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用筆更爲流利放縱,佈景更趨於簡略,人物筆簡意到,出現了“天水空,剩水殘山”似的畫面。這和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政治中心南移是分不開的。
被稱爲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四人,他們的畫法各有特點,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採用截取山腰、山角、水雲山色的構圖形式,在經營位置上大體是相同的。
南宋時期,還有些作者描繪了新的題材,創造了新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面貌。例如:米友仁的水墨雲山、揚無咎的墨筆梅花、梁楷的潑墨人物、鄭所南的蘭花等。在他們之前,這些題材和形式都是極爲罕見的,如果有人說他收藏有唐代畫家名款的梅花或蘭花,那是值得懷疑的。
這個時期有一部分畫家,已將簡單的名款和年月款落在畫幅中的樹根或石坡等處。作者在畫幅後部長題詩文的作品仍然極爲少見。
元代的書法,基本上是繼承古代名家的書體,變化不大,行書、楷書、草書居多,篆書、隸書是較少的。
趙孟?楷行草篆隸各種書體都寫得很好,被當時和後世的許多人推崇仿效,影響很大。俞和、朱德潤、詹僖、金琮等人都模仿趙的書體,而且寫得很像。
元代的書體書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吳鎮草書《心經》卷是用禿筆寫的,如果用尖筆寫的話,恐怕就寫不成這種樣子了。倪瓚的書法,寫得比較瘦硬。我認爲他是用硬筆寫的,如果用長鋒軟筆,恐怕就寫不成這種風格了。楊維禎的書法,我認爲是用軟筆寫的。
元代是繪畫史上變化較大的一個時代,元代統治者廢除了五代、兩宋流傳下來的畫院制度,出現了許多墨山水、寫意的梅蘭竹石等所謂“四君子”畫,以及以枯木竹石爲題材的繪畫作品,而佛道人物畫、花鳥畫卻逐漸減少了。
高克恭的山水畫,錢選的青綠山水,被稱爲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黃公望,對明清畫壇產生較大的影響。
吳鎮能書善畫,用筆厚重,倪瓚的繪畫,用筆枯乾,佈景清曠,李?專長畫竹石,王淵的花鳥,構圖和用筆比宋人簡練得多,王繹專長畫肖像,王振鵬、夏永的細筆樓臺殿閣畫出了元代的獨特風格。這樣精細工整的界畫,唐宋時期是沒有的,我們在明清時期的界畫作品中,也沒有見到過這種極其細膩的畫法。
詩書畫三結合這種形式的出現,是元代繪畫的一大特點。這時絕大多數畫家都已在作品上落款了:一部分作品有年月款、上下款及題詩。題詩或者說明這幅畫的創作過程,或者說明這幅畫的內容。這是不同於前代的一個特徵。
元代寫上款的格式多爲平行式,如趙孟?《浴馬圖》卷題款“子昂爲和之作”,這了被寫成兩行,兩行的第一個字是平行的,所以被人們稱爲平行式。但它同時代中、後期及清代那種將上款寫得高出下款一個字或兩個字的落款格式有顯著不同。
元代繪畫趨向於水墨畫較多,設色畫逐漸減少,構圖、用筆大多不再象宋代那樣繁密、富麗、精工,而逐漸趨於簡略。
元代書畫的裝潢形式仍然是軸、卷、冊居多。質地以紙本居多,少數爲絹本。元代的紈扇畫頁較少,均爲絹本。元代後期,書軸就逐漸多起來了,如果有人聲稱自己藏有落上了唐、宋時期書畫家名款的書軸,那是值得懷疑和否定的。
明代書法藝術在宋元書法的基礎上又有變化和發展,楷、行、草、篆、隸各種書體都有。
明初的三宋和二沈代表了明初的一部分書法的風格。如宋克是以章草和晉唐小楷爲基礎形成自己風格的。又如明初永樂時的中書舍人沈度,用平正圓潤的楷書爲皇帝書寫公文詔書,當時被稱爲“臺閣體”他的這種寫法,代表了明初臺閣體的風格面貌。
明代早期,還有一種被稱爲“狂草”的書法,它是一種不按傳統的草書法,而由個人隨便揮寫出來的草書,許多字不易辨認,如果你比較熟悉他所寫的文章或詩詞,還可以大略的念得下來,張駿、張弼等人的草書就屬於這一類型。直到明代中後期,還仍然有許多人書寫這種書體,說明了明代有書寫狂劃的習慣。宋元時期雖然有很多寫草書的人,但卻很少有人寫狂草,所以說,這種狂草書體也體現出了時代書法的時代氣息。
時代早期程南雲的篆書,書法工整,篆法圓潤,大多數寫在引首紙上,單獨地寫成字條、字卷的我們還未見過。
時代中、後期的吳寬是專家蘇軾書法的,不論是大字還是小字,一律都是蘇體。當然,他的蘇體字僅是形似而已,認真地細看起來,與蘇軾的字有很大區別。沈周的大字小字都仿黃庭堅的書體,細看起來,也是隻有形似,畢竟黃庭堅是黃庭堅,沈周還是沈周。
文徽明的小楷和行書都很精工,寫成了自己的風格。他老年時寫的大字,不論是字卷還是字條,都以寫黃庭堅字體居多,體現出他寫字的特點。王寵以寫晉唐小楷爲基礎,但又有變化,董其昌書畫成名以後,在清代相當長的時期內,還仍然有許多人學習他的字體和風格。
邢侗的書法在當時與董其昌齊名,被稱爲“南董北邢”,他的書法大多是臨王羲之帖的草書,也有行書和楷書,但較少。王時敏的方正高裝字形的隸書體,代表了明代隸書的風格體式。
時代永樂年間,國家又設立了畫院,廣徵天下畫士。明代早、中期的繪畫,就形成了兩個大的系統,即宮廷畫家和自由發展的吳門畫家。永樂到弘治時期,畫院非常興盛,畫家人材輩出,畫科題材廣泛,畫的風格面貌,大部分南宋畫院,山水畫追求馬遠、夏圭的面貌,花鳥畫設色豔麗,頗爲生動活潑。
時代畫院體系的花島畫家,大多仿效古法而又有變化。林良的花鳥畫用筆放縱,水墨淋漓。呂紀的花鳥畫,大多富麗精工,色彩鮮豔。時代一院花鳥畫家多是絹本作畫,落款僅僅寫幾個字等等,用筆輕簡略。
有些作僞者把明代院體畫家作品的名款裁去,冒棄宋畫騙人,這種情況曾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