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虛實莫測

秦浪川問:“有什麼不對?”

常思豪馬鞭指地:“敵人倍道奔襲,必然選擇最直最短的路線,和咱們走的應(yīng)是一條路,八萬鐵騎踏過的地方,怎麼連個蹄印也瞧不見?”

秦浪川打個激凌,借月光向地下掃視,只見荒原淒冷,枯樹凋敝,黃葉雜於草隙之間,雖則乾枯,卻非常完整,若是有大軍踏過,莫說這些枯葉都要碎成齏粉,只怕這層草皮也保不住。自己腦中紛亂,竟忽略了這一點。喃喃說道:“難道三娘子鍾金說的是假話?”常思豪皺著眼眉,沉默不語。秦浪川略整思緒,道:“此女聰慧異常,對於軍政大事都有相當(dāng)程度的瞭解,絕非一般的妃子可比,軍情要務(wù)何等重要,怎會輕泄於人,看來今番真是被她騙過了。”

常思豪道:“要說俺答先前行軍遲緩,是欲令守軍輕懈,進(jìn)而大舉奔襲,打個猝不及防,這也說得過去,但是他會否也同時想到我方能識破此計,有所準(zhǔn)備,正在以逸待勞?若真如此,他倍道奔襲人困馬乏,冒然攻城必定損失巨大,俺答既然是帶兵老手,自然不會吃這個硬虧,但大軍已出,亦絕不會無功而退,說不定他來個虛則實之,令鍾金所率人馬仍向大同進(jìn)發(fā),只作疑兵,自己則率大軍改道,去攻別處。”

秦浪川面帶猶疑,心想用兩三萬人作疑兵未免多了些。俺答雖然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但縱觀他以往戰(zhàn)例,似乎只在戰(zhàn)術(shù)上略見才智,仗勇力拼的時候多,用計很少,此來帶兵十萬,威勢不小,怎地打得如此閃忽?這並不像是他的作風(fēng)。

常思豪道:“咱們不知道他兵行何處,盲目去找只會浪費時間,不如先回大同,看情況再定。”

秦浪川點了點頭,二人打馬如飛,一路馳回,待城郭漸近,已是黎明時分,城頭崗哨巡遊,旌旗招展,一如往昔,兩人心下稍定。進(jìn)了城安子騰、陳勝一等人圍了上來,見秦浪川面色土灰,各吃了一驚,常思豪簡述經(jīng)過,安子騰過來一捋秦浪川的袖子,只見他兩條胳膊紫黑髮腫,拿手探感覺冰涼,失聲道:“老太爺!這胳膊保不住了!”秦浪川淡笑:“我已將體內(nèi)經(jīng)脈閉住,暫時無礙,嚴(yán)總兵呢?”

安子騰等見他受如此重傷尚裝作無事人般,心中震痛,陳勝一壓低了聲音:“嚴(yán)大人正和寧夏衛(wèi)來的人議事,聽說是王崇古派來的。”

秦浪川一愣,知道王崇古這人可不簡單,他嘉靖三十四年逐倭有功加了陝西按察使,三年前任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跟俺答也沒少了開仗,此人最擅長使反間計,對付韃子頗有一手。今年又提拔成了兵部右侍郎,總督寧夏、甘肅、陝西、延綏四地軍務(wù),官銜是連著珠兒地往上蹦,怎麼他派人到大同來了?莫非是要協(xié)助著對抗俺答?

陳勝一道:“大同在黃河?xùn)|邊,王大人的兵在西邊離賀蘭山都不遠(yuǎn)了,中間是河套地區(qū),兩邊就像個大鉗子夾住了襖兒都司,這地方的吉囊和俺答乃是同宗,都是達(dá)延汗之子巴爾斯博羅特的後代,但是他們的勢力並不強(qiáng)大,吉囊死後,他的兒子們現(xiàn)在臣服於俺答,王大人的兵若在寧夏出擊,破了襖兒都司,把刀子插到俺答的後方,那大事可就成了。”

