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鳳煤礦提供給工作人員和記者的午飯是自助餐形式的,我和錦秋、葉蘭我們?nèi)巳×瞬途驼乙粡埿∽雷幼谝粔K,一邊吃著,葉蘭就對我說道:“哥,你上回說的找個標的做定增的事情,我最近倒是收集到了幾條信息,一會兒吃完飯你有沒有時間,有的話咱們仔細聊聊。”
聽到葉蘭這話,我才又想起來,8月4號我和錦秋領結(jié)婚證那天晚上,我們在北京飯店請了一桌客,田保東和楊宏亮也在,席間說起投資的話題,我想起富通集團買殼上市的事情,於是就讓葉蘭幫忙留心著點市面上的殼資源,有合適的就用來作爲富通集團買殼的標的。即使有瑕疵,作爲殼資源不是很理想的,看看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可以搞個定增基金來玩一把定增,賺點錢。
但這事情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我今天下午還有不少事情,我考慮了一下,就對葉蘭說道:“我今天下午沒空,還要去一趟鳴鳳煤礦四號礦井,要不你今天就先別急著回去了,晚上咱們一起吃晚飯,到時候再細說,你明天再回去。”
鳴鳳煤礦原本只有三口礦井,收購了德才煤礦之後,又加進了德才煤礦的兩口礦井,編號就是四號井和五號井。
下午六點四十,我回到和風雅緻小區(qū)的家,進門的時候,錦秋和葉蘭正一起在廚房做晚飯。沒幾分鐘她們就做好了飯,我們就一起吃了起來。吃完飯收洗乾淨,錦秋泡了一壺茶,葉蘭把電腦擺在飯桌上,我們?nèi)司蛧谝黄鹧芯科鹆巳~蘭找到的幾家潛在的買殼對象公司的情況。
這事情,我的主要目的是爲富通集團找到一個優(yōu)質(zhì)的殼資源,葉蘭的主要目的則是在找殼的這個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有合適的目標公司的話,可以攛掇著田保東和楊宏亮兩個大款出錢搞個定增基金去玩定增,兩個大款賺投資收益,她跟著賺點項目管理費。
所謂買殼上市,簡單來說,就是一家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或者是重組之類的資本運作手段,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然後將非上市公司的資產(chǎn)注入到上市公司裡面去,從而實現(xiàn)事實上的資產(chǎn)上市。
就富通集團買殼上市的事情來說,整個操作過程大約是這樣的:首先找到一個合適的標的殼公司,和標的殼公司控制人談判、收購,當收購達到一定規(guī)模之後,就可以提出改組董事會,通過董事會來實現(xiàn)對殼公司的控制。到時候再讓殼公司進行資產(chǎn)重組,通過向富通集團增發(fā)股票、資產(chǎn)置換或者是現(xiàn)金收購等方式,將富通集團現(xiàn)有的地產(chǎn)、商貿(mào)、物流等資產(chǎn)納入到殼公司旗下,這樣就實現(xiàn)了富通集團資產(chǎn)的上市。
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目標殼公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目標公司的市值。這要結(jié)合擬注入資產(chǎn)的規(guī)模來考慮,目標公司的市值不能太大,太大的話,一方面是買殼的費用太高,另一方面,即便成功的買到殼,但是注入資產(chǎn)後,收購方股東的持股比例就會比較低,容易失去話語權(quán)。所以理論上說,標的殼公司市值越小越好。
以富通集團買殼這事爲例來說,富通集團目前總資產(chǎn)大約20億,如果找了一個4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作爲殼,那麼就算把富通集團的全部資產(chǎn)注入進去,田保東以及現(xiàn)在富通集團的另外兩個股東三人合計持股大約也就30%左右,一有風吹草動,他們很容易就失去了控制權(quán)。相反,如果殼公司市值只有10億,那麼在注入資產(chǎn)後,他們?nèi)说暮嫌嫵止杀壤蛯⑦_到60%左右,可以控制得穩(wěn)穩(wěn)的。
其次,還要考慮目標殼公司的股權(quán)結(jié)構(gòu)問題。最好是股權(quán)分散、最大股東持股比例比較低,比如在30%以下,這樣的話,其對公司的控制力就比較弱,只要幾個小股東合起夥來就能“造反”,外界也就比較容易介入。反過來,如果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六十,其他所有股東加一塊持股都沒他多,那他就擁有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quán),讓不讓外界買殼介入,完全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一旦他不同意,那就無法可想了。
另外,還要考慮目標殼公司的“乾淨”程度。有一些公司,雖然符合了上述兩點條件,但是牽涉到一些比較複雜的債權(quán)債務糾紛,甚至還官司纏身。像這種公司,辛辛苦苦談判、收購,好不容易拿到控制權(quán),但很可能法院的一紙判決文書就把你的所有計劃都打亂了,不確定性風險太大,顯然也不適合作爲標的殼公司。
在這三點中,市值大小是能從公開信息裡一眼就看出來的。股東持股比例一般也能通過一些公開或半公開的資料大致判斷得出。唯有第三點,能夠找到的公開資料中一般是看不到事實的,需要去實際調(diào)查瞭解,這也就是在此類項目中投行盡職調(diào)查的最主要部分。
所以投行在運作買殼項目的時候,一般都是先根據(jù)前兩點篩選出一個標的殼公司清單,然後再按照這個清單逐一去進行第一輪調(diào)查瞭解,將不符合標準的公司剔除,進一步縮小清單範圍。在剩下來名單裡,根據(jù)接觸下來對方的意向等情況,最終確定一個主要的目標,並進行第二輪更深入的盡職調(diào)查。
葉蘭一共找了八個大致符合前兩個條件的標的公司,我們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逐一分析之後,又挑出了目前看來其中條件最理想的四家公司,準備做進一步的接觸。
我當即就給曹映雪打了個電話,讓她從現(xiàn)在開始,就收集那四家企業(yè)能找到的任何信息,不管是通過正規(guī)渠道發(fā)佈的正式公告,還是坊間流傳的小道傳聞,都收集起來。本來這事情應該是投行項目助理來做的,但是因爲富通集團買殼上市目前只是田保東我們私下決定了的,還沒有和華信證券簽約立項,因此只能自己先做,等將來簽約立項之後,把資料轉(zhuǎn)交一下就可以了,能節(jié)省不少時間,反正曹映雪現(xiàn)在的工作也比較清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