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

又是一樁疑案

從泰山祭祀還都之後,高宗的新寵魏國夫人突然中毒而死,癥狀如當年她母親韓國夫人死時一樣。這又是一個懸而不決的疑案。韓國夫人的堂兄惟良與懷運被控謀殺,我不必爲他們辯護。他倆是武家族人。後人準會知道這兩個青年人被控謀殺魏國夫人,被判死刑,其實二人是清白無辜的。魏國夫人是我的姑母,也許就是先父的親妹妹,我曾經費了不少事,蒐集資料,調查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母女被毒殺的真情。母女二人死時癥狀相同,若說是偶合,未免也太巧。她倆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高宗都願和她們在一起。

情形是這樣。當年武后初得大權之後,把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元慶、元爽藉故貶謫在外,二人終於死於異鄉。這樣,武后的母親楊氏算報了兩個後子傲慢無禮之仇。大概就在這時候,武后的堂兄弟惟良和懷運也被謫往外縣,降職爲縣令,一個是被貶謫到山東,這樣足以表示武后對自己的族人,也是大公無私的。這次封禪大典,他倆也去參加,事畢隨著魏國夫人同返京都。魏國夫人倚恃皇帝的寵愛,也許對姨母武后唐突無禮過。武后心中懷恨,表面故意做出很喜愛她的樣子。並且,魏國夫人和武后的堂兄弟在一起不斷暢談當年的事情。魏國夫人對母親之死,對元慶元爽的命運,知道得太多了。武后發現了這種情形。年輕貌美的魏國夫人知道得太多,武后的兩個堂兄弟也知道了。只有這個是魏國夫人遭害的原因,這兩位堂兄弟絕沒有謀害自己甥女的動機。

一天,惟良、懷運進宮赴宴。因爲武后示意,二人就由外面帶去了一些珍餚美味,那一餐高宗也是要去的。大家正等著嚐點兒新鮮口味,一個婢女遞給魏國夫人先嚐了一點兒,她就突然感覺劇痛,臉變得煞白,五內猶如火燒,於是不得不離開餐廳,回到牀上躺下。一席歡宴於是作罷,自然也沒有別人中毒。

高宗來了,一聽出了事,嚇得不得了。他看見魏國夫人痛得抽搐不已。顯然是精神體力一會兒不如一會兒,他也顧不得掩飾自己疼愛的關切,他掩飾不了自己的難過。不由得想起來她母親韓國夫人死的情形,廚房裡雖然監督極嚴,母女死的

情形竟完全相似。

那天夜裡,綺年玉貌的魏國夫人死了。那麼美貌的女郎,那麼年輕就死了!高宗的心真是傷碎了。那麼大膽妄爲,那麼毒狠嫉妒,那麼不體諒他!魏國夫人是他唯一的安慰,唯一的歡樂。上泰山祭天祭地祭祖先,用以使自己的心靈聖潔仁愛,而武后的狠惡的心肝,卻和虎狼的心肝一樣,完全沒有受一絲一毫的感動。武后已經不年輕了,正是女人生理變化的年紀。雖然這並無害於她的精力,可是寂寞淒涼染患風溼骨節痠疼的高宗皇帝,勢必與這種如狼似虎的婦人同牀。如此前途,確是慘淡陰森。

當時惟良、懷運兄弟二人也嚇壞了。武后淚流滿面,一邊哭一面喊:“可憐的甥女呀!你媽是我的親姐姐,她留下的這一點兒骨肉我也保不住呀……”她又大怒喊說,“這些個兇手哇……他們原是打算謀害陛下的,我知道,她趕巧先吃了。我這可憐的甥女呀!”