秦浪川笑道:“別想美事兒,將來落個空歡喜,那不白高興啦?”正這時就聽一人笑道:“不白高興,八九不離十!”衆(zhòng)人循聲側(cè)頭,只見嚴(yán)總兵面帶喜色從城頭上下來,走路帶著股高興的顫勁兒,甲葉子嘩嘩直響。衆(zhòng)人詢問情況,嚴(yán)總兵笑道:“如陳兄弟所料,王侍郎便是這個意思,他已派雷龍雷總兵出兵襖兒都司,只要得勝引得俺答回兵相救,咱們在後掩殺,必獲全功,我已寫了書信教來人帶回赴命,咱們就等著大幹一場吧!”衆(zhòng)人聞言,立時精神大振。

城上一兵卒忽喊道:“鎮(zhèn)臺大人,有探馬回來了!”

“開城放進(jìn)來!”嚴(yán)總兵聲音裡夾著喜氣。

探馬入得城來,呼呼帶喘,衣甲蒙塵,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他單膝跪倒,面色惶急地稟道:“大人!俺答軍前日夜裡兵分三路,倍道兼行南下,已取了井坪,屠盡縣內(nèi)百姓,劫掠一空!”

“什麼!”

衆(zhòng)人聞聽都吸口冷氣咬緊了牙,一縣的百姓,那可是幾百戶人家,數(shù)千條性命,就這麼沒了!

常思豪和秦浪川對視一眼,都在想鍾金這小王妃果然說了謊話,這韃子小丫頭機(jī)靈詭道,分得清事體,日後不可小覷了她。

探馬續(xù)道:“目今俺答用軍師博克多之計,三路分兵,自率一路軍攻朔州,二路軍大將博日古德取老營,另一路蘇赫巴壽奔了偏頭關(guān)。”

此言一出,衆(zhòng)人臉色都爲(wèi)之一變。

“大人!”嚴(yán)總兵身後一個參將道:“朔州若破,韃子還不得去打雁門關(guān)?不如派一支人馬急去救援!”另一人急道:“大同的位置比朔州重要十倍,本來兵力就不足,只能嚴(yán)守,豈可輕出!”嚴(yán)總兵沉吟不語。

常思豪道:“依我看俺答兵分三路,意在劫掠財物,並非要奪關(guān)佔土。”

安子騰道:“不錯。俺答歷年來騷擾劫掠的最終目的,是爲(wèi)了威逼朝廷能夠允許通貢通商,韃子都是牧民,根本不會耕種,佔了土地城池也沒用,所以向來都是搶了東西燒殺一通就走。”

那探馬一拳捶在地上:“我爲(wèi)了探明他們的動向,一路跟隨,全都看在眼裡,一般的土匪都是搶東西不給才殺人,他們卻是先殺後搶,根本就沒想留一個活口!”

秦浪川瞇眼緩道:“小豪,你曾說俺答留鍾金這一支人馬是作疑兵,可是疑兵只需虛張聲勢,就算要保護(hù)好他寵愛的妃子,有烏恩奇那三千鐵衛(wèi)也足夠了,他卻留下了兩萬多人,可知是何用意?”

這問題常思豪一路已經(jīng)想了很久,見他問起,便合盤托出道:“他率衆(zhòng)南下,不集中兵力攻打朔州,卻分兵三路,說明攻城爲(wèi)虛劫掠是實,鍾金的兩萬人馬則可虛可實,虛則爲(wèi)疑兵,使大同不敢南援,實則長驅(qū)大進(jìn),奔咱們來,成爲(wèi)第四路軍。不論虛實如何轉(zhuǎn)換,都將使各城獨守,不敢相援,難以形成聯(lián)合局面。即便打不破城池,他們在周圍府縣劫掠所得亦豐,威懾震動朝廷的目的也已達(dá)到。”

嚴(yán)總兵道:“我也這樣想過,但俺答發(fā)十萬軍馬而來,消耗不小,村縣中劫掠所得恐怕令他難以滿足,定要取一大城以逞其心,若是順利,說不定他還想到京師轉(zhuǎn)上一轉(zhuǎn)。”

陳勝一道:“俺答親自率兵南下,已說明其意在朔州。”

秦浪川點頭,微皺雙眉,表情沉重:“朔州南有長城東有雁門,守住關(guān)隘,可自成一世界,他南下先毀了井坪,又分兵去取老營和偏頭關(guān),若真得逞,則長城失去效用,西北一線通矣。取了朔州,若攻,既可過雁門關(guān)直下忻州,又可經(jīng)走雁北繞過大同去取京師;若守,土默特本部援軍順偏關(guān)河而來,經(jīng)下水頭過井坪趕到也用不了三天。”

嚴(yán)總兵駭然道:“若真如此,那和長城外韃子的地盤可就連起來了!”

