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7章 針鋒相對

金國君王邁卡威率五萬金軍進入戰場。情報傳到羅夫康那裡,羅夫康知道考驗帝國一師的時刻終於到了。金軍對外宣稱他們的君王率十萬雄兵趕到戰場,羅夫康聽到這個情報後,嗤之以鼻。羅夫康問周賓:“你相信金國的君王帶這麼多人過來嗎?”

“當然不相信。”周賓回答說。

羅夫康耐人尋味地說:“此地無銀三百兩”。

在弗玻裡聖的巴達武偵測到金軍後繼部隊的人數後,派人縋城而下向羅夫康彙報金軍後續部隊的人數:“約在五六萬之間,不會超過六萬”。對羅夫康來講,金軍後繼部隊的人數遠少於他們對外宣稱的人數,但是決不能小覷。金軍五六萬的後繼部隊再加上當面的金軍,兵力當在十萬以上。羅夫康意識到他的帝國一師與金軍決戰的時刻到了。

費朗的東線金軍在向莽泰、藤山靠近時,先頭部隊有一部被殲,這暴露了兩部金軍缺乏統一的指揮。金國君王邁卡威進入戰場後,爲方便統一指揮各部金軍,對金軍的指揮體系作了如下調整:阿勒兒統一指揮費朗、莽泰和藤山的金軍部隊,圍困淩河城的金軍部隊由貝勒崎山指揮,卡豪指揮一萬金軍繼續監視弗玻裡聖的鑲白旗,邁卡威親率五萬金軍,同時邁卡威又是各部金軍的總指揮官。

阿勒兒被金國君王邁卡威任命爲前線總指揮官,負責統一指揮與羅夫康的帝國一師當面對峙的費朗、藤山和莽泰部。阿勒兒走馬上任,來到前線,負責前方與帝國一師作戰的金軍部隊。這是羅夫康與阿勒兒之間的又一次交鋒。十二年前在帝國西北部的那場戰爭,羅夫康與阿勒兒兩人,或直接或間接交鋒多次。現在兩人所率的部隊又在帝國的北方迎面相逢,正面交鋒。

阿勒兒在趕到前線時,得到君王邁卡威給他的指示:“指揮好兩部金軍,配合好大部隊的作戰”。伴隨著參戰金軍的全部到來,羅夫康感到金軍很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對帝國一師發動新的更加猛烈的進攻。羅夫康給帝國一師的將士下達了示令:“全軍將士要隨時做好迎接敵人進攻的準備,右翼的部隊要保護好自己的側翼,防止敵人從側翼對我軍發起進攻,要格外注意部隊側翼邊的敵人的動向。”“如果金軍遲遲不對我軍發動進攻,我軍應密集推進,穩紮穩打地與當面金軍作戰,不斷壓迫金軍向前推進。”“沒有統帥部的命令,全軍各部人馬都不能擅自行動,必須堅決聽從統帥部發來的命令,違者一律嚴懲”。羅夫康發給帝國一師的一道道命令,反映了在金軍來援的人馬到齊後,他對當前形勢作出的防備和判斷。

在金國君王率援兵到來後,羅夫康有理由相信近十四萬人馬的帝國一師完全可與之抗衡。十一萬的騎兵部隊,裝備著幾百輛重型和輕型戰車。這些戰車中有載輕型火炮的,也有載小口徑火炮的,有的戰車則載有能一次性發射十幾枚箭的強力型連環弓。騎兵部隊在衝殺中,再有輕重型戰車的輔助,完全可在與金軍的騎兵的較量中不落下風。惟一讓羅夫康擔心的就是帝國一師的右翼,因爲那裡是敵人最容易從其發動進攻的部位。金軍很擅於從對方的側翼發起攻擊,尤其是在對方兵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

站在高地用望遠鏡察看到羅夫康的帝國一師的排兵佈陣,金國君王邁卡威發現帝國一師前後銜接緊密,很難對其進行分割包圍。但是邁卡威不會就此罷手,他對智親王艾敏博葛說道:“帝國軍隊各部彼此互相靠攏,我們要想找到擊破他們的戰機,恐怕不是很容易”。

