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

**,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

則天武后當時正是太宗皇帝的一個侍女。依照唐朝皇室的規矩,皇帝有一後、四妃、九昭儀、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三班低級宮女中每班又各有二十七人。以上所述統稱爲後宮佳麗,皆可承受帝王的恩澤。武后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六級的才人。

她今年已經二十七歲,從十四歲起就在宮廷裡。以她那樣的能力與雄心,竟沒能升到較高的階級,她一定覺得鬱鬱寡歡,自不待言。太宗皇帝並不喜愛英明果斷的女人;他喜愛的女人要溫柔,要和順。太宗最初在武氏父親家看見她時(武氏父親武士彠曾隨太宗遠征),遂將她選入宮中,因爲這樣對她父親也是殊榮。武氏幹練盡責,頭腦清晰,在宮中專管太宗皇帝的衣庫,自然非常稱職。武氏亭亭玉立,極其健碩,臉方,下頜秀美,兩眉明媚,兩鬢微寬,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從武氏的作爲上,太宗皇帝已經看出來,女人如此,確屬可怕。武氏說過一個關於她自己的故事,十足可以表現她的個性。

武氏說:“我年輕的時候,伺候太宗皇帝?;实塾幸黄ヲE馬,叫獅鬃馬,無人能馴服。我向皇帝說,我能。只要給我三件東西:一根鐵鞭,一個鐵錘,一把利劍。我若不能用鐵鞭制伏它,我就用鐵錘,若還不能,我就用劍刺進它的脖子。皇上很誇我的勇氣?!?

以一個二十幾歲的姑娘有這種勇氣,可謂難能!這真是武則天精神,這話一定會使皇帝爲之一驚。並且,若不真個用鐵鞭利劍去使馬受傷,只是徒託空言,這也就不算個方法。用鐵錘制伏馬,這真是她的新花樣兒!用這種方法制伏的馬,瘸不了腿,就得喪命。在我老來這些年,常常思索這件事情。唐朝的皇室就是武氏要制伏的一匹馬,她終於把這匹馬弄殘廢了。

武氏這個女人智力非凡,頭腦冷靜,而野心無限。她對文學藝術並不十分愛好,她只曾受過普通的教育?;蕦m的事情,她很感興趣,朝廷上例行的公事,她似乎很懂,她對周圍的情形也很瞭然。以她那種英明幹練的才具,她確有執掌朝政之勢,只是太宗在位,不得其時而已。太宗看來,她不過一個才人,平而微方的臉,寬廣的前額,而太宗寵愛的卻是肌膚細白、綽約多姿的女人,要嬌媚娛人,卻不必練達能幹。所以武氏只得在拘束限制之下過日子,侷促若轅下之駒。以她那樣雄心萬丈,卻大才難展,百事拂意,身爲皇帝近侍,一入皇宮十四年,而仍然屈居才人之位,她是確已失敗!不過她頭腦冷靜非常,抑鬱不達之情,決不形諸聲色。

在衆多婢女之中,武氏之聰慧,絕非常人可及。她既不得意於老皇,乃另謀出路,專注意於太子。別的婢女若無所見,她卻慧眼獨具,利用時機。因爲老皇千秋萬歲之後,太子登基稱帝,嗣承

大統,自屬當然。太子於是成了她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又何其容易!她已經把太子估量清楚。一個二十二歲的青年——軟弱、任性、多愁善感、不喜運動,玩弄過幾個女人,一見美色,心神顛倒,渴求新歡,慾壑難填。在太宗皇帝駕崩前兩個月,老皇染病在牀,在宮中那樣熟悉的地方,太子常常看見武氏。武氏年輕,雖不足言體態豐滿,亦可稱得上身體健碩,玉立亭亭。宮廷的化妝,宮廷的髮式,她極其講究精緻,從不疏忽。太子所愛慕於武氏身上的,正是他自己所沒有的——健碩、沉著、機敏,尤其是精神旺盛。

在父皇駕前要端莊矜持,不可失禮,求情之心,反而越發難制。可是,總不愁沒有機會,在走廊之下,在前堂之中,在花園之內,遙遠的一瞥,會心的一笑,身體有意的一觸,偷偷的一吻。當這個成熟豐盈的女人,開始向那個腸柔心軟、青春年少的太子一調情,太子的劫數算是註定了。武氏言談,隨時一語雙關,意在言外。她說她渴望太子殿下特殊的“恩澤”,她當竭其所能,“善待”殿下。所有宮廷中的辭藻像“獻身”“寵愛”“忠誠”等,若由一個談情求愛的少婦口中說出,都會另有意味,獨具色彩。日復一日,太子受了蠱惑,大起膽來,意亂神迷,戀情似火。於是在老皇背後,太子與這位不平凡的宮女,在小心戒備之下,恣情擁抱調笑。太子視禮法若耳旁風,進而想入非非,企圖把武氏據爲己有,一切犧牲,在所不惜。

一天,太宗皇帝問武氏說:“你打算怎麼辦呢?”

