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4章 格局之變

金國君王邁卡威的突然離世讓羅夫康靜觀金國內部政局的變化。隨著邁立陽的上位,金國的政局穩定了下來。羅夫康在得到邁立陽成爲金國新君王后,陸陸續續得到了有關邁立陽的消息。在邁立陽接任金國君王后,羅夫康等將領最想知道的是邁立陽這個人的水平能力,他的文治武功如何?衆所周知,金國前幾任君王,邁陸理、邁爾哥和邁卡威,都是亦文亦武,文武雙全的君王。而邁立陽,在羅夫康得到一些對他的評價中,羅夫康知道邁立陽這個人是“治國有方,武治稍遜,對戰事不太內行”。這就是說邁立陽這個人能處理政務,卻不諳軍務,不會率兵打仗,因此羅夫康認爲邁立陽不如他父親邁卡威厲害。不過,在羅夫康眼中,像邁卡威這樣雄才偉略的君主,也是少見的。邁卡威不僅文治了得,在率兵打仗上也頗有心得。邁卡威能針對現狀改變戰略戰術,看出敵人的擺兵佈陣能作出相應的部署,大膽出擊;在處於不利下快速回縮避免更大的傷亡,邁卡威似乎集中了金軍將領的所有特點。無論是在戰略佈局還是在戰術指揮上,邁卡威展現出了一個軍隊統帥的水準,他的“狡、猛、靈、變、詭”的指揮作風讓金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令帝國的將領嚐到了他的厲害,許多將領爲此喪命。

在羅夫康看來,邁卡威在文治武功上的能力超過了帝王四世明威俊。邁卡威的死對帝國來講絕對是個好消息。但是金軍的強大不僅強大在他們的統帥,他們的許多將領在作戰指揮上也相當出色。可以說,金軍在作戰中展現出來的能力是一脈相傳的,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的強悍善戰,讓帝國的將士吃盡了苦頭,並給帝國的將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國與帝國爲敵四十多年了,金軍對帝軍是勝多負少,在與帝國重兵的決戰中,更是處在絕對的強勢,不少統帥的大將戰敗身亡,沒死的也在大戰過後有劫後餘生之感,從朱古夫到龐倪胄,從許景良到史衛傑,再到埃西霍,當然也包括羅夫康。羅夫康知道,邁卡威之死根本不會撼動金軍強大的根基,任何幻想邁卡威的死會削弱金軍都是一廂情願。羅夫康對他的將官們說道,雖然新上任的君王邁立陽不如邁卡威,但金軍的強大不在於一個人,而是他們的整體,金軍的將領是一羣“可怕的敵人”。

金國新君王的上任,會給帝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羅夫康爲此召集哈盛萊、巴達武、卡德茨、陸希萊、周賓及四個聯隊長、副聯隊長和大隊長開會,分析商討目前北方可能出現的情況。會上,與會者認爲帝金兩國關係在大局上維持現狀的情況,局部會做出的改變在於對淩河城外帝國一師數萬人馬的應對。張國雄等人認爲,金軍會對駐紮在淩河城外的餅德部隊作出迴應,“他們將會派出一部金軍屯駐在餅德部的正面,來抵消餅德部對西部地區的威脅”。與會者很多人都有同感,他們認爲金軍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會做出相應的部署應對淩河城外數萬帝國兵馬對金國的威脅。

會議結束後,羅夫康還有一些事要對陸希萊說。羅夫康注視著金國下區的東部,羅夫康希望能在金國的東部打開一個口子,把帝國一師的情報人員更多地安插到脫布涅頓和斯甘尼斯里面去,尤其是到脫布涅頓,爲此羅夫康需要陸希萊的幫助。

在與陸希萊的密談中,羅夫康讓陸希萊把他派過去的帝國一師的人員化裝成與脫布涅頓和斯甘尼斯的人做貿易的人,藉機混入他們中間。陸希萊表示他會妥善安排好這些人員,讓這些人能進出脫布涅頓和斯甘尼斯,做他們的工作。羅夫康問陸希萊:“你那邊跟脫布涅頓和斯甘尼斯的高層人員有聯繫的渠道嗎?”

陸希萊回答道:“我跟他們沒有什麼聯繫,但我不知道手下的將領及卡里幾亞的人當中是不是跟他們那邊的官員有關係。這裡面的情況比較複雜,不好說。”

羅夫康點點頭,說:“確實是這樣,我們畢竟跟他們隔閡了這麼多年,他們即便願跟我們聯繫的意向恐也找不到渠道來傳遞。”

“是的。”陸希萊說道。

“陸希萊將軍,我希望你回到卡里幾亞島後能從中留意一下,你們那邊的人跟他們交流比較頻繁。你看一下,能不能發展幾個可靠的人開闢一條我們與脫布涅頓和斯甘尼斯秘密聯繫的通道,方便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交流聯絡。”羅夫康說道。

陸希萊爽快地答應道:“好的,我回去後做些工作看看我們那邊的人有沒有跟脫布涅頓和斯甘尼斯那邊的人有什麼樣的接觸。”

羅夫康告訴陸希萊:“此事不要大張旗鼓,要秘密從事,對你身邊的人能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個人,儘量控制傳播的範圍。注意這事一定要保密。”

陸希萊點頭表示知道。對金國下區的東部,羅夫康緊鑼密鼓地行動著,羅夫康希望能在政治上分化金國東部,爲帝國所用。

邁立陽成爲金國的君王后,召四親王及諸貝勒開軍事會議,決定金國下一步的戰略動向。金國下一步該怎麼辦?先王邁卡威已勾勒好了詳圖,只是邁卡威沒有正式付諸於行動就不幸離世,現在邁立陽繼任君王,金國下步該怎麼走又擺上了議桌臺上,開始正式付諸行動。邁立陽在會上開口道:“先王在世,擬定了金國下一步的動向,一是派兵屯駐在噶巴布斯河下的西部,與淩河城的帝國軍隊對峙,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二是派兵往西北方和北方開拓領地,擴張領土;三是積極招募能爲金國所用的武裝力量,並繼續維持與蒙古汗國之間的軍事同盟關係。不知在下的親王貝勒對此有什麼看法?”

