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

男妃馮小寶

武后的丈夫高宗已崩,賢能的皇子弘和先父已經逝世,中宗哲囚在房州,皇帝睿宗旦也被幽禁東宮,武后身居皇位,在淡紫色的薄紗之後,獨握大權,深信前途光明,來日方長。無人懷疑她的地位,因爲她曾歸政於囚禁中的皇帝,皇帝懇請她繼續執掌政權呀。

在七月,彗星出現於西方,光輝極爲燦爛,尾巴有二十餘尺長,歷時三十三日才消失。半夜起牀,仰視天空,在彗星華嚴之美下,頗起敬畏之心。天空中有如此啓人畏懼的景象,武后的確不能再有更奢的希求了。神已經說了話。於是武后又改年號爲“光宅”。就在那一年兩改年號,她把兩個皇帝拉上了寶座,又推出了朝門。

新政權的特性上有了不少的改變,寶座上發出的是更爲專橫霸道的女人聲音。更爲反覆無常,令人更爲恐怖,不接受忠告,不容許反對。她發怒時,令人毛骨悚然,動輒暴躁起來。而真正更令人恐怖時,是她對你親切友好之時。人人覺得朝不保夕。今天她是你的朋友,明天她就下道聖旨叫你人頭落地。武氏現在有絕對的自由,欲與則與,欲廢則廢,可封官賜爵,可賜予權勢使人炙手可熱,可賜死,可貶謫,可消除毀滅,不管對方是何等人,完全看女皇芳心中一念之轉了。無論是在私人生活方面,或是在大庭廣衆典禮儀式方面,武后之貪權勢,愛炫耀,妄自尊大,真是達於極點。武后覺得自己的勝利,是非慶祝不可,用什麼方式,則儘可不拘。她覺得彷彿窮人發了財,要興高采烈,歡飲達旦,**喧鬧,不然,就不夠排場,不夠氣派。她甚至覺得非建築一棟房子,要屋頂向地地向天,要建築一座寶塔,塔座向天尖兒向地,覺得那樣慶祝才心滿意足。武后現在是興奮激昂達於頂點。

光亮的彗星既照耀於天上,人間就要改變名稱以表示燦爛榮耀。於是洛陽改名爲“神都”。武后是無須再假裝謙虛了。她採用了新旗幟,金紫兩色,浮華炫耀,膽大包天。女皇陛下頒佈了一道聖旨,整個政府機關的名稱仔細檢查了一遍,換了表示歡樂喜慶華美的名稱。只說高高在上的朝廷裡的名稱吧:金鑾寶殿左側的門下省更名“鸞臺”,右側的中書省更名爲“鳳閣”,御書房更名爲“麟閣”,尚書省改爲“文昌閣”。一切都表示崑崙山頂上王母娘娘的神仙福地。要使她在人間的職位和宇宙的組織相配合,於是朝廷的六部也改了名稱。“吏部”改爲“天部”,“戶部”改爲“地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改爲春夏秋冬部。在光輝燦爛的“光

宅”之中,在此神仙福地的中央坐著那位女神仙。這時她用了一個比較不甚相宜的名稱“皇太后”。她成爲皇太后的那一年,一時疏忽,“天后”中的“天”字省略掉了。當然應當補救一下,誰能說不呢?

在歡慶假日的心情之下,武后決定要輕鬆一下,要慶祝一番——要按武后獨特的方式。祖母的確似乎很快樂,甚至可以說是在勝利的氣氛中,她是過於追歡尋樂了。

現在武后成了一國之主,決定要享帝王當享之樂。當年她曾經限制高宗的嬪妃數目與職責,提高宮中的道德氣氛。現在自己身爲國君,而無一嬪妃,何以消閒?何以取樂?但是又怎麼設置嬪妃呢?當然,是需要一個男人。於是一個和尚現在就要主宰皇宮的生活了。結果,武后弄得聲名狼藉,在茶館酒肆之中,在說書唱詞人的嘴裡,武后與和尚的醜事,宣揚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絕非驕縱陰狠如武后者夢想之所及。

我並非道學家,歷代明主賢君的生活裡也有女人。爲什麼女王不應該與她的情人享樂呢?也許武后要娶一男妃是要提高女權。但是武后於花甲之年,以女王之尊,而找洛陽鬧市一個以摔跤賣藥爲業走江湖的壯漢爲情夫,確是**難恕。而這就是她慶祝獲得新位之後的舉動。

