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退位!”袁世凱站在空蕩蕩的大殿內朗聲說道“兵在你手裡,讓你的士兵衝進來不是省事兒?”光緒 輕輕一挑眉角說道,奇怪的是光緒一點都不覺得害怕,甚至有種鬆了口大氣的感覺。自從慈禧死後,光緒沒有了政治上的依靠,每每處理政務都感覺如履薄冰,光緒常常感嘆自己實在沒有政治天賦。而這個世界和自己所瞭解的那個世界已經不再相同,而因爲頻繁的貿易往來,清國官員、百姓早就把眼睛看向世界,光緒對於這個世界上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優勢。當得知袁世凱兵諫的消息後光緒甚至深深的呼出一口氣,他生怕自己一個錯誤的決定而坑害了這片土地上的子民。如今袁世凱站在這大殿之上,光緒知道他終於可以卸下這身重擔,反而顯得有些輕鬆。饒有興趣“皇家陸軍,皇家陸軍,居然衝進皇宮行逼宮之事啊。”袁世凱抱拳道“陛下說過,皇家陸軍應當效忠於整個國家,而不是具體的任何人。”光緒輕輕撫摸著龍椅扶手,享受著龍椅傳遞而來的柔和手感“陛下,臣覺得您應該非常高興!”光緒盯著袁世凱笑道“你造了我的反,現在我又是你的階下囚,我爲何高興?”袁世凱再次行禮道“臣觀陛下執政,從始至終放任商人、輿論。陛下天資聰穎我想您必然知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而陛下不僅不對其採取防範甚至多次告訴軍隊要效忠國家而不是任何一個具體的個人。”袁世凱擡頭與光緒對視繼續說道“陛下成功了,現今清國的商客們也壯大起來,他們也長大了,也擁有了自己的意志!陛下您居功甚偉!”
光緒的遜位在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自打戰爭開始,光緒在全世界被戰爭蹂躪的土地上興起收容所,包庇幼弱。全世界的普通百姓對這位東方皇帝都非常尊重,如今竟然聽說這個仁慈的皇帝在國內被暴力遜位,紛紛通過他們可以想到的方式譴責袁世凱。
不過他們算是白白浪費表情了,袁世凱這段時間可是忙的不可開交,一面要面對幾處頑抗的勤王之師,比如佟讚的皇一師。皇一師雖說本就駐紮在京津之處,可是佟贊實在不是一個善攻將軍。佟贊所長便是結硬寨打呆仗,而袁世凱便派遣了3個師的國防軍就和佟贊耗著玩,硬是活生生的將佟贊困在京郊之外。直到袁世凱宣佈立光緒長子爲帝,即日立憲,除了佟贊等聊聊數人選擇自盡以外,均都選擇退卻。袁世凱改組軍機處,袁世凱解散中華聯盟。吸納日、朝等原中華聯盟成員組成中華邦聯**。邦聯**各個邦都有自己的**班底和立法機構。各邦官員由各邦自行產生,邦聯**無權任命各邦官員。各邦的立法雖然必須符合聯邦憲法,但是邦聯憲法保證各邦的領土與主權不受侵犯。兩套平行的**、分別選舉產生。中華聯邦最高決策權產生於聯邦議會,議會議員人數比例自然是按照各邦實力產生。
很快邦聯**成立第一日便通過了出兵東南亞中亞的決策,於是邦聯軍隊很快便將無心東顧的英法殘餘趕出亞洲,一個月後終於歐洲戰場上出現了亞洲人的面孔。由於中華聯邦的參戰,美國人也快速的加入戰爭。戰爭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加殘酷,由於清國的加入德國在東線幾乎毫無壓力可言,一些原本中立的國家也實在沒有了保持中立的能力。
終於,終於經過7年的世界大戰,雙方共計投入9500萬兵力,幾乎捲入了世界上所有國家,平民死亡人數3134萬人。終於以利益爲目的而發動的戰爭終將失敗,英、美、法等國最終還是以一個悲慘的方式取得了勝利。戰後凡爾賽合約規定德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北石勒蘇益格迴歸丹麥;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西里西亞給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爲但澤自由市;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合約規定中華邦聯解散,原中華聯邦成員承認唐努烏梁海地區爲沙俄領土;承認外****;割讓海參崴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爲海參崴自由港。並對聯邦成員國進行了閹割,比如割走了緬甸的仰光、日本的沖繩、朝鮮的濟州島等等。條約除了對聯邦各國的領土閹割以外還有軍事限制,規定:德國萊茵河西岸、清國塔爾巴加地區、哈巴羅夫地區的領土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並清、德兩國50公里以內不得設防。清德兩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海軍只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艇。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不得組織空軍;不得進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額外徵收26%的費用;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爲了限制清德兩國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兩國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規定清德兩國不能生產重機槍。
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清國需要賠償3610億光緒幣(約合151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 奇怪的是協約國卻對日朝兩國並沒有太多的懲罰性條款,這當然是英國人的功勞,在英國人看來協約國利用這次大戰給清國帶上了如此沉重的枷鎖,而國家之間便自然是以利益爲上,想要對付清國人,自然找清國的鄰居爲上上之選。
不過歐洲人也許並不真正瞭解亞洲人,並不瞭解儒家。千年以來儒家文化就好似一塊巨大的磁石,不停的吸附著周邊的國家、地域,使他們紛紛進入到自己的文明體系中來,果然短短十數年原來的中華聯邦又從新組成了一個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