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硯精神一振,任務過半了! 麻婆豆腐正向他招手呢。
周硯嘴角忍不住上揚,這進度條對應的是孫麗華女士的心情。
看來今天的收入,讓姨婆挺滿意,極大的提升了她對來福傳承手藝的信心。
挺好。
這個任務,大概是他最近最有動力推進和努力想要去完成的。
他準備明天再去探望一下孫姨婆,如果她的眼睛和腿的情況還是不好的話,就帶她去看看。
作爲目前飯店的重要食材供應商,她的健康情況周硯非常關切。
在蘇稽範圍內,周硯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供應商。
最近鹵素菜中,滷腐竹和滷豆乾已經成了明星產品,比海帶更受歡迎。
腐竹泡一泡,一把一把切段就行,特別方便。
利潤也相當可觀,這錢賺的舒坦。
如果後期飯店推出麻婆豆腐,這供應鏈的重要性還會直線上升。
豆腐太脆弱了,以現在的道路情況,蘇稽以外的嫩豆腐不管做的多好,運輸途中都得抖散。
姨婆做的完美西壩豆腐,稀缺性立馬就凸顯了。
“媽媽,你煎的雞蛋餅也太香了吧!感覺越來越好吃呢!”
“香香的!甜甜的!好吃~~”
“幺女真乖,好吃老孃再給你煎一個哈。”
“好!我最喜歡媽媽了!”
廚房裡,傳來了周沫沫歡快的聲音,和趙嬢嬢爽朗得意的笑聲。
小傢伙今天起得晚,飯店早上營業結束才起的牀。
起來點餐,要吃雞蛋餅。
周硯本打算給她做的,趙嬢嬢搶著要做,他也攔不住啊。
雖然廚房是他掌管的。
但這個家歸趙嬢嬢管啊。
周硯靠在廚房門口,看著周沫沫坐在自己專屬的小木凳上,剛被搓洗過的臉蛋紅撲撲的,還沒來得及梳頭,頭頂翹著兩根呆毛,像立著兩個問號。
她面前板凳上放著一個盤子,裝著切成四瓣的雞蛋餅,煎的金黃金黃的,略微厚了一點,但看著還是有模有樣的。
周沫沫雙手捧著一塊雞蛋餅,小口小口咬著,腮幫子鼓鼓的,看著就像個貪吃的小松鼠。
看得出來今天的雞蛋餅味道不錯,小傢伙的眼睛都瞇起來了,兩條小短腿晃啊晃的,頭頂的兩根呆毛也跟著晃,早上的陽光從廚房的窗戶照了進來,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的過分可愛讓整個廚房都熠熠生輝。
“哎喲,吃的好香哦。乖乖,你啷個這麼漂亮呢?”趙嬢嬢給雞蛋餅翻了個面,回頭看著周沫沫,笑瞇瞇的眼睛裡滿是寵溺,語調都夾了幾分。
周沫沫昂著頭,笑瞇瞇地說:“因爲我有全天下最漂亮、最能幹的媽媽,所以我也是最漂亮的寶寶。”
趙嬢嬢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說的太好了,這個雞蛋餅也給你哈。”
“好香哦,給我也攤一個嘛,我也有點餓了。”老周同志端著處理好的豬頭進廚房,看著鍋裡金黃的雞蛋餅,吞了吞口水:“這個就挺好。”
“爬!這個是給我乖乖滴。”趙嬢嬢晃了晃鍋,用鍋鏟把雞蛋餅切成了四塊,盛到了周沫沫面前的盤子裡。
“謝謝媽媽~我會把這美味的雞蛋餅,全部全部吃掉!”周沫沫兩眼發光地看著她。
“乖。”趙嬢嬢笑著點頭,看了眼同樣笑吟吟的老周同志道:“現在給你攤一個,你要吃厚一點?”
“厚點薄點都可以,只要你攤的我都愛吃。”老周同志憨笑著說道。
“周硯,你要吃不?”趙嬢嬢回頭看著周硯問道。
“我就不吃了,我好飽。”周硯笑著搖頭。
“鍋鍋,你嚐嚐嘛,甜甜的!”周沫沫拿著一塊雞蛋餅湊了過來,舉起手,踮著腳尖,遞向她,眼裡滿是期待,“真的,媽媽做的雞蛋餅,超好吃哦!”