和尚名叫薛懷義,原來並非和尚,也不叫薛懷義,而是洛陽鬧市上一個摔跤賣藥的,以賣藥丸和膏藥賺錢,以打拳摔跤吸引觀衆。身體又高又大,好逞筋骨之能,以御女奇術自誇。我們在孩童之時看見過他出入皇宮,爲人粗壯,筋肉結實,擺著架子昂首闊步,無一處不顯得雄偉堅強。他原來姓馮,名叫小寶。由於一個宮女,他認識了一個公主,與那個公主很親密,公主深知小寶其勢雄偉,乃非常之器,遂轉薦於武后。小寶深得武后歡心,武后常召小寶入宮,最初本是暗中來去,小寶並不注意自己的名字。但是一個粗壯的漢子而叫小寶,不但卑俗,亦且淫邪。武后令小寶改名薛懷義,因爲武后之女太平公主嫁了薛紹,武后令其婿叫小寶爲叔。太平公主也並非賢德之女,與母親武后共事小寶,如參加宮闈陰謀一樣。

武后現在似乎被小寶迷住,沒有小寶就過不了日子,放任小寶爲所欲爲。武后的母愛雖然不足,現在卻深深瞭然自己身爲婦人,忘記了自己身爲皇后,只覺得是個女人,在一個江湖摔跤賣藥的前面竟軟弱無力了。自己的無情,自己的剋制,自己政治上嚴厲果決,在對小寶的情愛裡,融化得一乾二淨了。

也許武后覺得富貴榮華非如此不可,也許她覺得神仙一定這樣縱情於酒肉

淫蕩。因爲薛懷義漸漸使她相信她是如來佛再世,所以她下令在皇宮寶座後面建一“天堂”,高三百尺,神頭之上畫有靈光。她自信是如來轉生,來到人間審判善惡。她相信皈依佛教會使她的新朝廷昌隆光大。

因爲僧道有特權出入皇宮,尤其可以出入武后的寢宮,武后就下令小寶把頭髮剃光,以便常常進宮。武后使小寶當白馬寺的方丈,白馬寺是因唐玄奘出名的。因爲這個方丈是爲唐朝已故的帝王誦唸經文的,所以可以常常進宮向武后奏事。

武后似乎願意把恩寵賜予這個市井無賴,就和帝王把荒村小巷之女納入皇宮一樣。小寶深信掌握住了武后,但已往的市井流氓習氣絲毫不改,成了京都街上的一個大害。自己騎在馬上,身著皇宮官服的差人在前面開路。在城中的街道上,或讓馬信步緩行,或放馬疾馳。來不及讓路的人,不管是誰,就得挨幾下鐵鏈子。有一次他打了一個御史,就因那個御史彈劾過他。在皇宮內他受的待遇和一個駙馬一樣,如果無有其名,也有其實。武后把御馬廄的馬賜給他;他走過之時,宮中的官員皆卑躬行禮。武后的內侄武承嗣和武三思,向他卑躬屈膝,身如小吏,他上下馬時給他拉馬,藉以討他的歡心。

有一次,這位大和尚從皇宮前門進宮往武后的宮院去,大搖大擺地穿過門下省的大廳。門下省侍中蘇良嗣,道貌岸然,爲一謹嚴長者,向他招呼爲禮,小寶假裝沒看見,不予還禮。蘇良嗣大怒,斥道:

“賊禿子,焉敢如此無禮,你進來幹什麼?”

小寶捋胳膊,捲袖子,就要把他拿手的摔跤本領露幾手兒,在朝廷宮門裡咆哮一頓。但蘇大人令侍衛制伏了他,打了他十來個嘴巴。

小寶趕忙跑到武后的宮院英賢殿,大訴委屈。武后聽了大笑起來。

“誰告訴你從前門進來的?你應當從後門進來纔是啊。”

侍中蘇良嗣什麼事也沒有。武后真是聰明絕頂,不願意鬧事。武后不願意讓這位方丈離開眼前,也不願讓他到外面街上散播宮闈的醜聞,於是派他管理皇宮和御花園。小寶告訴武后他懂得建築,至少會蓋房子。因此便成了公然進入宮廷後院的藉口。皇宮中嬪妃的住所一向只許女人進入。現在允許一個真正的男人進去,頗惹起不少的閒言碎語。御史王求禮,一向恪盡職守,他上了一本,奏請將大方丈薛懷義去勢之後,才允許他出入宮中女人住的宮院,以保“宮女的貞節”。

武后閱完奏本,大笑起來。她覺得所奏太荒唐,仍以絕頂聰明態度處之,置之不理。

(本章完)

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九章 開刀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九章 開刀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九章 開刀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
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九章 開刀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九章 開刀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九章 開刀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玉门市| 鄂伦春自治旗| 南靖县| 资阳市| 疏附县| 枣强县| 张家港市| 泰顺县| 高平市| 扬中市| 凤翔县| 吉木萨尔县| 和平县| 万全县| 巫山县| 湖北省| 安庆市| 麻阳| 舟山市| 青冈县| 永和县| 德庆县| 易门县| 县级市| 阳西县| 泗洪县| 磐石市| 湖南省| 桃园县| 宝清县| 海淀区| 连平县| 新津县| 英山县| 桃园市| 长岛县| 临汾市| 柏乡县| 曲阜市| 临湘市|