如果照這樣發(fā)展,則長城防線毀敗,那就是國土淪亡,不再是百姓受點劫掠這麼簡單,衆(zhòng)人都曉得箇中利害,不由渾身泛冷,一陣騷動。“大人,下令吧!”“是啊,咱們出兵吧!”幾個參將紛紛請戰(zhàn)南援。安子騰見衆(zhòng)將失去冷靜,急止道:“諸位勿急!朔州和大同脣齒相依,互爲(wèi)照應(yīng),若丟了朔州,大同亦勢孤難保!但是鍾金這一支人馬不得不考慮在內(nèi),一旦咱們出兵南援,城中空虛,她攻過來就糟了!”大夥一聽又陷入躊躇,良久無語。常思豪道:“看起來俺答真是越老越聰明,在用兵上還真有點手段,比之我見過的番兵可強(qiáng)得多了。”一參將搖頭道:“俺答雖知兵法,但爲(wèi)人豪野粗獷,多恃勇力戰(zhàn),少用奇計。此必又是軍師博克多之謀。”

常思豪又一次聽到博克多這名字,皺眉道:“此人智計不小啊,聲東擊西指揮得很是飄忽,沒想到韃靼人裡也有人這麼會用兵。”

安子騰不屑地一笑:“他其實是個漢人,名叫趙全,乃是十三年前叛國投入韃靼,改名儀賓儻不浪,博克多是他的稱號,並非真名,在蒙語中是睿智、英武、聖明之人的意思。俺答軍中像他這樣的人還有不少,像呂鶴、李自馨、王廷輔、張彥文等和他都是一路,亦都改名換姓,在軍中任職。”

“他奶奶的!”秦浪川笑罵道:“一個狗漢奸居然還稱什麼英武賢智,真是屁股蛋子上擦胭粉——好大張臉哪!”

衆(zhòng)人哄聲而笑,壓抑的氣氛略有緩解。

安子騰道:“說歸說笑歸笑,老太爺不可輕看此人,這趙全曉兵法,知機(jī)變,且精歧黃之術(shù),曾爲(wèi)俺答治好腿疾,就此受到欣賞和重用,他曾向俺答進(jìn)言說讓其塞雁門據(jù)云中,侵上谷逼居庸,效石晉故事,事成後他和俺答分佔雲(yún)中和太原,尊俺答爲(wèi)帝,他自爲(wèi)王,野心相當(dāng)不小。去年他竟還派人潛入我邊境各城,購買金箔顏料等物,回去給俺答蓋了宮殿,殷勤奉侍,令俺答很是滿意,在軍中地位亦非常之高。”

秦浪川大笑:“太原豐饒富足,向來是帝王之資,這王八蛋是狼裝狗伺候豬,也沒存著好心眼兒,將來俺答明白過味兒來,不會給他好果子吃。”

大夥兒聞言解頤,卻忽見秦浪川臉色一變,身子向後折倒!

