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善工已經熟悉四種基本功,前三種很快上手,最後一種是眼力,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拿出一幅百年古畫,算不上名家之作,宋學明專門來給他練手的試驗品。在老爺子心裡,雖然魯善工第一次涉及書畫領域,但畢竟底子好,天賦高,相信很快就能入門,開始正式修復。
首先是檢查字畫,確定所有毛病和破損,分門別類,逐一對癥下藥。眼前這張畫保存不好,跑墨嚴重,上面充滿油污和黴點,還有七八處蟲洞,情況不容樂觀。
如果一到十,代表書畫品相,一最差,十最好,這張畫最多是四,需要儘快修復重新裝裱。
魯善工仔細研究過所有問題,用筆記下,然後按照順序開始第一次嘗試修復。把畫平鋪在條案上,一頭墊高水油紙,用排筆輕輕沾上清水,撒在畫上,污水慢慢順著斜面流出。
再拿出熱水,把敲碎的枇杷核放入,用毛巾浸泡,略微擰乾後,悶在畫上。這也是劉二寡婦的秘方之一,用來清洗污漬很有效。
洗畫,去污。如污跡較重,用熱毛巾浸泡,反覆幾次,直到洗乾淨爲止。常見的有水漬、陳油漬、油漆漬、墨漬、印泥油漬、鐵鏽漬、血漬、黴漬、泛鉛和走油等污漬,可針對不同情況採取對應措施。
畫復鮮明,色亦不落,乃最高標準。
接下來是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關鍵步驟,揭畫心。
魯善工小心翼翼在畫心正面用排筆蘸清水刷溼,並覆蓋新紙一張,反置案上待揭。因爲古字畫多有斷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墊紙,揭託之後,不易起案。
好在這張畫心跟背後命紙粘連不多,大片慢慢用手逐一揭開,微小部位用鑷子輕輕撿起來。不到半小時,基本搞定,兩者徹底分離。
揭畫心原則是乾乾淨淨地揭去,完完整整地護住畫心,也是整個揭裱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水油紙襯墊法算是古法之一,補綴擡策,油絹襯之,直其邊際,密其隙縫,端其經緯,就其形制,拾其遺脫,厚薄均調,潤潔平穩。
潤溼畫心後,通過揭、摩、搓的技巧來完成。年代越久遠,命紙破損越嚴重,揭開難度越大,需要小心處理。
書畫性命,全關於揭。絹尚可爲,紙有易揭者,有紙質薄,糊厚難揭者,糊有白芨者尤難。恃在良工苦心施迎刃之能,逐漸耐煩,致力於毫芒微渺間,有臨淵覆冰之危。
魯善工長出口氣,總算完成最關鍵一步,把畫心完好無損從命紙上揭開,把畫心陰乾,清洗條案,擦乾後重新鋪平,仔細檢查破損之處,準備下一步,補。
補畫心的質量要求是修舊如舊,主要通過配補料和補殘缺來完成。選配原則是:簾紋寧窄勿寬,絹紋寧細勿粗,質地寧薄勿厚。
方法有碎補、整補、斬補等,視畫心殘破情況而靈活運用,最好是原紙原配,畫心是什麼紙張,命紙最好也是。
畫心經過淋洗揭託之後,斷裂破洞缺損之處全部暴露無遺,補上相似材質、光澤、色澤的材料,不僅能夠書畫材質層厚薄一致,利於長期保存,不致斷裂。
好的補料和技術要求達到肉眼不能辨別的程度,在刮磨口時一定不能損害原畫意,儘量減少對原物質層的破壞。
這幅畫心上有不少蟲洞,導致紙張缺失,魯善工用手機照相留檔後,開始補全。利用相似熟宣紙,修剪成對應形狀,端正紋理補進相應位置,並在補口邊際搓出薄邊。使接縫處厚度適宜。
魯善工逐漸找到手感,速度越來越快,經過前面三個步驟發現,其實修復字畫難度不太高,最需要耐心和細緻。相比較瓷器的某些高超工藝來說,只要沉下心,全神貫注,基本都能完成。
一個多小時後,所有破損全部補全,書畫經過以上工序後,可以說基本上恢復健康機體,而全色則是進一步恢復畫面完整性,在神采與氣息上與古人共呼吸。
補綴,須得書畫本身紙絹質料一同者。色不相當,尚可染配。絹之粗細,紙之厚薄,稍不相侔,視則兩異。故雖有補天之神,必先煉五色之石。絹須絲縷相對,紙必補處莫分。
這次任務簡單,算是練習,其實真正高手必須準備各種各樣的舊紙舊絹,不同朝代,不同質地,分門別類,收集整理。一旦遇見對應時期的字畫,馬上就能用上。
這也是爲什麼說:雖有補天之神,必先煉五色之石,否則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魯善工休息片刻,最後一步是全色,乃修復字畫技藝難度最高的工序,除對自身藝術水平有具體的要求外,也對所配補料、染色、刮磨口子、粘補等各道工序的綜合檢驗。
匠人必須具備一定書畫基本功,但設色、運筆與畫家那種縱橫揮毫、隨意發揮的情況又不同。要掌握好點、勾、染、波進等幾種方法,補筆則根據原書畫之意靈活添補。
畫心有缺筆的,補全時,需先審視畫心氣韻及用筆特點,然後輕勾輪廓,調兌顏色,進而全之,力求使補全的一筆一點、一墨一皴均與原畫渾然一體。
古畫有殘缺處,用舊墨,以筆全之,須乞高手施靈。友人鄭千里,向爲餘全趙千里《芳林春曉圖》,即天水復生,亦不能自辨。全非其人,爲患不淺,慎之!慎之!
接畫筆,全意境,與原作者達到融入一體,渾然天成乃最高水平!
這纔是真正實力的分水嶺,行話講:先全色,後補筆,四面光,天衣無縫。
魯善工拿起畫筆,在缺失位置凌空壁畫著,沒有真正下筆,前幾個步驟都有基礎和手感,可到這一步,就是全新領域的挑戰,自己從來沒有專業學過繪畫,需要加倍努力。
好在吸收過劉高手的部分經驗,有所基礎,以後儘量多吸收各路高手的經驗,多多練習,才能最快提高畫工,達到專業水平。
看著古畫,魯善工腦中突然閃過宋學明的一句話:裱畫就跟那大醬缸似的,真掉進去,這輩子就爬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