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5章 低調的奢華

看著上面卓立如峰,山嶺疊嶂,瀑布急涌,遍山古木蒼松,處處洞穴深秘。在這險峻的山巖峭壁之上,聚集著成羣結隊的民工,他們有的錘鑿打石,有的用鎬刨砂礫,還有的用簡單的槓桿機械鑿石開山。

這幅生動活潑的勞動圖景,其題材就是久傳民間的夏禹治水的古老傳說,是現存最大的和田玉器,堪稱稀世珍寶,國之重器。

當時皇宮裡有玉作和如意館,專門爲皇家做玉,但如果有大型玉件要雕刻的話,則會把玉料送到蘇州或揚州製作,因爲那裡聚集了全國最好的制玉工匠。

幾個月後這塊玉料又奔向千里之外的揚州,這一走又是三個月。歷經七年零八個月,這塊玉料的身上被雕琢上一個大禹治水的故事,這是讚美乾隆是個像大禹一樣的好皇帝。

樑海生笑道:“在二次進宮距離開崑崙山已過去十多年,到底曾經有多少工匠在它身上同時雕琢沒人知道,但若由一人完成,最少需四百多年。”

“如果把運送的工時算上時間將更爲驚人,打造這座玉山,無論是花費的時間還是付出的人力,足以堪比大禹治水,如此勞民傷財,就連乾隆皇帝後來也覺得過意不去,在給這座玉山的親筆題詩中告誡子孫,如果僅僅爲追求珍玩,今後決不允許再做這樣的事。後來更多的人稱它爲頂級國寶,因爲在它之後,玉山的製作就此絕跡。”

魯善工仔細研究過,眼前這塊玉山可不簡單,玉料從密勒塔山運到紫禁城後,乾隆決定用清宮內藏《大禹治水圖》畫軸爲稿本,先由清宮造辦處畫工根據稿本設計出圖樣。

按玉山的前後左右位置共畫四張,先依據圖樣製成蠟樣發往揚州,後因揚州天氣炎熱,怕日久蠟樣熔化,又照蠟樣刻成木樣。

一切就緒後,才正式在玉料上依照木樣大小和紙樣所貼深淺尺寸、數目,打取鑽心、雕刻光細。又命造辦處如意館刻玉匠朱永泰將他親筆題字《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及詩鐫刻在玉山的背面,將他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和《八微耄念之寶》篆刻在玉山前後適當位置。

可謂用心良苦,煞費苦心!

在古代沒有高科技輔助的情況下,想琢磨玉山爲方便上下和前後左右同時多人制作,定要沿玉山周圍搭一棚架,棚架上還要有可供上下左右活動升降的構造。

現玉山上深進的山洞,鏤雕的樹木枝幹葉脈等處,均留下許多大小不同口徑的圓形琢痕,可知當時玉山的製作,除用傳統的琢玉鉈子外,還有大小口徑的管鑽。

不論鉈子和管鑽,除手工轉動使用外,都離不開能使其旋轉的器械,並且要用水摻金剛沙來配合。製做這件大型玉山,除前述的棚架和可以活動的踏跺一類設備外,還要用金剛石特製的刻玉刀在玉石上刻字。

難得有機會,用手輕輕撫摸,腦中閃過信息,所有能工巧匠的經驗融爲一爐,讓玉雕手藝更上一層樓。

樑海生看著魯善工滿足的表情,所有都是爲拉攏這位少年天才,故宮求賢若渴,繼續道:“如果把大禹治水比作一個寫實長卷,那乾隆爲自己修建的退休之後的居所倦勤齋,更是凝結工匠高手的地方。”

魯善工跟著對方來到後面的小樓上,這裡號稱是紫禁城九千多座房子裡被公認爲奢中最美,美中最精,也有學者認爲它是一面鏡子,從中得以窺視乾隆皇帝的內心。

“金絲楠木!”

剛進門便聞見一陣陣幽香,如同進入原始森林,在西南海拔千米以上的山谷、河牀旁有一種珍稀樹木,它生長緩慢,成材至少需要百年,木質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

傳說中的金絲楠木,歷代是皇家專用木材,專用於皇宮、陵寢、寺廟等大型建築,乾隆皇帝則大材小用,將它雕刻成斑竹髹漆紋格。

就連樓梯扶手上的勾欄都用金絲楠木質地卻更爲精工細作,巧奪天工。它既有竹子的優雅型態,又有金絲楠木的恆久堅固,最是低調的奢華。

“竹子寧折不彎,中通外直,在古代被認爲是君子的象徵,歷來受到文人的特殊喜愛。能征善戰,驍勇彪悍的女真族坐穩江山之後風雅起來,不輸給任何一個漢族文人,乾隆皇帝更是將不可居無竹貫徹到極致。”

“精選的冬竹加工成細如髮絲的竹絲,竹絲根據不同的光澤,組成這些圖案,這是南方最爲繁難精細的手工藝。將毛竹去節去青,留下一層竹簧,多道工藝後鑲嵌在木胎、竹片上,在上面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紋樣。”

看著栩栩如生的雕刻,樑海生感嘆道:“乾隆皇帝的歸田之所,曾經美輪美奐的倦勤齋,在兩百多年無人問津的時光裡已然面目全非。2002年我們啓動倦勤齋修復工程,尋找兩百多年前的精緻手工藝是這次修復的一大難題。”

“修復組首先來到江南,尋找可以複製蘇繡鋪墊的傳統手藝。明清兩代,這裡設立有江南織造局,專辦宮廷御用的各類紡織品。”

