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博基尼停穩(wěn)之後,緊跟著車燈也熄滅了,一瞬間又什麼也看不見了,隨即就聽到車門打開、關上的聲音,然後一個低沉的男人聲音說道:“楊老弟,怎麼現在纔到,快進來?!边@是劉衛(wèi)國的聲音。
楊永俊的聲音響起:“不好意思,有點事耽誤了一下,讓劉總您久等了?!?
感覺身旁的錦秋似乎要說話,我擡手輕輕捂著她的嘴,在她耳邊悄聲說道:“當心,這事情有點不對頭。”
劉衛(wèi)國和楊永俊這兩個人按理說幾乎沒有任何交集:一個五十好幾,一個才22歲;一個是沉默寡言的礦頭,一個是飛揚跋扈的富家公子。如果一定要在他們之間找出一點的交集的話,那就是他們倆現在都是一個擬上市的煤礦企業(yè)的二股東!
另外,今天還是一個很微妙的日子——上週三張林帶著股改申請材料去了南京,向江蘇省工商局遞交,現在還沒回來,而今天一大早,楊德才也去了。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上,兩家煤礦的兩個大股東沒準正在三百公里外南京城中的某酒店會所把酒言歡,而兩個二股東卻在荒山野嶺上的一間林場小屋,偷偷摸摸的碰面了。
這些信息一起涌現在了我腦海裡,不用細想我就知道這兩個人中的至少一人,肯定有陰謀,甚至是兩個人合謀都說不定,至於他們謀的是什麼,也不難猜到——一家或兩家煤礦的股權。
想到這裡,腦海中忽然又浮現出了錦秋口中的那個楊永俊——不愛說話、不合羣、冷漠!而我所看到的卻是一個張揚跋扈的富家公子,難道我一直被楊永俊所表現出來的形象給欺騙了?
錦秋在我耳邊悄悄問我:“老公,什麼事不對頭啊?”
我略微考慮了一下,打算摸到小屋背後去試試,能不能聽到他們在說什麼??赊D念一想,萬一要是被發(fā)現,那可就麻煩了,如果是我一個人的話,以我的身體素質,在這山林間要甩脫他們兩人應該不難,可寶貝小媳婦還在旁邊呢,弄不好明天天亮的時候,我們兩口子已經躺在微山湖底餵魚了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就將嘴湊在錦秋耳邊說:“寶貝,回頭我再和你細說,你先回車裡去等著我,我一會就回來?!?
“我不!”錦秋悄聲、卻很堅決的回答了我,同時雙手緊緊抓住我的左臂:“老公,你想幹什麼?你要是覺得有什麼危險的話,那咱們就別管了,還是快回去吧,反正劉衛(wèi)國要幹什麼,跟咱們也沒關係。”
我正想告訴錦秋後邊來的那個人就是楊永俊,卻忽然聽到從小屋的方向傳來了“叮”的一聲輕響,聲音雖輕,卻非常清脆,在靜夜中聽來十分悅耳。這聲音我太熟悉了,因爲我自己也經常弄出來——ZIPPO打火機的聲音。
循聲擡頭看了過去,只見小屋背後牆角處閃動著一點火苗,過了片刻,火苗熄滅了,卻有兩個紅點一明一暗的晃動著——菸頭——原來屋子後面早就有人守著了,幸好我沒過去!
見此情形,我也沒什麼心思去窺探劉衛(wèi)國和楊永俊在密謀什麼了,事實上也做不到,於是就牽著錦秋的小手,躡手躡腳的鑽出樹林,循著來路往山下走去。
十來分鐘之後,我們回到了車上,我掏出一支菸點上,吸了兩口,然後對錦秋說:“寶貝,後來來的那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錦秋搖了搖頭說:“不知道,人我都沒看見,只聽到一個聲音,應該是不認識的,不過聽聲音人挺年輕的?!?
我緩緩說道:“楊永俊!”
“???”錦秋楞了一下,問我:“這兩個人這麼偷偷摸摸的見面,要幹什麼???”
我深深的吸了一口煙,將煙霧從鼻孔裡噴出來,撇了撇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能猜出個大概範圍來,你也試試猜一猜,讓老公看看你的水平。”
錦秋想了一下,然後看著我微微一笑說:“他們肯定是算計著要謀奪張林或者楊德才在公司裡的控制權,對吧?”
“哈哈,挺聰明,不愧是我常阡的寶貝媳婦?!蔽覕E手輕輕撫摸了一下她的後腦勺,笑道:“肯定是這方面的事,那你再猜猜,他們究竟想要算計誰?張林還是楊德才?”
小媳婦又皺著眉頭考慮了一會兒,然後說:“這可就難猜了,我想十有八九應該是要算計張林吧,楊永俊是楊德才的兒子,有繼承權,根本不用和外人合謀,楊德才對德才礦業(yè)的控制權遲早也是他的。但是劉衛(wèi)國不一樣啊,所以只有他纔有謀奪張林控制權的動機。”
“嗯,你從動機這個角度來考慮,倒也沒錯,但是我的考慮角度和你不一樣,我是從可操作性的角度來考慮的?!蔽逸p輕點著頭,給錦秋分析道:“他們倆不管誰想要取得自己公司的控制權,大體上都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是成爲最大的、至少也是很接近最大的股東,反正不能和最大股東之間的持股比例相差太大,否則在股東大會上說話就沒什麼分量了。其次還要取得董事會的支持,成爲董事長。你從這個角度再考慮一下,他們倆誰更有實際可操作性呢?”
小媳婦想了一下說道:“那肯定是楊永俊了,他和楊德才是父子,有些事情他可以做,楊德才不會介意,但是劉衛(wèi)國做的話,張林肯定會加以限制。”
我吸了兩口煙,說道:“對啊,我粗略的算了一下,等他們兩個公司上市之後,總股本都是60億股,楊德才持股31億5000萬股,剛剛百分之五十多一點,張林持股將近36億股,差不多是百分之六十,這就意味著,理論上說,如果楊永俊收購了公司其餘的所有股份,那麼他的持股比例將和楊德才非常接近,只要他能夠獲得董事會的支持,他就能獲得德才煤礦的控制權。但是劉衛(wèi)國不行,他就算獲得了其他所有股份,也就剛剛百分之四十,和張林的差距還很大呢,沒什麼用。你要記著,所有和金融有關的事情,都要把現實可行性放在第一位,至於動機什麼的,其實不是那麼重要,金錢上的鴻溝,不是意願能夠跨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