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

還是接班人問題

隨後就是章懷太子賢,現在身爲太子,地位真是令人羨慕。武后雖然不特別喜愛他,按理,他將來繼承大統是沒有問題的。他精力太強,沒有做個唯唯諾諾規規矩矩的孩子。現在正是二十三歲,年輕、英俊,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究竟誰是他的親生母親,他心裡也許已經有這種懷疑。這種傷心斷腸的懷疑,幾乎在他對武后的態度上顯露了出來。他很清楚,韓國夫人,十之八九就是他的生身之母,是被武后謀害的。遇有不可避免的事情,武后絕不躲避。過去的一切,她認爲自己做得都不錯,現在也只有嚴密觀察,寧靜以待了。高宗皇帝似乎壽命已經沒有多麼長。那時看來,章懷太子也許會犯大過,會遭廢卻,武后改立新太子。武后已經確立了一個偉大的計劃,在高宗駕崩之後,她要以兒子統治爲名,自己以皇太后的身份執政。放棄權力,退而閒居度日,不是她所能容忍的。在她心裡,她一定是要立個幼子,她可以甘言誘騙,嬌養溺愛,可以支配,可以管轄,就像對高宗一樣。這事令人想起一樣昆蟲來,雌蟲認爲她們是命定該吃雄蟲的。

章懷太子爲人爽快活潑,既喜愛蒼鷹駿馬,也喜愛琴棋書畫。自幼聰明過人,七歲能讀《書經》,能誦《詩經》百言,又會與諸儒共注范曄的《後漢書》,這是非學問淵博精力過人的人不能做的。此書將永遠流傳於後世。他比起太子弘來,爲人更實際,也更爲個性。

因爲鑑於太子的早死,他頗願離武后遠些,尤其要與武后的宴席離遠些,免得“吃錯了東西”,所以他住在長安。武后看出了這種意思,心裡暗恨。這個將來的一國之主離母后越來越遠了。當時高宗同家人都住在東都洛陽新宮的太子宮。章懷太子實際上是自得其樂。東宮內東苑有一個球場,有很多機會可以打獵,蹴球。他和太宗皇帝一樣,也喜愛天山的駿馬。

章懷太子爲人溫和愉快,衣冠整齊,與臣下殷勤有禮,左右儒臣不少。一立爲太子,他就與儒臣文人開始著述《後漢書注》。在高宗調露元年,高宗皇帝的病又犯了一次。他曾奉旨共攝朝政。平時如能避免,他決不去見父母。母子的關係變得非常勉強。兄長遭遇的命運,他極力避免。

因爲高宗行將不久於人世,而他正年輕有爲,自己知道對聲色犬馬當有節制,以便留心政務。因爲天資聰穎,並不覺

得朝政繁雜。高宗特予褒獎,文曰:

“太子監國,賢於處決,明審利害,治事勤敏沉毅,寬仁有王者風。公餘之暇,深究經史之奧秘,闡發聖哲之遺芬,尤能褒貶得宜,折中至當。瞻望來茲,國家得賢明之主,百姓樂太平之治。欣慰曷似,爰賜錦緞五百段?!?

武后一看此種情形,非常可怕,在等待四五年之後,眼見章懷太子的發展太成功,太圓滿。名望已經牢固不拔,深入人心。章懷太子當時已經二十七歲,並不是軟弱無能之輩,不是愚癡可欺之人,若用章懷之名,武后行統治之實,勢必無望。武后的偉大計劃大受威脅。一旦高宗駕崩,武后前途怎麼樣呢?

大約正在這個時候,太子賢不是武后所生的舊謠言又傳播起來。武后已經給章懷太子寫了幾封信,信裡責備他有虧人子之道,措辭很嚴厲。章懷太子非常不安,不知鬧出了什麼事,也弄不清楚要有什麼事情發生。這時也許章懷太子將一些武器藏在馬廄裡了,以防萬一,好用以自衛。

武后此時頗信正諫大夫明崇儼。崇儼是一個道士,精通左道旁門,能卜吉兇,斷休咎,武后常常接見他。當時醫生與道士都可以自由出入武后的寢宮。崇儼已經和武后很親密,自然知道武后愛聽什麼話。他向武后說,太子賢的面貌骨骼顯露,眉目分明,是福薄壽短之相(照一般的相法看,他說得並不錯),鼻子太尖,聰明智慧,不肯服人;而皇子哲(原名顯,今更名哲,改封英王)呢,倒很像太宗皇帝。皇子旦的相貌最好。在那種時候說那種話,聽來也啓人疑竇,結果使武后與太子之間之關係更行疏遠。章懷太子最恨迷信,最輕視迷信的女人。武后並不隱瞞星相家明崇儼的預言,而章懷也不掩飾他對星相家的鄙視。