事情表面似乎很有道理。

可是如果仔細調查一下,自外面帶來美味食品與端到桌子上中間的時間有多久,再仔細調查一下中間經手的是誰,未嘗不能發現一些線索。可是這個案子乍一看來,誰是兇手似乎非常明白,並且武后就是證人。比較不易解釋的倒是爲什麼別人不中毒,武后和武氏兄弟二人也沒有中毒。可以這樣說,那美味食品裡只有一塊含有致命的毒藥,重點並不是誰把那一整包食物拿進宮去的,而是誰把那塊有毒的食物送給魏國夫人。武氏兄弟二人怎麼會知道一定把那塊有毒的遞給魏國夫人吃呢?不過,我們現在只是要確定罪責屬誰而已——這種企圖當然是沒有什麼用處的。當時武氏兄弟二人立即處了死刑。也許有人會提出一個疑問:爲什麼以後武氏極力保護,極力提升她的侄兒們呢?其實武后如果要毒殺她的親兒子,她也毫不遲疑。她就厭惡別人對她不服從,不管是姓李的,或是姓武的,她厭惡的就要消滅。毫無疑問,武后就是謀害她甥女的兇手。

這三個武后不喜愛的人,這三個對武后的陰險毒辣會多嘴多舌的人,在武后的妙計之下,就這麼輕而易舉地處置了。

我特別來提這件案子,就是爲讓讀者更容易瞭解以後發生的事情,並且因爲皇

族中無數人被謀殺,謀殺的方法漸漸形成定型。第一,凡是對武后有妨礙的都要害死。第二,近親中的女人暗中在宮裡對付:或用毒藥害死,如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母女;或用苦刑,如王皇后和蕭淑妃;用飢餓,如澤王上金之妻;或死得毫無傷痕,如王子旦的前兩個妻子,案情在第二十一章及第三十八章中再表。第三,王爺與大官貴臣皆誣以叛國之罪,定罪的方法也並不甚溫和,用受賄的法官審問,用酷刑榨取供詞,總算依法治罪,或漸行加重,或分期放逐,如褚遂良和燕王忠;或公然處死,如詩人上官儀。再以後整肅異己的方法,都不外以上各種。依照武后心裡所謂合法的意義說,她殺人無不於法有據。第四,武后頗能堅忍。有很多人的壽數在她心裡早已決定,但經初步流放之後,她再一個一個收拾,爲時竟歷數年之久。武后在這方面有極高明的方法,能夠選定時機,分治那些犧牲的人物。在她頭腦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地方放著一個謀殺表,經過仔細的安排,被殺的人有固定的順序和彼此相互的關係,一個人的處死必然牽涉到另一個人的獲罪。

武后,是我所知道的最冷靜的一個人。由她對長孫無忌的耐性和叫魏國夫人是她的小心肝,就足可以證明。這是她最可怕的一方面,也說明了她成功的原因。她就如同一個傑出的劍客,決不肯虛耗自己的精力。而是要閃躲,細心戰鬥,沒有機會,決不使出毒手。她會一等數年。然後用一個運用靈活的細作網,那是一個無遠弗屆的細作網,到文明的人類所知的大地的邊緣,大地的角落,搜索出她的犧牲品,在那個人的睡夢之中,用一把利斧把他的頭劈個粉碎(見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的審判與整肅)。而她在家裡,在京都的中心,大權獨攬,安享榮華富貴,把謀殺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一個細作首領一經用完,就把他處死,再用另一個人。並不是犯罪的人都處死,而是“處死的人都犯罪”。這樣,就把謀殺變得合理合法了。總而言之,武后是細作制度的創始人,是用神經疲勞方法逼取供詞的鼻祖。關於此種情形,以後再表(見第二十九章)。先父章懷太子賢也是爲陰謀所陷,被迫自殺的。因爲案情與韓國夫人有關,在本書以後再詳述經過。

(本章完)

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九章 開刀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九章 開刀第九章 開刀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
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九章 開刀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九章 開刀第九章 開刀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林西县| 新野县| 台江县| 钟祥市| 巍山| 峨眉山市| 鹿邑县| 霍林郭勒市| 镇沅| 公安县| 翁牛特旗| 界首市| 乌鲁木齐县| 满洲里市| 金寨县| 远安县| 星子县| 浏阳市| 金门县| 平远县| 延安市| 新干县| 齐齐哈尔市| 杭州市| 沽源县| 阳春市| 武胜县| 资溪县| 海南省| 乌兰浩特市| 扎兰屯市| 安福县| 绍兴市| 南昌市| 岳西县| 南靖县| 浦城县| 成都市| 黔西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