“那我必須嘗一嘗咯。”周硯笑著伸手接過,嚐了一口,鬆軟香甜,帶著濃濃的雞蛋香味,味道確實不錯,點著頭道:“嗯!好吃!比我做的還要好吃不少呢!”
“那我再分你一塊?”周沫沫大方道。
“不用不用,沫沫吃吧,我吃了早飯的。”周硯笑著搖頭,看著嘴角上揚的趙嬢嬢道:“媽,你放了糖啊?”
趙鐵英點頭:“對,沒有加鹽巴,加了一勺糖,我猜他們蛋烘糕是不是也這樣做的,味道怎麼樣嘛。”
“好吃,又香又甜,非常有靈性的調料更換,是另一種感覺了。”周硯豎起大拇指。
“聞著好香哦,沫沫吃的更香,我都看餓了,四嬢,我也想吃一個。”趙紅站在廚房門口,笑盈盈地說道。
“要得,給你也煎一個。”趙嬢嬢笑著應道,手一顛,給鍋裡的餅翻了個面。
周硯看著這一幕,眉梢微挑,不愧是鐵娘子,昨天在旁邊看了一會,今天連顛鍋都學會了。
老周同志被迷得五迷三道不是沒道理的。
老周同志拿盤子裝著餅,搬了個小板凳在周沫沫旁邊坐著吃,咬了一口,連連點頭:“好吃!又香又軟,比外面賣的蛋烘糕還安逸。”
“會說就多說點,明天早上我又給你們做。”趙嬢嬢笑瞇瞇道。
等趙嬢嬢攤完餅,周硯就開始忙著滷肉。
趙嬢嬢和趙紅削土豆和藕,老周同志負責切,周沫沫搬著她的小板凳,負責在旁邊提供情緒價值。
“嫂嫂,你這根土豆皮削的好長好長啊,可以拿來當繩子嗎?”
“媽媽,你看這個土豆好圓啊,金燦燦的,就像太陽公公~~”
“爸爸,你切的藕爲什麼那麼多洞洞呢?土豆就沒有呢。”
“鍋鍋,好香啊~~我想吃肉肉!一小塊,一小塊就可以了。”
周硯剛把滷豬頭肉從鍋裡撈出來,看著眼巴巴望著他的小傢伙,笑著拿刀給她切了兩片熱滷豬頭肉放小碟子裡。
“謝謝鍋鍋~~你可真是一個大好人呢。”周沫沫端著盤子開心地回到自己的小板凳上,繼續指導工作。
她小小的,但可會夸人了,情緒價值給的滿滿的。
廚房裡充滿了歡聲笑語,讓原本枯燥的工作似乎也變得輕鬆愉悅了許多。
……
飛燕酒樓後廚。
李良才走進後廚,背在身後的手裡拿著一本新雜誌。
“李大爺。”
“師爺。”
廚房裡,正忙著備菜的墩子和廚師看到他,紛紛恭敬打招呼。
正在一旁教徒弟炸蔥油的李老三聞聲回頭,看到李良才後,臉上立馬堆起了笑容走了過來,“師父,你今天啷個來了呢?”
“三天沒來,今天路過,轉進來看看噻。”李良纔看著他問道:“最近自個還下廚沒有?廚藝生疏了沒得?”
“下!那肯定天天都下廚噻!”李老三點頭如搗蒜,有點緊張的看著李良才,“師父,我不光下廚,我還天天教徒弟,可勤快了。”
李良才的目光往他身後的徒孫身上一掃,一衆徒孫立馬扭頭忙碌起來,這個擦案板,那個擦菜刀,還有人忙著擇菜。
“那你的徒弟啥時候上四川烹飪雜誌啊?”李良纔看著他問道。
“啊?”李老三愣住,囁囁道:“師父,你還沒上呢,怎麼輪得到我啊。”
李良才臉一黑,沉聲道:“你今天進廚房先邁的哪條腿?”
李老三猶豫著道:“左……左腿?”
“啪!”一本雜誌拍在了他的腦袋上,“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進廚房要先邁右腿!”
