q,卻輸?shù)眯挠胁桓省V皇牵@些都不重要了,現(xiàn)實擺在面前,侯都尉已不可能再與淮王交手了,等待他的是軍法的制裁。帝王四世對侯擔烈的處分是撤職查辦,判十年監(jiān)禁。黃士祺受到的處分是:撤職查辦,判三年監(jiān)禁。淮王終於狠狠“教訓”了侯擔烈,解了心頭之恨。

在北面達成突破後,淮王名正言順地佔據(jù)了黃金甲的故地和甕城,淮王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當淮王下定決心走出這一步時,用他的話來講是“在精神上獲得了自由”。淮王子明瑞挺對他的父親說:“父親,現(xiàn)在的形勢對我們來講是一片大好,我們要趁此良機,擴大戰(zhàn)果,東閩海王那邊是不是要派人去一下,跟他通聲氣,好聲援我們。”

淮王點點頭,說道:“好,我非常欣賞像東閩海王這樣的敢作敢爲的漢子,我欣幸在帝國有東閩海王這樣的人,他的存在實是我們的福音,我待會去一信給東閩海王,告知他如果率兵動亂,淮軍將會與他遙相呼應。”

明瑞挺高興地說:“太好了,到時父親去信一封,東閩海王率衆(zhòng)起義,我們定能取得更大的戰(zhàn)果。”

東閩海王,是生活在臨近東海的原始森林中的土人的首領(lǐng),據(jù)說部衆(zhòng)在萬人以上,東閩海王對帝國的不滿源於跟他作對的北甌江王,北甌江王由於投靠帝國,所以東閩海王認爲北甌江王跟他爭地盤背後有帝國的支持,遂對帝國滋生出了不滿。淮王捕捉到了東閩海王對帝國的不滿之情,成功把東閩海王拉到他這邊,成爲支持他的盟友,現(xiàn)在淮王意識到是到利用東閩海王這股力量的時候了。只是連淮王也清楚地知道,東閩海王的利用價值有限,且勢單力薄,難以造成大的影響。

當淮王出兵攻佔嶽黃城傳到帝國中央時,帝王四世及中央高官沒有感到多少驚訝,畢竟,有關(guān)淮王意圖謀反的小道消息早就傳到他們的耳中,只不過是淮王的謀反由“意圖”的將來時變成了“已經(jīng)”的進行時。淮王兵鋒甚銳,嶺北地區(qū)的中心城市嶽黃城已落入淮王之手,陳學相聞知心裡緊張不已,得知帝王四世叫他入殿後,陳學相急忙進殿,趕到帝宮的宣議室。進入宣議室,陳學相見帝王四世、徐統(tǒng)尉及將領(lǐng)們比他先到一步,正等著他。

帝王四世見陳學相到了,發(fā)表了他對淮王出兵叛亂的看法:“大家現(xiàn)在都知道了,淮王派他的軍隊攻佔了嶺北的嶽黃城,對於淮王這一舉動,沒什麼好驚訝的,我看他心裡早就想這麼幹了,晚叛不如早叛,既然他不想再掩飾什麼了,我們也無需顧慮了,我叫你們過來,就是商討如何解決淮王這個問題。”

帝王四世話音剛落,徐特立統(tǒng)尉發(fā)言說:“淮王舉兵作亂,已徹底撕掉了假僞善,我認爲帝王應立刻向帝國發(fā)布淮王叛亂的逆行,調(diào)動軍隊,堅決消滅之。”

徐統(tǒng)尉的話一說完,其他將領(lǐng)隨即表態(tài)贊同:“帝王,統(tǒng)尉所言甚是,應馬上召告天下,說淮王反了,迅速派出大軍,鎮(zhèn)壓叛軍。”

陳學相向帝王四世建言:“淮王出兵奪取了嶽黃城,兵勢正盛,而我們派出軍隊鎮(zhèn)壓須些時日,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大軍未能出動之前,可先向淮王進行和談。”

陳學相說出“和談”兩字立即引起不少將領(lǐng)的不滿,在有的將領(lǐng)看來,和談是懦弱的表現(xiàn),是向?qū)Ψ绞救酰踢€沒打,就與對方和談,實在是太窩囊。陳學相看到自己的和談言論引起在場將領(lǐng)的牴觸,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和談的策略:“帝王,我所說的‘和談’只不過是個手段,帝王可開出一個使淮王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和談條件,淮王肯定不接受和談,到時帝王可理直氣壯率軍平叛,這樣一來深孚人心,使民衆(zhòng)曉得誰不仁不義,誰仁至義盡;二來可爭取調(diào)動大軍的準備時間,從容應付,一舉兩得。”

