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古玩才能上拍!”
紀如煙小心翼翼走到桌前,把香爐慢慢放下,解釋道:“應該說只要有價值的藝術品,都是拍賣行徵集的目標?!?
“特別是現在,很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屢創新高,雖然還達不到古代名家的價位,但也是市場追捧的熱點?!?
“比如國畫大師吳冠中,生前就有作品拍過千萬級別,已經跟清代名家不相上下。老人仙遊後,作品更是水漲船高,短短三年幾乎翻倍!”
“萬大董事長,全國首富王建森,生前是吳冠中最大支持者,不但大力收藏精品力作,每年還砸幾千萬資助對方開畫展,組織世界巡迴展覽,可謂幕後最大推手?!?
“老爺子一走,瞬間成爲最大獲利者!手裡上百張精品,已經翻好幾倍,每年還固定增值超過三成,他自己都承認投資藝術品成功,比干什麼都賺錢!”
魯善工點點頭,他也略有耳聞,成功人士最重要的就是眼光和魄力,有眼光發現商機,有勇氣魄力去幹,所以越來越富有。
紀如煙美目一直離不開香爐,還是忍不住捧起來,愛不釋手道:“現在拍賣行競爭激烈,徵集精品是最大挑戰,兩大龍頭保力佳德不用說,已經把戰略放在兩岸三地。榮寶齋靠著百年老字號,底蘊深厚。只有我們華誠,算是新生力量,如果想異軍突起,只能另闢蹊徑。”
“所以我們的法寶就是獨特性和多元化,每次都有特別主題專場,比如上個月的火花專場,還有名人信札,清供文房,受到中小藏家熱烈追捧,效果很好?!?
魯善工恍然大悟,難怪老掌櫃對紀文峰經商能力也讚不絕口,能從小到大,發展成爲四大拍賣,跟兩大龍頭和百年老字號叫板,果然有一套。
“所以在華誠看來,只要是有價值的藝術品,就有拍賣的潛力?!?
“更何況是這種驚世駭俗之作,簡直……這麼說……哎,無法用語言形容!”
紀如煙興奮不已,死死盯著魯善工的表情,循循善誘道:“我知道你的想法,善工堂現在最需要什麼?名氣和曝光率!”
“要讓更多人知道你的手藝,最快方法就是上拍賣!憑我們華誠的影響力,只要參加預展,上畫冊宣傳,絕對一鳴驚人,震撼全場?!?
“咦?這個主意不錯!”
魯善工眼前一亮,看著對方自信的表情,自己還真沒想到這個渠道。主要是認爲只有古玩才能拍賣,沒想到現在只要是藝術品,就有人喜歡?
“所以啊,你放心,咱們是鐵瓷,同道中人,放心交給我,一切OK!”
紀如煙驕傲的挺起胸,保證道:“就這樣說定了,我先走,趕緊拿香爐回去上畫冊封面,應該還來得及,這樣行,走了!”
說完轉身就走,差一點連亂箱都忘記,魯善工看著對方急匆匆的樣子,搖頭苦笑,這明明就是怕自己反悔,先下手爲強的土匪??!
算了,紀如煙說的沒錯,要想盡快打響名號,光靠幾個老掌櫃口口相傳還是太慢。畢竟現在是多媒體時代,拍賣行是主流,要不是自己手藝好,堂堂四大拍賣之一的華誠能如此熱心?
東西放在紀如煙手裡放心,再說只不過是第一次嘗試,手藝在,這種東西要多少有多少,這纔是匠人的底氣。
紀如煙離開,收拾一下,打電話給王老邪,登門拜訪。對方家底深厚,沒事要多去看看,說不定還有好東XC著,不能錯過偷師的機會。
“好,好!”
王老邪看著魯善工最近的作品,大爲讚賞,短短幾天沒見,大有進步,令人震撼。
“你的天資是我見過最高的,沒有之一!”
老爺子放下作品,看著越發沉穩自信的魯善工,感嘆道:“真羨慕魯老哥,有此後人繼承家業,夫復何求!”
魯善工給老人滿上茶,笑道:“看您老說的,這不都是咱們鋦瓷手藝人的分內事?您作爲國家非遺傳承人,後輩越爭氣,您越有面子不是?”
“哈哈哈,好小子,這句話我聽著舒服!”
王老邪真心喜歡魯善工,有手藝不說,還知道尊師重道,難得的好孩子。心裡十分羨慕魯家,居然出了一個好苗子,二十出頭已經跟自己不相上下,以後的成就……
想都不敢想!
“哎,說起鋦瓷,平心而論還不是最上乘的修復絕技,你聽過後掛彩嗎?”
魯善工神情一震,正戲上場!滿臉好奇問道:“後掛彩?低溫重新上釉填彩?”
“不錯,配色填彩纔是這門失傳絕學的關鍵!”
王老邪喝口茶,回憶道:“清代朝廷嚴禁買賣擺設收藏皇家御器廠燒製的官窯瓷器,但據說有一種賞瓶例外,是專爲皇家賞賜給大臣而燒製的。”
“八國聯軍侵入紫禁城,官窯也開始在文物市場上出現,隨之仿製品和舊胎後掛彩瓷器也慢慢出現?!?
“據老行家講,仿製宦窯先是在景德鎮窯廠,燒製後掛彩是由景德鎮來的技師,在京城附近架起小窯燒造,故而後掛彩瓷也叫小窯瓷器?!?
“清覆沒後,御器廠隨之取消,民辦窯廠也能燒造有底款的瓷器。這路有年號款的瓷器由各地細瓷店銷售,當時很是暢銷。開始時民窯燒製有年號款的瓷器不十分講究,只作爲民間擺設和嫁妝貨?!?
魯善工聚精會神聽著,這都是琉璃廠秘聞,不是老掌櫃或是幾代家傳,根本不知道。
“最出名的就是居仁堂,郭世五在景德鎮給大總統燒造的瓷器,同時也給自己燒製觶齋款。當時直接從博物館拿來宮裡收藏的精品作標準,百分百仿做。這種官窯瓷器的路分很高,瓷胎瓷釉繪畫彩色都很考究,已經不遜於官窯?!?
“後來前門大街德泰細瓷店副經理劉勉之,也在景德鎮開始燒製仿官窯瓷器,當時據說是給博物館做複製品。他利用郭世五創辦仿製官窯瓷器的技術設備和名技師,燒造出精美複製品,連鑑定名家難於鑑別。”
“鍋店街同泰祥細瓷店李春生,也到景德鎮窯廠燒製有明清朝代年款的細瓷,在津港市場銷售。1946年爲蔣某人祝六十大壽的九龍瓶,就是同泰祥仿乾隆御窯瓷器?!?
“這麼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