區區一個星相家竟成了太子敗亡的原因,卻也奇怪。在高宗調露元年的冬天,明崇儼在侍返長安洛陽的途中,爲人所害。兇手始終沒能擒獲,也沒有先父串謀的證據。如果說先父曾與此事有關,我也不敢說斷無其事??傊?,宮廷之中,最好是滅絕這種江湖術士毒惡有害的影響。

這個江湖術士對武后本人究竟有什麼重要,無法弄個明白。不管他與武后的關係怎麼樣吧,他被害的消息一傳到武后耳朵裡,武后大怒。她立刻懷疑是太子主使謀害的。於是武后又玩弄起法文條例來。先父應詔赴洛陽,他不在的時候,有人到他的府第來檢查。馬廄

裡搜出三百件武器。前面說過,也許先父在馬廄裡藏有武器,是爲了自衛,以防意外。也可以說,先父不在時,檢查府第的時候,武器是由人從離皇宮不遠處一個武器庫裡拿出來,在先父府裡栽的贓,於是先父被控陰謀造反。可是三百支槍,三百身甲,三百個盾,能造什麼反呢?他與高宗皇帝離幾百裡地遠,他謀反要謀害誰呢?要反什麼人呢?再想他身爲太子,登基爲天子已經爲期不遠,這時竟要造反?想來的確荒唐。那種控告真是可笑!

不管怎麼說,真憑實據是在先父府第裡找到了,就和以前在王皇后的牀下找出刻有高宗名字的小木頭人一樣。太子是有口難辯。武后暗使侍奉先父左右的周某出面做證,誣稱道士明崇儼是先父使人謀殺的。搜出的兵器運往洛陽,在皇宮前面的天津橋上燒燬了。幾個大臣奉命審問,照著武后的意思定了罪。太子身犯叛國之罪,依法當誅。武后宣稱,事已至此,不得不大義滅親,國家綱紀,不可輕忽。

高宗一想到已死的兒子忠和弘,不由得戰慄起來。他主張從寬辦理。其實有很多從寬辦理的理由。在先父監國之時,賢能之聲,無人不知;而且謀反之意並不明顯,再者,身爲太子,何須謀反?雖在府第中查出兵器,也不是他蓄意謀反的確證;至於謀殺一個道士,更是微不足道,誰又屑於去對付一個江湖術士?總之,皇帝有特赦之權,總可以制御羣臣。爲一個江湖術士而竟使太子受刑,歷史上的確少見。若不是武后預謀廢卻賢能的太子,絕不會使人搜查太子的府第,也絕不會控告太子。

結果是個暫時折中的辦法。太子賢被廢爲庶人,監禁起來,改立英王哲爲太子。武后稱了心願。我家遭此橫禍之時,我才八歲。先父未被立爲太子時,官爲涼州大都督。我們全家一向過得豪奢富足。事情一發生,我當時恐怖得厲害。那種恐怖,只有孩子才知道。次年,先父謫往成都,我們三個孩子,因爲年幼,留在宮裡。父親在成都,沒法接到一封家書,獨自挨著愁苦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衰弱憔悴。到了適當的時候,武后纔將他害死,不是現在,因爲高宗皇帝還活著。從那時起,我們就始終沒得再見先父一面,直到武后死後,先父的遺骸才運回來,陪葬在乾陵。

有人說,母貓有時吃自己的小貓,這個我不知道,我沒有見過。大概以腐肉爲食的鳥和狼吃自己的小鳥、小狼吧,不過我也不太清楚。

(本章完)

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九章 開刀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九章 開刀第九章 開刀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
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九章 開刀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九章 開刀第九章 開刀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开平市| 济阳县| 当涂县| 临夏市| 酉阳| 莎车县| 竹溪县| 威海市| 苍梧县| 江源县| 分宜县| 永兴县| 呼玛县| 明水县| 鄂托克前旗| 姜堰市| 大理市| 乳源| 和田县| 章丘市| 桑日县| 明溪县| 屯门区| 乌审旗| 卢氏县| 广昌县| 密山市| 敦煌市| 丁青县| 永新县| 舟曲县| 泽州县| 乐山市| 澜沧| 博乐市| 浦县| 青铜峡市| 剑川县| 康保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