帝王四世覺得陳學相說得有一定的道理,說道:“陳學相所說的和談計策我看不失爲一個可用之計。”

徐統(tǒng)尉說道:“不過,我們現(xiàn)在必須對淮王的公然叛亂作出及時處置,以防戰(zhàn)火的蔓延朝著對我們不利的方向發(fā)展。”

“這也是我召你們過來的目的。”帝王四世說道。帝王四世問徐統(tǒng)尉,有什麼相應的對策應付當前的戰(zhàn)局。徐統(tǒng)尉說道:“我認爲,當下我們首要做的是遏制住淮軍的攻勢,使其不能更進一步,所以與嶺北相臨的肅西、湖慶、江寧這三個地區(qū)的防禦顯得尤爲重要。”

“嗯,是的。”聽完徐統(tǒng)尉的話,帝王四世陷入思考,他轉(zhuǎn)過身,踱了幾步後,對徐統(tǒng)尉說:“你著即令肅西的孫炳南、湖慶的杜德祥、江寧的康澤生做好自己管轄地區(qū)的防禦工作,絕不能再讓淮軍乘虛而入,若再有城池失守,負相關(guān)責任人等,概不寬怒,依律處分。”“還有,本來調(diào)往脫布達犁的帝國中央軍與滕衝的人馬一起,開往湖慶,由滕衝指揮全軍,對付嶽黃城的淮軍。”帝王四世說完後,徐統(tǒng)尉問帝王四世,還有什麼吩咐?帝王四世想了想,說:“暫時還沒有”。

陳學相,徐統(tǒng)尉及將領(lǐng)離開了宣議室,宣議室只剩下帝王四世一人,帝王四世踱著步思考著接下來該作何部置。淮王既已出手,帝王四世自然不會再對淮王客氣,面對淮王的大舉進攻,帝王四世決定採取反擊來回敬淮王。

第81章 血戰(zhàn)棲潭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69章 維持現(xiàn)狀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zhàn)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zhàn)爭第234章 戰(zhàn)爭的真相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2章 一箭雙鵰第84章 更大的發(fā)現(xiàn)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64章 故人相逢第72章 捲土重來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58章 壯志凌雲(yún)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9章 避難之地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48章 扭轉(zhuǎn)戰(zhàn)局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3章 妥協(xié)的產(chǎn)物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234章 戰(zhàn)爭的真相第37章 始作俑者第90章 全線崩潰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95章 困城之策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28章 突圍方案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40章 大戰(zhàn)前夕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9章 初段告捷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62章 戰(zhàn)幕的拉開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zhàn)第43章 內(nèi)外夾攻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43章 內(nèi)外夾攻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3章 殘陽如血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88章 風雲(yún)突變第3章 殘陽如血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17章 經(jīng)濟改革2.0版第52章 蓄勢待發(fā)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zhàn)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50章 好的發(fā)展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231章 一代女王
第81章 血戰(zhàn)棲潭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69章 維持現(xiàn)狀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zhàn)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zhàn)爭第234章 戰(zhàn)爭的真相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2章 一箭雙鵰第84章 更大的發(fā)現(xiàn)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64章 故人相逢第72章 捲土重來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58章 壯志凌雲(yún)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9章 避難之地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48章 扭轉(zhuǎn)戰(zhàn)局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3章 妥協(xié)的產(chǎn)物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234章 戰(zhàn)爭的真相第37章 始作俑者第90章 全線崩潰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95章 困城之策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28章 突圍方案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40章 大戰(zhàn)前夕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9章 初段告捷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62章 戰(zhàn)幕的拉開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zhàn)第43章 內(nèi)外夾攻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43章 內(nèi)外夾攻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3章 殘陽如血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88章 風雲(yún)突變第3章 殘陽如血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17章 經(jīng)濟改革2.0版第52章 蓄勢待發(fā)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zhàn)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50章 好的發(fā)展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231章 一代女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台江县| 兴业县| 涿鹿县| 城口县| 卓资县| 福州市| 咸丰县| 宁海县| 鄄城县| 桐柏县| 茶陵县| 兴化市| 犍为县| 保康县| 巴东县| 鄄城县| 介休市| 淮南市| 乐清市| 探索| 鄯善县| 名山县| 新田县| 铁岭市| 共和县| 德保县| 鹤山市| 呼伦贝尔市| 鄂伦春自治旗| 乌苏市| 吉安县| 喀什市| 甘南县| 桑植县| 祁连县| 广丰县| 马公市| 额尔古纳市| 三原县|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