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

向皇后進攻

到高宗六年,事情發展到了頂點。王皇后顯然是用魘魔法害皇上,使皇上心疼,要置皇上於死地。皇帝覺得心疼,武氏也知道。在皇后自己的牀底下地裡,掘出來一個小木頭人,上面刻著皇上的姓名、生辰八字,有一根針插進小木頭人的心。這件事之發生又可見王皇后對使女太不留心。因爲有人向皇上告密,皇上親自帶著人在王皇后牀底下發掘出來。王皇后就彷彿血手淋漓地被人發現,驚慌失措,啞口無言。除去連口否認之外,又何以自解呢?於是跪在地上,力說自己確不知情。可是有什麼理由可逃避這個厄運?她猜想那個小木頭人一定是別人栽贓,偷偷兒埋在她的牀下的,可是一切證據都於她不利。這時她才明白趕走了一隻蠍子,換來了一條致命的毒蛇。

宮廷裡,朝廷上,議論紛紛,大臣驚駭,小吏疑猜。是皇后真的要害皇上呢,還是別人陰謀要害皇后呢?若是說王皇后用魘魔法去害蕭淑妃或是武氏,不是更合乎情理嗎?整個這件事似乎都不可置信。王皇后絕不會自己一手做的,一定是用一個女巫,和一個人同謀的。女巫又是誰呢,什麼名字?若憑僕婢的話,也可以把罪狀確立,也可以把罪狀推翻。萬一把皇后廢了,誰最可能升成皇后呢?武氏一向並沒有靜止不動,在三年以內,她給皇上生了兩男一女,一女就是被掐死的那個孩子,武氏是越發有權做皇后了。

向王皇后的進攻開始了,朝廷之中譁然一片。皇后就要廢了,很多人若有其事地這麼說。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受了先皇的重託,善事少君與皇后,現在覺得是要鬧出事情了。從哪方面看,謀害皇上一事都無法令人信服。武氏知道事情並不容易,可是既然發動起來,絕不立刻收場。武氏背後有皇帝大力支持。皇帝若堅持,大臣還能怎麼樣?

這時禮部尚書兼國史編修許敬宗,爲人口齒伶俐,眼

看著利用武氏就可以在這個危急之際飛黃騰達起來,於是開始活動。他身爲史官,向來就擅自篡改史實,把史家的職責看得很輕,有些人向他花錢,就可以在他寫的歷史上買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戰役勝負之記載,功過榮辱之所歸,全無定論,都可以花錢買得稱心如意。他各處奔走,表示武氏升爲皇后,實屬合理合法。許敬宗去見太尉趙國公長孫無忌,無忌根本不許他張嘴。朝廷的大官十之八九都清楚宮廷裡醞釀的是什麼,都不願意提,懶得聽。大家都支持王皇后,反對武昭儀,她曾充先皇太宗的才人,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禮法不容悖亂。自從太宗駕崩之後,褚遂良與無忌都竭忠盡智,輔佐朝廷,不墮太宗政統。兩人每日邀請十位官員,到私邸議論國政,檢討得失。太宗當年託孤之時,更特別囑託二人善事幼主及皇后,如今遭遇此事,所以認爲事情非常嚴重。如無充分正當理由和調查,皇后是不可廢的。再者,王皇后還是太宗親自爲高宗選定的。若是允許皇帝娶先王之遺妾,竟承認如此**之事合於國法,真是極大的錯誤。必將有損王位,削弱朝威。爲國家之利害,念太宗皇帝之付之重託,二人反對此種淫亂之事,實屬義不容辭。

武氏很知道,朝中大官重臣之中,長孫無忌最有威望。位居三公之首,身爲太尉,又是皇帝的舅父,必須爭取爲己用不可。如果他能認可,別人就容易了。她勸高宗駕幸無忌的府第,親自拜訪舅父,她要隨駕前往。

皇帝駕倖臣子之家,是一件殊榮,值得記在歷史上的。高宗御駕親臨公佈之後,無忌不知何故,頗覺可疑。後來一看武氏也隨駕而至,立刻明白了。

武氏很親切地問:“舅母呢?”

因爲是探親,皇帝與武氏被讓到後面。太尉夫人出迎,接進裡面款待。兩位貴賓極其和藹,武氏尤其熱情、愉快、懇摯。賓主都極力找話歡敘,但是都不肯提到要商量的事

情。賓主一直坐著,坐著,直到開晚飯的時候。

太尉自然留請吃晚飯。兩位貴賓忽然發覺天已經那麼晚,原來並沒有理會,因爲談得太痛快了。當然就留下吃晚飯,因爲另外也沒有什麼事情。武氏說:“大家男女一塊兒坐在這張桌子邊吃吧。一家人不用拘禮。”

酒菜擺上來,大家舉杯歡飲。太尉的四位公子也在座。吃飯的時候,高宗問四位公子的現況。一個剛成年,另外三個都是十幾歲。無忌爲人剛正不阿。當年太宗在時,他曾堅決反對官爵的世襲。長子現供職弘文館爲校書郎。皇帝聽說另外三子尚無官爵,立刻擢授朝散大夫。

太尉頗覺不安,辭不敢受。

武氏說:“舅父,您對國家的功勞比誰都大。接受有何不可?朝廷當然要有所表示,認爲他們的官爵是理當授予的。這是舅父的權利。”

無忌在這種情形下,再不能辭謝,趕緊命三個兒子離開桌子,向皇帝磕頭謝恩。

大家敬了半天酒。整個的氣氛是輕鬆舒適,人人都非常高興。這時高宗鼓足了勇氣,提起小木頭人兒的事情,並且微微暗示,皇后又沒有生兒子,應當廢掉。

武氏在旁註視,一言不發。太尉像一位老練的外交家,一邊咳嗽清嗓子,一邊言語支吾,設法避免正面回答問題,既不說是,也不說非。他想,那麼重要的問題應當仔細考慮,不能草率從事。

高宗看出來舅父不贊成,自然不高興。一晚上原來很痛快,但是結果仍然不歡而散。

第二天,武氏用皇帝的名義,給舅父送去了十車的綢緞和金銀禮品。是武氏的母親楊夫人親自送去的,用以表示武氏對舅父的敬愛。

這種用意無忌很明白。昨天晚上賜給兒子官爵,現在又送金銀。武氏是以爲長孫無忌可用金錢官爵買動嗎?無忌選了一些綢緞留下,略表敬領恩賜之意,其餘的退回宮去。

(本章完)

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九章 開刀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
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九章 開刀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九章 開刀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阳泉市| 苍山县| 芷江| 彭水| 綦江县| 鹤岗市| 且末县| 涿鹿县| 惠来县| 濮阳县| 五常市| 磐安县| 黄大仙区| 福泉市| 福安市| 商洛市| 玉山县| 吉木乃县| 博兴县| 额济纳旗| 景德镇市| 梅州市| 屏边| 乐陵市| 新乡县| 佛冈县| 新和县| 诸暨市| 仪陇县| 宣汉县| 峨山| 连山| 峨边| 葵青区| 和田县| 惠州市| 漳州市| 青州市| 广昌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