“蘇繡發源於古運河,最初只是當地捕魚人身上的刺青,當地姑娘的心靈手巧讓蘇繡聞名天下。蘇州刺繡以其工藝高超,設色雅緻,成爲宮廷禮儀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兩百多年前,乾隆鍾愛的倦勤齋也大量使用蘇繡。”

“第一部分的難度就在於幾百年前的文物,不讓帶出宮,工作人員只能參照故宮提供的文物照片,先用鉛筆把圖案白描於紙上。”

“花特別多,有壽桃,有蓮花,有蝙蝠,有牡丹花……隨便一個寓意富貴福壽的圖案,大概花掉設計師兩個月的時間。完成的白描稿要送交專家審覈,通過之後方能進入下一步。”“將白描稿勾勒於特別訂製的明黃、鵝黃的貢緞上,勾繃處理起來不能失之毫釐。接下來的刺繡由最有經驗的工匠合力完成,憑藉高超的技藝,三十五位繡娘歷時一年的精心繡制才復原完成倦勤齋鋪墊,共七套,二十三件。”

“後來在徽州又千辛萬苦找到和兩百多年前一樣的造紙技術,在金陵找到幾近失傳的雲錦技術。在東陽,尋覓到世代相傳的竹編工藝。一個個以爲失傳的技藝重生,古老的倦勤齋,古老的倦勤齋,重新變得光彩照人。”

第6章 偷師第175章 不能忘本第93章 打響第二炮第102章 洗揭補全第180章 炒泥?第314章 石中玉第222章 尊古齋第7章 不傳之密第269章 印證第1章 梅花鋦第304章 天目變第313章 憤世嫉俗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324章 椴木織第267章 仗義執言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238章 沉船之謎第266章 瞞天過海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65章 半刀泥第187章 一抹翠綠的風情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156章 悶聲發大財第297章 空間藝術第259章 命中註定第15章 銀藍兔毫第283章 明察秋毫第134章 被招安的高手第9章 救命?第162章 造假也是愛國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41章 妙手回春第230章 前輩也不是萬能的第314章 石中玉第57章 一氣呵成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110章 橫行霸道第198章 一根香骨四兩酒第288章 瓷土第328章 風雲際會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109章 俗不可耐 反得其真第27章 弟子仿?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317章 強強聯手第300章 講究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166章 無恥第13章 鑲口第258章 打眼第175章 不能忘本第261章 朱墨第212章 命真好第297章 空間藝術第148章 史上最乾淨的人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30章 必先利其器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312章 銅器第30章 必先利其器第66章 一生一事第3章 燥起來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231章 黃金萬兩腳下踩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184章 傳奇中的傳奇第11章 紀氏後人第178章 短兵相接第23章 碧波白蓮第257章 同富貴難第309章 一色壓萬彩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85章 累哭了?第205章 騙人的電視劇第32章 頓悟第244章 吃盡苦中苦第210章 成王敗寇第264章 八寶泥第83章 揭皇榜第80章 最牛導遊第176章 這就是人性第256章 黑老虎第12章 意外收穫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312章 銅器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248章 洋古董第268章 鑑定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264章 八寶泥第296章 買櫝還珠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307章 修仙皇帝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208章 死不了的可憐人第18章 一木四變
第6章 偷師第175章 不能忘本第93章 打響第二炮第102章 洗揭補全第180章 炒泥?第314章 石中玉第222章 尊古齋第7章 不傳之密第269章 印證第1章 梅花鋦第304章 天目變第313章 憤世嫉俗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324章 椴木織第267章 仗義執言第295章 閒情逸趣第238章 沉船之謎第266章 瞞天過海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65章 半刀泥第187章 一抹翠綠的風情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156章 悶聲發大財第297章 空間藝術第259章 命中註定第15章 銀藍兔毫第283章 明察秋毫第134章 被招安的高手第9章 救命?第162章 造假也是愛國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41章 妙手回春第230章 前輩也不是萬能的第314章 石中玉第57章 一氣呵成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110章 橫行霸道第198章 一根香骨四兩酒第288章 瓷土第328章 風雲際會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109章 俗不可耐 反得其真第27章 弟子仿?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317章 強強聯手第300章 講究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166章 無恥第13章 鑲口第258章 打眼第175章 不能忘本第261章 朱墨第212章 命真好第297章 空間藝術第148章 史上最乾淨的人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30章 必先利其器第46章 善工堂專場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312章 銅器第30章 必先利其器第66章 一生一事第3章 燥起來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231章 黃金萬兩腳下踩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184章 傳奇中的傳奇第11章 紀氏後人第178章 短兵相接第23章 碧波白蓮第257章 同富貴難第309章 一色壓萬彩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85章 累哭了?第205章 騙人的電視劇第32章 頓悟第244章 吃盡苦中苦第210章 成王敗寇第264章 八寶泥第83章 揭皇榜第80章 最牛導遊第176章 這就是人性第256章 黑老虎第12章 意外收穫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312章 銅器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248章 洋古董第268章 鑑定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264章 八寶泥第296章 買櫝還珠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307章 修仙皇帝第139章 文人相輕第208章 死不了的可憐人第18章 一木四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海宁市| 平顺县| 蓬莱市| 庐江县| 徐汇区| 清徐县| 桑植县| 邯郸县| 西乌| 洛扎县| 新昌县| 六枝特区| 孝昌县| 瓦房店市| 西充县| 石家庄市| 凌海市| 浦北县| 榆中县| 沁源县| 东海县| 盖州市| 深泽县| 荥阳市| 新乡县| 阳山县| 贞丰县| 平凉市| 金秀| 锡林浩特市| 自贡市| 兴仁县| 马山县| 文昌市| 陆川县| 博客| 新巴尔虎左旗| 株洲市| 象山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