李老三:? 不是,師父真教過嗎? 可他能怎麼辦呢,最終解釋權歸師父所有啊。
別人喊李大爺是表示尊重,他喊李大爺,那是因爲這真是他親大爺啊。
“曉得了,下次一定先邁右腿。”李老三委屈巴巴道,心頭有點猜想,多半是昨天去參加孔二爺的交流會被刺激到了。
他們老李家跟孔派怎麼比啊?
當年孔派三傑,在嘉州可是赫赫有名,在川菜界都是有名號的。
如今三傑只剩孔慶峰孔二爺一人,但二代弟子中,方逸飛、宋博名聲漸顯,許運良也成一級廚師了,就連天賦最差的肖磊,也是二級廚師。
他們老李家……也就他這個一級廚師拿得出手,還有兩個二級廚師的師弟,水平和肖磊相比都有一定差距。
“師父,咱們當廚師的,還是不能太在意名氣,這話當年還是您老人家跟我說的呢。”李老三溫聲寬慰道。
“肖磊的徒弟上了最新一期的四川烹飪雜誌專訪,他做的蹺腳牛肉還上了封面。”李良才翻轉手裡的雜誌,將封面頁懟在了李老三的眼前。
“啥子耶?!”李老三的聲音驟然拔高了,甚至拉出了嘯聲。
廚房裡也是突然安靜下來,衆人紛紛驚訝回頭。
廚房外,一下探出了三個腦袋。
黃鶴、趙淑蘭和黃鶯三臉懵逼: “啥子?”
“哪個?”
“周硯?!”
黃鶯從蘇稽騎車回來,洗了澡換了衣服,跟著媽、老漢來酒樓玩。
前後腳跟著李大爺進門,正準備來打個招呼,便聽到了如此勁爆炸裂的消息。
李大爺是他們飛燕酒樓的上一代後廚扛把子,前年退休後,由他的徒弟李老三接班。
黃鶴上前,先跟李良纔打了個招呼,從他手裡接過雜誌,看著精美的雜誌封面,那青花瓷盆裡裝著的,清湯牛肉,不正是周硯做的的蹺腳牛肉嗎?! “是蹺腳牛肉!一點都沒錯。”黃鶯非常篤定的點頭,黃兵太愛蹺腳牛肉了,每天必點一份,有時候還會點兩份,她已經有點吃夠了,隔天才會吃。
作爲酒樓經營者,黃鶴可太懂四川烹飪雜誌的含金量了,他前段時間還在上邊找滷味大師呢。
能上這雜誌的廚師,水平都是極高的,一般年紀都不小,多是一方名廚。
他聽說樂明飯店的孔二爺要上雜誌,這兩天都沒睡安穩,生怕樂明飯店把風頭給搶了,對他們飛燕酒樓的生意造成一些影響。
誰能想到,孔二爺還沒上,徒孫輩的周硯先上了? 黃鶴翻到周硯專訪那兩頁,心情那叫一個五味雜陳,這年輕太厲害了,怎麼就沒能把他請到飛燕酒樓來上班呢! 不然他肯定把這本雜誌封面放大十倍,直接立個牌子在酒樓門口,大肆宣傳。
“周硯拍出來還是好帥哦!”黃鶯探過腦袋先看向照片,眼睛一亮,又好奇問道:“老漢兒,周硯是不是要出名了?”
黃鶴點頭:“那肯定噻,二十歲上四川烹飪雜誌,做的菜還上了封面,年少成名,再過些年,肯定就是嘉州名廚了!”
“這在廚師界,就叫天才。”趙淑蘭也是一臉感慨道。
一旁的李良才臉更黑了,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李老三。
李老三一臉無辜的攤手,囁囁道:“師父,年少成名是有條件的,我都成老油條了,這種機會還是讓給年輕人。”
說著,他的目光轉向了自己的一衆徒弟。
徒弟們立馬又忙碌起來,擦鍋、擦竈、擦邊。
“你,過來!”李老三的目光看向了年紀最小的徒弟。
剛滿十八歲的小徒弟一臉忐忑的走過來,小聲道:“師父,師爺。”
“你,兩年後也去上四川烹飪雜誌,給我們李派爭光。”李老三說道。
小徒弟:“我?”