武氏兩眼噙著淚,苦笑說:“妾立誓削髮爲尼,爲陛下唸經求福。”當時宮中風俗如此:帝王駕崩,侍妾必到尼庵出家,以示潔身自持,爲君守節。

太宗聽說很放心。大臣李淳風,善觀星象,精通天文。他曾向太宗奏稱,三十年後,有武姓者起而滅唐?,F在誰不信命運呢?星象家的話,你縱然不深信,但在你頭腦裡也不容易完全忘淨。當然,一個尼姑總不會把大唐帝國滅亡的。

幾天之後,太宗駕崩,靈櫬運返長安。爲防意外發生,褚遂良與長孫無忌使太子跪在太宗靈前,宣誓登基,是爲高宗。然後詔告天下,太宗駕崩,新君嗣統。太宗靈櫬輿返長安時,六府甲士四千列隊街上,舉國上下,哀痛失聲。

在終南山的行宮裡,在料理喪事當中,武氏開始侍奉新君高宗,依照職責,猶如侍奉老皇一樣。她仍然位爲才人,侍候皇帝梳妝。她曾看見太子在太宗靈前宣誓登基。太子年少怯懦,執掌國家大政,瞻望將來,實感惶恐,難以勝任。高宗爲太宗皇帝幼子,一向貼近父母,極受寵愛,現在君臨萬民,竟伏在遂良肩上,哭泣起來。武氏把這些情形都看在眼裡了。

在那些守靈的長夜裡,皇帝的靈櫬停放在黑黝黝的大殿內,武氏的差事就是伺候新君。

大殿之中,高燒巨大的素燭,點著真臘進貢的名香,武氏與高宗兩人常常獨在殿裡。大殿之中,按時念經上供,緊忙一陣,就隨有一段閒靜。人人用腳尖輕輕地走,低聲細語。高宗身爲孝子,大多時間,在殿中守靈。武氏按時進去送茶,見皇帝過於疲倦時,請皇帝歇息。她低垂著頭,穿一身縞素孝服,出入侍候,哀痛之至。半爲自己,半爲服侍多年的老皇。自己時蹇運乖,心頭無限激憤。想到她最後的下場,以她的才幹,將來竟要消磨在高牆深院的尼庵之內,真是痛不堪言。

在只有武氏和高宗單獨在大殿裡的時候,高宗趁機和武氏說話。武氏真是肝腸寸斷。

高宗說:“那麼你真要離開我嗎?”

武氏說:“我不願離開你,可是有什麼辦法呢?我們的前途是命定分道揚鑣的。一走之後,我想再不能邁進宮門一步了。不過我的心不會變,不管是在尼姑庵裡還是在別的地方。我永遠也不會變心的?!?

“你當然不願意走,是不是?”

“誰願意呢?我但願在皇上左右,幫助皇上。可是這只不過是癡人說夢,有什麼用處?我願意還能再見皇上?;噬先舨煌遥揖透卸鳠o邊……”

“怎麼會忘你呢?怎麼會!”

“如蒙皇上不忘,請常到尼庵去,我可以看見皇上。此外別無所求。至於我,一輩子就此完了,跳出紅塵之外了。”

“不要說這種話,你還這麼年輕?!?

武氏眼裡噙著淚,心裡卻在暗笑:“你是皇上,萬民之主,我不過一個侍婢。”

“難道就毫無辦法嗎?”

“哪兒會有辦法?”

高宗默默不語。武氏這個年輕婦人往高宗身上打量。她知道高宗是愛感情用事的。於是用話激他說:“你雖然貴爲一朝天子,也不會有啥辦法的?!?

“沒辦法?我願怎麼樣就怎麼樣。有什麼不可以?”

“不可任意胡爲。我只是說皇上若是想我,就到尼庵去看我。我的心是皇上的,皇上自然知道。我一定還要再見皇上?!?

“我一定去看你?!?

這是兩人最後一次的長談。再後幾天,高宗始終被臣僕包圍著,在喪儀中盡孝子之禮,辛勞萬分。殯禮完畢,先皇的侍妾們都預備往感恩寺。因爲僕婢及各嬪妃都在眼前,高宗和武氏再沒得長談。只是在離別之時,高宗進裡屋去看她收拾東西。她偷偷小聲說了一句,擦了一下眼淚。

“皇上答應的事要辦到哇!”

“皇上說得出就辦得到。”

武氏現在穿著滿身的孝服,隨著別的女人上了車。在廟裡她和別的女人一樣,也剪了發。她深信年輕的帝王會如約來看她——因爲一個皇帝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她知道怎麼樣才能讓皇帝墮其術中。

(本章完)

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九章 開刀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
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九章 開刀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孝昌县| 门头沟区| 灵寿县| 内黄县| 腾冲县| 栖霞市| 湾仔区| 广饶县| 田东县| 临汾市| 英山县| 武穴市| 西畴县| 开远市| 潞西市| 渝中区| 定陶县| 高州市| 大渡口区| 龙山县| 长寿区| 平湖市| 汶上县| 华安县| 武夷山市| 台州市| 安丘市| 陈巴尔虎旗| 阿鲁科尔沁旗| 江源县| 大名县| 长乐市| 山阳县| 壤塘县| 苍山县| 边坝县| 云阳县| 大名县| 宜丰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