“現在金國的威脅主要來自於我們與帝國北方對峙的防線,淩河城外更是屯集著數萬帝國軍馬,所以我認爲派兵駐守下區的西部之地,與淩河城外的敵軍對峙,是非常必要的。”睿肅王洛瑞什說道。

智親王艾敏博葛說:“我也認爲應該這麼做,派一部金軍到下區的西部地區,部署在淩河城之敵的正面,藉以威懾和監視敵人。”

兩位親王表態一致,在金國下區的西部地區部署金軍的一部人馬,這件事也就定下來了。邁立陽問道:“那該派多少人馬前去?人馬又屯駐在哪裡?”

洛瑞什回答道:“派四五萬人馬前去,就駐紮在豐舟、永龍一帶吧。”

“豐舟、永龍以前是鑲紅旗統治下的城鎮,被我軍攻佔平毀。豐舟和永龍在小淩河城以北,在這一帶駐兵既跟淩河城的帝國軍隊保持一定的距離,又能對他們形成威懾和監視他們。我看金軍部隊屯駐在這一帶是合適的。”智親王艾敏博葛說道。

豐舟、永龍和小淩河城就是讓金軍的邁鐸木和邁敏宗折戟沉沙之地。鑲紅旗統領哈塞疆在修復三城後,待邁鐸木和邁敏宗所部趕到後,自行撤出。邁鐸木和邁敏宗輕取三城後,一時疏忽大意,在半夜被哈塞疆的鑲紅旗突襲,邁鐸木和邁敏宗率部違抗君令,一路率兵回到金都米里斯提。邁鐸木和邁敏宗因此被君王邁卡威逮捕下獄。邁卡威另擇將領率部攻打豐舟城,永龍城和小淩河城這三城。邁卡威讓艾敏博葛和杜達爾各率二萬五千人馬前去攻打豐舟城、永龍城和小淩河城,在奪取這三城後,邁卡威下令將它們平毀。

豐舟城在小淩河城的北面,距小淩河城約一百多公里。永龍城在小淩河城的東北方向,跟小淩河城約一百多公里。三座城池構成一個三角形,互爲犄角。金國的高層打算派一部金軍到豐舟城和永龍城這一帶,與淩河城外的餅德部對峙,以此應對羅夫康可能會在金國的西邊採取軍事行動的一個對應的措施。

在帶隊的人選上,智親王艾敏博葛推薦貝勒費朗爲這支金軍部隊的統領,最後確定,費朗統一指揮四萬五千金軍屯駐於豐舟和永龍一帶,貝勒索克麻、克蘇哈、蘇納海協助費朗指揮所屬部隊。這支即將南下,屯駐於金國下區西部的金軍被稱爲下西軍,亦被稱爲第二集團軍或B集團軍(B集團軍這個稱謂是羅夫康和他的帝國一師對他的叫法)。

面對著羅夫康在防區西面的咄咄逼人,金國的君王及將領也不甘示弱,針對性地派出數萬金軍與淩河城外的餅德部對峙,在金國的下區增強了軍事力量,使帝國北方的防線受到金軍的威脅是大爲增加,北方的格局因此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93章 重心北移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38章 僱傭軍第86章 虎口脫險第97章 大戰在即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23章 騎虎難下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79章 酸甜苦味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9章 初段告捷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82章 虛虛實實第47章 南下營勢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50章 好的發展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49章 南征固疆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11章 救世主第90章 全線崩潰第27章 圍捕行動第65章 男子漢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65章 男子漢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71章 夜郎自大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38章 僱傭軍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47章 南下營勢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53章 登基大典第77章 抽肥補瘦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53章 蒸蒸日上
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93章 重心北移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38章 僱傭軍第86章 虎口脫險第97章 大戰在即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23章 騎虎難下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79章 酸甜苦味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9章 初段告捷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82章 虛虛實實第47章 南下營勢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50章 好的發展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49章 南征固疆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11章 救世主第90章 全線崩潰第27章 圍捕行動第65章 男子漢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65章 男子漢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71章 夜郎自大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38章 僱傭軍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47章 南下營勢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53章 登基大典第77章 抽肥補瘦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53章 蒸蒸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永川市| 德格县| 广元市| 万山特区| 临洮县| 逊克县| 沭阳县| 深州市| 怀柔区| 洪泽县| 西吉县| 西畴县| 新河县| 中超| 二连浩特市| 明光市| 庄河市| 娄烦县| 德保县| 彭山县| 阳朔县| 玉树县| 宜城市| 曲阜市| 辽源市| 荆门市| 台中市| 江陵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南乐县| 黄浦区| 斗六市| 西乡县| 巴楚县| 常宁市| 金门县| 凤台县| 株洲县| 台湾省|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