第七章 驚目第四章 兩相知第五章 知心幾人第一章 書訣第四章 真情流露第五章 匹夫小人第五章 漠野鴉啼第三章 成長第一章 踵息第二章 鄉(xiāng)野居第四章 向風(fēng)囡第八章 龍城在望第七章 敵我第三章 顧慮第十章 秘室驚魂第六章 懂我第九章 奇景奇事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九章 真心話第八章 波譎雲(yún)詭第二章 我的姑第九章 公義第五章 協(xié)力第二章 小寮春第十章 爭峰第九章 投火之蟲第六章 棄劍第五章 是非第二章 狠鬥第一章 踵息第七章 驚目第二章 時不我待第十章 心易彰第四章 情葬第三章 逝水如斯第一章 火攻第一章 禮下於人第八章 摺子教孫第八章 遭譖第七章 祝由之術(shù)第九章 破綻第四章 雲(yún)水七擊第五章 往日豪情第九章 秦門逆子第二章 上雲(yún)頭第七章 各盡其情第九章 饗客第七章 作戲第五章 時輪逆轉(zhuǎn)第六章 解藥之謎第二章 傳薪有人第九章 道不同第五章 頭點地第三章 愛與恨第七章 作戲第九章 羣情激昂第一章 火攻第一章 王圖霸業(yè)第七章 我的美人第九章 困局第七章 炮震俺答第九章 奪勢爭權(quán)第三章 秦默之死第九章 花紅第四章 夜路暖心第三章 神秘僧侶第七章 一碗飯第十章 我的幸福第九章 我的故事第八章 杜鵑啼血第四章 兩慚心第七章 醉人第二章 老主第二章 罵永亭第三章 臨風(fēng)觀雪第九章 落子第二章 誰的肉第一章 三拜第八章 寫詞第五章 我的妹第二章 聚豪第三章 小偷第五章 有種第二章 功德第八章 冰釋前嫌第九章 聯(lián)橫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四章 兩慚心第二章 疑忌第一章 發(fā)落第四章 千金第三章 誰憐血肉第九章 公義第三章 三驚好夢第七章 一碗飯第七章 在數(shù)第三章 讓龍冠第十章 雙勇爭雄第三章 心跡第五章 漸入佳境
第七章 驚目第四章 兩相知第五章 知心幾人第一章 書訣第四章 真情流露第五章 匹夫小人第五章 漠野鴉啼第三章 成長第一章 踵息第二章 鄉(xiāng)野居第四章 向風(fēng)囡第八章 龍城在望第七章 敵我第三章 顧慮第十章 秘室驚魂第六章 懂我第九章 奇景奇事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九章 真心話第八章 波譎雲(yún)詭第二章 我的姑第九章 公義第五章 協(xié)力第二章 小寮春第十章 爭峰第九章 投火之蟲第六章 棄劍第五章 是非第二章 狠鬥第一章 踵息第七章 驚目第二章 時不我待第十章 心易彰第四章 情葬第三章 逝水如斯第一章 火攻第一章 禮下於人第八章 摺子教孫第八章 遭譖第七章 祝由之術(shù)第九章 破綻第四章 雲(yún)水七擊第五章 往日豪情第九章 秦門逆子第二章 上雲(yún)頭第七章 各盡其情第九章 饗客第七章 作戲第五章 時輪逆轉(zhuǎn)第六章 解藥之謎第二章 傳薪有人第九章 道不同第五章 頭點地第三章 愛與恨第七章 作戲第九章 羣情激昂第一章 火攻第一章 王圖霸業(yè)第七章 我的美人第九章 困局第七章 炮震俺答第九章 奪勢爭權(quán)第三章 秦默之死第九章 花紅第四章 夜路暖心第三章 神秘僧侶第七章 一碗飯第十章 我的幸福第九章 我的故事第八章 杜鵑啼血第四章 兩慚心第七章 醉人第二章 老主第二章 罵永亭第三章 臨風(fēng)觀雪第九章 落子第二章 誰的肉第一章 三拜第八章 寫詞第五章 我的妹第二章 聚豪第三章 小偷第五章 有種第二章 功德第八章 冰釋前嫌第九章 聯(lián)橫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四章 兩慚心第二章 疑忌第一章 發(fā)落第四章 千金第三章 誰憐血肉第九章 公義第三章 三驚好夢第七章 一碗飯第七章 在數(shù)第三章 讓龍冠第十章 雙勇爭雄第三章 心跡第五章 漸入佳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瑞丽市| 乌审旗| 雷波县| 清河县| 漳平市| 普格县| 和平区| 香港| 金湖县| 渭南市| 隆子县| 双流县| 太原市| 舞阳县| 哈巴河县| 唐山市| 依安县| 法库县| 杭州市| 友谊县| 息烽县| 卓尼县| 高安市| 修文县| 白山市| 清水河县| 甘洛县| 工布江达县| 辽阳县| 衡阳县| 阿勒泰市| 读书| 宝兴县| 西丰县| 区。| 宜都市| 永修县| 长葛市| 昭通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