“沒有戰機,我們也要創造戰機。”智親王艾敏博葛說道。

艾敏博葛的話說到了邁卡威的心坎上,邁卡威贊同地說:“對,今天晚上召集將領我們商討一下,怎麼創造這個戰機”。也許,在邁卡威的心中,這個創造戰機的進攻方案已經有了雛形。到了晚上,在大營中邁卡威就會把自己的這個作戰方案端出來,付諸實行。

金軍的大營燈火通明,金國君王邁卡威、智親王艾敏博葛、旗王阿勒兒、貝勒王拓善跋、阿里札等將領會集在一起,圍在一張作戰桌上,聽著邁卡威的作戰方案。邁卡威拿著指揮棒,一邊在桌上的作戰圖紙上比劃,一邊說:“敵人密集靠攏不好打,我決心抽調四萬金軍繞到敵人的右翼,從敵人的右翼發起進攻,楔入進去。與此同時,與帝國軍隊對峙的當面金軍,從敵人中間部位發起攻擊,其他各部負責策應,從敵人中間部位撕開他們的防線。我兩部金軍分別從敵人的當面和側翼發動進攻,以達到割裂帝軍一部的目的,利於我軍能殲其一部,打亂他們的陣形。”“拓善跋、阿里札,由你們兩位各負責帶兩萬金軍,率部繞到帝國軍隊的側翼,發起攻擊。阿勒兒,你回去後告訴費朗、莽泰和藤山組織一支精銳部隊,從敵人的中間發起進攻。進攻的時間先從拓善跋和阿里札開始,在他們楔入帝國軍隊後,發出軍號聲。軍號聲一響,阿勒兒你們便吹響軍號聲遙相呼應,並率部全線壓上,對敵人發起進攻,重點是在敵人的中間部位。你們聽明白了嗎?”邁卡威問在他身邊的將領。

見將領明白他的話後,邁卡威說:“明天晚上,拓善跋和阿里札率部動身,進攻將在後天的早上發起。阿勒兒,令你所部將士在後天的清晨做好準備,聽到側翼部隊的軍號聲後,立即對當面之敵發動進攻”。

金國君王邁卡威的作戰意圖是對羅夫康的帝國一師的正面和側翼發起猛烈的進攻,像兩把尖刀,強行割裂羅夫康的右翼部隊的一部與其他部隊的聯繫,把帝國軍隊的一部從密集的重兵集團中挖出來,並對其實施圍殲。但是金國君王邁卡威這麼做也是有很大的風險的:想從敵人密集靠攏的重兵集團中切開敵人的一部,一旦行動受阻,無法達到目的,招致敵軍重兵集團龜裂的狀態,那麼楔入敵人內部的金軍反而會深陷於敵人的包圍之中,難以脫身。

金國君王邁卡威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一手策劃的這一作戰方案給金軍帶來的風險。然而邁卡威也知道有時候軍事行動是要冒風險的。金軍若想擊敗來援之敵,就不能不發動一場帶有風險的軍事行動。

拓善跋和阿里札各率領兩萬金軍出發,在黑夜中急馳行軍。邁卡威命令他們在天色漸亮時到達指定的發起進攻的位置。在黑夜中行軍,使金軍的迂迴行動有了隱秘性,在天色漸亮時對敵人發起進攻,就能出敵不意,達到進攻的突然性。兩者結合,拓善跋和阿里札所率的金軍對羅夫康部隊的襲擊能起到奇襲的效果,必能有所收穫。果然,當拓善跋和阿里札在天漸明時率部來到帝國軍隊的右翼,並發動進攻時,羅夫康的側翼部隊猝不及防,面對著金軍鐵騎的兇狠衝擊,陣形大亂。拓善跋和阿里札的金軍像一把尖刀楔入到帝國軍隊的密集陣形中。

金軍的號聲在帝國一師的右翼響起。在營中剛躺了一會兒的羅夫康聽到敵人號聲後,立即睜開眼睛,起身披上軍衣,走出營帳外。聽到敵人的號聲是從部隊的右翼傳過來的,羅夫康問跑過來的參謀官,出了什麼事?參謀官忙答道:“金軍的部隊從我軍的右翼發起了猛攻,右翼的部隊沒有防備,被敵人沖垮了。”