“對,就你了”李老三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這鍋他也背不動啊。
伴著一陣突突聲,黃兵的摩托車停在後廚門外,黃兵提著兩籃滷肉進門來,看到李良才還熱情的打了個招呼:“老大爺,你也過來耍啊?”
不過他很快感受到後廚的氣氛有點不太對勁,衆人的表情有點說不出來的古怪。
說壓抑吧,偏偏黃鶯滿臉笑意。
只要這丫頭能笑得出來,一般都沒啥大事。
“這是幹啥呢?開會啊?”黃兵也齜著大牙跟著傻樂。
“啪!”
黃鶴手裡捏著的雜誌順手就拍了下去。
“老漢兒?你幹啥?”黃兵有點懵。
黃鶴也沒想到那麼順手,打都打了,沒好氣道:“你李大爺說了,進廚房要先邁右腿,我剛剛看你先邁的左腿。”
黃兵有點懵,看向一旁的黃鶯:“啥時候定的規矩啊?今天嗎?”
黃鶯掩嘴笑:“可能吧。”
李良才把雜誌從黃鶴手裡拿回來,看著李老三和一衆徒弟、徒孫道:“勤學苦練,不斷鑽研,熟能生巧。天賦不如人沒得事,但要是天賦不如人,還沒得別人勤快,那問題就大了。勤行,勤字當先,沒得捷徑的。”
衆人都不忙了,看著李良才若有所思的點頭。
黃兵把滷肉讓在案板上,也跟著點了點頭。
他的手上多了不少傷痕,新舊皆有。
“走了,你們繼續忙。”李良才笑了,揹著手往門口走去。
“李大爺,坐下喝杯茶嘛。”黃鶴跟著往外走。
“不了,黃老闆,你忙你的。”李良才頭也不回的走了。
“啥子情況?氣氛爲啥那麼古怪?”黃兵跟著黃鶯出了後廚,小聲問道。
“周硯上了四川烹飪雜誌,他做的蹺腳牛肉還上了雜誌封面,李大爺有點眼紅,就來把自己的徒子徒孫們濤了一頓。”黃鶯小聲道,從櫃檯後邊拿了自己的包挎上,往門外走去。
“周硯上雜誌了?”黃兵聞言也是目瞪口呆,看著黃鶯的背影問道:“你去哪?”
“去買雜誌,看看編輯社的人是咋個誇周硯的噻。”黃鶯笑道。
“那我也去買一本。”黃兵快步跟上。
“鶯鶯,給我也買一本哈。”黃鶴進門,摸了一塊錢遞給黃鶯。
“要得。”黃鶯笑著應道。
“這周硯也太有出息了,才二十歲呢,當年他師爺二十歲的時候也纔剛出師,他都上雜誌封面了。”黃鶴還是忍不住感慨。
“你的意思是他將來的成就可能比他師爺還高?”趙淑蘭有些驚訝道。
“廚藝成就不一定能達到孔懷風大師的高度,但他的思想更活泛,很機靈、聰明的一個年輕人。”黃鶴表情中帶著幾分讚歎:“在蘇稽開飯店都能上四川烹飪雜誌,這名聲打出去,以後要是來嘉州開飯店,那就是如虎添翼啊。”
趙淑蘭聞言也是若有所思的點頭:“有道理,在蘇稽都能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要是來了嘉州,怕是我們飛燕酒樓都不一定做的過他。”
“你說,我們啷個就生不出這種兒子呢?”黃鶴一臉羨慕。
……
“照片和實物嚴重不符的嘛!我吃蹺腳牛肉的時候,從來沒有用過這麼漂亮的盆!”黃兵手裡拿著一本雜誌,對封面圖表示憤慨:“照騙!”
“你懂個錘子!爲了拍出來美觀漂亮,換個盤子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嗎。”黃鶯給他翻了個白眼,“你看看這湯色,這牛肉,這毛肚,和你天天在店裡吃的一樣好嗎!”
“嘿嘿,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蹺腳牛肉了,我會不曉得嗎。”黃兵咧嘴笑,“可見不是我一個人喜歡硯哥做的蹺腳牛肉,該他出名!”
黃鶯在旁邊的長椅上坐下,已經迫不及待翻開雜誌看了起來。
黃兵見此,也跟著坐下,隨意翻看著,很快笑不出來了,驚訝道:“這……怎麼都是特級廚師,各地名廚大師、還有在國外做菜的大師啊?”
“這更說明這本雜誌的含金量。”黃鶯眼裡亮著光:“周硯從菜譜殘頁上把蹺腳牛肉復刻出來,並且進行了改進,歷經無數次失敗,精益求精,熬出這樣一鍋湯鮮味美的蹺腳牛肉。”
“這種能力和精神,當得起廚壇新星的稱號。”
“我有種強烈的預感,周硯將來一定會成爲頂級川菜大師!”
黃兵合上雜誌,挺直了腰桿:“你看我怎麼樣?”
黃鶯看了他一眼,“你有機會成爲一名合格的墩子。”
“靠北!”
……
“才一個月不到,你就又來了,周硯的廚藝就真有那麼大的魅力?”黃琛看著和他並排而騎的何志遠,笑容中帶著幾分揶揄:“當初是誰說蘇稽是美食荒漠的?”
“周硯做的菜確實不錯,但相比於他的菜,我覺得他這個人的魅力更大,他總能給我帶來一些驚喜,還會給我在創作上提供有用的建議。”何志遠笑著道:“我收回之前的話,蘇稽還是有美食的,之前是我狹隘了。”
“你這個嗷卵犟還有收回話的時候啊?”黃琛大感意外,看著他道:“這回來,打算採訪他啥子?滷肉?我跟你說,他最近推出的鹵素菜巴適得很,我家娃娃都很喜歡吃,特別是滷腐竹,那味道簡直不擺了,比肉都香。”
“還有鹵素菜啊?”黃琛有些意外,“是採訪滷味,不過不是採訪周硯,是她奶奶張淑芬同志。”
“張老太?”黃琛愣了一下,深以爲然的點頭:“那你就採訪對了,周硯的手藝都是從張老太那裡學的,張老太做的滷肉味道那叫一絕,我經常聽一些老同志說當年張記滷味在橋頭擺攤的盛況,和現在的週二娃飯店排隊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張老太的傳奇不限於這一鍋滷味,他的丈夫……”
兩輛自行車並排而行,黃琛不急不緩地講著關於張老太的傳奇經歷。
小李坐在後排,手在包裡摸了幾回筆記本,都因爲路面太顛簸放棄了,腦子裡瘋狂運轉。
死腦子,快記!
按照工作手冊要求,作爲速記員,必須要把這類旁人對於當事人事蹟的補充全部記錄下來。
可黃鎮長爲什麼在車上聊呢?
有沒有考慮過他的感受啊?
牛馬就不當人嗎? 這破班,是一天都不想上了!
“太好了,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補充信息啊。”何志遠讚歎道。
小李一個激靈,瞇起眼睛,更認真的聽了。
“老黃,今天我請客,你想吃啥儘管點,回去的時候再給娃娃帶一份鹵素菜。”何志遠看著黃琛笑道:“不過你這輛二八大槓下午要借我用半天,我和小李要去一趟周村,實地探訪和採訪張老太。”
“你用嘛,下午我開會也不用車。”黃琛笑著點頭。
兩人一路閒聊,到紡織廠門口的時候,紡織廠工人們已經下了午班,在週二娃飯店門口排起了三排長隊,每一支隊伍都有七八個人。
“這些都是打包鹵素菜的客人,不少都是怕晚上來晚了買不到想吃的。”黃琛笑著介紹道,回頭一看,何志遠已經取出相機,對準了排隊的人羣按下快門。
放下相機,何志遠笑著道:“排隊的工人,切肉的中年男人,桌上滿滿當當的滷肉和鹵素菜,還有背後熱氣騰騰的蹺腳牛肉大鍋,多有煙火氣的畫面啊。”
“走嘛。”把車停好,何志遠當先向著滷味攤走去,“我今天就要嚐嚐這鹵素菜到底有多好吃,能讓這麼多客人排起長隊買,當年蘇稽橋頭的盛況看不到,今天在這裡回顧也是一樣的。” —— PS:二合一,晚上還會加更! 沫沫星星眼:鍋鍋,求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