雖然羅夫康三令五申令右翼部隊提高警惕,防備敵人從側翼對我軍發動進攻,可是帝國一師的右翼部隊還是出事了。

就在參謀官回答羅夫康的話聲剛落,在前面與帝國軍隊對峙的金軍也響起了號聲,緊接著,阿勒兒指揮的金軍對當面的帝國一師發動了猛攻。在帝國一師將士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金軍從正面和側面同時對其發起強有力的攻擊,一時間帝國一師各部處於混亂之中。

面對著金軍突如其來的打擊,帝國一師連連丟失陣地,有動搖之勢。羅夫康知道考驗他和帝國一師的時刻到了。羅夫康令帝國一師全軍吹響號角,全軍將士緊急進入戰鬥狀態。羅夫康嚴令前面的部隊必須頂住當面金軍的進攻,並勒令他們把丟失的陣地奪回來。羅夫康讓周賓負責統一指揮帝國一師的前頭部隊,並對前面的將士下了死命令:“決不能再讓金軍繼續深入,必須率部堅決頂住敵人的攻勢,否則提著腦袋來見我!”羅夫康則負責指揮餘下的部隊,圍堵楔入進來的金軍,抵住側翼敵軍的進攻,把側面的防線穩住。

在羅夫康的嚴令下,緩過神來的帝國一師前頭部隊在周賓的指揮下迅速組織起反擊,與阿勒兒的金軍廝殺混戰在一起,遲緩了金軍前進的腳步,漸漸穩定住了當面的防線。與此同時,羅夫康命令其餘部隊對楔入進來的金軍展開反擊,包括師縱隊在內的所有將士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阻擊前來的金軍。拓善跋和阿里札的金軍一開始進攻的進展還算順利,可隨著當面帝國一師部隊的抵抗越來越頑強,使他們的進攻速度逐漸放緩,甚至出現進攻十數次而無法更進一步的僵局。隨著帝國一師將士頑強的抵抗和越來越猛烈的反擊,拓善跋和阿里札的金軍已無力再更進一步,尤其是阿勒兒的金軍被阻,無法與他們協同合作,使得拓善跋和阿里札的金軍陷於帝國一師之中,有深陷重圍的危險。

在羅夫康的指揮下,帝國一師將士英勇作戰,遏制了金軍發起的兩面割裂攻勢。邁卡威的金軍無法達到割裂帝國一師一部的目的,帝國一師在金軍的猛攻之下整支部隊目前處於龜裂的狀態中,這使羅夫康看到了反敗爲勝的希望。羅夫康針鋒相對,把進攻的重點定在深入帝國一師的金軍部隊中,開始組織起部隊對深入的金軍部隊發起進攻,來回擊金國君王邁卡威的進攻。

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88章 西入嶺南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53章 登基大典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7章 圍捕行動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38章 僱傭軍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65章 男子漢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91章 水淹江都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9章 避難之地第22章 一箭雙鵰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30章 艱難時刻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1章 黃金甲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90章 全線崩潰第73章 取道灕江
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88章 西入嶺南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53章 登基大典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7章 圍捕行動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38章 僱傭軍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65章 男子漢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91章 水淹江都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9章 避難之地第22章 一箭雙鵰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30章 艱難時刻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1章 黃金甲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90章 全線崩潰第73章 取道灕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涡阳县| 尉犁县| 靖边县| 山西省| 丹阳市| 雅江县| 许昌市| 邢台县| 彭山县| 郑州市| 巨鹿县| 衡东县| 河东区| 重庆市| 明水县| 德钦县| 佳木斯市| 酒泉市| 德清县| 桑日县| 丰台区| 江阴市| 咸阳市| 盐池县| 绥滨县| 嵊州市| 万载县| 新密市| 西乌珠穆沁旗| 六盘水市| 车险| 盱眙县| 丽水市| 花莲市| 张家川| 苗栗市| 红原县| 茌平县| 玉溪市|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